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EWE大展《Crafted World》上海揭幕!「工藝」為靈魂,洋溢西班牙風情的時尚、藝術共生之旅

LOEWE大展《Crafted World》上海揭幕

2024上半年令全世界時尚迷最期待的展覽,非LOEWE《Crafted World》莫屬!這場由品牌創意總監Jonathan Anderson親自策展、國際建築事務所OMA設計展場的年度大展,將揭開「工藝」與「文化」對LOEWE乃至於時尚的重要性。

穿越178年,深入認識LOEWE

1846年以皮革工坊起家、逐步發展為時裝屋的LOEWE,178年來始終專注於一件事——「工藝」,從埋於自家服裝、包袋、配件的匠人手藝及藝術靈感,到為挖掘優秀工藝家所開辦的「LOEWE 工藝獎」(LOEWE Craft Prize),都足以見得,這品牌對「工藝」是真心的。

LOEWE大展《Crafted World》上海揭幕
《Crafted World》首站於上海展覽中心舉行/LOEWE創意總監Jonathan Anderson。(圖片提供:LOEWE)

究竟這份執念從何而來?一個多世紀以來,又是如何延續?從上海展覽中心啟程的《Crafted World》大展,透過6大主題,由Jonathan Anderson親自向觀者揭秘——故事從LOEWE發源地西班牙說起,一路延展至品牌經典設計、工坊幕後,最後步入工藝家、藝術家們的創作宇宙,誠摯向「畢生奉獻給手工藝的工匠」致敬。

LOEWE大展《Crafted World》上海揭幕
《Crafted World》上海站展覽現場。(圖片提供:LOEWE)
LOEWE大展《Crafted World》上海揭幕
《Crafted World》上海站展出作品。(圖片提供:LOEWE)

夢幻懸吊花園、草編Anagram⋯⋯等視覺焦點

展覽現場充滿視覺亮點,像是鏡廳中的懸吊花園、帶著觀眾正確唸出LOEWE(LO-WEH-VAY)的互動裝置、巨大的LOEWE Anagram草編裝置、靈感來自《霍爾的移動城堡》並匯聚LOEWE經典包款元素的巨型皮革雕塑⋯⋯交織出LOEWE的前衛美感與工藝底蘊。

LOEWE大展《Crafted World》上海揭幕
《Crafted World》上海站展覽現場。(圖片提供:LOEWE)
LOEWE大展《Crafted World》上海揭幕
《Crafted World》上海站展覽現場。(圖片提供:LOEWE)

掀開《Crafted World》6大主題篇章

01 用雙手實踐創意|Born from the Hand

敘事以1846年為起點,一路推展至今,闡述LOEWE與時俱進的同時、也從未放棄手工藝的堅持。展間以西班牙代表性藝術家如畢卡索(Pablo Picasso)、電影導演艾慕杜華(Pedro Almodovar)象徵的時代精神為經;LOEWE跨越時代的設計為緯,兩種概念相互映照,展現LOEWE在不同時期所建立的「現代」特質。現場展品包含LOEWE早期的訂製皮件、Puzzle Bag首版設計,以及為蕾哈娜(Rihanna)、碧昂絲(Beyonce)打造的舞台服裝等。

LOEWE大展《Crafted World》上海揭幕
《Crafted World》上海站展覽現場。(圖片提供:LOEWE)

02 歡迎來到西班牙|Welcome to Spain

誕生於西班牙的LOEWE,深受家鄉啟發。顧名思義,「Welcome to Spain」要帶觀者前進西班牙,眼觀巴賽隆納奧林匹克公園的超現實雕塑、波光閃閃的地中海、安達盧西亞宮殿的摩爾風格瓷磚;配著時尚攝影大師Steven Meisel、Tyler Mitcheli掌鏡的廣告影像,看這片南歐之境的景物、文化,如何形塑當地手工藝。同時,LOEWE也將攜手西班牙工匠打造的包款帶到現場,特別搭配畢卡索的陶瓷、西班牙傳統陶碗「lebrillo」,以及靈感來自伊比薩島的「Paula's Ibiza」系列海洋動物配飾,重現西班牙的自然與人文風光。

LOEWE大展《Crafted World》上海揭幕
《Crafted World》上海站展覽現場。(圖片提供:LOEWE)

03 走進工坊,一探皮革工藝幕後|The Atelier

做一款LOEWE需要多少工夫?這展間為你解密——從原料皮革開始,逐一介紹切割、修邊、上色、縫合等工序,當然也少不了匠人們的工具,以及繁瑣的原型製作、測試程序;數百個小時的心血,就為了確保每只包袋的頂尖品質,足以世代相傳。

LOEWE大展《Crafted World》上海揭幕
《Crafted World》上海站展覽現場。(圖片提供:LOEWE)

更令人驚豔的是,LOEWE皮革工作室特別為《Crafted World》大展,從《霍爾的移動城堡》汲取靈感,將自家經典包款的元素集結,重新構思成高達2公尺的「趣味城堡」,絕對是現場亮點之一。

LOEWE大展《Crafted World》上海揭幕
《Crafted World》上海站展覽現場。(圖片提供:LOEWE)

04 時尚中的藝術,藝術中的時尚|Fashion Without Limit

服裝與藝術品交織,帶觀者聚焦Jonathan Anderson擔任LOEWE創意總監這十年以來,在時裝系列中所展現的前衛創意、雕塑感輪廓,以及值得玩味的錯視美學。

現場展出69款LOEWE男、女裝,對應著啟發其設計的藝術作品,包含蘇格蘭藝術家William Turnbull的青銅雕像;出自韓國藝術家梁慧圭之手,極具份量感、卻不失織品柔軟特質的軟雕塑;以及南非藝術家Zizipho Poswa創作的釉面陶器等。

LOEWE大展《Crafted World》上海揭幕
《Crafted World》上海站展覽現場。(圖片提供:LOEWE)
LOEWE大展《Crafted World》上海揭幕
《Crafted World》上海站展覽現場。(圖片提供:LOEWE)

05 跨世代的絕美工藝|United in Craft

手工藝的樂趣何在?LOEWE與世界各地的工藝有何連結?Jonathan Anderson在這說給你聽。本展間不僅集結「LOEWE 工藝獎」歷年得獎作品,搭配影片介紹其創意理念、工藝價值;同時展出由LOEWE與各國掛毯、絲帶、織籃、竹編工匠攜手打造的工藝品,以及LOEWE「單色釉陶瓷」系列包款的靈感來源——中國明、清兩代的單色釉陶瓷美作,邀訪客近賞單一色彩在高超燒陶技術下,如何顯現色彩深度、流露東方古典雅緻。

LOEWE大展《Crafted World》上海揭幕
《Crafted World》上海站展覽現場。(圖片提供:LOEWE)
LOEWE大展《Crafted World》上海揭幕
《Crafted World》上海站展覽現場。(圖片提供:LOEWE)

06 前進大師的創作現場|Unexpected Dialogues

《Crafted World》全展的重頭戲!過去十年,LOEWE與不同領域的藝術、工藝大師合作,本區透過9個展廳,引領觀眾馳騁於這些創作者的靈光。現場重現了陶藝大師Ken Price在新墨西哥州的工作室、日本陶藝工作室Suna Fujita的童話世界、呼應古老玉雕工藝的玉石礦場、吉卜力工作室的奇幻動畫宇宙;紡織設計師John Allen的地毯則化身數位影像,鋪滿展間的天與地。

LOEWE大展《Crafted World》上海揭幕
《Crafted World》上海站展覽現場。(圖片提供:LOEWE)

此外,「Unexpected Dialogues」其中3三個展廳,特別呈現了19世紀英國美術工藝運動時期的大師級作品:William Morris的牆紙幻化為栩栩如生的動畫投影;William De Morgan的自然風格瓷磚覆蓋了整座展廳;另一個鏡面展廳的移動懸浮花園,靈感來自C.F.A. Voysey之作。 

LOEWE大展《Crafted World》上海揭幕
《Crafted World》上海站展覽現場。(圖片提供:LOEWE)

《Crafted World》最後,由西班牙草編工匠Alvaro Leiro用蘆葦、稻草、石南根編織而成的加利西亞傳統簑衣劃下句點。這場爬梳LOEWE百年歷史與美感養成的紮實展覽,以西班牙為起點,也以西班牙作結。

第一次,LOEWE以公開展覽細說品牌故事

想要深入了解LOEWE,《Crafted World》是不可錯過的機會。本展不僅是Jonathan Anderson十年LOEWE旅程的集大成之作,更是品牌首個大型公開展覽,全面介紹了LOEWE創立至今178年的創意、工藝革新歷史——從19世紀創業;20世紀成為西班牙皇室御用供應商;隨後被LVMH集團收購,並於21世紀初在上海開設首家專門店;推進到2013年Jonathan Anderson上任以來,將工藝、文化收束為LOEWE根本的十年重整之路。現場體驗是一趟穿越時間、空間、材質,交織時尚、工藝與藝術靈光的沈浸之旅。

LOEWE大展《Crafted World》上海揭幕
《Crafted World》上海站展出作品。(圖片提供:LOEWE)

2024 LOEWE《Crafted World》上海站

展期|2024.03.22-05.05

地點|中國 上海展覽中心(中國上海市静安區延安中路1000號)

門票|免費入場

 

未來《Crafted World》將持續巡迴,最新消息待LOEWE發布。

羅丹雕塑與85件LV硬箱構築壯觀場景!大阪世博「法國館」絢麗裝置,串連百年工藝與新媒體藝術

LV路易威登在大阪世博「法國館」!羅丹雕塑與85件硬箱構築壯觀場景

人們對法式風格有著難以言喻的迷戀,究竟它為何迷人?又如何煉成?2025大阪世博「法國館」從自然、藝文、精品工藝等面向切入,為人們揭開法式生活藝術的養成之道。

作為法國時尚的一大象徵,Louis Vuitton當然也參與了法國館的製作,在現場打造「硬箱圖書館」,近百件手工硬箱繞著羅丹雕塑的場景,非常壯觀!另一件藝術裝置「硬箱之球」則結合日本藝術家真鍋大度的錄像作品,以硬箱為畫布描繪夢幻世界。此外,Louis Vuitton也預告7月將於大阪中之島美術館帶來《Visionary Journeys》特展,自19世紀保存至今的LV Monogram帆布樣本將於現場亮相。

LV路易威登在大阪世博「法國館」!羅丹雕塑與85件硬箱構築壯觀場景
Louis Vuitton於2025大阪世博法國館策劃展覽。(圖片提供:路易威登)
LV路易威登在大阪世博「法國館」!羅丹雕塑與85件硬箱構築壯觀場景
(圖片提供:路易威登)

兩座硬箱藝術裝置穿越時空、交織工藝

Louis Vuitton延續法國館以日本紅線傳說為靈感的主題——「愛的頌歌」,寫下兩份愛的宣言:對工藝藝術的愛,以及對日本的愛。展覽以壯觀的「硬箱圖書館」開場,由來自OMA的日本建築師重松象平(Shohei Shigematsu)設計,整體以羅丹的雕塑《大教堂》(The Cathedral)為中心,周圍擺滿85Louis Vuitton不同時期的代表性硬箱作品,展現精湛手工技藝。

LV路易威登在大阪世博「法國館」!羅丹雕塑與85件硬箱構築壯觀場景
2025大阪世博法國館遠景。(攝影:蔡耀徵 © La Vie)
LV路易威登在大阪世博「法國館」!羅丹雕塑與85件硬箱構築壯觀場景
硬箱圖書館。(圖片提供:路易威登)
LV路易威登在大阪世博「法國館」!羅丹雕塑與85件硬箱構築壯觀場景
硬箱圖書館。(攝影:蔡耀徵 © La Vie)

接著是一座充滿未來感的藝術裝置「硬箱之球(Trunk Sphere)」,透過將數個白色的Louis Vuitton硬箱不規則堆疊,創造出獨特的球型結構,搭配日本藝術家真鍋大度(Daito Manabe)的錄像作品,賦予球體聲音景觀和視覺生命力,邀訪客步入其中,感受百年工藝與新媒體藝術交織的感官之旅。

LV路易威登在大阪世博「法國館」!羅丹雕塑與85件硬箱構築壯觀場景
硬箱之球。(攝影:蔡耀徵 © La Vie)
LV路易威登在大阪世博「法國館」!羅丹雕塑與85件硬箱構築壯觀場景
球面影像為日本藝術家真鍋大度的錄像作品。(圖片提供:路易威登)
LV路易威登在大阪世博「法國館」!羅丹雕塑與85件硬箱構築壯觀場景
(圖片提供:路易威登)

跟著LV玩大阪,探索城市潛藏的迷幻樣貌

其實早在大阪世博正式開幕之前,Louis Vuitton就率先發布《路易威登旅遊指南》大阪篇,邀大阪出身的潮流藝術家Verdy擔任特約撰稿人,蒐羅城市近200個寶藏景點,描繪大阪在地生活風格;同為大阪人的建築大師安藤忠雄也不藏私分享旅遊地圖。

→ 跟著Louis Vuitton遊大阪!旅遊指南蒐羅上百個寶藏景點,攝影書《Fashion Eye》捕捉迷幻城景

LV路易威登在大阪世博「法國館」!羅丹雕塑與85件硬箱構築壯觀場景
《Louis Vuitton City Guide》大阪篇。(圖片提供:路易威登)

旅遊攝影書《Fashion Eye》大阪篇也同時亮相,透過Jean-Vincent Simonet攝影作品中迷幻至極、帶復古未來主義風格的大阪城市風景,帶讀者以新視角觀看這座隨處可見「對比」美學、充滿活力的關西港都。

LV路易威登在大阪世博「法國館」!羅丹雕塑與85件硬箱構築壯觀場景
《Fashion Eye》大阪篇。(圖片提供:路易威登)

19世紀LV Monogram將於中之島亮相

今年7月,Louis Vuitton也將於大阪中之島美術館推出《Visionary Journeys》特展,以工藝為切角,梳理品牌與日本文化長久以來的聯繫,以及對精湛技藝、前衛創意的共同追求,描繪一段「從過去走向未來」的旅程。展覽由策展人兼歷史學家Florence Müller主策、重松象平再次負責設計,匯集一系列歷史文物和來自巴黎吉美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布朗利碼頭博物館等機構的典藏,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是LV Monogram帆布的原始樣本,它從19世紀以來一直收藏於巴黎省市檔案館,保存狀況極佳。

LV路易威登在大阪世博「法國館」!羅丹雕塑與85件硬箱構築壯觀場景
(圖片提供:路易威登)

跨越時尚、工藝、藝術與飲食,LV與日本文化的百年情感

Louis Vuitton融入日本文化創作,並不是因為世博才放的短暫煙火,其實在品牌成立之初,雙方就已有了聯繫,至今已維持長達一百多年的交流。1896年,以LV字母、鑽石、花朵、四葉草穿插的LV Monogram帆布誕生,圖樣設計受到日本紋章(mon)的啟發,被視為雙方連結的濫觴。

LV路易威登在大阪世博「法國館」!羅丹雕塑與85件硬箱構築壯觀場景
(圖片提供:路易威登)

時間來到1920年代,路易威登家族中的狂熱收藏家Gaston-Louis Vuitton,在巴黎香榭麗舍大道店中櫥窗設計了一座花園,展出私藏的日本刀劍鏜和版畫,藉此向昭和天皇致敬。1978年,Louis Vuitton拓展日本版圖,分別在東京、大阪開設日本總部與專賣店。三年後的東京銀座,迎來Louis Vuitton日本第一家獨立店開幕,從那時起,品牌與日本時尚、藝術、設計界的交流越來越深入,其中與傳奇服裝設計師川久保玲、藝術家草間彌生和村上隆的合作,收服無數千禧世代和Z世代時尚迷。

LV路易威登在大阪世博「法國館」!羅丹雕塑與85件硬箱構築壯觀場景
Louis Vuitton X 村上隆2025聯名系列。(圖片提供:路易威登)
LV路易威登在大阪世博「法國館」!羅丹雕塑與85件硬箱構築壯觀場景
Louis Vuitton X 草間彌生聯名系列。(圖片提供:路易威登)

近年,Louis Vuitton積極投入餐飲領域,大阪是過程中極為重要的據點,品牌第一家咖啡館「Café V」和第一家餐廳「Sugalabo V」都選擇在此開設,不難看出Louis Vuitton對日本的重視和珍愛。如今大阪迎來全球盛事,Louis Vuitton也以書籍、藝術展覽為媒介活躍其中。

LV路易威登在大阪世博「法國館」!羅丹雕塑與85件硬箱構築壯觀場景
(圖片提供:路易威登)
LV路易威登在大阪世博「法國館」!羅丹雕塑與85件硬箱構築壯觀場景
右圖為Louis Vuitton大阪世博法國館展覽設計師重松象平、藝術家真鍋大度。(圖片提供:路易威登)

2025大阪世博「法國館」

展期|2025年4月13日至10月13日

更多資訊可至法國館官網查詢

延伸閱讀

RECOMMEND

【2025米蘭設計週】LOEWE及25位藝術家的「茶壺」妙想!實驗釉料、顛覆比例、燃燒工藝的創意實驗

【2025米蘭設計週】LOEWE《意壺好茶》重新詮釋茶壺!邀25位藝術家實驗釉料、顛覆壺身比例

「工藝」始終存在LOEWE的品牌核心,不只體現在伸展台上的時裝和高級訂製服,也透過一次又一次對「器」和「物件」的再詮釋傳達。

LOEWE2025米蘭設計週帶來《意壺好茶》(LOEWE TEAPOTS)特展,邀25位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藝術家、設計師及建築師,展開以「茶壺」為題的創意實驗。25款作品有的形態像珊瑚、有的姿態優雅如天鵝、有的樣態擬人長出手腳和臉孔,從壺鈕、壺嘴、壺身到壺柄各自有戲,釉色及紋理各自精彩!

【2025米蘭設計週】LOEWE《意壺好茶》重新詮釋茶壺!邀25位藝術家實驗釉料、顛覆壺身比例
LOEWE 2025米蘭設計週《意壺好茶》展覽現場。(圖片提供:LOEWE)
【2025米蘭設計週】LOEWE《意壺好茶》重新詮釋茶壺!邀25位藝術家實驗釉料、顛覆壺身比例
「LOEWE TEAPOTS」作品:Rosemarie Trockel/Patricia Urquiola。(圖片提供:LOEWE)

從25只工藝茶壺,吸收跨學科靈感與多元茶文化

參與「LOEWE TEAPOTS」的25位藝術家,各來自西班牙、義大利、日本、英國、中國、韓國、南非、黎巴嫩、美國、德國等地,涵蓋建築師、陶藝家、畫家、視覺設計師、編織藝術家等身份,其中幾位更是自身領域大師級的人物,如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王澍、David Chipperfield,及日本當代設計指標性人物深澤直人(Naoto Fukasawa)。

【2025米蘭設計週】LOEWE《意壺好茶》重新詮釋茶壺!邀25位藝術家實驗釉料、顛覆壺身比例
LOEWE 2025米蘭設計週《意壺好茶》展覽現場。(圖片提供:LOEWE)
【2025米蘭設計週】LOEWE《意壺好茶》重新詮釋茶壺!邀25位藝術家實驗釉料、顛覆壺身比例
「LOEWE TEAPOTS」作品:Tommaso Corvi Mora/王澍。(圖片提供:LOEWE)
【2025米蘭設計週】LOEWE《意壺好茶》重新詮釋茶壺!邀25位藝術家實驗釉料、顛覆壺身比例
「LOEWE TEAPOTS」作品:Inchin Lee/深澤直人。(圖片提供:LOEWE)

25個創作者,代表25種對茶壺的不同見解,從作品中不僅能看出個人創作風格,及跨學科的靈感注入,也能透過多樣的茶具形態,窺見世界各地豐富多彩的茶文化。

【2025米蘭設計週】LOEWE《意壺好茶》重新詮釋茶壺!邀25位藝術家實驗釉料、顛覆壺身比例
LOEWE 2025米蘭設計週《意壺好茶》展覽現場。(圖片提供:LOEWE)
【2025米蘭設計週】LOEWE《意壺好茶》重新詮釋茶壺!邀25位藝術家實驗釉料、顛覆壺身比例
「LOEWE TEAPOTS」作品:Sam Bakewell/Suna Fujita 工作室。(圖片提供:LOEWE)
【2025米蘭設計週】LOEWE《意壺好茶》重新詮釋茶壺!邀25位藝術家實驗釉料、顛覆壺身比例
「LOEWE TEAPOTS」作品:Rose Wylie/Laia Arqueros。(圖片提供:LOEWE)

「LOEWE TEAPOTS」亮點作品8選

▍傳統中創新:陶瓷的釉料與紋理實驗

多位藝術家選用傳統的瓷器、陶瓷為材,但處理材料的方法各有獨特之處,讓茶壺的釉料及紋理展現多變、創新的樣貌。如來自日本、專精瓷器工藝的新里明士(Akio Niisato)為茶壺賦予佈滿淺而細小的孔洞,讓光線得以穿透壺身。

【2025米蘭設計週】LOEWE《意壺好茶》重新詮釋茶壺!邀25位藝術家實驗釉料、顛覆壺身比例
「LOEWE TEAPOTS」作品:新里明士。(圖片提供:LOEWE)

另一位日本陶藝家崎山隆之(Takayuki Sakiyama)的作品質樸又高雅,表面帶有富手感的螺旋紋理,壺柄線條如天鵝頸般優雅。

【2025米蘭設計週】LOEWE《意壺好茶》重新詮釋茶壺!邀25位藝術家實驗釉料、顛覆壺身比例
「LOEWE TEAPOTS」作品:崎山隆之。(圖片提供:LOEWE)

曾為LOEWE打造單色釉陶瓷作品的中國陶藝大師鄧希平,讓茶壺呈現直立式設,壺柄及壺嘴巧妙呈現對角線佈局,綠與棕色交織的釉色流動於壺身,展現工藝家精湛的釉燒技藝。

【2025米蘭設計週】LOEWE《意壺好茶》重新詮釋茶壺!邀25位藝術家實驗釉料、顛覆壺身比例
「LOEWE TEAPOTS」作品:鄧希平。(圖片提供:LOEWE)

南非陶藝家Madoda Fani選擇不為茶壺上釉,讓表面呈現磚紅色並帶有細孔,當熱水注入、茶葉舒張後,茶味將慢慢滲入黏土中。

【2025米蘭設計週】LOEWE《意壺好茶》重新詮釋茶壺!邀25位藝術家實驗釉料、顛覆壺身比例
「LOEWE TEAPOTS」作品:Madoda Fani。(圖片提供:LOEWE)
【2025米蘭設計週】LOEWE《意壺好茶》重新詮釋茶壺!邀25位藝術家實驗釉料、顛覆壺身比例
「LOEWE TEAPOTS」作品:安永正臣/陸斌。(圖片提供:LOEWE)

▍顛覆常規:翻完茶壺比例、材質的奇想

另有一派藝術家聚焦於改造茶壺的各個部位,透過大膽改變壺柄(把手)、壺身、壺嘴等的比例、形狀及材質,顛覆茶壺的製作規範,帶來破格之作——誰說茶壺得要壺身渾圓、壺嘴纖細彎弧?來看藝術家們如何重新詮釋茶壺的形貌。

【2025米蘭設計週】LOEWE《意壺好茶》重新詮釋茶壺!邀25位藝術家實驗釉料、顛覆壺身比例
LOEWE 2025米蘭設計週《意壺好茶》展覽現場。(圖片提供:LOEWE)

韓國陶藝家Jane Yang-D’Haene的茶壺身形瘦長、壺嘴小巧,表面纏繞著看似鱗片、磨損的黏土條。

【2025米蘭設計週】LOEWE《意壺好茶》重新詮釋茶壺!邀25位藝術家實驗釉料、顛覆壺身比例
「LOEWE TEAPOTS」作品:Jane Yang-D’Haene。(圖片提供:LOEWE)

創作跨足立體雕塑與平面繪畫的黎巴嫩藝術家Simone Fattal,及陶作富雕塑感的日本陶藝家道川省三(Shozo Michikawa),不約而同為茶壺搭配皮革手柄,並都選擇拼接異材質呈現。

【2025米蘭設計週】LOEWE《意壺好茶》重新詮釋茶壺!邀25位藝術家實驗釉料、顛覆壺身比例
「LOEWE TEAPOTS」作品:Simone Fattal/道川省三。(圖片提供:LOEWE)

獲普立茲克獎肯定的英國建築師David Chipperfield,建築作品以乾淨俐落的線條與結構著稱,透露著節制的美感,而他創作的茶壺也是如此,鈷藍色釉面壺身是簡潔的圓柱狀,配上藍色深淺紋理交錯的銅製手柄,現代感與些許質樸氣息交織。

【2025米蘭設計週】LOEWE《意壺好茶》重新詮釋茶壺!邀25位藝術家實驗釉料、顛覆壺身比例
「LOEWE TEAPOTS」作品:David Chipperfield。(圖片提供:LOEWE)
【2025米蘭設計週】LOEWE《意壺好茶》重新詮釋茶壺!邀25位藝術家實驗釉料、顛覆壺身比例
「LOEWE TEAPOTS」作品:Walter Price/Dan McCarthy。(圖片提供:LOEWE)
【2025米蘭設計週】LOEWE《意壺好茶》重新詮釋茶壺!邀25位藝術家實驗釉料、顛覆壺身比例
「LOEWE TEAPOTS」作品:Minsuk Cho。(圖片提供:LOEWE)

《意壺好茶 LOEWE TEAPOTS》參展藝術家

Laia Arqueros(西班牙)、Sam Bakewell(英國)、陸斌(中國)、陳旻(中國)、David Chipperfield(英國)、Minsuk Cho(韓國)、Tommaso Corvi Mora(義大利)、Madoda Fani(南非)、Simone Leetal(黎巴嫩)、Suna Fujita 工作室(日本)、深澤直人(日本)、Inchin Lee(韓國)、Dan McCarthy(美國)、 道川省三(日本)、 新里明士(日本)、Walter Price(美國)、崎山隆之(日本)、王澍(中國)、Rosemarie Trockel(德國)、Patricia Urquiola(西班牙)、Edmund de Waal(英國)、Rose Wylie(英國)、鄧希平(中國)、安永正臣(日本)、Jane Yang-D’Haene(韓國)。

工藝是嚴謹的學問,也是充滿玩心的工具

LOEWE九度參與米蘭設計週,每回都與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們一同實驗創意,在茶壺之前,椅子、燈具、籃筐等都曾是他們實現奇思妙想的載體。像是2023年「LOEWE CHAIRS」以椅子為創作主題,展現不同材質的編織技法,從皮革、拉菲草、羊毛氈到金屬箔片都是材料,常被視為「傳統」的編織在此成了前衛的技藝。

【2025米蘭設計週】LOEWE《意壺好茶》重新詮釋茶壺!邀25位藝術家實驗釉料、顛覆壺身比例
2023米蘭設計週「LOEWE CHAIRS」展覽現場。(圖片提供:LOEWE)
【2025米蘭設計週】LOEWE《意壺好茶》重新詮釋茶壺!邀25位藝術家實驗釉料、顛覆壺身比例
(圖片提供:LOEWE)

隔年的「LOEWE LAMPS」邀來24位藝術家創作燈具,陶、木枝、馬毛、皮革、日本和紙甚至是現成物如打火機,都被融入作品,試驗不同材質與光源的互動效果。透過與不同文化背景、各有所長的創作者合作,LOEWE期望將傳承已久或新創的設計與工藝知識,拓展至更寬廣的領域。

【2025米蘭設計週】LOEWE《意壺好茶》重新詮釋茶壺!邀25位藝術家實驗釉料、顛覆壺身比例
2024米蘭設計週「LOEWE LAMPS」展覽現場。(圖片提供:LOEWE)
【2025米蘭設計週】LOEWE《意壺好茶》重新詮釋茶壺!邀25位藝術家實驗釉料、顛覆壺身比例
(圖片提供:LOEWE)
【2025米蘭設計週】LOEWE《意壺好茶》重新詮釋茶壺!邀25位藝術家實驗釉料、顛覆壺身比例
(圖片提供:LOEWE)

早在19世紀,一群西班牙手工藝匠人在馬德里成立皮革工坊時(LOEWE前身)時,工藝就註定烙刻在LOEWE核心,當時匠人們手工打造皮件,也做畫框、菸盒和手袋,雖載體不同,但都對工藝和材質極其講究,為日後品牌發展打下紮實基礎。時隔一百多年,LOEWE在前創意總監Jonathan Anderson十年帶領下,褪變為時髦不媚俗、富人文氣息、鬼靈精怪的文藝青年,雖「人設」有了轉變,仍沒忘記強調工藝的初衷。

【2025米蘭設計週】LOEWE《意壺好茶》重新詮釋茶壺!邀25位藝術家實驗釉料、顛覆壺身比例
LOEWE 2025米蘭設計週《意壺好茶》展覽現場。(圖片提供:LOEWE)
【2025米蘭設計週】LOEWE《意壺好茶》重新詮釋茶壺!邀25位藝術家實驗釉料、顛覆壺身比例
LOEWE 2025米蘭設計週《意壺好茶》展覽現場。(圖片提供:LOEW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