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影像為核心的社群當道、Z世代瘋底片、富士相機成為文藝青年的標準配備、導演拿起手機拍MV和電影⋯⋯各種當代圍繞著影像而生的現象,都揭示了相機和手機在現代生活裡越來越普及,「攝影」不再只是攝影師、藝術家專屬的創作媒材,也是人們記錄生活、與風景互動的方式,形式不拘一格。
今(2024)年4月,致力推廣攝影的「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臺北館」迎來三週年,除了有當期攝影展《曾在的形跡》濃縮1960年代老臺北城、苗栗農庄風景,更特別推出3場台灣攝影家及書店座談、2場影像工作坊等,與攝影迷一同交流按下快門的感動,分享日常攝影的美好。
從肖像到風景,了解台灣攝影家的「日常攝影」心法
攝影存在於現代人的日常——無聊時,我們拿起手機捕捉生活即景;遇到重要時刻或難得的旅遊,特別帶上相機封存當下留念。「攝影家的玩美日常」系列講座邀請台灣攝影家曾敏雄、張良一、汪曉青,分享自己的拍照日常,聊這些日常攝影如何影響自身創作。以下分別看向3位攝影家:
曾敏雄曾受921地震打擊,生活霎時停擺、情緒沮喪,卻在這時意外接觸攝影,展開拍下上百位「台灣人物」的攝影計畫,從眾多臉譜中找到救贖,也留下深具情感張力的肖像。
深耕淡水的張良一,總是拍攝土地,把鏡頭對著耕耘土地的人們,一張張草根性的黑白肖像,透露著對地方的關懷。
以攝影書《翻轉母職》而廣為人知的汪曉青,用影像寫一段人生自傳,紀錄自己從懷孕到兒子長大成人、跨越20年的生命旅程,當中蘊含母子共同成長的點滴,亦翻轉母親必須犧牲自我的刻板印象,讓藝術家、母親兩種身份,從人們印象中的難以並存轉為融合。
從攝影展《曾在的形跡》看見老台灣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當期特展《曾在的形跡》同樣從「生活」出發,展出攝影家李悌欽、邱德雲的精彩作品。兩人聚焦的地域不同,卻不約而同紀錄了台灣一隅的景象變遷:
李悌欽在1960年代投入攝影,以臺北城為拍攝核心,用質樸、恬淡的鏡頭語言,捕捉了生活的平凡原貌,從早期的西門町中華商場、一片稻田的合江街,到拔地而起的大樓、光影流竄的摩登霓虹,他的影像見證了臺北的轉變。
另一方面,成長於世代務農之家的邱德雲,一生關注勞動階層和家鄉苗栗的變遷,他帶著相機深入苗栗大小農庄,寫實紀錄農稼生活、童稚情趣和民俗活動,用黑白的硬調凸顯農家的硬頸精神、為生活打拼的濃烈情緒,作品草根性濃厚。隨著時代與產業變遷,苗栗人口外移、農業轉型為機械化耕作,邱德雲也拍下廢耕的田地、帶機器痕跡的農田、冷清的農村景貌,記錄大時代下農村凋零的實景。
攝影如何影響生活與社會?聽書店老闆怎麼說
除了從在地視角出發,國家攝影文化中心也邀請法國攝影學者Raphaële Bertho開講,剖析藝術創作者如何透過「拍照」關懷所處環境,並藉由影像的力量達成社會實踐。
不只從創作者、學者的角度切入攝影,國家攝影文化中心也從更生活化的面向著手,以「攝影風格書店的生活敘事」為座談主題,邀請「未來市」創辦人汪麗琴、「moom bookshop」攝影書店張鶴騰、「舊香居藝空間」經營者吳卡密,分享他們如何將攝影、藝術書籍帶入大眾視野,引領人們從攝影中窺探生活的多種風貌。
動手做,與影像零距離接觸
你也喜歡親手摸到相紙的觸感嗎?國家攝影文化中心推出的2檔工作坊,都圍繞著「實體相片」規劃,分別由紙質修復師拆解照片的保存、清潔、裝裱的維護過程,帶人們動手守護珍貴的回憶;也策劃拍立得媒材獨特的「移膜」體驗,讓參與者更了解這個即拍即得的有趣拍照方式,是如何在短短幾秒間將生活片刻顯影於紙上。
《曾在的形跡—李悌欽、邱德雲攝影捐贈展》
展期|-2024.04.28
展場|臺北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201-203展覽室
更多國家攝影文化中心三週年活動請見官網
資料來源|國家攝影文化中心、moom book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