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臺北文學季期間,特展《編輯招募中:觀點、技術與對話》也同步於剝皮寮歷史街區登場,透過五份台灣近代歷史中的重要刊物《劇場》、《漢聲》、《人間》、《島嶼邊緣》、《騷動》,解析各自聚焦的議題內容、編輯風格與過程,以及當代視角的重新反思,邀請觀眾成為編輯團隊的一員,重新思考編輯角色與刊物之於時代的影響。
01|你最適合哪一組編輯團隊?
《編輯招募中》首個展區以發刊詞引領觀眾,再進入「編輯性格測定」互動牆,邀請觀眾依據自己偏好的工作模式、操作專長等個人取向,從轉譯新文藝的破風手《劇場》、尋根文化的田野行動家《漢聲》、見證社會現實的倡議者《人間》、另翼的邊緣游擊陣線《島嶼邊緣》、攪動異性戀父權的先聲《騷動》之中找到可能最適合自己的編輯團隊。
02|一定要認識的五本經典刊物
接著,觀眾將逐一認識這五本刊物,藉由時代背景、創刊故事、編輯群所關注的議題,感受當時一代又一代掀起的文化浪潮。展區除了展出當時的照片影像、相關人士訪談,還蒐集到許多現已絕版的珍貴雜誌,更展示國家文藝獎得主莊靈的實驗電影、「中國結之母」陳夏生的藝術創作、攝影師關曉榮八尺門的紀實影像等重點展品,邀請大家一起細看歷史與文化的激盪。
這五份誕生於不同年代間的刊物,有的至今仍然存在、有的僅僅發行了5期,卻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莊靈於開幕代表致詞時表示,《劇場》作為本次展覽最早出版的刊物,社會條件並不完備,團隊人員組成多數由國立藝專或電影公司出身,雖然短短兩年出刊九期,卻對後輩藝文工作者產生深遠影響,也是自己與同輩人所始料未及的。
03|一本雜誌是如何生成的?
第三個展區則為觀眾詳解雜誌生成術,分別介紹《劇場》、《漢聲》、《人間》、《島嶼邊緣》、《騷動》五份刊物的製作流程,從其不同之處點出每份刊物的編輯風格特色。此外,也邀請到五位當代媒體人,以當代視角回望這五份刊物的開拓與困境:專攻前衛藝術的《劇場》由藝評人、影像研究者陳佳琦剖析;鄉土草根的《漢聲》由《地味手帖》總編輯董淨瑋探討;為弱勢發聲的《人間》由《報導者》創辦人何榮幸深掘;眾聲喧嘩的《島嶼邊緣》則由《週刊編輯》、《大誌》創辦人李取中拆解;翻轉性別權力的《騷動》透過女人迷內容顧問張婉昀重思。
《編輯招募中》開展現場,也邀請到解構人李取中,特別提及《島嶼邊緣》作為解嚴之後的雜誌,因應社會發展,對外呈現出共同的歷史脈絡、具備各式各樣的議題,尤其是特殊的圖文編排以戲謔方式呈現。
04|當代創作者的「理想刊物」提案
《編輯招募中》展覽最後攜手跨領域的六位當代創作者,包含作家何玟珒、寫作者蕭詒徽、新聞編輯許伯崧、時事YouTuber張志祺、作詞人王小苗、歌手陳嫺靜,為自己的「理想刊物」提案。其中,作家蕭詒徽分享自己的「理想刊物」,指出當代的編輯與作者不斷面臨被AI取代、社群平台崛起導致閱讀習慣改變等威脅,因此他希望創作性文字能像「乾淨透明的載玻片」被仔細閱讀。最令人期待的是,蕭詒徽更預告自己已經完成這本「理想刊物」的徵稿,並將進行雜誌發表會,見證一本「空想雜誌的實踐」。
看完創作者的提案後,觀眾也受邀在現場創作屬於自己的「理想刊物提案」,並為其設計封面,貼在展牆上與大家分享,開啟對雜誌出版品未來想像的對話。
2024臺北文學季主題特展《編輯招募中:觀點、技術與對話》
展覽期間|2024/5/4-5/26(週一休館)
開放時間|10:00-17:30
展覽地點|剝皮寮歷史街區(臺北市萬華區康定路173-35、37、3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