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伎家的料理人》、《深夜食堂》料理設計師飯島奈美專訪與食譜公開!用家常菜餚襯托角色形象與情緒起伏

《舞伎家的料理人》、《深夜食堂》料理設計師飯島奈美專訪與食譜公開!用家常菜餚襯托角色形象與情緒起伏

《舞伎家的料理人》為保持舞伎妝容特製的小口三明治,《比海還深》中樹木希林在颱風夜端出咖哩烏龍麵,《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個前夫》經常被櫥櫃裡的義大利麵條灑落砸中的松隆子經常在吃義大利麵。這些日本影劇名場面的料理,都出自料理設計師飯島奈美,透過專訪將公開道道料理的製作幕後。這邊也先解謎,《四重奏》中出現的「炸雞該不該擠檸檬」爭論,做出這道炸雞的她是不擠檸檬派的。

喜愛日劇或日本電影的人,想必對「料理」此一題材並不陌生。不論是為了成為職業料理人的勵志劇情、主角獨自一人細細品嚐美食的「獨食」小品,抑或是一道道料理刻劃出的人情冷暖,這些作品不僅以劇情打動人心,裊裊炊煙的畫面與食材下鍋後發出的滋滋聲響,也一次次挑逗了螢幕前觀眾的口腹之慾。

《海街日記》以食物串起姐妹情和家庭回憶。(圖片提供:CATCHPLAY+)
《海街日記》以食物串起姐妹情和家庭回憶。(圖片提供:CATCHPLAY+)

而催生這一道道美味料理的,正是鏡頭之外的「料理設計師」們。飯島奈美是日本目前為數不多的料理設計師之一,她以電影《海鷗食堂》首次在大銀幕出道,和芬蘭當地的拍攝團隊合作,在異國巧手變出一道道暖心的日式料理。在電影《南極料理人》裡,除了製作大銀幕上的料理,更親自指導在電影中飾演考察隊廚師的堺雅人下廚。此外,她也是知名日本導演是枝裕和御用的合作對象,《我的意外爸爸》、《海街日記》與《舞伎家的料理人》等皆由飯島奈美擔綱;她也多次和編劇坂元裕二攜手,在《四重奏》的「炸雞該不該擠檸檬」名場景鮮活了角色們的個性;在《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個前夫》裡用料理詮釋都會單身女子的生活樣貌。

飯島奈美有時會將麵條切短、在肉上做一些切口,讓演員在演戲時更方便食用。(圖片提供:7days kitchen)
飯島奈美有時會將麵條切短、在肉上做一些切口,讓演員在演戲時更方便食用。(圖片提供:7days kitchen)
對於《四重奏》「炸雞該不該擠檸檬」的爭論,飯島奈美認為「將一直以來微妙的感覺放大」非常有趣。(圖片提供:friDay影音)
對於《四重奏》「炸雞該不該擠檸檬」的爭論,飯島奈美認為「將一直以來微妙的感覺放大」非常有趣。(圖片提供:friDay影音)

從腳本馳騁想像!菜單、調味與盛盤一一考究

料理設計師並不只是依照劇組指示提供需要的料理即可,為了配合電影、影集或廣告的劇情設定,需要細膩地提案、調整菜單,必要時也會協助準備適合的餐盤、炒鍋等廚具作為拍攝道具。飯島奈美說:「料理經常被用來詮釋角色的情緒起伏而登場,就算是一道炒牛蒡絲,若是鄉下老奶奶的設定,牛蒡就會削成薄薄的長條狀並加入紅蘿蔔,以甜辣重口感翻炒上色。但如果是年輕人下廚的話,可能會切得更為整齊,適時加入甜椒妝點色彩。調味料也會選擇淡口醬油等,盡量保留食材本身的口感。從切菜的方式、調味到盛盤,都必須依照劇本設定一一思考。」

飯島奈美會根據季節更改經典菜餚的食材和烹飪方式,像「馬鈴薯燉肉」在春天時會使用高麗菜和雞腿肉,以橄欖油快炒再加水煮熟,最後用鹽和胡椒調味。(圖片提供:7days kitchen)
飯島奈美會根據季節更改經典菜餚的食材和烹飪方式,像「馬鈴薯燉肉」在春天時會使用高麗菜和雞腿肉,以橄欖油快炒再加水煮熟,最後用鹽和胡椒調味。(圖片提供:7days kitchen)

料理設計師彷彿身兼「演員」與「美術」兩角,當劇本中有食物、料理相關的場景需求時,該端出什麼「料理」、該使用什麼「器皿」,從前置階段便開始和導演、製作人共同討論。飯島奈美以《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個前夫》為例,在大豆田得知立志成為漫畫家的摯友突然過世的場景中,劇本上只寫了「前往友人家中,整理冰箱後,用剩下的食材炒菜、吃飯」。看著這段指示,她便開始想像在外租屋的單身女性冰箱裡可能會有什麼食材。最終,她提案以可以久放且方便購買的火腿、蔬菜、蛋和豆腐入菜翻炒,做出類似沖繩苦瓜炒蛋的料理。飯島奈美說,沖繩苦瓜炒蛋的日文中帶有「混合」、「文化與人交會」之意,與邊翻閱著摯友創作漫畫邊吃飯的劇情設定十分貼切,成為一個令她非常印象深刻的設計。

《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個前夫》雖不以飲食為主題,但劇中出現許多吃飯場景,諸多名台詞亦與食物有關。(圖片提供:friDay影音)
《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個前夫》雖不以飲食為主題,但劇中出現許多吃飯場景,諸多名台詞亦與食物有關。(圖片提供:friDay影音)
《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個前夫》劇照。(圖片提供:friDay影音)
《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個前夫》劇照。(圖片提供:friDay影音)

我想成為的是家庭料理的專家

除了前置階段,拍攝當天也需要十足的準備。飯島奈美解釋,通常團隊會在前一天完成備料作業,開拍前兩個小時進入攝影棚後首先試做,確認好料理場景的拍攝時間後,再往前推算何時開始烹煮,有時也需要顧慮到適宜入口的溫度,以及是否需要熱氣蒸騰的畫面隨時調整。為了應付突發狀況,她會盡量準備可以拍攝7次的食材分量,也總會事先確認好攝影棚周邊超市的位置。

飯島奈美認為料理在許多情景都扮演重要角色,可以傳達「我會加油!」、「想念逝去的親人感到寂寞」等訊息。(圖片提供:7days kitchen)
飯島奈美認為料理在許多情景都扮演重要角色,可以傳達「我會加油!」、「想念逝去的親人感到寂寞」等訊息。(圖片提供:7days kitchen)

在與時間賽跑的拍攝現場,為了視覺效果,經常會收到「希望料理看起來充滿光澤」的需求。一般或許會在料理表面塗上油水,但飯島奈美為了料理口感,會使用壽司店專用的纖細刷毛,只在打光處的側面塗上最少量的油。她另外舉例,在《南極料理人》中,因為劇情需求需要準備「不太會下廚的太太所做的油膩日式炸雞」,最終她決定在炸雞塗上油淋雞的醬汁,成功營造視覺效果的同時,也保留了美味口感。外觀與味道兼備的料理,讓飯島奈美經常得到攝影師、演員的好評,拍攝結束後,眾人紛紛搶著要享用她的料理。她也曾在《舞伎家的料理人》拍攝期間接受導演是枝裕和委託,替劇組工作人員全員準備了熱騰騰的咖哩烏龍麵外燴。

《南極料理人》描寫堺雅人飾演的廚師,在南極圓頂基地為一群觀測員做菜的故事。(圖片提供:CATCHPLAY+)
《南極料理人》描寫堺雅人飾演的廚師,在南極圓頂基地為一群觀測員做菜的故事。(圖片提供:CATCHPLAY+)
《舞伎家的料理人》中的「親子丼」令飯島奈美印象深刻,因為是主角季代第一次做的料理,而且幾乎是演員自己完成。(圖片提供:Netflix)
《舞伎家的料理人》中的「親子丼」令飯島奈美印象深刻,因為是主角季代第一次做的料理,而且幾乎是演員自己完成。(圖片提供:Netflix)

由於飯島奈美不一味追求外觀,而是重視料理口感,向她問及「料理設計師」與「廚師」的不同時,她坦承在剛入行,如果收到高級法式餐廳或日式料亭等場景設定需求時,總是充滿不安,心想「我不曾在業界受過專業訓練,端出這樣的料理真的可以嗎?能夠說服人嗎?」直到曾有機會在朋友所經營的餐廳幫忙掌廚,第一次跳脫電視螢幕,實際看見客人的反應、收到稱讚,她才漸漸有了自信心,「我也是在那時意識到自己的目標並不是『廚師』,而是希望成為『家庭料理的專家』。」

飯島奈美的食譜書《LIFE》亦於韓國出版,並與出版活動認識的韓國朋友準備了一桌韓國料理午餐派對。(圖片提供:7days kitchen)
飯島奈美的食譜書《LIFE》亦於韓國出版,並與出版活動認識的韓國朋友準備了一桌韓國料理午餐派對。(圖片提供:7days kitchen)

如何在有限的畫面與秒數裡充分傳達家庭料理的魅力,飯島奈美早已成了一流。在製作《海鷗食堂》的飯糰時,她數度測試白米與海苔面積大小的比例,只為了不要讓飯糰看起來太有家庭手作感;在設計《舞伎家的料理人》的「蛋沙拉三明治」時,為了呈現出鮮黃的色澤,刻意減少了蛋白的分量,也特別選用超薄吐司,「事前很努力地磨刀,再小心翼翼地將吐司切成12等分。」而為了讓演員能夠專注在演技上,她也會將麵條切成易於入口的長度、在肉片的背面劃刀以方便咀嚼,處處展現了其專業。

製作《海鷗食堂》的飯糰時,飯島奈美數度測試白米與海苔面積大小的比例。(圖片提供:CATCHPLAY+)(圖片提供:CATCHPLAY+)
製作《海鷗食堂》的飯糰時,飯島奈美數度測試白米與海苔面積大小的比例。(圖片提供:CATCHPLAY+)

身為「料理設計師」的推動者

在料理設計師此一職業出現前,日本影視作品中若是有食物相關的場景需求,多半由美術組進行準備,料理往往只被視為道具的一部分。直到1985年導演伊丹十三拍攝電影《蒲公英》時,才首次在拍攝現場啟用了料理設計師。而飯島奈美之所以能夠進入這樣的業界窄門,則是來自於一段機緣。她說自幼就很喜愛料理,高中時期甚至為了男朋友準備了長達兩年的手作便當(這段故事也成為《深夜食堂》漫畫第6集「海苔炸竹輪」的靈感)。從營養師的專門學校畢業後,在雜誌頁面一角看到「料理監製」的職稱,便決意加入此一業界。

《深夜食堂:東京故事》料理設計由飯島奈美擔任。(圖片提供:Netflix)
《深夜食堂:東京故事》料理設計由飯島奈美擔任。(圖片提供:Netflix)

然而30多年前並不像現今網路發達,遍尋不著相關的職缺,不得已只好轉而應徵料理雜誌的職缺。有趣的是,當時面試的編輯看穿了飯島奈美的心思,對她說:「比起編輯,妳更想動手做料理對吧。」並向她介紹認識的料理設計師,她才得以踏進業界。日後,飯島奈美以助手身分參與前述電影《蒲公英》的料理製作,獨立發展後,2006年首次擔綱的電影《海鷗食堂》引起廣大迴響,讓許多影評人稱這部作品擴展了「美食電影」的可能性,也間接帶動了人們對料理設計師一職的注目。

若有時間的話,飯島奈美會到不同地方甚至國外學習各種料理。(圖片提供:7days kitchen)
若有時間的話,飯島奈美會到不同地方甚至國外學習各種料理。(圖片提供:7days kitchen)

影視工作之餘,飯島奈美不定期舉辦料理體驗活動,曾數度受邀來台開設料理教室。此外,她的著作豐富,將各個影視作品中的料理整理成食譜出版外,更與NHK合作,重現日本知名女星與作家澤村貞子1年份的食譜日記。僅管長年奔波在影視業界的第一線,她說自己不曾有過職業倦怠,總是想著可以如何從既有的料理手法中挑戰新的變化。

問及她的職業生涯中,是否存在著某一道深具意義的料理時,她的回答是「登山、遠足時大家都最喜歡的便當菜。海苔飯糰、日式炸雞、小香腸、玉子燒和花椰菜。」這似乎也呼應了她對自己的期許成為家庭料理的專家,就算設計過無數的料理,永遠將目光放在最家常的菜餚之上,以其獨有的廚房語言,穿越鏡頭帶給觀眾療癒人心的力量。

不曾對做菜感到厭倦的飯島奈美,經常透過社群分享料理。(圖片提供:7days kitchen)
不曾對做菜感到厭倦的飯島奈美,經常透過社群分享料理。(圖片提供:7days kitchen)

日劇食譜公開1:《舞伎家的料理人》蛋沙拉三明治

《舞伎家的料理人》蛋沙拉三明治。(圖片提供:7days kitchen)
《舞伎家的料理人》蛋沙拉三明治。(圖片提供:7days kitchen)

食材(2人份)

12片裝白吐司6片、蛋4顆、鹽巴1/4小匙、美乃滋1.52大匙、奶油(常溫)適量

作法

1. 在鍋中煮沸熱水後,小心地將常溫的蛋放入鍋中。待水再次沸騰後轉至小火,再計時水煮11分鐘。時間到了之後將蛋取出,剝殼後切碎,再加入鹽巴、美乃滋調味(味道不夠的話可以增加鹽巴的分量)。

2. 在吐司的其中一面塗上奶油。接著將蛋沙拉分成三等分,均勻地分配在3片土司上,再蓋上塗了奶油的吐司。將3份三明治疊起來,包上保鮮膜靜置一會。

3. 切掉吐司邊,把三明治橫切三等分,接著再分別直切成四等分後盛盤即完成。

日劇食譜公開2:《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個前夫》冰箱剩菜料理、充滿惠愛回憶的蔬菜炒蛋

《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個前夫》蔬菜炒蛋。(圖片提供:7days kitchen)
《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個前夫》蔬菜炒蛋。(圖片提供:7days kitchen)

食材

波隆那香腸(如果沒有的話也可以用火腿、豬五花肉替代)80g、青椒2個、木棉豆腐150g、蛋2顆、高湯3大匙、粗鹽1/3小匙、醬油少許

作法

1. 將火腿切成約5mm厚以方便入口。青椒去籽,以1cm間隔橫切。用廚房紙巾包住豆腐去除水分後,切成方便入口的大小。打蛋放入小碗。

2. 以中火預熱平底鍋。倒入少許的油,分別放入香腸、豆腐,煎至微微金黃色後加入青椒拌炒。

3. 轉至小火,加入高湯、鹽巴。簡單拌勻食材後再轉為大火,用順時針畫圓的方式倒入蛋液。

4. 當蛋的邊緣開始熟了之後翻面,在半熟的狀態下關火完成。最後可以個人喜好酌量加入醬油。

★ 如果使用豬五花的話可以事先灑鹽調味。

飯島奈美私下也很喜歡品嚐美食,曾數度造訪台灣,特別喜歡湯和拌麵。(圖片提供:7days kitchen)
飯島奈美私下也很喜歡品嚐美食,曾數度造訪台灣,特別喜歡湯和拌麵。(圖片提供:7days kitchen)

飯島奈美(Nami Iijima

料理設計師、「7days kitchen」負責人。出生於東京都八王子市。負責統籌設計電影、電視劇或廣告等影視作品中的料理菜色,參與作品包括《海鷗食堂》、《南極料理人》、《深夜食堂》系列、《四重奏》、《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個前夫》、《我是千尋》,以及NHK晨間劇《多謝款待》等等,和導演是枝裕和合作《我的意外爸爸》、《海街日記》、《舞伎家的料理人》等作品,亦出版多部食譜、書籍。IGiijimanamioffice

企劃|張以潔 文|廖怡鈞

圖片提供|7days kitchenNetflixfriDay影音、CATCHPLAY+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La Vie 2024/2月號《電影&影集上菜》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國寶》導演李相日來台專訪:即便過程醜陋與殘酷,極致美學為何仍致命地吸引人?

《國寶》導演李相日來台專訪:即便過程醜陋與殘酷,極致美學為何仍致命地吸引人?

突破百億日圓票房的電影《國寶》,由吉澤亮主演,集結橫濱流星、渡邊謙、高畑充希等卡司,以歌舞伎女形為題,扒開極致美學路上的醜陋與殘酷。這是導演李相日第3度改編吉田修一的小說,他在來台之際接受La Vie專訪,深入如何拍出純粹的歌舞伎之美,以及孤高藝術家的複雜人性。

66日在日本上映以來,《國寶》票房已累計166億日圓(近34億新台幣),不僅是睽違22年再度有真人版電影票房破百億,至今仍以每週票房前10的氣勢停留院線,有望超越真人電影票房第1、《大搜查線2:封鎖彩虹橋》於2003年寫下的173億日圓紀錄。這部長達175分鐘的電影,沒有IP血脈庇蔭,而以歌舞伎的傳統題材,成為排行榜上的閃耀異類。

《國寶》描寫黑道出身的喜久雄、歌舞伎名門俊介,血脈迥異的兩人在求藝路上的競爭與羈絆。(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國寶》描寫黑道出身的喜久雄、歌舞伎名門俊介,血脈迥異的兩人在求藝路上的競爭與羈絆。(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埋藏10多年的歌舞伎女形故事

《國寶》改編自吉田修一的同名小說,描寫黑道出身的喜久雄,在父親遭殺害後被歌舞伎名家半二郎收養,與其子俊介一同踏上歌舞伎「女形」的求藝道路。為此,吉田修一請益歌舞伎演員中村雁治郎,獲贈一套「黑衣」以就近觀察後台,費時3年田調完成小說。擔綱改編電影導演的李相日,是繼《惡人》、《怒》後第3度與吉田修一合作。但其實想創作一部以女形為主角的作品的念頭,早在李相日心中埋藏10餘年。

吉澤亮(左)、橫濱流星(右)皆為主演過大河劇的90後演員。(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吉澤亮(左)、橫濱流星(右)皆為主演過大河劇的90後演員。(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2010年上映的《惡人》,李相日認為實現了過往一直很模糊、想追尋的電影風格,「如果要往下個階段邁進,我希望能拍更加傳統的題材,於是找到了日本傳統藝能裡的歌舞伎。」其中,李相日對於人稱「人間國寶」的現役女形坂東玉三郎相當有興趣,儘管《國寶》並沒有以其為原型,但他假設坂東玉三郎為喜久雄,那師父輩就是戰前便已活躍的中村歌右衛門,如果能描寫這些將一生奉獻給女形的演員們,應該會很有趣。

喜久雄和俊介初次同場亮相的歌舞伎舞台《藤娘》。(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喜久雄和俊介初次同場亮相的歌舞伎舞台《藤娘》。(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與吉田修一私交甚篤的他,也私下分享過這個想法,「我對歌舞伎產生興趣的這件事情,應該也影響到了吉田修一會寫出《國寶》。」後來小說出版前,李相日竟直接收到了吉田修一寄來的稿子,「他好像在講:接下來就交給你了。所以說拍這部電影,也算是我的宿命。」

渡邊謙(中)飾演歌舞伎名家花井半二郎。(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渡邊謙(中)飾演歌舞伎名家花井半二郎。(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喜久雄和俊介的關係並非典型的對立,且難以分辨出誰為天才、誰為地才。(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喜久雄和俊介的關係並非典型的對立,且難以分辨出誰為天才、誰為地才。(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小說到電影:主線選擇與時光跳躍

所謂女形並非男人模仿女人,根據小說的描寫,是男人先化為女人,再將女人姿態褪去後留下的「形」,因此演繹女形者的精髓在於「空」。對於喜久雄此一絕世女形,李相日最初便認定只有吉澤亮能夠演出,除了美貌與氣質相稱,李相日也對他在《我很好》、《王者天下》的演技留下印象,特別是在後者的漫畫改編架空世界裡,「僅有他散發出跟別人不一樣的氣質。」

李相日形容吉澤亮就像一個「容器」,且具有深不見底的神祕與魅力。(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李相日形容吉澤亮就像一個「容器」,且具有深不見底的神祕與魅力。(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國寶》企劃始於2020年,在李相日心中,喜久雄是和吉澤亮畫上等號的。(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國寶》企劃始於2020年,在李相日心中,喜久雄是和吉澤亮畫上等號的。(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電影也邀請中村雁治郎擔任歌舞伎指導,吉澤亮與飾演俊介的橫濱流星,各花費1年半、13個月練習,戲中演出皆親自上陣,聲音和肢體全無替身。

中村雁治郎不僅擔任《國寶》歌舞伎指導,也在片中飾演彰子的父親、歌舞伎名家吾妻千五郎。(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中村雁治郎不僅擔任《國寶》歌舞伎指導,也在片中飾演彰子的父親、歌舞伎名家吾妻千五郎。(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吉澤亮(右)演出喜久雄在登台《曾根崎心中》前在後台緊張發抖的戲,李相日認為是他真正進入角色的關鍵場次。(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吉澤亮(右)演出喜久雄在登台《曾根崎心中》前在後台緊張發抖的戲,李相日認為是他真正進入角色的關鍵場次。(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共分上下2冊的原著,不僅刻畫歌舞伎的台前幕後、世襲文化,加入女性與西方音樂等的「新派」、歌舞伎演員和影視文化的關係、歌舞伎產業的興衰,以及1964東京奧運和1970大阪世博等時代氛圍,都鑲嵌其中。

面對架構龐大的故事,李相日選擇將重心放在「喜久雄如何用技藝闖進歌舞伎世界」上,許多原著重要配角如喜久雄的跟班德次、殺父仇人辻村,皆大幅刪減或沒有登場。他解釋,這兩個角色都是加深喜久雄在「黑道」血脈的身分,若多加描寫會讓喜久雄「有家可歸」,但電影要突顯其「孤身」闖蕩,就得讓他沒有退路。

飾演喜久雄和俊介童年的演員:黑川想矢(上)、越山敬達(下),分別曾在《怪物》、《我心裡的太陽》有亮眼表現。(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飾演喜久雄和俊介童年的演員:黑川想矢(上)、越山敬達(下),分別曾在《怪物》、《我心裡的太陽》有亮眼表現。(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高畑充希(中)飾演喜久雄的青梅竹馬春江。(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高畑充希(中)飾演喜久雄的青梅竹馬春江。(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電影橫跨了19642014年,50年的光陰在片中大幅跳躍,一幕與一幕間常常差距10年之久,有些角色就此消失、有些關係從此變質,卻沒有解釋原因。「我覺得這是一種電影語言。我一開始就決定,不要說明理由,我要拍的只有當下發生了什麼事、這些人是什麼狀態。」

李相日說,即便片長近3小時,卻幾乎沒有任何回憶鏡頭,而這其實更貼近真實人生,本就不可能跳接到過去時光;而某階段關係緊密的人,也可能在下個階段不再出現,原因不見得是吵架,只是彼此不再有交集。「可以用這種方式拍攝,也是基於喜久雄就是這樣子的人,對他來說,人生中每個人都是過客。」

見上愛飾演的藝伎藤駒,和喜久雄的互動勾勒出其台下面貌。(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見上愛飾演的藝伎藤駒,和喜久雄的互動勾勒出其台下面貌。(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日本舞者田中泯(右)飾演有人間國寶之稱的女形萬菊,他在片中以「手」展現的演技值得關注。(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日本舞者田中泯(右)飾演有人間國寶之稱的女形萬菊,他在片中以「手」展現的演技值得關注。(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從不同文化者拍出歌舞伎純粹之美

有趣的是,歌舞伎如此「日本」的題材,攝影竟由拍攝《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來自突尼西亞的Sofian El Fani擔綱。面對此疑問,身為第3代韓裔移民的李相日笑說自己也非日本人,接著解釋,日本人對於拍攝傳統藝能,有相當大的包袱和壓力,但他希望可以在敬意之上,「由一個不同文化圈、有著不同美感的外國人掌鏡,拍出很純粹的歌舞伎之美。」

李相日曾和Sofian在Apple TV+影集《柏青哥》合作,進而邀請他擔任《國寶》攝影指導。(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李相日曾和Sofian在Apple TV+影集《柏青哥》合作,進而邀請他擔任《國寶》攝影指導。(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Sofian最大的特色,在於以手持鏡頭拍攝片長3小時的《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不過《國寶》是固定和手持皆有。李相日說,要突顯Sofian在手持上的才華,就不能使用太多次,「在歌舞伎的場面,特寫是相當重要的環節,我希望Sofian都用手持去拍攝,讓觀眾看到演員在台上的內心變化。」

李相日說,要拍哪些鏡頭從場勘開始就有個底,但自己是不畫分鏡的導演。(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李相日說,要拍哪些鏡頭從場勘開始就有個底,但自己是不畫分鏡的導演。(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鏡頭、演技、音樂的緊密結合

片中共有3齣劇目在前後段各跳了兩次,呼應了喜久雄3個階段的人生:他與俊介從《雙人道成寺》展露默契,在《曾根崎心中》共赴曲折人生與生死別離,最後喜久雄獨舞《鷺娘》,即便只剩一個人也要追尋理想。「所有的劇目和劇情都要非常緊密,才能發揮故事的力量。」

電影以喜久雄和俊介共演《雙人道成寺》的舞台,象徵兩人的羈絆。(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電影以喜久雄和俊介共演《雙人道成寺》的舞台,象徵兩人的羈絆。(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雙人道成寺》為戀愛少女遭背叛,最後化身為蛇的故事。(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雙人道成寺》為戀愛少女遭背叛,最後化身為蛇的故事。(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李相日解釋,相較於《曾根崎心中》是有台詞的戲目,攝影師明確知道演員在講哪句台詞時,會拍到很棒的畫面;《鷺娘》是超越台詞的演出,那場戲共出了23機,他和Sofian均有共識要拍出喜久雄在「無人之境」,因此不僅臉部,從指尖到腳尖,都是Sofian手持鏡頭欲捕捉的範圍。

演繹《曾根崎心中》時,吉澤亮不僅要飾演劇目中將隨愛人殉情的女主角「阿初」,還要演出「正在扮演阿初的喜久雄」此刻的心境。(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演繹《曾根崎心中》時,吉澤亮不僅要飾演劇目中將隨愛人殉情的女主角「阿初」,還要演出「正在扮演阿初的喜久雄」此刻的心境。(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鷺娘》敘述愛上人類的白鷺精靈,化為人形後其情感卻未被回應,最終於雪中死去。李相日認為舞台上的喜久雄,就像在和歌舞伎殉情。(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鷺娘》敘述愛上人類的白鷺精靈,化為人形後其情感卻未被回應,最終於雪中死去。李相日認為舞台上的喜久雄,就像在和歌舞伎殉情。(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歌舞伎與音樂的融合,也是一大看點。觀眾會先聽到該戲目的現場音樂,隨著演員表演,慢慢疊加由原摩利彥製作的電影音樂。李相日解釋,「歌舞伎音樂是跟著戲目走,電影音樂是跟著演員的情緒走,兩者在製作上是分開的,並在混音的時候融合,最後達到共鳴。」而乍聽運用了大量西方弦樂的配樂,實則放了不少日本傳統樂器,因為經過精細配置,所以和風的感覺並不明顯。

片中大量從舞台後方拍攝歌舞伎場景,是平時觀眾難以看見的視角。(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片中大量從舞台後方拍攝歌舞伎場景,是平時觀眾難以看見的視角。(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除了舞台上的場景,一幕喜久雄跌落谷底在頂樓酒醉跳舞的戲,一鏡到底的長鏡頭慘淡而優美。李相日說,當天從中午開始準備、下午走戲,拍攝時間為傍晚落日前的「魔幻時刻」30分鐘。雖然動作有彩排過,但實際上的發揮,李相日交給吉澤亮由內而外地用情緒帶動肢體,「因為動作無法預測,所以我跟Sofian決定,這場戲一定要用手持,才能跟著他的動作走。」他也補充,這場戲的另一個重點,在於表達喜久雄和森七菜飾演的彰子間的關係,透過兩人極短的台詞,讓觀眾一目了然看出,彼此之間已經沒有愛情。

喜久雄在頂樓跳舞的戲,以一鏡到底的手持鏡頭拍攝。(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喜久雄在頂樓跳舞的戲,以一鏡到底的手持鏡頭拍攝。(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森七菜(左)飾演出身歌舞伎名門的彰子。(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森七菜(左)飾演出身歌舞伎名門的彰子。(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以下段落將提及小說和電影結局,尚未觀看者請斟酌閱讀!

極致美學為何致命地吸引人?

改編電影的有趣和困難之處,在於小說能以文字馳騁想像,但電影得將想像化為影像。喜久雄在故事裡不斷追求「沒有看過的景色」,電影透過「雪」的意象貫穿,從真實的雪到舞台上的紙吹雪,以及喜久雄眼裡閃爍的光景。但李相日並沒有肯定「雪」即是電影給出的詮釋,而說這僅是個「提示」。他認為根源來自喜久雄父親被殺死時,天上飄下來的細雪,從此一最根本的畫面,連結到他想看見的景色,「雪花的意象對他來講,可能是與死亡的連結,一種非現實、非人間的東西。我也是到滿後期的時候,才決定要用這個方式呈現。」

永瀨正敏飾演喜久雄父親立花權五郎。(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永瀨正敏飾演喜久雄父親立花權五郎。(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鷺娘》的白衣與白雪,李相日認為對喜久雄來說具有與死亡的連結意象。(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鷺娘》的白衣與白雪,李相日認為對喜久雄來說具有與死亡的連結意象。(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其實在小說最後,不難察覺到喜久雄與死亡的連結。「我覺得在電影裡,如果要導出結論的話,有一點礙事,或者說我並不覺得,給觀眾一個明確的結論,是一個很好的詮釋方式。」因此他在最後,選擇描繪喜久雄對美麗的極致追尋,「美的概念本來就非常難以定義,在追求美的過程中,一定會遇到很殘酷、很醜陋的事情,去追求極致的美學,有時候也是很冷酷的行為,最後也可能會迎接死亡。但為什麼這種美會這麼致命地吸引人,是我想要透過電影傳達的。」

喜久雄在片中不斷追尋沒有看過的景色。(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喜久雄在片中不斷追尋沒有看過的景色。(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喜久雄的人生幸福過嗎?吉田修一在連載結束後寫下了這句話,他沒有答案,電影也沒有定論,或許喜久雄在追求的,早已超越幸福所能度量。

從《怒》的沖繩人與同性戀、《流浪之月》的生理缺陷者,到《國寶》的女形,李相日的電影經常描繪主流中的少數或異類,對此他說:「我覺得拍人生一帆風順的故事好像沒有什麼意思。」(圖片提供:傳影互動)
從《怒》的沖繩人與同性戀、《流浪之月》的生理缺陷者,到《國寶》的女形,李相日的電影經常描繪主流中的少數或異類,對此他說:「我覺得拍人生一帆風順的故事好像沒有什麼意思。」(圖片提供:傳影互動)

李相日
1974年生於日本新瀉縣,1999年自日本電影大學畢業。首部導演作品《青〜chong〜》即入圍Pia影展4項大獎。2006年執導《扶桑花女孩》獲第30屆日本奧斯卡獎最佳作品、最佳導演與最佳劇本獎。2010年首度與吉田修一合作《惡人》廣受國際好評,橫掃日本奧斯卡獎、知報電影獎等。其後相繼推出《怒》(2016)、《流浪之月》(2022)等代表作。

文|張以潔 口譯|張克柔
圖片提供|傳影互動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La Vie 2025/11月號《懷舊新潮》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台劇《逆風行動》揭救災英雄「海鷗救護隊」英勇故事!高規格製作重現921地震、八八風災等救援現場

《逆風行動》再現空軍「海鷗救護隊」英勇故事!重現921地震、八八風災等救援現場

不是所有英雄都披著披風。在台灣,有支隸屬於空軍的「海鷗救護隊」在全台各地面臨重大災難時總是挺身而出,從九二一地震到八八風災等災難現場,都有他們奮力救援的身影。

「海鷗救護隊」的故事即將透過《逆風行動 Seagull 7026》影集與電影計畫面向大眾,本作由張永昌(肯特)導演執導,集結《角頭》鄭人碩、《一把青》連俞涵及《聽海湧》黃冠智等實力派演員,融合真實救援事件、極限災難場景與專業職人精神,詮釋海鷗部隊前往災區執行任務的英勇故事。

《逆風行動》再現空軍「海鷗救護隊」英勇故事!重現9a21地震、八八風災等救援現場
《逆風行動 Seagull 7026》是台灣首部以空中救護為題的影集和電影計畫。(圖片提供:肯特動畫)

台灣重大災難救援現場,海鷗部隊不缺席

《逆風行動 Seagull 7026》是台灣首部以空中救護為題的影視計畫,由肯特動畫、夢想動畫、阿榮影業共同出品。本作改編自明毓屏於2014年出版的著作《海鷗 7026》,這本奠基於實地採訪的小說作品,以海鷗救護隊近十年的重大救難任務為軸,鋪排出救護隊員面臨災難的心境,並刻畫人類與大自然對抗的頑強精神。為了如實描繪事件真貌,作者多次走訪海鷗部隊位於嘉義的基地,與現役及退役海鷗隊員對談,最終決定以1999九二一震災、2000八掌溪事件及2009八八風災為核心展開敘事。如今故事自書頁躍上螢幕,將以震撼視覺呈現於觀眾眼前。

《逆風行動》再現空軍「海鷗救護隊」英勇故事!重現9a21地震、八八風災等救援現場
(圖片提供:肯特動畫)
《逆風行動》再現空軍「海鷗救護隊」英勇故事!重現9a21地震、八八風災等救援現場
(圖片提供:肯特動畫)

突破台劇製作規格,虛擬棚還原災難場景

談及將《海鷗 7026》影像化的起心動念,導演肯德透露因自己曾經歷九二一大地震,當時海鷗救護隊在極其艱難的環境下執行救援任務,他始終心懷感激和敬意;數年前讀到小說,被書中故事深深打動,拍攝《逆風行動 Seagull 7026》的想法自那時起便在心中萌芽。然而,要還原空中救援現場,無論場景搭建或拍攝設備都需大筆資金,加上若要前進山區拍攝,還需考量劇組人員安全及天候等因素,拍攝想法要付諸實行並不容易。

《逆風行動》再現空軍「海鷗救護隊」英勇故事!重現9a21地震、八八風災等救援現場
(圖片提供:肯特動畫)

所幸近年LED棚技術迅速發展,《逆風行動 Seagull 7026》拍攝計畫終於在2024年底正式啟動。製作團隊與阿榮片廠、夢想動畫攜手,在虛擬攝影棚內將實景導入180° LED平面雙端弧形螢幕當中,讓演員如身臨其境,彷彿在山川之間拍攝。劇組也首次引進六軸平衡台,其不僅具備擬真的震動機制,還能乘載約2噸的重量,得以支撐拍攝用的直升機機艙,及演員在平台上移動的負重,既確保拍攝過程的安全性,也為畫面更添真實感。

《逆風行動》再現空軍「海鷗救護隊」英勇故事!重現9a21地震、八八風災等救援現場
(圖片提供:肯特動畫)

鄭人碩、連俞涵等主演談拍攝幕後

作為災難救援片,《逆風行動 Seagull 7026》十分考驗特效團隊的功力,導演肯特本就專精於動畫特效,此番聯手夢想動畫歷經4個月的後製細心雕琢,才完成前導片中的震撼視覺。為紀念九二一震災,前導片特別選在9/21當日發布,演員們也分享拍攝過程中的感觸。

《逆風行動》再現空軍「海鷗救護隊」英勇故事!重現9a21地震、八八風災等救援現場
(圖片提供:肯特動畫)

近年以《角頭》系列電影再創事業高峰的鄭人碩,在《逆風行動 Seagull 7026》中飾演一名因故被迫轉調到海鷗救護隊的戰鬥機飛行員,外表看似勇猛無懼,實則內心充滿矛盾。拍攝前,鄭人碩反覆觀看空拍影像,嘗試理解飛行員所見的高空視野,田調時除了向飛官們學習機械操作,也針對執行任務時心境與情緒的變化有所交流。真以飛行員身份上戲後,鄭人碩深感痛苦:「因為黑鷹直升機只有我(駕駛)在開,想要幫忙隊員卻不能做,但救難過程中所有情緒都必須收起,就像是啞巴吃黃連。」

《逆風行動》再現空軍「海鷗救護隊」英勇故事!重現9a21地震、八八風災等救援現場
鄭人碩在《逆風行動 Seagull 7026》中飾演因故被迫轉調到海鷗救護隊的戰鬥機飛行員。(圖片提供:肯特動畫)

在《一把青》飾演朱青一角,以精湛演技備受矚目的連俞涵,這次再度參演空軍主題作品,卸下軍眷身份,轉而飾演空軍作戰指揮部中校管制長。主角陣容還有今年以《聽海湧》及《人生清理員》雙料入圍金鐘獎男主角、男配角的新生代演員黃冠智,他在片中飾演一名在現實與夢想間拉扯的直升機副駕駛,肩負軍官家庭寄予的厚望,卻無心從軍、甚至排斥飛行,只想追求內心所願回歸創作;今年有《角頭鬥陣欸》電影作品上映的是元介,在片中則飾演一名想離開部落、展開新生活的原住民,本身也是排灣族原住民的他,對角色頗有感觸。

《逆風行動》再現空軍「海鷗救護隊」英勇故事!重現9a21地震、八八風災等救援現場
連俞涵在《逆風行動 Seagull 7026》中飾演空軍作戰指揮部中校管制長。(圖片提供:肯特動畫)
《逆風行動》再現空軍「海鷗救護隊」英勇故事!重現9a21地震、八八風災等救援現場
黃冠智在《逆風行動 Seagull 7026》中飾演直升機副駕駛。(圖片提供:肯特動畫)

演員們也分享許多有趣的拍攝幕後,是元介對1:1的直升機機艙印象深刻:「光是看到就很震撼,雖然在棚內拍攝,但也不輕鬆,記得一場戲抱傷患跳上直升機,本以為自己體力還不錯,沒想到3趟之後,我發現我手在抖、腳超酸,隔天躺了半天。但看到海報和前導片釋出後,感覺一切都值得了。」連俞涵則被虛擬棚呈現出的視覺效果震撼:「看了前導片真的覺得虛擬棚超真實,雖然大家分開拍攝,但一起在其中進入這個《逆風行動》,真的太熱血了!」

《逆風行動》再現空軍「海鷗救護隊」英勇故事!重現9a21地震、八八風災等救援現場
是元介在《逆風行動 Seagull 7026》飾演想離開部落展開新生活的原住民。(圖片提供:肯特動畫)

行動的下一步

《逆風行動 Seagull 7026》獲文化部虛擬拍攝計畫補助,並在中華文化總會、國防部與空軍救護隊的支持和協助下,順利完成前導片拍攝。目前製作團隊正籌備後續影集和電影劇本開發,募資也同步進行中,未來將透過虛擬攝影棚技術實現更多震撼場景,如高空懸吊、暴風駕駛、夜間海上搜索等,將台灣影視製作規格推向新高度。

《逆風行動》再現空軍「海鷗救護隊」英勇故事!重現9a21地震、八八風災等救援現場
安乙蕎在《逆風行動 Seagull 7026》中飾演救護士。(圖片提供:肯特動畫)
《逆風行動》再現空軍「海鷗救護隊」英勇故事!重現9a21地震、八八風災等救援現場
蘇達在《逆風行動 Seagull 7026》飾演海鷗救護隊隊長。(圖片提供:肯特動畫)
《逆風行動》再現空軍「海鷗救護隊」英勇故事!重現9a21地震、八八風災等救援現場
張翰飾在《逆風行動 Seagull 7026》中飾演空軍救護隊教官。(圖片提供:肯特動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