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漫展《你家轉角開一間漫畫店》在高雄!集結跨世代臺漫、絕版漫畫正本,同篇整理8部職人推薦作品

臺漫展《你家轉角開一間漫畫店》高雄揭幕

2023年底「國家漫畫博物館」於台中揭幕,透過多元策展讓人們看見「臺灣有漫畫」——尤其在近十年間,臺漫發展又迎來一波黃金時期,正以充滿活力的多元姿態呈現於大眾視野,在國際舞台展露頭角。視線從台中轉向高雄,駁二藝術特區動漫倉庫也攜手設計師陳青琳,策劃《你家轉角開一間漫畫店》特展訴說臺漫故事。

《你家轉角開一間漫畫店》展覽現場以4大展區復刻漫畫店體驗:神秘的「小房間」重現早期漫畫店將限制級漫畫安排於店內角落的場景,展示經典絕版漫畫正本;與之相對的明亮空間,則集結阮光民、吳宇實等5位漫畫家帶來的「展場限定」短篇創作,以及暢銷臺漫的精緻原稿,也邀請漫畫工作者分享產業秘辛與甘苦談。

臺漫展《你家轉角開一間漫畫店》高雄揭幕
(圖片提供:BIOS)
臺漫展《你家轉角開一間漫畫店》高雄揭幕
(圖片提供:BIOS)

重現漫畫店情景,拾回臺漫記憶、展演當代創意

曾操刀金曲30動畫設計、2023台灣燈會主視覺的設計師陳青琳,這次與駁二合作《你家轉角開一間漫畫店》,是她首次以策展人身份與其他創作者共創展覽。本身就是資深漫畫迷的她,也分享了童年時期在漫畫店度過的時光:「埋首在飄散油墨味的新書中、擠在狹小的書櫃走道間,裝載無限的方格天地,就像精神時光屋。」

臺漫展《你家轉角開一間漫畫店》高雄揭幕
(圖片提供:BIOS)

那些曾遍及大街小巷、在家旁邊的那間漫畫店,隨著90年代的孩子長大,逐漸被遺落在回憶裡,因此陳青琳希望透過《你家轉角開一間漫畫店》重現當時的漫畫店體驗,讓更多人接觸與認識現正蓬勃發展的臺漫。

臺漫展《你家轉角開一間漫畫店》高雄揭幕
(圖片提供:BIOS)

《你家轉角開一間漫畫店》4大展區亮點

小房間|集結絕版之作、恐怖漫畫,重現漫畫店神秘角落

「小房間」位於展場二樓如閣樓般的空間,再現昔日漫畫店將恐怖、情慾漫畫陳列於店內隱晦區域的情景。恐怖、情慾題材雖在漫畫創作中佔比不高,但銷量經常居於榜首,對漫畫迷來說,象徵著日常中難以觸及、無限的好奇與想像。

臺漫展《你家轉角開一間漫畫店》高雄揭幕
(圖片提供:BIOS)

「小房間」由陳青琳與藏書家怪奇閣一同打造,展出當代與經典的絕版作品,更展示1960年代臺灣漫畫家陳世雄未出版的珍貴手稿,讓觀者一窺臺漫早期作品,也更了解臺灣恐怖漫畫的發展脈絡。

臺漫展《你家轉角開一間漫畫店》高雄揭幕
(圖片提供:BIOS)

展出作品

爛貨習作《雀榕》/ 盧卡斯《性星冒險記》/《色魔》(1965) /《惡夢》(1965) /《怪貓傳奇》(1970) /《歡樂漫畫》雜誌 創刊 2 號(1985) /《修羅海》(1990) /《陰間響馬》 (1995) /《鬼頭》未出版手稿  (1995)

新書上架|展覽限定精彩短篇

本區集結5位當代實力漫畫家為《你家轉角開一間漫畫店》獨家創作的5部全新短篇,只有展覽現場看得到!

臺漫展《你家轉角開一間漫畫店》高雄揭幕
(圖片提供:BIOS)

漫界 Podcast|戴上耳機,聆聽漫畫人之心

漫畫迷喜愛的Podcast節目《大人的漫畫社》主持人陳怡靜也參展,以「真人圖書館」為概念、「漫畫人之心」為題,邀請漫畫產業的工作者,包括漫畫編輯、行銷企劃與書店店長們,在《大人的漫畫社》中獨家製作3集「漫畫人」主題集數,一探漫畫界幕後趣事,也分享他們的工作日常與酸甜苦辣!

臺漫展《你家轉角開一間漫畫店》高雄揭幕
(圖片提供:BIOS)

「漫界」集數列表

EP 01 蓋亞文化總編輯李亞倫 × 漫畫星總編輯 momo

EP 02 Mangasick店長老B × 基地書店店長張敏慧

EP 03 臉譜小隊謝至平 × 編輯陳雨柔 × 行銷林詩玟

分別看向參展漫畫家,包含《用九柑仔店》、《東華春理髮廳》作者阮光民;因2019年香港反送中事件為港、臺文化人士熟知,曾與《報導者》合作《被消失的香港》的柳廣成;因《海色北極星》引發關注,備受編輯、讀者關注的新生代漫畫家吳宇實(小實);2023年入選「⽇本國際漫畫賞」的凱子包;以及曾獲「金漫獎」肯定的小島。

臺漫展《你家轉角開一間漫畫店》高雄揭幕
(圖片提供:BIOS)

店長推薦|8部必看臺灣漫畫

想找好看的漫畫,問日日與漫畫為伍的「漫畫店長」們準沒錯!本區由各方漫畫店長推薦8部優秀作品,並與出版社與漫畫平台合作,打造「8組獨立展間X精緻原稿公開展⽰X條漫動畫化迷你⼩影廳」獨立展間,以多元選題呈現臺漫豐富、強勁的創作能量。

臺漫展《你家轉角開一間漫畫店》高雄揭幕
(圖片提供:BIOS)

這邊也整理店長們精選的8部漫畫、條漫,就算無法到現場看展,也能收入待看清單:

▌小莊《潮浪群雄》

獻給電影人、紀錄1980年代臺灣新電影浪潮故事。致拍電影的人——吳念真、小野、楊德昌、侯孝賢、張艾嘉等,還有那些偉大之作如《小畢的故事》、《兒子的大玩偶》、《海灘的一天》。

▌阿寶灰灰《⼤貓族》

講述動物們因不明原因意外巨大化,導致人與動物之間關係生變的寓言。

▌薛西斯&鸚鵡洲《不可知論偵探 1:捨身羅漢篇》

結合民俗信仰、懸疑推理,描繪兼具道士、偵探身分的陰陽眼青年「海鱗子」偵破奇案的冒險。

▌小峱峱《守娘》

揉合在地風俗、民間軼事,呈現百餘年前臺灣女性的悲歡與夢想

▌M2《仍未知曉的景⾊》

以臺灣同性婚姻合法化為前提所發展的BL之作。故事主角是六年級生的消防員羅振弘,與資深社會記者林文廷。兩人交往多年、關係穩定,不料文廷遭逢職場劇變、同時振弘因公負傷住院,兩人卻無法給彼此承諾,無助地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

▌YAYA《餵貓的女孩》

透過高中女生自爆性愛影片這般尖銳故事,刻畫網路霸凌、校園性別暴力議題 。

▌黃色書刊、楊政諭《被選上的孩⼦們》

故事講述三十年前,邪惡星球侵略地球,由愛勇寶貝選出的少年少女駕駛愛勇大戰神拯救世界;再投射至三十年後,外星怪獸再度入侵地球,已成為中年人、失去愛與勇氣的孩子們再次被選召,他們將如何面對這即將到來的星際大戰?

▌Sjont《神⼦的災厄》

在一個被霧氣籠罩,四季如冬的臺灣山間鄉村——木杉鄉,相傳有位能帶走人們一切災厄的神子少女,長者們都相信她的存在,但卻未曾看過她;直到一位少年的出現,神子與木杉鄉的秘密將一一揭發。

臺漫展《你家轉角開一間漫畫店》高雄揭幕
(圖片提供:BIOS)

《你家轉角開一間漫畫店》

展期|2024年5⽉30⽇(四)⾄11⽉24⽇(日)

開放時間|週一至週四 10:00-18:00,週五至週日 10:00-20:00

展覽地點|駁二藝術特區大義區 C7 動漫倉庫(高雄市鹽埕區大義街2號)

展覽票價|一般票120元

大樹成木材後,仍有回歸自然的可能?《耿傑生:回到自然捲》藉木工技法重構材料的「生命時間序」

伊日藝術計劃展覽《耿傑生:回到自然捲》!藉木工技法重構植物與木材的「生命時間序」

木板取自大樹,事實不需爭辯;以木雕為雕塑創作起始、長期與木頭為伍的藝術家耿傑生,卻延伸思考:「那一塊木板和一株植物的差別是什麼?」於是他在伊日藝術計劃YIRI ARTS展覽《耿傑生:回到自然捲》中,將木板、植物放上「時間軸」重新看待,將它們視為同一種物質,但分屬無生命、有生命的兩端,並透過木工技法的介入,探討木材(物質)回歸自然性狀態的可能。

伊日藝術計劃展覽《耿傑生:回到自然捲》!藉木工技法重構植物與木材的「生命時間序」
伊日藝術計劃YIRI ARTS《耿傑生:回到自然捲》展覽現場。(圖片提供:伊日藝術計劃)

用技藝與材料交涉,拓展對木材的感知

成立於2014年的伊日藝術計劃YIRI ARTS,以「日常美術館」為藍圖,策展聚焦社會文學、生態環境、電影藝術等貼近日常生活的議題。而藝術作品以雕塑、裝置為主的耿傑生,創作視角的落點正在生態環境主題,他對雕塑的學習與實踐始於木雕,隨後逐漸擴展和融入對空間與感知的理解,本次個展《回到自然捲》延續對木頭的探索和實驗,利用多樣的技藝與材料交涉,試圖突破原有的理解框架。

伊日藝術計劃展覽《耿傑生:回到自然捲》!藉木工技法重構植物與木材的「生命時間序」
耿傑生《跟著你起床》。(圖片提供:伊日藝術計劃)
伊日藝術計劃展覽《耿傑生:回到自然捲》!藉木工技法重構植物與木材的「生命時間序」
耿傑生《太熱了快進來》/耿傑生《起床總是很渴》。(圖片提供:伊日藝術計劃)

藉木工技法重構材料的「生命時間序」

耿傑生如何以木雕技藝重構材料,並讓它擁有重回自然性狀態的可能?他認為,將木板雕刻成一株植物,似乎只能滿足形象的輪廓,於是轉而將材料(木板)本身視為植物原來的身體,透過將木板鉋成薄片,逆向地將它一層層生長出的身體分割,這段過程就像是對其「生命時間序」的拆解——存在於一層層木頭薄片間的時間序,獲得了挪動的空間,木板也得以復甦成柔軟、可重塑的狀態。

伊日藝術計劃展覽《耿傑生:回到自然捲》!藉木工技法重構植物與木材的「生命時間序」
耿傑生《太熱了快進來》。(圖片提供:伊日藝術計劃)
伊日藝術計劃展覽《耿傑生:回到自然捲》!藉木工技法重構植物與木材的「生命時間序」
耿傑生《起床總是很渴》/耿傑生《跟著你起床》。(圖片提供:伊日藝術計劃)

感受人類與植物共享的環境氣息

創作時,耿傑生面對成堆而陌生的植物殘軀,他進一步思索,該如何還原、接近它呢?為了植物重生所需的養分,耿傑生開始思考人們與植物共享的環境——陽光、空氣、水和大地,是如何在人類的身體上作用,在這相互了解的過程中,他像是重新接上了地氣,無法說真理解了自然的真理,卻實在感受到了與之共存的聯繫。

伊日藝術計劃展覽《耿傑生:回到自然捲》!藉木工技法重構植物與木材的「生命時間序」
伊日藝術計劃YIRI ARTS《耿傑生:回到自然捲》展覽現場。(圖片提供:伊日藝術計劃)

《耿傑生:回到自然捲》

展期|-2025.01.25

地點|伊日藝術計劃 YIRI ARTS B1F(台北市內湖區新明路861號)

開放|週二至週六 14:0019:00

陳澄波百三特展臺博館登場!展出8件原件畫作,從藝術和自然力解讀臺灣島嶼的身世

陳澄波百三特展臺博館登場!展出8件原件畫作,從藝術和自然力解讀臺灣島嶼的身世

2025年為臺灣畫家陳澄波誕辰130週年紀念,國立臺灣博物館與陳澄波文化基金會共同策展,以陳澄波8件原件畫作與臺博館的自然史典藏進行對話,從早期知識份子視野與臺博館作為博物學關懷的對話下,呈現臺灣差異、多樣性的人文與自然發展,帶大眾重新發現臺灣的獨特之處。

國立臺灣博物館即日起至2025年5月11日止,於鐵道部園區推出「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從早期知識份子的視野下與臺博館作為博物學關懷的對話下,呈現臺灣差異、多樣性的人文與自然發展,匯集而成今日島嶼之貌,所擁有的幸福的一切。(編註:走揣 tsáu-tshuē,到處尋找之意)

今年適逢臺灣畫家陳澄波誕辰130週年紀念,國立臺灣博物館即日起至2025年5月11日止,於鐵道部園區推出「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圖片來源:臺博館)
今年適逢臺灣畫家陳澄波誕辰130週年紀念,國立臺灣博物館即日起至2025年5月11日止,於鐵道部園區推出「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圖片來源:臺博館)

陳澄波畫作與臺博館自然史典藏進行對話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董事長陳立柏表示,在陳澄波百二紀念展之後,他一直思考陳澄波的畫除了藝術史、藝術界之外,有沒有與大眾接觸的其他面向,最終選擇與博物館進行對話。在討論的過程中,他發現過去旅外30年,想著如何介紹自己的故鄉、表達屬於臺灣的精神,最後竟然在自己家的阿公畫作中找到答案,「自然」就是臺灣宜居的答案。

展場ㄧ隅「北回歸線與季風的交匯」。(圖片來源:臺博館)
展場ㄧ隅「北回歸線與季風的交匯」。(圖片來源:臺博館)

「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從陳澄波的作品如〈北回歸線地標〉、〈農家〉、〈東台灣臨海道路〉、〈濤聲〉、〈玉山積雪〉等油畫畫作破題,結合臺博館館藏及新採集的魚類、植物等標本,討論與臺灣相遇而影響臺灣的自然現象,如洋流(黑潮)、季風(西南氣流、霧林帶)、氣候區(北回歸線、亞熱帶)等的獨特性,以及這些自然現象和所造成的物種高歧異性,交織成北半球生態系的縮影,進而孕育出豐富的文化多樣性,包含漁業發展及經濟交換等,闡述這塊土地上因這些現象匯集而擁有的一切。

「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以陳澄波的畫作結合臺博館館藏及植物標本。(圖片來源:臺博館)
「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以陳澄波的畫作結合臺博館館藏及植物標本。(圖片來源:臺博館)

重新發現臺灣的獨特之處

國立臺灣博物館館長陳登欽說明,很多人第一時間很難將博物館與藝術連結在一起,此次陳澄波百三特展,不僅是對陳澄波藝術成就的回顧,更是一次探索臺灣文化與自然的機會,展覽從藝術畫作著眼,結合「北回歸線」、「季風」與「黑潮」3個匯聚在臺灣的自然力,深入探討這些自然現象如何共同塑造了臺灣的生態環境和文化特色,是一次很特別的嘗試。

「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展出陳澄波8件原作。(圖片來源:臺博館)
「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展出陳澄波8件原作。(圖片來源:臺博館)

陳澄波透過畫筆記錄臺灣,為這塊土地留下了一幅幅動人的風景,他的畫作不僅是個人情感的抒發,更是一種對自然的讚美與思索,透過其作品,彷彿搭上時光機,可以更加貼近這片土地,感受其中蘊含生生不息的力量。

策展團隊也表示,「走揣・咱的所在」與其說是特展名稱,不如將它看成是一則討論公共議題的邀請卡,邀約大眾藉著陳澄波的油畫作品,觀見我們腳下的母土,這個自然力、地理性永續祝福的「所在」。

「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結合臺博館新採集的魚類標本。(圖片來源:臺博館)
「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結合臺博館新採集的魚類標本。(圖片來源:臺博館)

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
地點:臺博館鐵道部園區一樓特展室(臺北市延平北路一段2號)
日期:即日起至2025年5月11日
時間:週二至週日上午9時30分至下午5時(週一公休,遇國定假日或活動另行公告)

資料來源|臺博館、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