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笛、爆炸聲圍繞的2024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以《日常戰爭》為題反映當代「棲居之所」的不確定

2024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日常戰爭》!袁廣鳴反映當代棲居之所的不確定

一場關於臺灣的展覽,場內此起彼伏地圍繞著警笛、爆炸、突如其來的撞擊、節奏緩慢的中華民國國歌——它們是藝術家袁廣鳴不同作品中的聲音,充斥在防空演習、公民不服從運動,以及居家裡可能的場景。這是2024威尼斯美術雙年展臺灣館《日常戰爭》的現場寫照,發生在普里奇歐尼宮邸(Palazzo delle Prigioni)。

2024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日常戰爭》!袁廣鳴反映當代棲居之所的不確定
2024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袁廣鳴:日常戰爭》展場模擬圖。(圖片提供:袁廣鳴、臺北市立美術館/模擬製作:陳智賢)

我們的「日常棲居之所」正逐漸瓦解?

《日常戰爭》探問社會轉型期間與現實動盪的不定時威脅下,人的生存處境為何?展出作品從一名臺灣藝術家的角度,突顯作為棲居的日常所在,正逐步地被分配不均的後資本主義、網路攻擊、氣候異常及族群紛爭等灰色衝突中被蠶食鯨吞。

2024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日常戰爭》!袁廣鳴反映當代棲居之所的不確定
《日常演習》,2018,單頻道錄像,5’57”。(圖片提供:袁廣鳴、臺北市立美術館)

「家」本該安定,為何流動而不穩定?

展覽以多件錄像、動態裝置呈現,敘事延續了袁廣鳴的創作脈絡。袁廣鳴的父親因政治及歷史因素而移居臺灣,因而他多數的錄像作品,幾乎都圍繞著對於「家」的概念,與之伴隨的流動性、不穩定的潛在意識有關。

「如同許多出生於1950年代以後的臺灣人,袁廣鳴的成長背景中縈繞著他父親對戰亂的創痛記憶與對於失根的深沉哀傷。私人空間在想像情境中遭受暴力入侵,投射出跨世代的憂懼;這不僅是在訴說袁廣鳴的個人掙扎,也呼應著臺灣社會對於危機隨時可能降臨的共同感受。」——策展人陳暢

2024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日常戰爭》!袁廣鳴反映當代棲居之所的不確定
2024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策展人陳暢、代表藝術家袁廣鳴。(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6件作品串起袁廣鳴創作脈絡

《日常演習》(2018)設置於展場入口,佔據全場最大的牆面空間,以一股強烈的當前危機感為整個展覽定調。

2024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日常戰爭》!袁廣鳴反映當代棲居之所的不確定
《日常演習》展出模擬圖。(圖片提供:袁廣鳴、臺北市立美術館/模擬製作:陳智賢)

另一件展覽同名作品《日常戰爭》(2023),則藉由一個在無預警轟炸攻擊中遭到摧毀的套房空間,呈現一個荒謬的現實,但這現實的荒謬,又是如此的可能。

2024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日常戰爭》!袁廣鳴反映當代棲居之所的不確定
《日常戰爭》,2023,單頻道錄像,10’33”,作品內電視影片素材來源:Youtube TmarTn2, Joob, OperatorDrewski。(圖片提供:袁廣鳴、臺北市立美術館)

現場也可見袁廣鳴早期的創作,其中《棲居如詩》(2014)以居家場景回溯藝術家在生活中無法消解的焦慮,並反映現實靜好背後所暗藏的毀滅不安;《預言》(2014)則透過裝置的突發巨響及桌面餐具碰撞聲,創造出直覺性的不適感。

2024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日常戰爭》!袁廣鳴反映當代棲居之所的不確定
《棲居如詩》,2014,單頻道錄像,5’00”循環播放。(圖片提供:袁廣鳴、臺北市立美術館)

《佔領第561小時》(2014)紀錄了「太陽花學運」撤場前夕的場景——畫面抽離了佔領議場的學生,只留中華民國國歌緩慢播送,立法院頓時成為學生追求明日美好願景的民主聖堂;而冷靜背後是關於地緣政治的探討,思辨著現代台灣人的困頓與憂懼。

2024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日常戰爭》!袁廣鳴反映當代棲居之所的不確定
《佔領第561小時》,2014,單頻道錄像,5’56”。(圖片提供:袁廣鳴、臺北市立美術館)

首度公開的新作《扁平世界》,則是一件由Google全球街景資料庫(Google street view)構成的網路影音作品。以臺灣代表性的街景開始,例如城市、鄉鎮、高山、海邊等,到世界上類似的街景,藉由程式多項篩選及限定相同的中心點及透視,無縫接軌地創建了一個超時空縮時的道路序列影像。

在這彷若數位網路的「新公路電影」之中,整個世界的街景在無國界(全球化)的網路裡頓時成為「扁平的世界」,形成一個不斷往前的迴圈風景。

2024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日常戰爭》!袁廣鳴反映當代棲居之所的不確定
2024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袁廣鳴:日常戰爭》主視覺。(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藏在詩意中的憂慮

袁廣鳴的作品總以一種預警式的微觀,放大了無預警的爆發,投射對於當前政治、社會環境的思慮,進而隱喻環繞太平洋島鏈及大陸間不穩定的地緣政治及衝突陰霾。

他對臺灣處境的觀察及刻劃,凸顯今日的戰爭概念已從「實際的砲火」,移轉到分配不均的後資本主義、疫情傳染、網路攻擊、宗教與不同族群間的歧視及壓迫……種種潛藏於日常中的戰爭,而這「戰爭的日常化」,似乎更漸趨為棲居的常態。

2024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日常戰爭》!袁廣鳴反映當代棲居之所的不確定
《預言》,2014,動力裝置,182 x 87 x 77 cm。(圖片提供:袁廣鳴、臺北市立美術館)

「處處都是外人」

策展人陳暢也強調,《日常戰爭》有力地回應本屆威尼斯雙年展由總策展人Adriano Pedrosa提出的策展命題:「處處都是外人」(Foreigners Everywhere)。袁廣鳴創作中描繪對這看似美好世界的懷疑及不安,暗喻著顛沛生命的人類境況;彷彿「理想的地方一定是在它方,而不是此地」。

2024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

 

展場|

義大利威尼斯普里奇歐尼宮邸(Palazzo delle Prigioni, Venice, Italy

 

展期與開放時間|

2024.04.2009.30・週二至週日 11:0019:00

2024.10.0111.24・週二至週日 10:0018:00

週一休館,僅04.2206.1707.2209.0209.3011.18特別開放

大樹成木材後,仍有回歸自然的可能?《耿傑生:回到自然捲》藉木工技法重構材料的「生命時間序」

伊日藝術計劃展覽《耿傑生:回到自然捲》!藉木工技法重構植物與木材的「生命時間序」

木板取自大樹,事實不需爭辯;以木雕為雕塑創作起始、長期與木頭為伍的藝術家耿傑生,卻延伸思考:「那一塊木板和一株植物的差別是什麼?」於是他在伊日藝術計劃YIRI ARTS展覽《耿傑生:回到自然捲》中,將木板、植物放上「時間軸」重新看待,將它們視為同一種物質,但分屬無生命、有生命的兩端,並透過木工技法的介入,探討木材(物質)回歸自然性狀態的可能。

伊日藝術計劃展覽《耿傑生:回到自然捲》!藉木工技法重構植物與木材的「生命時間序」
伊日藝術計劃YIRI ARTS《耿傑生:回到自然捲》展覽現場。(圖片提供:伊日藝術計劃)

用技藝與材料交涉,拓展對木材的感知

成立於2014年的伊日藝術計劃YIRI ARTS,以「日常美術館」為藍圖,策展聚焦社會文學、生態環境、電影藝術等貼近日常生活的議題。而藝術作品以雕塑、裝置為主的耿傑生,創作視角的落點正在生態環境主題,他對雕塑的學習與實踐始於木雕,隨後逐漸擴展和融入對空間與感知的理解,本次個展《回到自然捲》延續對木頭的探索和實驗,利用多樣的技藝與材料交涉,試圖突破原有的理解框架。

伊日藝術計劃展覽《耿傑生:回到自然捲》!藉木工技法重構植物與木材的「生命時間序」
耿傑生《跟著你起床》。(圖片提供:伊日藝術計劃)
伊日藝術計劃展覽《耿傑生:回到自然捲》!藉木工技法重構植物與木材的「生命時間序」
耿傑生《太熱了快進來》/耿傑生《起床總是很渴》。(圖片提供:伊日藝術計劃)

藉木工技法重構材料的「生命時間序」

耿傑生如何以木雕技藝重構材料,並讓它擁有重回自然性狀態的可能?他認為,將木板雕刻成一株植物,似乎只能滿足形象的輪廓,於是轉而將材料(木板)本身視為植物原來的身體,透過將木板鉋成薄片,逆向地將它一層層生長出的身體分割,這段過程就像是對其「生命時間序」的拆解——存在於一層層木頭薄片間的時間序,獲得了挪動的空間,木板也得以復甦成柔軟、可重塑的狀態。

伊日藝術計劃展覽《耿傑生:回到自然捲》!藉木工技法重構植物與木材的「生命時間序」
耿傑生《太熱了快進來》。(圖片提供:伊日藝術計劃)
伊日藝術計劃展覽《耿傑生:回到自然捲》!藉木工技法重構植物與木材的「生命時間序」
耿傑生《起床總是很渴》/耿傑生《跟著你起床》。(圖片提供:伊日藝術計劃)

感受人類與植物共享的環境氣息

創作時,耿傑生面對成堆而陌生的植物殘軀,他進一步思索,該如何還原、接近它呢?為了植物重生所需的養分,耿傑生開始思考人們與植物共享的環境——陽光、空氣、水和大地,是如何在人類的身體上作用,在這相互了解的過程中,他像是重新接上了地氣,無法說真理解了自然的真理,卻實在感受到了與之共存的聯繫。

伊日藝術計劃展覽《耿傑生:回到自然捲》!藉木工技法重構植物與木材的「生命時間序」
伊日藝術計劃YIRI ARTS《耿傑生:回到自然捲》展覽現場。(圖片提供:伊日藝術計劃)

《耿傑生:回到自然捲》

展期|-2025.01.25

地點|伊日藝術計劃 YIRI ARTS B1F(台北市內湖區新明路861號)

開放|週二至週六 14:0019:00

陳澄波百三特展臺博館登場!展出8件原件畫作,從藝術和自然力解讀臺灣島嶼的身世

陳澄波百三特展臺博館登場!展出8件原件畫作,從藝術和自然力解讀臺灣島嶼的身世

2025年為臺灣畫家陳澄波誕辰130週年紀念,國立臺灣博物館與陳澄波文化基金會共同策展,以陳澄波8件原件畫作與臺博館的自然史典藏進行對話,從早期知識份子視野與臺博館作為博物學關懷的對話下,呈現臺灣差異、多樣性的人文與自然發展,帶大眾重新發現臺灣的獨特之處。

國立臺灣博物館即日起至2025年5月11日止,於鐵道部園區推出「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從早期知識份子的視野下與臺博館作為博物學關懷的對話下,呈現臺灣差異、多樣性的人文與自然發展,匯集而成今日島嶼之貌,所擁有的幸福的一切。(編註:走揣 tsáu-tshuē,到處尋找之意)

今年適逢臺灣畫家陳澄波誕辰130週年紀念,國立臺灣博物館即日起至2025年5月11日止,於鐵道部園區推出「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圖片來源:臺博館)
今年適逢臺灣畫家陳澄波誕辰130週年紀念,國立臺灣博物館即日起至2025年5月11日止,於鐵道部園區推出「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圖片來源:臺博館)

陳澄波畫作與臺博館自然史典藏進行對話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董事長陳立柏表示,在陳澄波百二紀念展之後,他一直思考陳澄波的畫除了藝術史、藝術界之外,有沒有與大眾接觸的其他面向,最終選擇與博物館進行對話。在討論的過程中,他發現過去旅外30年,想著如何介紹自己的故鄉、表達屬於臺灣的精神,最後竟然在自己家的阿公畫作中找到答案,「自然」就是臺灣宜居的答案。

展場ㄧ隅「北回歸線與季風的交匯」。(圖片來源:臺博館)
展場ㄧ隅「北回歸線與季風的交匯」。(圖片來源:臺博館)

「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從陳澄波的作品如〈北回歸線地標〉、〈農家〉、〈東台灣臨海道路〉、〈濤聲〉、〈玉山積雪〉等油畫畫作破題,結合臺博館館藏及新採集的魚類、植物等標本,討論與臺灣相遇而影響臺灣的自然現象,如洋流(黑潮)、季風(西南氣流、霧林帶)、氣候區(北回歸線、亞熱帶)等的獨特性,以及這些自然現象和所造成的物種高歧異性,交織成北半球生態系的縮影,進而孕育出豐富的文化多樣性,包含漁業發展及經濟交換等,闡述這塊土地上因這些現象匯集而擁有的一切。

「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以陳澄波的畫作結合臺博館館藏及植物標本。(圖片來源:臺博館)
「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以陳澄波的畫作結合臺博館館藏及植物標本。(圖片來源:臺博館)

重新發現臺灣的獨特之處

國立臺灣博物館館長陳登欽說明,很多人第一時間很難將博物館與藝術連結在一起,此次陳澄波百三特展,不僅是對陳澄波藝術成就的回顧,更是一次探索臺灣文化與自然的機會,展覽從藝術畫作著眼,結合「北回歸線」、「季風」與「黑潮」3個匯聚在臺灣的自然力,深入探討這些自然現象如何共同塑造了臺灣的生態環境和文化特色,是一次很特別的嘗試。

「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展出陳澄波8件原作。(圖片來源:臺博館)
「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展出陳澄波8件原作。(圖片來源:臺博館)

陳澄波透過畫筆記錄臺灣,為這塊土地留下了一幅幅動人的風景,他的畫作不僅是個人情感的抒發,更是一種對自然的讚美與思索,透過其作品,彷彿搭上時光機,可以更加貼近這片土地,感受其中蘊含生生不息的力量。

策展團隊也表示,「走揣・咱的所在」與其說是特展名稱,不如將它看成是一則討論公共議題的邀請卡,邀約大眾藉著陳澄波的油畫作品,觀見我們腳下的母土,這個自然力、地理性永續祝福的「所在」。

「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結合臺博館新採集的魚類標本。(圖片來源:臺博館)
「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結合臺博館新採集的魚類標本。(圖片來源:臺博館)

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
地點:臺博館鐵道部園區一樓特展室(臺北市延平北路一段2號)
日期:即日起至2025年5月11日
時間:週二至週日上午9時30分至下午5時(週一公休,遇國定假日或活動另行公告)

資料來源|臺博館、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