
台灣設計研究院(設研院)與中央選舉委員會自2021年起合作三年、攜手共創「選舉美學」,三年間逐步透過設計升級公報、選票、投開票所標示、政見發表會、遮屏等項目,以「中性、理性、客觀」為原則,並滿足法規限制及原預算,以使用者中心進行各個項目的優化升級,目的在提升資訊傳遞的品質以及選民的選舉體驗。
多年來設研院以「設計力」作為改變社會之動能,致力與社會共創許多引領當代風潮、貼合國際趨勢的公共服務精彩案例。早在2021年,設研院即主動向中央選舉委員會(下稱中選會)敲門拜訪,以每次選舉皆會派發至家家戶戶的實體公報作為第一階段的合作標的,同時討論出後續優化項目的目標時程,盼望讓選舉在台灣擁有更多設計能量的導入,提供選民更清晰、順暢的選舉體驗與投票現場。

第一階段:更易讀、更美觀的公投公報
中選會和設研院攜手共創的第一階段是2021年12月的公投公報,在符合法規與原來的預算限制下,對於版面結構進行大幅度改造。雙方歷經半年時間,率領顧問及設計團隊,提出公報創新設計:如公報刊頭由傳統書法字體改為黑體,呈現簡潔而理性的效果;善用法規的紅黑限制,以紅色強化重要資訊;版面欄位以直式橫書並分多欄形式呈現,減少每行字數,降低閱讀疲勞感;重新設計之版面使每案於同一頁面呈現,便利完整閱讀;此外新增透視視角的投票流程圖,以投票權人進入投票所投票視角呈現,讓民眾有清晰的動線概念,有助加快投票流程。
➭ 設研院優化「公投公報」編排設計!資訊脈絡更清晰、易讀美觀的選務公報



第二階段:投開票所指標系統再進化
第二階段持續針對選舉公報及其相關印刷品(如投票通知單、選票)改造,同時新增投開票所標示的優化。當眼光移轉至選民熟悉的投開票所,可發現過去現場總充斥各式獨立文案、不同尺寸及色彩的張貼文宣卻在傳達相似訊息,因此首要必須著手的是整合色彩、尺寸並合併關聯訊息以強化溝通效率。執行團隊以三種主要型態的投開票所(學校、宮廟、區里民活動中心)進行布置示範,以民眾需求視角提出具整體性且清晰的指標系統,並提供投開票所清晰的SOP,方便選務人員更有效率地張貼指標。


第三階段:數位優化與投開票所布置雙重並進
歷經公報及投開票所標示的改造,第三階段擴大優化項目,包含政見發表會、中央選情中心及投開票所內的遮屏等項目,都是團隊著眼之處。
政見發表會
過去相關發表會之片頭動畫為各電視台自行設計,本次優化包含建立一致的政見發表會片頭動畫,以中性立場與角度,避免敏感的數字、文字或人物照片等內容。同時也提出電視轉播畫面的資訊設計及舞台布置建議予電視台布置時參考,使公辦政見發表會呈現台灣選舉美學品牌一致性與專業形象。


中央選情中心
針對選舉開票時最受矚目的中央選情中心提出資訊螢幕的版面優化,改善過去藍屏黃字、楷體的閱讀背景,以中性色彩、文字呈現,聚焦重要資訊。另也提供場地布置建議,以中性、理性的前提重整現場調性。


選舉遮屏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上述視覺層次的資訊傳達之外,執行團隊調研了為數眾多的國際案例,將對投開票所內的蓋章處遮屏進行設計優化。遮屏同時考量選務人員在意的便利性、隱蔽性和整體形象;與選民期待的專業度、安心感與適合不同使用者的尺度規劃。新的遮屏設計亦將率先引入即將到來的2024總統大選之1間示範投開票所(台北市瑠公國中804教室)中,逐步讓本地的選舉美學產生顯著的全面提升,正向引領台灣整體民主形象。另外,投票通知單已完成規劃、待適當時機導入。


主辦單位|經濟部產業發展署、中央選舉委員會
執行單位|台灣設計研究院
設計顧問|平面設計 馮宇、產品設計 李政宜、服務體驗 鄭婷中、動態設計 劉耕名、數位介面設計 林易聖
專案統籌及服務設計研究|台灣設計研究院公共服務組
設計團隊
公報、電子書、選票、投票通知單及選情中心螢幕|平面室
投票流程圖、簡易投票指南動畫|RE:LAB
投開票所標示及布置SOP|台灣設計研究院公共服務組、RE:LAB
2022年公投意見發表會片頭與鏡面設計|Bito甲蟲設計
政見發表會片頭、鏡面與舞台規劃|二棲設計
遮屏|天晴設計
資料提供|設研院
文字整理|Adela C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