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免門票藝文空間3選!日本唯一廣告博物館、銀座百年藝廊、南青山複合文化設施

東京免門票藝文空間三選:日本唯一廣告博物館、銀座百年藝廊、複合文化設施

前往東京旅遊,除了知名的大型藝術場館,以下3處藝文場域免費入場、平易近人,包括日本唯一、收羅龐大創意作品的「東京廣告博物館」,以及超過百年歷史、日本現存最古老的「資生堂藝廊」,還有集結藝術新秀並提供藝廊、多功能展演場地、餐廳、咖啡廳與生活雜貨等人氣複合式Gallery,可列入文化散策景點。

東京廣告博物館:窺探日本流行趨勢的潮流軌跡

東京廣告博物館從2002年開館至今,所展出的豐富館藏與解說資料中,除可認識日本廣告自江戶時代以來的歷史外,也能夠感受不同時期的社會發展與流行趨勢,以及所崇尚的美學,並反映出日本廣告表現手法的進化以及時代潮流的演變。

常設展共有「日本廣告史」、「4種心情」、「收藏之桌」等3大主題。在「日本廣告史」中,將江戶時代到現代劃分成6個時期的珍貴廣告資料陳列,讓日本廣告的發展進程一目了然;「4種心情」則將電視廣告等分類為:「Yeah!(使出元氣)」、「Love(溫暖人心)」、「Humm…(讓人思考)」、「Wow!(大吃一驚)」,分析電視廣告如何觸動人心;而「收藏之桌」則將約2,000項廣告作品,在觸控式螢幕桌呈現,不僅加強與參觀者的互動,還可透過輸入關鍵字有系統地查詢、閱覽。例如選擇「車」為關鍵字,就可看到所有與車有關的廣告。

「東京廣告博物館」視聽區,將電視廣告劃分為「4種心情」,包含「Yeah!」、「Love」、「Humm…」、「Wow!」4種反應,饒富趣味。(圖片提供:東京觀光事務所台灣辦事處)
「東京廣告博物館」視聽區,將電視廣告劃分為「4種心情」,包含「Yeah!」、「Love」、「Humm…」、「Wow!」4種反應,饒富趣味。(圖片提供:東京觀光事務所台灣辦事處)
在「東京廣告博物館」的「日本廣告史」展區中,可藉由各個時代的廣告回顧當時的社會風潮。(圖片提供:東京觀光事務所台灣辦事處)
在「東京廣告博物館」的「日本廣告史」展區中,可藉由各個時代的廣告回顧當時的社會風潮。(圖片提供:東京觀光事務所台灣辦事處)

博物館中還設有廣告專門圖書室,共集結了約3萬項來自國內外廣告相關圖書、雜誌以及廣告大賞作品集等資料,讓廣告從業人士、相關科系學生們將其珍視如藏經閣,紛紛自各地前來朝聖。此外,館內的官方紀念品店,販售印有各種廣告圖樣的明信片、檔案夾、磁鐵、胸章等,做為伴手禮或自己珍藏都很適合。

在這處日本唯一的「東京廣告博物館」,可以探索日本廣告產業一路走來的發展歷程。
在這處日本唯一的「東京廣告博物館」,可以探索日本廣告產業一路走來的發展歷程。(圖片提供:東京觀光事務所台灣辦事處)

東京廣告博物館(アドミュージアム東京)
地址:東京都港区東新橋 1-8-2 カレッタ汐留
官網:https://www.admt.jp/

資生堂藝廊:百年來持續為日本藝術文化注入活力

歷史悠久的知名美妝品牌「SHISEIDO 資生堂」,於1919年在東京銀座開設的「資生堂藝廊」,據說為現存日本最古老的藝廊。雖曾歷經震災、戰爭與改建而中斷營運,至今仍秉持「新的美之發現與創造」的宗旨,為日本的藝術文化注入活力。

藝廊開設以來,已舉辦超過3,100場次的展覽會,更有許多藝術家在此嶄露頭角,之後在日本藝術史上發光發熱。2001年,藝廊在「東京銀座資生堂大樓」地下1樓重新規劃開幕,挑高達5m的室內空間,適用於各種藝術展覽主題,在寸土寸金的銀座,為相當難得寬廣的藝文展演場域;在藝廊官網上還規劃有展示空間的360度VR頁面,即使無法親臨現場,仍可身歷其境般地感受展示空間的格局。

「資生堂藝廊」自1919年創設以來,已經超過100年歷史。(圖片提供:東京觀光事務所台灣辦事處)
「資生堂藝廊」自1919年創設以來,已經超過100年歷史。(圖片提供:東京觀光事務所台灣辦事處)

除了各式展覽,「資生堂藝廊」還成立「樁會」,邀集藝術界名家展出作品外,也積極培育藝術新秀,自2006年起開始舉辦「shiseido art egg」,招募新進藝術家前來參賽,從中選出優秀作家策展,提供更多被看見的機會。「資生堂藝廊」將在2024年1月30日至5月26日,舉行第17屆「shiseido art egg」由3位新銳藝術家輪番上陣展出作品。詳細展覽資訊可於官網洽詢

「資生堂藝廊」在2023年年底舉行了 「第八次椿會(Tsubakikai 8)」《 這個新世界 “就是、現在、這裡”》,並展示藝術家之作品。(攝影:加藤健)
「資生堂藝廊」在2023年年底舉行了 「第八次椿會(Tsubakikai 8)」《 這個新世界 “就是、現在、這裡”》,並展示藝術家之作品。(攝影:加藤健)

資生堂藝廊(資生堂ギャラリー)
地址:東京都中央区銀座8-8-3 東京銀座資生堂ビル B1F
官網:https://gallery.shiseido.com/jp/

SPIRAL:感受年輕新秀設計火花

誕生於1985年的「SPIRAL」,位於匯聚日本新文化的南青山,鄰近鼎鼎大名的日本流行時尚殿堂表參道,是一處結合藝廊、多功能展演場地、餐廳、咖啡廳與生活雜貨店等的複合文化設施,並以「生活與藝術之融合」為主題,打造了一處結合展覽、休閒與購物的多功能空間。其建築由著名建築師槙文彥打造,不僅為1980年代日本現代主義建築中具代表性的建築之一,更在國際間享譽盛名。

「SPIRAL」是一處結合了藝廊、多功能展演場地、餐廳、咖啡廳與生活雜貨店等的複合文化設施。(攝影:Junpei Kato @SpiralWacoal Art Center)
「SPIRAL」是一處結合了藝廊、多功能展演場地、餐廳、咖啡廳與生活雜貨店等的複合文化設施。(攝影:Junpei Kato @SpiralWacoal Art Center)

「SPIRAL」意為「螺旋」。呼應建築內部的螺旋狀構造,步入1樓便可看到螺旋弧形斜坡走道,延伸至2樓形成優美的弧線,其環繞的廣大空間,為各種藝術活動的展演場地,時常舉行當代藝術展、設計展、藝術科系學生作品展等。此外,為了培育與支持新進藝術家,透過每年的「SPIRAL Independent Creators Festival(螺旋獨立藝術家節)」,選出優秀藝術家作品並舉辦展覽,提供藝術界新們施展身手的舞台。

「SPIRAL」建築由著名的建築師槙文彥設計,內部的螺旋狀構造獨具現代感。(攝影:Junpei Kato ©SpiralWacoal Art Center)
「SPIRAL」建築由著名的建築師槙文彥設計,內部的螺旋狀構造獨具現代感。(攝影:Junpei Kato ©SpiralWacoal Art Center)

沿著螺旋走道直通2樓,來到生活雜貨店「Spiral Market(螺旋市場)」,店內展售許多富有設計感、兼具實用性與機能性的生活雜貨,民眾可自由選購自己喜歡的設計商品,享受質感購物的樂趣。看展、購物累了,還可到館內的咖啡廳小憩一番,享受經藝術洗禮後的愜意時光。 

在「SPIRAL」2樓的「螺旋市場」中,展售著許多兼具設計感與實用性的生活雜貨。(攝影:Junpei Kato ©SpiralWacoal Art Center)
在「SPIRAL」2樓的「螺旋市場」中,展售著許多兼具設計感與實用性的生活雜貨。(攝影:Junpei Kato ©SpiralWacoal Art Center)

SPIRAL(スパイラル)
地址:東京都港区南青山5-6-23
官網:https://www.spiral.co.jp/

資料提供|東京觀光事務所台灣辦事處
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

百年歐洲郵局變身當代美術館!挪威「PoMo」為傳統建築注入大膽色彩,建立共融藝術場域

百年歐洲郵局變身當代美術館!挪威「PoMo」為傳統建築注入大膽色彩,建立共融藝術場域

於挪威特隆赫姆(Trondheim)全新開幕的「PoMo」當代美術館,座落於一棟擁有百年歷史的城市地標——特隆赫姆主郵局中,結合活潑的現代筆觸與既有的建築特色,致力成為文化交流的重鎮。

百年郵局大樓的現代重生

PoMo所在的這座新藝術風格建築於1911年完工,共佔4000平方公尺、五層樓高,由挪威建築師Karl Norum設計,而後由法國建築師India Mahdavi與挪威建築師Erik Langdalen攜手進行改造與翻新,搖身一變成為充滿當代活力、卻又保留歷史元素的藝術場域。

百年歐洲郵局變身當代美術館!挪威「PoMo」為傳統建築注入大膽色彩,建立共融藝術場域
這座新藝術風格建築於1911年完工,由挪威建築師Karl Norum設計(圖片來源:Erik Langdalen Arkitektkontor)
百年歐洲郵局變身當代美術館!挪威「PoMo」為傳統建築注入大膽色彩,建立共融藝術場域
PoMo美術館的前身為一棟百年郵局(圖片來源:Erik Langdalen Arkitektkontor)

翻新工程中,建築師們在屋頂裝上瑞士藝術家Ugo Rondinone的作品《Our Magic Hour》,搶眼的彩虹視覺指引訪客前來。

百年歐洲郵局變身當代美術館!挪威「PoMo」為傳統建築注入大膽色彩,建立共融藝術場域
屋頂為瑞士藝術家Ugo Rondinone的作品《Our Magic Hour》(圖片來源:PoMo)

順著參訪動線,團隊將大門漆上亮粉色、螺旋梯漆上亮橘色、紀念品店則以鮭魚粉呈現,為老建築注入活潑大膽的色彩;挑高設計的中央展廳,則搭配白色牆面、淺色磨石地板與八角形天窗,營造明亮開放的空間;位於頂樓的閱覽室,則交由荷蘭藝術家FreelingWaters操刀,以在地自然景色與北歐民俗藝術為靈感,打造溫馨如家的氛圍。

百年歐洲郵局變身當代美術館!挪威「PoMo」為傳統建築注入大膽色彩,建立共融藝術場域
大門漆上亮粉色,為老建築注入活潑大膽的色彩(圖片來源:India Mahdavi)
百年歐洲郵局變身當代美術館!挪威「PoMo」為傳統建築注入大膽色彩,建立共融藝術場域
鮮橘色的旋轉梯(圖片來源:India Mahdavi)
百年歐洲郵局變身當代美術館!挪威「PoMo」為傳統建築注入大膽色彩,建立共融藝術場域
鮭魚粉色調的紀念品店(圖片來源:PoMo)
百年歐洲郵局變身當代美術館!挪威「PoMo」為傳統建築注入大膽色彩,建立共融藝術場域
頂樓閱覽室荷蘭藝術家FreelingWaters操刀(圖片來源:India Mahdavi)

打造「每個人的美術館」

從空間設計就能看出,PoMo與傳統美術館截然不同。PoMo以「包容度高且易於親近」為目標,希望讓每個人都能感受到藝術的魅力,即使是那些從未踏入美術館的人,也可以輕鬆地造訪PoMo。創辦人Ole Robert Reitan表示:「對許多人來說,踏進美術館可能是一種壓力。我們希望拆除這些看不見的藩籬,創造一個真正屬於大眾的公共空間。」

百年歐洲郵局變身當代美術館!挪威「PoMo」為傳統建築注入大膽色彩,建立共融藝術場域
PoMo以「包容度高且易於親近」為目標,希望讓每個人都能感受到藝術的魅力(圖片來源:Erik Langdalen Arkitektkontor)

為此,PoMo在展覽與收藏策略上做出多項突破,像是為了彌補挪威美術館館藏的性別失衡,PoMo近60%的藏品來自女性藝術家,展品橫跨不同媒材與年代,從Katharina Fritsch《聖母像》到Ann Veronica Janssens霧氣裝置藝術,呈現藝術體驗的多元性。而開幕展《Postcards from the Future》以平易近人的「明信片」作為視覺隱喻,回應建築歷史並為其開啟全新篇章。

百年歐洲郵局變身當代美術館!挪威「PoMo」為傳統建築注入大膽色彩,建立共融藝術場域
PoMo近60%的藏品來自女性藝術家(圖片來源:PoMo)

未來,PoMo計畫每年舉辦兩檔特展,為挪威觀眾帶來全球重量級的藝術作品,也將推出一系列深度藝術體驗、兒童專屬互動體驗等活動,並與鄰近的劇院、飯店合作打造文化街區,期望藉由文化發展帶動城市經濟。

百年歐洲郵局變身當代美術館!挪威「PoMo」為傳統建築注入大膽色彩,建立共融藝術場域
PoMo美術館外觀(圖片來源:Erik Langdalen Arkitektkontor)

延伸閱讀

RECOMMEND

東京「清澄白河」散策路線:走訪東京都現代美術館、藍瓶咖啡旗艦店與悠遊日式庭園

東京「清澄白河」散策路線:走訪東京都現代美術館、藍瓶咖啡旗艦店與悠遊日式庭園

「清澄白河」位於東京隅田川沿岸的下町一帶,地鐵「半藏門線」和「大江戶線」都有經過,交通位置堪稱便利,這一帶除了保有江戶時代的傳統風貌,還同時擁有走在日本前端的現代藝術畫廊,來此便可一次感受現代藝術、咖啡時光、日式庭園、河濱水岸風情等多樣魅力氛圍。

▸ 東京都現代美術館

1995年開幕的東京都現代美術館(Tokyo Metropolitan Art Museum),其建築本身就是一件精采的藝術作品,由知名建築師柳澤孝彥設計,以金屬與玻璃為主要材質,展現出現代感十足的建築風格。尤其當陽光灑落,光影變化流轉,營造出獨特而迷人的視覺效果。

東京都現代美術館以簡約且洗練的設計為特色的外觀。(Photo:Kenta Hasegawa)
東京都現代美術館以簡約且洗練的設計為特色的外觀。(Photo:Kenta Hasegawa)

東京都現代美術館的館內也是一大看點,寬敞的空間設計,高挑的天花板與自然光照射的展覽室,充分展現藝術品的魅力。館內展出涵蓋影像、裝置藝術、繪畫與雕塑等多種類型,加上舉辦的特展,讓人們每次造訪都能享受全新的藝術體驗,這也是其魅力之一。

充滿光線且開放感十足的美術館入口大廳。(Photo:Kenta Hasegawa)
充滿光線且開放感十足的美術館入口大廳。(Photo:Kenta Hasegawa)

此外,美術館內的商店販售豐富的藝術書籍與精美的原創周邊商品,是尋找紀念品的理想之地。館內還設有咖啡廳,參觀完展覽後,可以悠閒地享受一杯咖啡,細細品味藝術的餘韻。

欣賞完美術館內的藝術品後,前往附設的咖啡廳休憩品嚐飲品。(Photo:Kenta Hasegawa)
欣賞完美術館內的藝術品後,前往附設的咖啡廳休憩品嚐飲品。(Photo:Kenta Hasegawa)

東京都現代美術館
地址:東京都江東區三好4-1-1(木場公園內)
交通方式:東京Metro半藏門線「清澄白河站」B2出口步行9分鐘,都營地下鐵大江戶線「清澄白河站」A3出口步行13分鐘。
開館時間:10:00〜18:00(展示室最晚入場時間為閉館前30分鐘)
休館日:星期一(遇國定假日則順延至翌日平日)、展覽更換期間、年末年始
官方網站請點此

▸ Blue Bottle Coffee藍瓶咖啡日本首發店

象徵清澄白河咖啡文化指標的「Blue Bottle Coffee 日本一號店」,為來自美國加州的精品咖啡品牌,正是因為在清澄白河開設日本首家門市,才讓這個地區成為廣受矚目的「咖啡小鎮」。

清澄白河咖啡文化的象徵——Blue Bottle Coffee 清澄白河旗艦店。(photo:Takumi Ota)
清澄白河咖啡文化的象徵——Blue Bottle Coffee 清澄白河旗艦店。(photo:Takumi Ota)

店內空間由舊倉庫改造而成,寬敞且充滿開放感,白色為主調的簡約設計更營造出洗鍊的氛圍。這裡的咖啡以手沖方式細心萃取,每一杯都香氣濃郁、風味豐富,從咖啡豆的挑選到沖泡方式皆經過精心講究,帶來極致口感。

白色為主調的簡約設計更營造出Blue Bottle Coffee的純靜氛圍。(photo:Takumi Ota)
白色為主調的簡約設計更營造出Blue Bottle Coffee的純靜氛圍。(photo:Takumi Ota)

此外,店內還供應多種精選甜點,與咖啡完美搭配,能夠享受一段愜意的咖啡時光。清澄白河地區還有許多個性鮮明的烘焙坊與咖啡館,若時間允許,不妨安排一場「咖啡巡禮」,細細品味這座城鎮的咖啡文化。

店內提供與咖啡完美搭配的豐富餐點選擇。(Photo:Blue Bottle Coffee Japan)
店內提供與咖啡完美搭配的豐富餐點選擇。(Photo:Blue Bottle Coffee Japan)

Blue Bottle Coffee 清澄白河旗艦店
地址:東京都江東區平野1-4-8
交通方式:都營地下鐵大江戶線、東京Metro半藏門線「清澄白河站」步行8分鐘
営業時間:8:00〜19:00
官方網站請點此

▸ 清澄庭園

最後一站,推薦前往東京著名的日式庭園——「清澄庭園」。這座回遊式林泉庭園設計,擁有江戶時代以來的悠久歷史,是一處能在都市中心感受寧靜與自然之美的療癒空間。

東京著名的日式庭園「清澄庭園」。(©Tokyo Metropolitan Park Association)
東京著名的日式庭園「清澄庭園」。(©Tokyo Metropolitan Park Association)

庭園內的特色之一是來自日本各地的名石,與池水相映成趣,營造出如同日本畫般的優雅景緻。池塘中悠游的錦鯉與水鳥更增添幾分生機,讓人忘卻塵囂,沉浸於靜謐的和風氛圍。

清澄庭園有「名石之庭」的美譽,這是庭園中設置的珍貴「佐渡赤玉石」。(©Tokyo Metropolitan Park Association)
清澄庭園有「名石之庭」的美譽,這是庭園中設置的珍貴「佐渡赤玉石」。(©Tokyo Metropolitan Park Association)

像是突入池塘般建造的數寄屋造建築「涼亭」,是關東大地震與東京大空襲後唯一倖存的建築物,為這座庭園增添了濃厚的日本風情。另外,1979年,清澄庭園被正式指定為東京都文化財,成為東京保留至今的重要歷史景點之一。

涼亭面向池塘的設計,遊客可在此享受悠閒時光。(©Tokyo Metropolitan Park Association)
涼亭面向池塘的設計,遊客可在此享受悠閒時光。(©Tokyo Metropolitan Park Association)

清澄庭園
地址:東京都江東區清澄3-3-9
交通方式:都營地下鐵大江戶線、東京Metro半藏門線「清澄白河站」步行3分鐘
開園時間:9:00〜17:00(最晚入園時間為閉園前30分鐘)
官方網站請點此

資料提供|東京觀光事務所臺灣辦事處、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