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Nabo ULV」北歐風格餐廳!在溫煦的木質客廳,品味發酵、炭烤與風乾滋味的美妙

台北北歐餐廳「Nabo ULV」

即便丹麥餐廳Noma於2023年宣布將永久歇業,其營運20年來所立下的「新北歐」餐飲思維早已深深影響全世界,在地食材、永續概念、美感擺盤⋯⋯成為當代Fine Dining精髓。與哥本哈根相距千里的台北,隱身忠孝復興喧囂巷弄中的餐廳「Nabo ULV」,便深受新北歐料理思潮影響,結合發酵、炭烤、煙燻等手法,呈現各式山海滋味。

台北「Nabo ULV」北歐風格餐廳
Nabo ULV用餐空間。(圖片提供:Nabo ULV)

吃fine dining也可以很輕鬆

「ULV」品牌始於2019年,最初是結合餐廳、酒吧的餐飲空間;開幕四年後的2023年夏天,兩位主理人Sid和Phoebe決定休息一會,梳理過往營運經驗,為餐廳升級室內設計,並更名重新出發。新名字「Nabo ULV」結合丹麥文中的「鄰居」(neighbor)之意,及原先的品牌名稱「ULV」,搭配木質調溫潤空間,呈現放鬆、愉悅又不失質感的casual fine dining。

台北「Nabo ULV」北歐風格餐廳
Nabo ULV小包廂。(圖片提供:Nabo ULV)

親訪「Nabo ULV」,彷彿走入一座斯堪地那維亞風格的小客廳,簡約的木桌椅、暖爐被黃澄澄的光線圍繞,溫馨而愜意。這裡感受不到尋常高級餐廳的拘謹,倒像是前去生活滿富意趣的好友家共聚,小酌用餐。

台北「Nabo ULV」北歐風格餐廳
Nabo ULV用餐空間。(圖片提供/攝影:izzie pang)

套餐、單點並行,靈活的供餐形式

延續對輕鬆、愜意用餐體驗的追求,「Nabo ULV」供餐形式也相當靈活,除了有套餐式的tasting menu,也同步提供單點;菜單不以季度為單位更換,而採每個月滾動式調整,讓新菜與經典、受歡迎的菜色並存,一方面賦予主廚更多創作空間,同時讓熟客回訪時有機會再次品嚐難忘的菜色。

台北「Nabo ULV」北歐風格餐廳
Nabo ULV菜色融入諸多北歐料理手法。(圖片提供/攝影:izzie pang)

從法餐到新北歐菜,主廚Sid的料理之路

洋溢北歐風格的菜色,巧思源自主理人之一、同時也是主廚的Sid。他曾任職於米其林二星餐廳「L'ATELIER de Joël Robuchon」(侯布雄),打下法式料理的紮實基本功;後轉赴台北S HOTEL北歐風格餐廳「HYG」習藝,習得兩位丹麥名廚Mikkel Maarbjerg、Nicholas Kirk的北歐料理思維與手法,這段經歷也成為Sid日後開辦「Nabo ULV」的伏筆。

台北「Nabo ULV」北歐風格餐廳
Nabo ULV菜色。(圖片提供:Nabo ULV)

從5道亮點菜色,看北歐文化如何在菜單中穿針引線

01 炭烤及煙燻

先從炭烤說起吧!菜單上一道小卷,是從「ULV」時期延續至今的招牌菜。烹調上,主廚僅以鹽巴、胡椒為小卷簡單調味,以凸顯海鮮炭烤後的濃厚煙燻氣息;搭配的甜菜根、黑蒜粉,則帶來蔬果本身與蒜頭發酵過後,兩種略為不同的酸感。所有食材一同入口非常過癮,煙燻疊上海味和酸度竟不複雜,反倒襯托了炭烤的火味,是另類的純粹;嚐過不難理解為何這道菜如此受歡迎。

台北「Nabo ULV」北歐風格餐廳
Nabo ULV|小卷/黑蒜/煙燻。(圖片提供/攝影:izzie pang)

02 醃漬及發酵

冷前菜的龍蝦,佐以醃漬青蘋果、薄切大頭菜,點綴些許麵包丁,最後淋上揉合龍蝦、太妃糖香氣的醬汁。整體嚐起來像「拆解版的麵包」,海鮮的鹹、醃漬的酸爽、醬汁的微甜交織,滋味隨著咀嚼越發有意思。

台北「Nabo ULV」北歐風格餐廳
Nabo ULV|龍蝦/大頭菜/太妃糖/青蘋果。(圖片提供/攝影:izzie pang)

另一道北歐格子鬆餅,表現了發酵的美妙。發酵的酸度來自餐盤中的馬鈴薯,它被主廚與麵粉一同揉製做成鬆餅的基底,再鋪上酸奶、栗子冰淇淋、香炒蘑菇、黑松露,營造甜鹹交錯、冷熱交織的有趣口感。而融合以上甜、鹹與發酵風味的功臣,是苦甜的70%巧克力,成為菜色的點睛之筆。

台北「Nabo ULV」北歐風格餐廳
Nabo ULV|馬鈴薯/栗子/黑松露/蘑菇。(圖片提供/攝影:izzie pang)

03 北歐神話

一道名為「宇宙之樹」的開胃菜,靈感源自北歐神話——傳說中,這世界是以樹構成的。主廚在冬季菜單中汲取此概念,結合耶誕節裝飾聖誕樹的意象,將帶有黃豆粉烘焙氣息的氮氣馬鈴薯、海膽,裝進玻璃小球吊飾中,掛上一棵木質小樹的枝條後上桌。整體好吃、好玩也好拍!

台北「Nabo ULV」北歐風格餐廳
Nabo ULV|氮氣馬鈴薯/海膽/黃豆粉。(圖片提供/攝影:izzie pang)

04 暖火意象

作為飯後茶點的覆盆子法式軟糖,上桌時披著一層透明外衣,乍看令人摸不著頭緒,好奇這能吃嗎?又該怎麼吃?答案是「點火後吃」——高溫會讓可食用的玻璃糯米紙溶解,與軟糖自帶的覆盆子、檸檬馬鞭草糖粉風味融合,並帶來些許焦糖香。這時才知道,原來主廚的創意靈感來自「火種」,為寒冷冬季帶來暖意,也呼應了北歐生活中柴火燃燒、燭光搖曳的畫面。僅有幾秒的桌邊秀、兩顆小巧的軟糖,就令人留下深刻印象。

台北「Nabo ULV」北歐風格餐廳
Nabo ULV|覆盆子法式軟糖/檸檬馬鞭草。(圖片提供:Nabo ULV)

成就舒適體驗的關鍵細節

菜色固然是餐廳的靈魂,但成就「Nabo ULV」舒適用餐體驗的關鍵,還有前場夥伴的說菜節奏。原來另一位主理人Phoebe也是位廚師,與chef Sid相識於侯布雄,而今兩人共同經營「Nabo ULV」,決定一人主外、一人主內;而Phoebe昔日的廚房經驗讓她對食材、料理手法有深入的理解,從說菜內容中便感受得到她對菜色的嫻熟掌握,讓餐期更加舒適流暢。

台北「Nabo ULV」北歐風格餐廳
Nabo ULV半開放式廚房。(圖片提供/攝影:izzie pang)

從菜色到服務,「Nabo ULV」都不令人失望,另加上fine dining少見的無壓氛圍,引人再訪。無論是心血來潮想吃點好的,或難得節日想與特別的人一同度過,「Nabo ULV」都是值得一訪的所在。

台北「Nabo ULV」北歐風格餐廳
Nabo ULV菜色。(圖片提供:Nabo ULV)
台北「Nabo ULV」北歐風格餐廳
Nabo ULV甜點。(圖片提供/攝影:izzie pang)

Nabo ULV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一段160巷18號

營業時間|週一公休;週二至週日 12:00-14:30/17:30-22:00

預約|inline

電話|(02)8771-0828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夜市王》如何重新定義台灣街頭美食?專訪節目主持人 A/DA 阿達、美麗本人

《夜市王》重新定義台灣街頭美食!專訪節目主持人 A/DA 阿達、美麗本人

近期最具話題性的台灣綜藝節目非《夜市王》莫屬了!集結9個夜市的主題式競賽,每個攤販都使出看家本領,無論是噱頭十足的創意美食,還是隱藏巷弄的老牌小吃,誰才是夜市的C位?節目背後又如何讓觀眾重新審思在地文化?

全台大約有300多個夜市遍布各縣市,作為陪伴著台灣人長大的小吃集散地,相信許多人都有各自擁護的夜市、商號,而節目《夜市王》的出現更是催化了這種情懷,因此自播出之後引起廣泛討論,民眾紛紛站出來為自己的「信仰」讚聲,當然也會有質疑的聲浪,但無論如何都炒熱了藏在台灣人民心中的「夜市愛」。這次我們邀請到《夜市王》的兩位主持人——阿達和美麗本人,分享他們在鏡頭前後的心路歷程。

(圖片提供:緯來電視)
(圖片提供:緯來電視)

「北中南的夜市都有各自的族群跟喜好,我們希望從地域性的規劃,讓觀眾們去為夜市加油打氣跟深入探討,但這是以前沒做過的節目,對所有參賽攤位、夜市管委會來說都非常陌生,所以肯來參加的單位,我們都非常感謝。」阿達首先道出了前置期所遇到的困難,要如何讓參賽者信任節目並且前來參與,成了一大難題,光是逐一拜訪夜市攤位、協調檔期,就花了約莫一年。

許多攤販之所以願意參賽,除了想提高自身知名度之外,也是考慮到夜市管委會的人情委託,阿達補充道:「夜市管委會帶著攤販前來,他們除了背負夜市的榮譽,也必須對攤販負責,因此委員對於競賽的情緒有時比攤販更濃厚,而且很有可能委員跟攤販本身就是長久以來的好朋友,所以互相力挺,這也是我們想讓觀眾看到本土人物的真性情,都是平常逛夜市無法體會到的韻味。」

(圖片提供:緯來電視)
(圖片提供:緯來電視)

突破以往的拍攝手法

不僅是讓大眾在人文情感方面擁有不一樣的視角,《夜市王》在拍攝手法上也有別於一般的台灣綜藝節目,其中包含了多線性的故事線同時進行,由製作料理、評審溝通、外景訪察、參賽者與管委會委員的訪問等等畫面內容,串起節目的故事性,於是後期的剪輯非常吃重。美麗本人說道:「所有事情在同一時空展開,好處是可以取用的素材非常多,但最困難的就是要透過剪接手法,去把這幾條線拼成一條。」複雜的拍攝方式也讓主持人們面臨記憶力挑戰,且現場為了保持食物的新鮮熱騰,採取不停機的拍攝形式,一道道剛做好的料理火速端到評審面前,避免美食節目中食物常常因為擺拍過久而冷卻的缺憾,藉此確保每道菜都是在最佳狀態下送到評審嘴邊,大幅提升了競賽的公平性。

(圖片提供:緯來電視)
(圖片提供:緯來電視)

另一方面,「360度環景舞台設計」、「18機全程拍攝」也是少見的高規格技術,零死角地捕捉現場的競賽氛圍,電視前的觀眾宛如親臨現場,從各個角度窺見賽事細節。美麗本人說道:「《夜市王》還有一點很大的突破,就是我們不避諱攝影師入鏡,這樣觀眾會更有身在其中的感覺,彷彿自己也成為了比賽的一份子。」的確,《夜市王》的緊湊節奏和畫面構思都增添了觀眾臨場感,讓原本就親民的庶民小吃更加零距離,觀眾也得以見識到台灣綜藝節目截然不同的全新面向。

(圖片提供:緯來電視)
(圖片提供:緯來電視)

從2D昇華到4D的節目新奇體驗

主持人之一的Lulu,在節目的最後都會鼓勵觀眾道:「看完《夜市王》,現在就出發去吃夜市吧!」其實不止是在收看節目之後直接前往各大夜市體驗食物,節目進行的當下就可以同步享用,美麗本人解釋道:「我們甚至會在節目開播以前,就讓觀眾知道這次有哪些選手來參加,大家可以先去買來配著節目一起吃,透過自己的評價跟評審們進行另一種互動,也是一種沉浸式樂趣,你也可以在電視機面前臭他們啊!」這樣的巧思讓觀眾的體感瞬間從2D昇華至4D,尤其夜市的門檻相對低,不限人數、沒有低消、無需預約,人人都可以輕鬆享受電視中出現的美食,誰又能想到,自己習以為常的日常小吃會成為電視節目中的主角呢?

(圖片提供:緯來電視)
(圖片提供:緯來電視)

不僅是觀眾們可以擁有新奇體會,連主持人們都得到全新的發現,阿達說道:「在拍攝當中遇到很多讓我驚艷的小吃,像是我第一次品嚐到南機場夜市的『禾甲蒸臭豆腐』,才發現它非常合我的胃。『美食』這種東西,你不親自去嘗試,就永遠不會知道它的滋味!」而身為南機場夜市在地人,美麗本人也意外發現以前不曾注意到的「好吃炸雞」是如此美味,《夜市王》的播出勾出全台灣民眾的熱血心情之外,也引領著觀眾收穫舒適圈以外的驚喜,老口味固然好,但新口味能夠激起無限驚奇,讓每一口都充滿新發現的樂趣。

(圖片提供:緯來電視)
(圖片提供:緯來電視)

對外吸引觀光注意力,對內喚醒文化動力

一個綜藝節目的熱播,往往能吸引到他國民眾的注意力,像是美麗本人就收到來自日本、馬來西亞等地友人 的回饋,表示很想來台灣跟著《夜市王》親身踩點,而阿達則期望能對內喚醒更多能量:「很多人長大後再也沒去過夜市,也有很多人覺得夜市賣的東西都一樣又擠滿觀光客所以不想去,但《夜市王》的播出喚醒了在地情懷,我們想看到的是大家支持本土文化,如果我們把這件事情做到極致,這個節目甚至可以成為文化動力,讓更多夜市跟攤販抬頭,競爭也許會更強,但最後受惠的一定是所有喜歡逛夜市的人!」

(圖片提供:緯來電視)
(圖片提供:緯來電視)

「哪一間夜市最好吃?」這其實是一個沒有答案的主觀問題,每個人心目中都有一時之選,但不可否認的是,《夜市王》為我們帶來嶄新的視野,不僅展示了多樣的美食,還讓我們看到台灣夜市文化背後的故事與人情味——每一個攤位的「美味」都不僅僅是食物,而是與當地人、生活和歷史的連結。

(圖片提供:緯來電視)
(圖片提供:緯來電視)

文|Rae Lin 圖片提供|緯來電視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La Vie 2025/1月號《2025餐飲新浪潮》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台塑正宗帶骨牛小排」在內湖!台塑生醫推餐飲品牌「FB Kitchen」,首度公開招待所40年傳奇

「台塑正宗帶骨牛小排」在內湖!台塑生醫推餐飲品牌「FB Kitchen」,首度公開招待所40年傳奇

風靡90年代的「台塑牛小排」,傳說源自台塑企業總部內的神秘招待所,唯有創辦人王永慶邀約的貴賓,才有機會一嚐。最近,台塑生醫首度跨界餐飲,於內湖開設「FB Kitchen」餐廳,讓大眾都能一嚐這道傳奇料理。

「台塑正宗帶骨牛小排」是董座夫人李寶珠為吃不慣西餐的王永慶研製,發明出全熟卻能保有牛排肉汁的獨家秘方,40年來備受貴賓們推崇。座落於內湖台塑新總部的「FB Kitchen」餐廳,首次敞開大門公開傳奇料理「台塑正宗帶骨牛小排」,讓大眾一窺具有傳承精神的獨門手藝。

「台塑正宗帶骨牛小排」在內湖!台塑生醫推餐飲品牌「FB Kitchen」,首度公開招待所40年傳奇
「台塑正宗帶骨牛小排」雖為全熟卻能保有鮮嫩肉汁(圖片提供:FB Kitchen)

「台塑牛小排」的魅力究竟為何?

什麼樣的秘方造就了「台塑正宗帶骨牛小排」?從食材原料到烹調方式,「FB Kitchen」公開5大堅持:

➊ 選用牛肉產地需有純淨水源與天然飼料的飼養環境,並特選Choice 3A級的年輕牛隻,精挑肋脊部中第6-8節鄰近背部前段的部位,其肉質結實彈嫩、油花均勻。
➋ 以17種食材、乾濕醃料2:8的黃金比例,將原肉完全浸泡其中,以手工按摩入味後,低溫醃製48小時。
➌ 慢火烘烤2小時,讓牛排呈現琥珀金黃色。
➍ 每一頭牛僅能產出6客、每客就要花上三天時間製作。
➎ 端上桌前由職人精修,確保每口都能達到3:7的勻稱肥瘦比例。

「台塑正宗帶骨牛小排」在內湖!台塑生醫推餐飲品牌「FB Kitchen」,首度公開招待所40年傳奇
「台塑正宗帶骨牛小排」特選Choice 3A級的年輕牛隻,精挑肋脊部中第6-8節鄰近背部前段的部位(圖片提供:FB Kitchen)
「台塑正宗帶骨牛小排」在內湖!台塑生醫推餐飲品牌「FB Kitchen」,首度公開招待所40年傳奇
經過慢火烘烤2小時,讓牛排呈現琥珀金黃色(圖片提供:FB Kitchen)

「FB Kitchen」必點牛小排系列餐點

「FB Kitchen」外觀低調簡約、室內佈滿綠意,挑高空間以金色燈飾點綴,設有沙發區、石紋餐桌、半開放式包廂,以及適合單人用餐的高腳吧檯等56席,目前以午間時段服務為主。品牌強調每日清晨新鮮配送與備料現作,傳承董座夫人細膩獨到的技藝,推出近30道山珍海味。

「台塑正宗帶骨牛小排」在內湖!台塑生醫推餐飲品牌「FB Kitchen」,首度公開招待所40年傳奇
「FB Kitchen」室內佈滿綠意,挑高空間以金色燈飾點綴(圖片提供:FB Kitchen)

除了保有嫩汁口感、油花香氣的「台塑正宗帶骨牛小排」,必點的還有「台塑牛小排經典牛肉麵」,其湯頭特選白皮洋蔥與紫洋蔥,以250℃高溫煎至焦化後,再加入白蘿蔔、紅蘿蔔、大蔥、蒜苗、蘋果和六種漢方香料,熬煮2小時後靜置1天,再反覆整個烹湯工序3天,看似平凡卻集結了所有食材精華。加入手工辣豆瓣醬、六盎司牛小排後,搭配每日純手工現擀的麵條,勁彈口感加上濃厚湯底,層次豐富令人驚艷。

「台塑正宗帶骨牛小排」在內湖!台塑生醫推餐飲品牌「FB Kitchen」,首度公開招待所40年傳奇
「台塑牛小排經典牛肉麵」(圖片提供:FB Kitchen)

另外,「牛小排辣味炒飯」也是不能錯過的招牌菜,被蛋液包覆的飯粒、火侯控制的精湛廚藝、焦香的鍋氣,與牛小排成為絕佳搭配。

「台塑正宗帶骨牛小排」在內湖!台塑生醫推餐飲品牌「FB Kitchen」,首度公開招待所40年傳奇
「牛小排辣味炒飯」(圖片提供:FB Kitchen)

「FB Kitchen」也提供牛肉以外的一系列料理,包含一頭溫體豬僅能製作六份的「酥炸豬排」;水簾式雞舍養出鮮美雞肉製成的「剝皮辣椒雞煲」;以小農南瓜與紅蘿蔔調製煲底,加上生鮮注入滿滿海味的「海鮮豆腐煲」;上等橄欖油烤製的「普羅旺斯田園烤時蔬」等,每一道料理都經過細細雕琢,展現品牌心意。

「台塑正宗帶骨牛小排」在內湖!台塑生醫推餐飲品牌「FB Kitchen」,首度公開招待所40年傳奇
「FB Kitchen」也提供牛肉以外的一系列料理(圖片提供:FB Kitchen)

特別注意的是,「FB Kitchen」每日限量12客「台塑正宗帶骨牛小排」、24碗「台塑牛小排經典牛肉麵」,想嚐鮮的讀者務必提前於線上預約

FB Kitchen

店家地址|台北市內湖區新明路122-2號一樓
營業時間|週一到週六11:30-17:00 (午餐最晚點餐時間14:00)
線上訂位|https://pse.is/6wgqlw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