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最具指標性的B2B設計展會之一,法國M&O巴黎時尚家居設計展(Maison&Objet)邁向30週年!春季展會大主題「科技伊甸園」(Tech Eden)點出最新話題自然是科技,可人們又該如何與環境變遷加劇的地球共存?更柔軟的科技(Soft Tech)與親自然設計(Biophilic Design)顯然是答案。
每年春、秋季各舉辦一次的法國M&O巴黎時尚家居設計展,可說是國際家居設計潮流風向球。延續去年(2023)秋季主題「盡情享受」(ENJOY:in a quest for pleasures),這次春季展會繼續與創意策略機構Peclers Paris合作,將大主題定為「科技伊甸園」。
若「科技」代表對向未來幸福生活的盼望,而「伊甸園」則是引用基督宗教典故中對於自然純真樂園的嚮往,兩個看似矛盾的概念卻激起在室內建築、酒店和零售領域之間的對話——在未來,是科技與自然和諧共存的世界。

擁抱更柔軟的科技與親自然設計
10多年前邁入智慧手機時代,隨即迎來3D列印、AI、XR(延展實境)等等科技爆發,發展速度似乎呈現指數級增長。這無非是人們追求幸福的實踐,可同時在新的地質時代——人類世之中,科技的濫用和無節制取用地球資源帶來環境的失衡。

從自然中汲取靈感的親自然設計成為一種方案,在這方面獲選年度設計師的法國跨域藝術家Mathieu Lehanneur正是專家,他的設計總能完美融合自然元素與開創性的科技應用。這次以戶外小屋為原型為M&O打造Outonomy展廳,強調人們自由探索大自然的同時也能減少干擾、尊重環境,更充分展現出柔軟、非侵入性的科技如何融入人們生活。

而匯集焦點選品的「新鮮貨」(What’s New?)展區則以兩大子展區做出回應,其中與全球設計機構BETC規劃的「零售領域」(In Retail)展區,以「超級柔軟」(Supersoft)展間參考現代「概念店」的形式設計,商店不再只是單純銷售點,更可以是咖啡廳、工作或參加身心靈活動的地方,場域的功能性愈趨混合、多樣化,在此參觀者可以挑選商品,零售商更能從中找到啟發優化商店空間。

這也反映現在無論設計的材質、外觀甚至到空間的機能,傳統類別界限不再如此清晰,另一「室內設計領域」(In Décor)展區能看到COVID-19的影響仍在延續,家是避風港也是向外連結的會議室,於是展場透過廣闊沙漠、海洋與綠色原始森林3大環境主題,展現如何靈活以色彩和材質,邀請大自然進入空間設計的思考之中。

新銳們正看見傳統工藝與科技的交會
有趣的是,新銳設計師獎(Rising Talent Award)今年分為科技新銳(Tech Talents)和專業技術新銳(Savoir-faire Talents)兩大類別,除了表揚傳統工藝設計語言的突破,同樣也鼓勵新科技的應用。
科技新銳中,Audrey Large透過3D列印創作虛實融合的奇幻雕塑與空間;Felix Rasehorn和Robin Hoske在WINT設計實驗室的機器人雕刻紙和牛腸道組織製成的防水夾克令人印象深刻;Nelsn Fossey則將數位程式、3D列印和手工藝方法完美結合。

專業技術新銳方面,Aurélie Hoegy透過用3D列印技術輔助藤條塑形,追尋循環實踐和有機美學;Jenna Kaës將超現實主義注入作品,尋求物件透出的靈性;Emma Cogné則以3D列印重塑塑膠管,重新定義工業商品用法。

此外,新銳工藝師獎(Rising Talent Craft Award)則由Studio Line & Raphaël獲得,以前衛的3D鑲嵌家具和飾品展現傳統木工藝的當代應用。

表揚3年內新創團隊的未來舞台(Future On Stage)也來到第四屆,今年葡萄牙Tosco Studio與水泥廠合作,將厚重的水泥建築材料轉化為輕盈藝術品;法國的Anga利用PDEB塑料廢料製作仿大理石高級家具;希臘BlueCycle則倡議「藍色循環」,研究捕撈網等海洋廢棄物作為家飾媒材甚至3D列印材質與可行性。這些創新實驗不僅注重美學價值,還以循環設計回應環境挑戰。

期許美好款待與身心健康軟科技
當代酒店愈趨強調餐廳、酒吧辦公室和水療中心等公共空間的設計與機能性,室內設計師與建築師必須解決更加多元化的問題。據統計,過去幾年參觀M&O的建築師數量增加15%以上,其中55%的人正在從事酒店相關的專案,正突顯出產業對室內設計與軟裝的興趣。
「款待實驗室」(Hospitality Lab)應運而生,由建築工作室REV打造3種體驗——應用親生物設計、結合健康空間的咖啡館;未來逃生艙主題、酒店房間融合豪華水療中心的多重感官體驗;機場或火車站等候空間透過沉浸式技術化作體育空間——透過實體空間和虛擬技術的展示,為飯店產業的度假體驗提供新方案。
此外,人們也日益關注身心靈健康,根據NPO全球健康研究中心(GWI)推測,健康市場在未來5年全球每年將增長9.9%。M&O自2023年秋季展會新推出「身心健康與美妝」(Well-Being & Beauty)展區,除了展示美妝與身心養護產品,「身心健康體驗」(The Wellbeing Experience)也來到第二屆。

如同巴黎工作室MyGinger被360度影片環繞的沉浸式瑜伽課程,或Ho Karan結合催眠冥想、聲波和脈衝燈光的Dream Machine讓參觀者放鬆、瞬間抽離忙亂展場,科技發展與人的需求緊緊相依,創新也能以柔軟的方式帶來舒適和幸福。
M&O 亮點出列!
❶ Sheyn
2016年創立的Sheyn是一家總部位於維也納的設計工作室,在意第緒語(屬於日耳曼語系之一)的意思是「美」。工作室以小型家居建築的概念,作品均採先進的數位設計,希望點亮生活各角落。圖中的Fald 169g與350g混合花瓶皆是Bloz系列的一部分。

❷ Pulpo
來自德國的年輕家居品牌Pulpo不僅展示出極高德式製造品質,創造力也非常突出。其中與Sebastian Herkner打造的Stellar Grape吊燈彷彿葡萄般串起小恒星,形成360度多源照明的效果,神祕而優雅。

❸ Ilex Studio
llex Studio在2018年成立於英國,專注突顯自然之美,以鼓勵他人植樹的設計,作為應對環境變遷的實踐。如同橡實玻璃花器Acorn Vase特別設計的玻璃瓶身具有放大功能,可以清楚看到植物根部生長變化,見證一顆橡實種子如何成長茁壯為一棵壯麗的橡樹。

❹ Pantheone Audio
澳大利亞品牌Pantheone Audio受到自然和建築中有機曲線的啟發,手工製作的音響系統兼具美學價值與卓越音質。科技與藝術交會的大型智慧音響Pantheone 1裝載智慧語音助理Alexa,輕鬆就能完成操控享受360度聆聽體驗。

◉ 台灣設計選——Yuhsien Design Studio
專注於溫和靜謐的室內、產品設計,Yuhsien Design Studio在2017年成立於義大利米蘭。泡泡(Bubble)系列靈感來自日本櫻花水信玄餅,由玻璃製成的俏皮花罩, 就像時間被凍結的氣泡一樣,為植物和人之間創造新的互動方式。

文|吳哲夫
攝影|Anne-Emmanuelle Thion、Aspa Koulira、Felipe Ribon
圖片提供|Ilex Studio、Pantheone Audio、Pulpo、Serex、Sheyn、Tosco、 Yuhsien Design 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