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新給水廠門面「微整形」!彡苗親解改造重點:水藍大門重回視覺焦點,回收淤泥成紅磚休憩區

彡苗改造板新給水廠

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但你知道平時用的、喝的水是從哪來的嗎?如果家住新北,那你很有可能是三峽「板新給水廠」的用水子民。

由於大門受損、線路外露等問題,「板新給水廠」迎來一場由彡苗空間實驗策劃的「微整形」,趁這機會來看這座可能素未謀面、生活卻離不開它的公共建築。

彡苗改造板新給水廠
新北三峽「板新給水廠」近日門面進行改造。(圖片提供:彡苗空間實驗/攝影:丰宇影像)
彡苗改造板新給水廠
門面改造後夜間模樣。(圖片提供:彡苗空間實驗/攝影:丰宇影像)

50年水廠的外貌改造

這次彡苗最主要的任務,是要幫水廠的「門面」進行改造。為何要改?落成於1976年的「板新給水廠」,至今已服役近50年,期間歷經日曬雨淋,大門漆面脫落不少,這是建築面向自然環境肯定會碰上的問題。

彡苗改造板新給水廠
大門正面改造前。(圖片提供:彡苗空間實驗)
彡苗改造板新給水廠
大門背面改造前。(圖片提供:彡苗空間實驗)

此外,門面紊亂也受人為因素影響——從建廠時設施色彩參差;到後期維護遇上的困境,如外牆的植栽疏於照料,還有隨時代與政策變遷所增加的機電、維安管制等設備,線路和機件沒有適當整理規劃,都讓作為水廠對外第一印象的門面,隨著使用時間日趨雜亂。

彡苗改造板新給水廠
大門改造前/改造後。(圖片提供:彡苗空間實驗/攝影:丰宇影像)

彡苗再設計,提升品牌識別度、善用回收材創造新景觀

雖然人們的生活離不開水,但「水廠」本身離日常遙遠,不妨將廠區的門面更生活化地試想成:一個人的打扮、一間餐廳的大門、一場展覽的主視覺⋯⋯就能明白這場門面「手術」之必要。彡苗的首要目標,就是透過再設計強化品牌的視覺辨識性;也把水廠以「回收淤泥」再製的紅磚作為建材,打造新的外牆景觀,讓門面的建築表情更具層次,同時實踐環境友善。

彡苗改造板新給水廠
大門正面改造後。(圖片提供:彡苗空間實驗/攝影:丰宇影像)
空間統籌|彡苗空間實驗
設計主持|羅開、樂美成、鄭又維
設計執行|邱宇平
設計協力|劉尚澤
工程執行|承品景觀、穩旺企業社、湛誠工程、 Sto Taiwan、極立工程行、福豐金屬 、金鋒鋁業、勝昌欣業、佳文廣告招牌設計、承易 - 丞逸照明

改造重點01|從根本改善,為門面重建屏障

彡苗從根本開刀,先處理建築表層基面,在受損嚴重的地方,用抗裂玻璃纖維網做重點補強。如果仔細看,會發現原先從大門到警衛室後方的牆面,不只斑駁,還有明顯的色差,原因在於過去處理漆面脫落的方法——只用油性更強的漆蓋上新色,卻忽略了內部「屏障」已經出了問題,一旦防水功能失效,即使重新上漆後能獲得短暫的美觀,再次遇水之後,水份仍然會不留情往裡滲,漆面也會再因吸水而掉落。因此即使預算有限,彡苗仍決定進行這道工序,為的就是拉長漆面日後的耐受度。

彡苗改造板新給水廠
大門背面改造後。(圖片提供:彡苗空間實驗/攝影:丰宇影像)
彡苗改造板新給水廠
警衛室牆面改造前色差嚴重。(圖片提供:彡苗空間實驗)

改造重點02|簡化視覺,讓水藍大門重回焦點

再來,彡苗著手門面的視覺,透過移除原先橫向、早已黯淡的招牌,讓以前被遮住的ㄇ字型結構跑出來;再把「板新給水廠」字樣改為直式,移到側邊,讓大門中心保持簡潔。新招牌的背景牆面,特別選了呼應周邊植栽的沈穩綠色,把門面的水藍色襯托得更為明亮,也讓建築在視覺上更清爽、更有立體感。

彡苗改造板新給水廠
改造後,橫式招牌被拆除,改以直式設於側邊。(圖片提供:彡苗空間實驗/攝影:丰宇影像)

這次彡苗幫水廠門面穿上的新衣,是來自德國品牌Sto、專門用於戶外建築體的彩色塗裝。受青睞的不只是塗料本身性能,還有其為數眾多的色選——當中能找到符合水廠品牌(自來水公司)識別的水藍色。

彡苗改造板新給水廠
重新鋪上玻璃纖維網、覆上Sto漆面的大門細部。(圖片提供:彡苗空間實驗/攝影:丰宇影像)

改造重點03|悄悄替線路造新家

那原本雜亂的電線收到哪了?彡苗特別為電線們訂製了規格化的蓋板,再將金屬材質漆成跟門面一樣的水藍色,以垂直向度將電線收束於兩側樑柱,既達到了整理門面的效果,也讓新設的蓋板不顯突兀,非常接近建築原本的設計語彙。有多接近?接近到明明發現電線被收起來了,但就是找不到它們究竟跑去哪?不超級仔細看,基本上不會看到新設的垂直金屬蓋板的程度。所以設計師很貼心幫我們用紅框框起示意,請看下圖。

彡苗改造板新給水廠
電線被隱藏於紅線圈起的藍色金屬蓋板下。(圖片提供:彡苗空間實驗/攝影:丰宇影像)

此外,彡苗之所以沒有將管線埋起,而是選擇用蓋板收納明管,是考量到日後維修的便利性。這樣的處理方式乍聽簡單,卻能一舉達到收斂門面、維持管線壽命、方便維修等不同目的。

彡苗改造板新給水廠
大門正面改造後。(圖片提供:彡苗空間實驗/攝影:丰宇影像)

改造重點04|用有限預算,賦予人行道有機質地

過去在外牆叢生的植物們,居所也迎來了新面貌。在這裡,彡苗巧妙化解了預算有限的課題,也將水廠平時與「勝昌欣業」共同以廠區回收淤泥製成的紅磚,做了有趣的應用。

彡苗改造板新給水廠
花台改造後。(圖片提供:彡苗空間實驗/攝影:丰宇影像)
彡苗改造板新給水廠
花台改造前。(圖片提供:彡苗空間實驗)

相較於門面,花台區更接近打掉重練,彡苗用一般PC混凝土重新規劃了人行道鋪面,「但又想做出比較特殊的質地,所以用掃把在上面畫出紋路。」這種工法確實是存在的,不過近年已相當少見,雖然效果說不上精緻,卻透露著別樣的質樸、有機感,彡苗也從中獲得意外的趣味。

彡苗改造板新給水廠
花台人行道鋪上PC刷毛。(圖片提供:彡苗空間實驗/攝影:丰宇影像)

改造重點05|紅磚「立著」砌豐富景觀表情

至於再生的淤泥紅磚,則一路從地面延伸鋪至立面,巧妙利用3層紅磚的進退錯落,搭配地被、灌木、喬木、碎石等自然元素,在地鋪、矮牆、花台、圍牆之間創造視覺層次。

彡苗改造板新給水廠
水廠回收淤泥製成的紅磚,成為戶外座位區的建材。(圖片提供:彡苗空間實驗/攝影:丰宇影像)

有趣的是,平常砌磚會將磚頭「倒著」砌,好將磚上的孔洞藏起來;但這次彡苗反其道而行,特意「立著」砌,就是要將孔洞露出來,為植栽景觀區創造新表情。不過,「立著」砌也代表紅磚與地面(或其他連接表面)的接觸面縮小大半,施工較為費時,成為過程中的挑戰之一;不過,從成果看來確實值得!

彡苗改造板新給水廠
紅磚區施工現場。(圖片提供:彡苗空間實驗)

改造重點06|淤泥再生紅磚化身「懸浮」座椅

紅磚牆圍起新生的小草皮,氛圍變得格外愜意,當中還貼心設有座位,讓人們經過時有個歇息之處。愜意背後,其實蘊藏了不少功夫——原來座位區的紅磚椅面,下方並沒有實心的結構支撐,而是以類似「懸浮」的方式從立面延伸而出。

彡苗改造板新給水廠
紅磚座椅下方無實心結構支撐。(圖片提供:彡苗空間實驗/攝影:丰宇影像)

為了實現這樣的效果,彡苗必須想辦法讓磚頭們像是「懸空站了起來」。解法藏在紅磚底下埋的金屬鐵板,用來加強結構;不過鐵板表面平滑,還必須加入更具摩擦力的擴張網,讓網子的粗糙面與磚頭、水泥互相咬合,最終形成堅固、一體成型的平台。

彡苗改造板新給水廠
埋在紅磚椅面下方的鐵板和鐵絲網/紅磚被「立著」進行堆砌施作。(圖片提供:彡苗空間實驗)

改造重點07|用燈光為水廠塑出柔和氛圍

入夜之後,更能看見彡苗為燈光投注的巧思。他們在大門的ㄇ字結構內裝設投射燈,同時於車道上方設置佈光更均勻的筒燈,讓夜晚的「板新給水廠」樣貌更為清晰、卻不刺眼。紅磚座椅下也安排了間接照明,讓燈光由內向外延伸,襯得整體環境更為柔和。

彡苗改造板新給水廠
彡苗同步改善水廠大門入夜後的照明效果。(圖片提供:彡苗空間實驗/攝影:丰宇影像)

資料來源、口述|彡苗空間實驗

延伸閱讀

RECOMMEND

新竹竹北「水岸市集」建築設計出爐!MVRDV打造如河畔燈籠、發光垂直的「市場立方體」

新竹竹北「水岸市集」建築設計出爐!MVRDV打造如輕巧河畔燈籠、發光垂直的「市場立方體」

新竹縣竹北市「水岸市集River Bank1」設計出爐!規劃多年的竹北東區市場,如今確定由荷蘭建築團隊MVRDV攜手台灣郭恆成建築師事務所(EKUO Architects)聯手打造,將以創新設計與多功能規劃,集結傳統市場、品牌市集、文化展演、青年創業基地、親子場域等,成為擁有多層次體驗的垂直聚落複合空間。

位於台灣成長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水岸市集River Bank1」融合了傳統與當代市場風格,並聚焦「創新、質感、美學」三大元素,創造出一個可靈活使用,模糊了商業、文化與生活界線的公共場域。坐落頭前溪旁的水岸市集,看來有如一個輕巧的河畔燈籠,或是如MVRDV創辦合夥人暨主持建築師Winy Maas形容般,是「一個凝聚多重體驗的濃縮器」。

(圖片來源:MVRDV)
(圖片來源:MVRDV)

揉合台灣傳統市場人情味與現代風格

過去曾成功打造結合觀光與市場功能的荷蘭「鹿特丹拱形市場」(Rotterdam Markthal),MVRDV團隊本次在構思「水岸市集River Bank1」設計時,團隊也實地視察東區市場建築基地,並與竹北市公所團隊進行深入交流。Winy Mass指出,東區市場雖然腹地有限,但地理條件優越,其中水岸資源是最大亮點,團隊透過設計讓市場與水岸環境相輔相成,打造出一座兼具地方特色與國際視野的市場。

(圖片來源:MVRDV)
(圖片來源:MVRDV)

團隊同時也進一步研究台灣不同類型的市場風格與發展歷史,從路邊賣菜的小貨車、市場廣場,到今天常見的超市與美食街,發現其中的矛盾—現代市場雖然有效率也更方便,但卻少了過去台灣傳統街市那種多元、有人情味的社交功能,加上近年來有些新型市場設計,開始嘗試用不同方式,將那種熱鬧與生活感找回來。

為此,「水岸市集River Bank1」可說是揉合了傳統與現代,但並非單純對過去的復興,而是以更創新的方式進行詮釋,不只是一個傳統市場的載體,更連結了美食、社交和休閒等功能。透過順暢又具可見性的動線,把不同樓層緊密串連,打造出一種兼具便利性與體驗感的多元市場空間。

(圖片來源:MVRDV)
(圖片來源:MVRDV)

靈活運用的「市場立方體」發光體建築

整棟建築由一層層開放式樓面堆疊而成,地上5層、地下3層樓規劃,包括B1的下沉式廣場,白天是採買據點,夜晚則是文創市集,而大型且貫穿樓層的永續環保裝置「轉轉樂扭蛋」,則將成為一大亮點;1樓為通透式及下沉的當代市場、2樓為水岸美食聚落、3樓為日間托嬰中心、親子館。4樓則為可容納300人的多功能空間。5樓屋頂露臺則預計規劃為「從產地到餐桌」農場,實現減碳足跡的理念。

(圖片來源:MVRDV)
(圖片來源:MVRDV)

多數層樓高5公尺,市集與展覽層則達到8公尺,足以容納各種用途。市集與美食區也設計多種攤位型態,從傳統小攤位到包含座位的用餐區,滿足多元攤商需求。或許建築外觀看來並不華麗,但團隊希望透過如「市場立方體」的簡單造型,能更靈活,也能輕鬆應對未來數十年不可預期的城市變化,延長建築壽命,同時避免大規模又昂貴的改建。

(圖片來源:MVRDV)
(圖片來源:MVRDV)

建築外側廊道則設置兩組蜿蜒而上的電扶梯,通往各層寬闊的露台,讓每一層空間都能獨立啟用或關閉。建築外側則設置了兩道蜿蜒而上的電扶梯,能夠直接通往各層露台,不只提升彈性,也可讓不同功能在白天彼此互補運作,到了夜晚也能夠維持熱鬧氛圍。

(圖片來源:MVRDV)
(圖片來源:MVRDV)

此外,市集建築也將串聯行人天橋,讓民眾可以直接從頭前溪河濱公園通往一樓的美食區,而一樓與地下一樓的市場空間也延伸至外部街道,甚至使用高架橋底下的陰影空間,營造出涼爽的市集區。為了讓這種連結更自然,建築內外地面皆會採相同的材質與紋理,讓整個市場與周邊環境更為契合,成為城市公共空間的延伸。

(圖片來源:MVRDV)
(圖片來源:MVRDV)

整體空間也整合多層次的色彩引導系統、標示與互動媒體,每層樓都有其獨特的色彩主題,LED螢幕與霓虹裝置,讓訪客穿梭於各層之間又不至於迷失。電扶梯的外部則包覆著半透明面板,讓樓層間移動的人影若隱若現,變成一場公開的流動劇場,充滿生機感。

(圖片來源:MVRDV)
(圖片來源:MVRDV)

資料來源|MVRDV竹北市公所

延伸閱讀

RECOMMEND

遠雄泱玥,入住一座忘卻時間的悠然家園 與自然永續共生,打造新時代的居住願景

隨著全球對環境永續性的正視與實踐浪潮崛起,2025年遠雄建設呼應這股全球趨勢,提出邁向未來50年的全新品牌主張——美好共生。以人的需求為起點,透過好的建築、連結環境、活絡社群,提供豐富愉悅的生活體驗,喚醒美好居住本質;並以「永續」與「共享」作為核心價值,從更加友善土地、友善生命的角度,建設美好城市和社區型態的未來。

遠雄泱玥

「遠雄泱玥」作為新品牌首發設計案,基地位於陽明山、關渡平原交會處,洲美溼地與基隆河畔間,為台北市難得一見的「無堤水岸」,順應其優異的地理自然環境條件,以黃金級綠建築、被動式設計理念,依循土地紋理、打造出融合風、光、水、綠,一座會呼吸的永續建築體,提供與山水共生、與鄰里共享的悠然水岸生活。

層板式結構融入自然地景, 從城市過渡到開闊的水岸

操刀「遠雄泱玥」接待中心設計的 gapa associates 建築設計師陳威誌,為日本建築大師隈研吾上海辦公室的前設計經理,他說道:「此基地自然生態豐富,位於城市與自然交界點,如何喚醒人們的內在情感與環境對話是我們在思考設計時的原點。」陳威誌依循永續設計的原則,觀察地理位置群山與水流的走向,並同時考量與周遭道路、鄰里之間的關係,將人們心中對於基隆河出海口的意象——具有留白空間的大河水面轉譯為層疊式的屋頂設計,「我們希望打破傳統的箱型式建築,以水平式的層板建築構建融入地景。」從遠處望去層層向河岸傾斜屋頂宛如一座小山坡,陳威誌說明這樣的角度有其更深遠的目的性,「讓屋頂壓低的那一側,是為了以更友善的尺度與鄰里連結,同時也能阻隔冬季的東北季風;再往前進,面向河岸側屋頂高度上升,讓空間從內斂變化至全然的開放,不僅過渡了城市喧囂,眼前無邊的泱泱水色,也將人們的目光帶回周遭的萬坪綠地公園與自然水景。」

遠雄泱玥
遠雄泱玥

褪去塵囂,讓回家就是一種享受

從接待中心的停車場步入室內之前,需先經過一段曲徑通幽的竹林廊徑,風吹竹葉的沙沙聲讓人不自覺地放慢步調,這樣的動線設計安排也呼應著未來「遠雄泱玥」整體的建築空間規劃,此處距離士林天母不過五分鐘的路程,如何讓人放下忘卻都會的紛擾塵囂?「遠雄泱玥」將長型基地的左右兩側保留為充滿綠植的花園與步道,以綠意為人們洗滌外界的喧囂疲憊,讓每一次回家的路徑都是一趟療癒的過程。

遠雄泱玥
遠雄泱玥

永續節能的被動式設計, 忘卻時間的永續家園、與水天一色同頻

步入接待中心的一樓,在溫暖沉穩的木質空間,不見傳統的銷售桌椅,而是作為城市客廳與品牌沙龍,既是社區的一部分,也成為訪客與鄰里交流的共融空間。緩步至二樓,長桌後方開闊的天光水色景觀,令人眼前為之一亮,從外看似山脈的傾斜屋簷,在室內成為了視覺的指引,不僅強化了河畔的眺望意象,同時也達到具有建築節能減碳的被動式設計功效——良好的自然通風、採光與遮陽(西面不開窗)。

遠雄泱玥
遠雄泱玥
遠雄泱玥

長而深的水平式屋簷,從室內過渡到半室外的露臺設計提供了最完美的水岸生活體驗,當來訪者置身於這片無邊界的大河流水景色中,望著夕陽餘暉的金黃照映在河面時,時間彷彿凝聚此刻,獨自靜坐其中,如同進入一個不存在任何一個時區裡的世外桃源,未來的每一天,隨四季流轉,在與大山大河悠然共生的慢活歲月中,忘卻世俗的所有煩惱,回到內在安靜傾聽心靈的聲音。

遠雄泱玥
遠雄泱玥

【遠雄泱玥】預約水岸新奢華

0800-502-555

https://www.fgrealty.tw/6ymba3

文 | 黃阡卉  圖片提供 | 遠雄泱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