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中旬的米蘭,是與設計相遇的時刻:我們不單單走訪了家具展主會場,還「遠道」城内與城外的重點設計區域發掘最新潮流,為這國際最知名和最大型的設計展抽絲剝繭,抓出未來家居設計的宏觀趨勢重點。當然,讓人喜見的則是台灣設計在這裡所嶄露的頭角,已開始綻放。

米蘭國際家具展在異常「熱情」的春季天候中拉開帷幕。打著「Where design evolves」(設計進化之地)的主題,新設計不僅占滿了 Rho 主會場的家具、廚衛、辦公等領域展廳,也在主辦方「自營」的裝置策劃下,為到訪者提供了宛如逛「美術館」的體驗。像潛意識導演大衛·林區(David Lynch)就以名為「Interiors by David Lynch. A Thinking Room」(思想室)的裝置,讓訪者可透過獨處空間做內心的審視,並且同時有效反思室內裝飾的製作,以及家具與室內裝飾購買者之間深刻的、有時是共生的關係;而意大利設計雙人組 Formafantasma 則設計了「Drafting Futures」(起草未來)展廳。這個結合了演講平台和書店的空間,自去年起已經為展會帶來了緩衝片刻。而今年的「綠意」則更為展會增添一絲自然氣息,在「趕場」時亦能閒逛片刻。


米蘭家具展之國際觀
難以忽略的是,後疫情時代的義大利設計業已顯其保守的一面:不僅家具形態在過去幾年來都呈同質化——譬如渾圓的大型沙發——而且在各大家具品牌如 Cappellini、Poltrona Frau 和 Zanotta都選擇於城中建立起旗艦店後,主會場的「快閃展廳」也變成了考量之外。因此,家具展還有什麽「好看的」?——論家具趨勢,不少品牌以相中其他北歐品牌的缺席趁機彌補這一空缺:亦即為義大利設計裹上亮彩與淡雅的色澤:這可堪稱「Scanditaly」(北歐義式)的趨勢。像 22 號展廳中的塑料大廠牌 Kartell, 就看見淡紫色的崛起。而城内,Moroso 和 Zanotta 皆將其與霓虹黃色做搭配,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另外,顯然的是,不少日本設計品牌也加入成為家具展(乃至設計週)的成員。從木料家具做主的Maruni,到開設旗艦店的 Time & Style,還有策劃出最佳展廳設計——至少在我們的眼中——的 DAFT about DRAFT 等,都彰顯出日本設計已在義大利設計業界佔一席之地。加上今年的 ADI 設計博物館還策劃了「ORIGIN of SIMPLICITY」(簡單之起源)日本設計展,想必日本與義大利設計交流已如火如荼進行中。而未來,誰將會繼深澤直人、吉岡德仁和 Nendo 成為新星呢?


台灣設計在米蘭
今年入駐到米蘭的台灣設計,可說是空前地多。首先要提的就是分別於 6 個區域中展出共 13 件作品的許向罕。從花上 6 年時間才得以推出的 X 桌子系統(Cappellini 出品)到入駐於 Palazzo Litta 的個展「UNobject」——甚至還有獨特的舞蹈表演!——他的成就可説是實至名歸,自 2018 年參與衛星展出道以來,就一步一脚印地實現設計,即使充滿無限可能與挑戰。X 桌子的最大特色,就是利用模組化的概念,讓整體底座也透過易於維修來延長產品的使用壽命,並降低生產成本和資源消耗。


另外,向罕的作品也出現在台灣設計研究院所策劃的「台灣館」之展。這個以「台灣設問」(Who is going to raise the questions?)為題的策劃就希望能探索設計在當代社會中的角色,突顯設計思維有助解決全球問題的價值。當中參展的 15 件設計作品,不僅都擁有金點設計獎的肯定,也在永續循環、友善環境的原則下,為全球業界提供新選擇。當中最具人氣的設計,就非柏成設計的 Bloom 椅莫屬。這個以建築思維重塑舒適結構,就採用了廢棄皮革並以花朵狀設計節省 80% 包裝空間,進而能顯著降低碳排放。

同樣從衛星展出道的曾熙凱,也在擔任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學系助理教授後,第二年與副教授林曉瑛協同當屆畢業生到米蘭展覽。今年入駐到駐米蘭台北辦事處就以「ONE KM² CLUSTER IN TAIPEI」(台北一公里内)的主題策劃,向世界展示年輕設計師們將台北的傳統加工、材料採購聚落與現代設計相結合所碰撞出的精湛結晶。其中,讓人驚嘆的就有像謝家昀以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五金件所組成系列燈具。

在臨近的「Isola Design Festival」(伊索拉設計節)區域,四位台灣設計師則攜手帶來了一場名爲「UNDERTONE」(弦外之音)的聯展。他們的作品,從鋼材(張家翎)、紡織品(李佳玲)、到砂石(賴亭安 )和蠟(張庭瑄)——這些原料和成品雖不盡相同,但整體上卻因爲都是探索了「造物」在當代的價值與新義,進而充滿了實驗性的前衛感。像家翎的燈具雕塑「Circuit—Sequence」(迴路——序列)就與雜波 ZAP 團隊共同開發導電系統,所以讓構成懸吊結構的鋼索也能同時導電,為物理與物性(張力與電力)的相互關係中,提供了另一種認知物的維度。


裝置設計獎,花落誰家?
與一般設計週不同的是,米蘭的大型裝置和策展設計也享有人氣與追捧的獎勵。而今年從 1,100 多個參展項目中成功超越了其他如藝術家 JR、谷歌等設計,並榮獲「Fuorisalone」(城内展)的「最佳展覽獎」的就有來自捷克共和國玻璃品牌 Lasvit 的「Re/Creation」(再/創造)裝置。
該裝置是在品牌藝術總監 Maxim Velcovsky 的策劃下,在 Palazzo Isimbardi 的中庭建立了一個可以讓思想自由漫步的空間。 但其初衷還是為了展現出新技術:熔融玻璃(fused glass)。最終成果——10 個大型玻璃拱門的結構——就得以帶出一種靜奢感,讓觀者大感驚嘆。

有趣的是,日本設計團隊 we+ 也在今年有傑出的表現,其設計的兩個不同的裝置都讓人印象深刻。該團隊除了在全新建築「園區」Dropcity 進行了粉末的研究展,也在 Palazzo Litta 的中庭内策劃另一個大型裝置,並在「城中展」獎項中獲得「特別提名」(special mention)獎項。這個名爲「Straordinaria」的裝置,出自於義大利廚房抽油煙系統公司 Elica 的委托,旨在創造出連續流動的交替色調,喚起空氣和溫暖,就像是雲朵般輕盈,且如 Elica 產品所能帶來的功能與便利。這一看似為「社交網紅」的裝置,卻意外地提供了沉浸式的體驗,完美地啓動了新感受。

2024 米蘭國際家具展兼米蘭設計週
展期|2024年4月12日~21日
文字、攝影|Yen_甄健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