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義大利設計日」松菸登場!12組台灣建築+設計師 × 35件經典義大利設計 × 20家義大利設計品牌

「2024義大利設計日」松菸登場!12組台灣建築+設計師 × 35件經典義大利設計 × 20家義大利設計品牌

2024全球義大利設計日(Italian Design Day)於6月15日至7月21日在台北松山文創園區台灣設計館03展間舉行,並以「台灣設計師的義大利設計心頭好」(CONNECTING CHOICES Taiwanese Designers Meet Italian Design)為題,邀請12組台灣建築師、設計師為引路人,共選出35件讓他們念念不忘,或是被觸發、被啟迪的義大利設計,引領大家認識義大利設計之美。

義大利設計日在台灣

2017年起,義大利外交部在全球各地舉辦「義大利設計日」(Italian Design Day)活動,向全球揭示義大利設計的價值。因此,義大利外交部與米蘭三年展合作,邀請知名的義大利建築師、設計師、學者、企業家、評論家、媒體等擔任義大利設計大使,在全球約100座城市舉辦各種形式的義大利設計日活動,以展示設計作為義大利生活方式所創造的獨特價值。

而2024年第8屆義大利設計日在台灣活動,由義大利經濟貿易文化推廣辦事處貿易組、ADI義大利工業設計協會與台灣設計研究院共同舉辦,透過展覽、主題講座將為台義雙邊設計帶來更為豐富且全面的交流。

為期五週的全球義大利設計日活動,以「台灣設計師的義大利設計心頭好」(CONNECTING CHOICES  Taiwanese Designers Meet Italian Design)為題。(圖片提供:義大利經濟貿易文化推廣辦事處貿易組)
為期五週的全球義大利設計日活動,以「台灣設計師的義大利設計心頭好」(CONNECTING CHOICES Taiwanese Designers Meet Italian Design)為題。(圖片提供:義大利經濟貿易文化推廣辦事處貿易組)
展場一隅(圖片提供:義大利經濟貿易文化推廣辦事處貿易組)
展場一隅(圖片提供:義大利經濟貿易文化推廣辦事處貿易組)

以「台灣設計師的義大利設計心頭好」為題

本屆全球義大利設計日台灣展覽策展人、義大利建築師及設計師費德麗卡﹒薩拉(Federica Sala)分享,「這次以《台灣設計師的義大利設計心頭好》為名,旨在彰顯台灣設計師與義大利設計之間的關係。我們邀請台灣的建築師、設計師,挑選他們最喜愛的義大利製造設計物品,並闡釋每件物品令他們怦然心動的原因。」她也相信,「設計不僅僅是形式和功能,它更關乎情感與聯繫。如同我們為設計作品命名時,是因為設計者與它建立了共鳴,命名將使它進入我們生活中,成為獨特的存在。」

獨立策展人與設計顧問Federica Sala(圖右4)。生於米蘭,在法國積累豐富的經驗,曾在巴黎龐畢度藝術中心設計部門工作。2018年與Patricia Urquiola一起策劃了米蘭三年展專題展覽,及2021年《Giulio Castelli。La cultura imprenditoriale del sistema design》ADI設計博物館的開幕展。
獨立策展人與設計顧問Federica Sala(圖右4)。生於米蘭,在法國積累豐富的經驗,曾在巴黎龐畢度藝術中心設計部門工作。2018年與Patricia Urquiola一起策劃了米蘭三年展專題展覽,及2021年《Giulio Castelli。La cultura imprenditoriale del sistema design》ADI設計博物館的開幕展。(圖片提供:義大利經濟貿易文化推廣辦事處貿易組)

也因此,在此次展覽上,有些展品來自台灣建築師、設計師們的個人收藏,其中有些展品與印象中典型義大利作品不同,但恰恰因而反映了更為親密、與個人性聯繫的重要性,也反映出雙邊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另外,本展還設有一個閱讀區,展示義大利、台灣的設計雜誌。透過設計書刊的回顧,帶我們重溫過去和現在最重要的設計敘事。

此次展覽還設有一個閱讀區,展示義大利、台灣的設計雜誌。
此次展覽還設有一個閱讀區,展示義大利、台灣的設計雜誌。(圖片提供:義大利經濟貿易文化推廣辦事處貿易組)

邀請12組建築師、設計師參與

而這次參與的12組建築師、設計師,包含:吳宛真/孟繁中、沈志忠、林曉瑛、邱柏文、袁世賢、張淑征、張豐祥、許向罕、陳若婷、陸希傑、游麲、蔣友常(依姓氏筆劃排列),其以台灣設計師視角,挑選最喜愛的義大利製造設計單品,並闡釋每件物品令他們魂牽夢縈的原因,以台灣民眾更熟悉的語彙,認識義大利設計之美。

策展人薩拉觀察到台灣設計能量的活躍,因此本展特邀台灣設計師、建築師們一同參與,以台灣設計師視角,挑選其最喜愛的義大利製造設計單品。(圖片提供:義大利經濟貿易文化推廣辦事處貿易組)
策展人薩拉觀察到台灣設計能量的活躍,因此本展特邀台灣設計師、建築師們一同參與,以台灣設計師視角,挑選其最喜愛的義大利製造設計單品。(圖片提供:義大利經濟貿易文化推廣辦事處貿易組)
OLUCE / Atollo。1977年由Vico Magistretti設計的Atollo,以圓柱、圓錐和半球形三種幾何組成,徹底改變時人對燈具形體的想像,同時成為現代桌燈的原型與典範,成為義大利設計的代表標誌之一。1979年贏得義大利金圓規獎,亦為紐約MoMA等世界各地美術博物館永久典藏。(圖片、展品提供:ZX LIVING朕璽國際)
OLUCE / Atollo。1977年由Vico Magistretti設計的Atollo,以圓柱、圓錐和半球形三種幾何組成,徹底改變時人對燈具形體的想像,同時成為現代桌燈的原型與典範,成為義大利設計的代表標誌之一。1979年贏得義大利金圓規獎,亦為紐約MoMA等世界各地美術博物館永久典藏。(圖片、展品提供:ZX LIVING朕璽國際)
Zanotta / Sacco。世界上第一張懶人椅,顛覆一般大眾對於椅子的概念,這是一張由椅子去貼合人體的座椅,Sacco懶骨頭柔軟而療癒:可坐、可躺、可蜷縮,如您所願。作為支撐,其上可擺放各種物件,就像邊桌一樣。只要發揮創意,Sacco的應用可說無窮無盡。(圖片、展品提供:ZX LIVING朕璽國際)
Zanotta / Sacco。世界上第一張懶人椅,顛覆一般大眾對於椅子的概念,這是一張由椅子去貼合人體的座椅,Sacco懶骨頭柔軟而療癒:可坐、可躺、可蜷縮。作為支撐,其上可擺放各種物件,就像邊桌一樣。只要發揮創意,Sacco的應用可說無窮無盡。(圖片、展品提供:ZX LIVING朕璽國際)
FLOS / Arco。設計大師Achille Castiglioni和Pier Giacomo Castiglioni 1962年的設計大作,使用義大利卡拉拉大理石基座,削角設計,優雅的大理石紋路,基座鏤空孔為設計巧思,搬運時可供鋼管穿過,便利搬運;拋物線燈身吊桿為不鏽鋼材質,燈罩亮銀罩面,上方網孔設計,在主要的投射光源之外,也有著微暈向上的間接燈光。是一款唯美、氣派兼具的經典之作。(圖片提供:
FLOS / Arco。設計大師Achille Castiglioni和Pier Giacomo Castiglioni 1962年的設計大作,使用義大利卡拉拉大理石基座,削角設計,優雅的大理石紋路,基座鏤空孔為設計巧思,搬運時可供鋼管穿過,便利搬運;拋物線燈身吊桿為不鏽鋼材質,燈罩亮銀罩面,上方網孔設計,在主要的投射光源之外,也有著微暈向上的間接燈光。是一款唯美、氣派兼具的經典之作。(圖片提供:潤舍・生活家居Luxury Life、展品提供:台灣設計館)

一探35件經典義大利夢幻設計

本展可親賭的經典作品包括:OLUCE現代桌燈原型典範「Atollo」、完美義式濃縮咖啡必備的咖啡機La Marzocco、知名設計大師Achille Castiglioni和Pier Giacomo Castiglioni石破天驚的設計高腳椅「SELLA」與絕美拋物線落地燈「Arco」、義大利國寶級設計大師Enzo Mari經典之作「Putrella」、Cappellini以碳纖維棉繩打結製作的「Knotted Chair」、Magis給大人的玩具單椅「Spun Chair」、Kartell透明椅代表作「Louis Ghost」、歐洲光影大師Enzo Catellani藝術燈飾「Gold Moon」、帶起全球經典復古風潮的Smeg冰箱⋯⋯,來自20家經典義大利設計品牌、35件傳說中義大利夢幻設計,透過12組設計師的介紹,將引領觀者深度認識義大利經典設計。

B&B Italia / Piccola Papilio。日本設計師深澤直人對於比例和形式的講究,完全展現在Piccola Papilio上。如同蝴蝶張開翅膀般的弧線,正是人們最舒服自在的姿勢,一體成型的造型如雕塑般的存在,成為空間中絕對的主角。(圖片、展品提供:栢悅國際)
B&B Italia / Piccola Papilio。日本設計師深澤直人對於比例和形式的講究,完全展現在Piccola Papilio上。如同蝴蝶張開翅膀般的弧線,正是人們最舒服自在的姿勢,一體成型的造型如雕塑般的存在,成為空間中絕對的主角。(圖片、展品提供:栢悅國際)
Catellani & Smith / Malagolina。出自光影大師Enzo Catellani的藝術之作,如同不規則邊緣、半開貝殼形狀的燈罩,將光漫射出獨特的光線、陰影與美麗輪廓。手工打造的藝術更,更為空間營造出別緻、獨特的迷人氛圍。(圖片、展品提供:OSTI Lighting歐斯堤)
Catellani & Smith / Malagolina。出自光影大師Enzo Catellani的藝術之作,如同不規則邊緣、半開貝殼形狀的燈罩,將光漫射出獨特的光線、陰影與美麗輪廓。手工打造的藝術燈照,更為空間營造出別緻、獨特的迷人氛圍。(圖片、展品提供:OSTI Lighting歐斯堤)
Glas Italia / Shimmer Tavoli。西班牙鬼才女設計師Patricia Urquiola為Glas Italia設計的Shimmer系列,名為「微光」,意指利用光線折射使玻璃反映彩色微光,把活耀的色彩帶入空間成為生活樂趣。Glas Italia玻璃工廠技術部門研究出不加色素及金屬的彩色玻璃,完全以折射來換色,徹底實踐設計師要求的彩虹原理於產品上。因此,當光進入空間,透過這個玻
Glas Italia / Shimmer Tavoli。西班牙鬼才女設計師Patricia Urquiola為Glas Italia設計的Shimmer系列,名為「微光」,意指利用光線折射使玻璃反映彩色微光,把活耀的色彩帶入空間成為生活樂趣。Glas Italia玻璃工廠技術部門研究出不加色素及金屬的彩色玻璃,完全以折射來換色,徹底實踐設計師要求的彩虹原理於產品上。因此,當光進入空間,透過這個玻璃桌的折射,將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七彩繽紛變化。(圖片、展品提供:日晏家居)

2024全球義大利設計日Italian Design Day
日期:2024年6月15日(六)~ 7月21日(日)
時間:週二至週日10:00 ~ 18:00(售票至17:30;每週一休館)
地點:松山文創園區 台灣設計館03展間(台北市信義區光復南路133號)
台灣活動官網:https://www.italiandesignday.tw/
門票:50元(10人以上團體票40元/符合優待資格免費,請至售票處洽詢)
憑當日門票,可於營業時間內自由進出「台灣設計館」及「不只是圖書館」

資料提供|義大利經濟貿易文化推廣辦事處貿易組
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

舞蹈家Pina Bausch《春之祭》經典再現!亞洲首次重建演出,巡迴臺北表演藝術中心、高雄衛武營、臺中歌劇院

德國舞蹈劇場巨擘Pina Bausch《春之祭》經典再現!亞洲首次重建演出,巡迴臺北表演藝術中心、高雄衛武營、臺中歌劇院

被林懷民先生譽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春之祭」即將展現於臺灣的舞臺!

基於培育年輕世代的共同信念,在香奈兒品牌的支持下,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歷經兩年的積極爭取,終於獲得碧娜‧鮑許基金會 (Pina Bausch Foundation) 首度於亞洲正式授權,除德國福克旺藝術大學外,北藝大舞蹈學院成為全球唯一以學院為代表與簽約演出《春之祭》,彰顯了臺灣舞蹈高等教育的專業成就,更印證了北藝大舞蹈學院的成就與高度。

碧娜·鮑許《春之祭》重建排練照(圖片提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攝影:黎宇文)
碧娜·鮑許《春之祭》重建排練照(圖片提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攝影:黎宇文)

《春之祭》經典重現台灣

《春之祭》將於2024年秋季的「關渡藝術節」經典重現,巡迴臺北表演藝術中心、高雄衛武營以及臺中歌劇院。需留意的是,《春之祭》經典重建全臺巡演臺北場次於開演前一個半月皆已全數完售,觀眾仍可前往臺中與高雄場次觀賞這部傳世巨作。

此次作品的重製,將由余采芩與另外4名碧娜‧鮑許生前親授的舞者們親臨北藝大授課與排練。余采芩是北藝大舞蹈學院優秀校友,現為烏帕塔舞蹈劇場(Wuppertal Tanztheater)資深核心舞者,更擔任此次《春之祭》演出的藝術總監。

碧娜·鮑許《春之祭》重建排練照(圖片提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攝影:黎宇文)
碧娜·鮑許《春之祭》重建排練照(圖片提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攝影:黎宇文)
碧娜·鮑許《春之祭》重建排練照(圖片提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攝影:黎宇文)
碧娜·鮑許《春之祭》重建排練照(圖片提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攝影:黎宇文)

過去與未來歷史的交匯點

此次重製《春之祭》標誌著過去與未來歷史的交匯點,不僅是向前輩藝術家們的致敬,更是不同時代與舞者之間的深度對話。碧娜‧鮑許基金會董事會主席Salomon Bausch很自豪地說:「在與巴黎歌劇院或英國國家芭蕾舞團等歐洲主要芭蕾舞團合作後,我們現在正在與臺北藝術大學的舞蹈學生一起準備《春之祭》。將碧娜的作品帶向未來,還有什麼比與年輕一代優秀舞者合作更好的方式呢?」為此,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特別召開記者會,並舉辦一場由《春之祭》藝術總監暨排練指導余采芩親授三十分鐘的示範課程,邀請全臺舞蹈系系主任及各校優秀學生代表,連結全臺舞蹈界一起共襄盛舉!

《春之祭》記者會(圖片提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學院、攝影:張家豪)
《春之祭》記者會(圖片提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學院、攝影:張家豪)
碧娜·鮑許《春之祭》重建排練照(圖片提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攝影:黎宇文)
碧娜·鮑許《春之祭》重建排練照(圖片提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攝影:黎宇文)

與會的全臺灣高教院校舞蹈系所主管發表了對北藝大《春之祭》經典再現計畫的感想與祝福,台南應用科技大學舞蹈系黃文人主任:「感謝北藝大分享資源,推動《春之祭》重建計畫,讓舞者親身體驗經典之美,觀眾也能重溫經典。」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舞蹈系張思菁主任:「《春之祭》的重現是亞洲首例,也是臺灣舞蹈界培育的最高展現,讓臺灣舞者被世界看見。」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舞蹈系詹佳惠教授:「感謝北藝大的氣度與機會,讓全臺舞蹈界能攜手用舞蹈登上國際舞臺。」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舞蹈系黃琤圈主任:「期待2024年尾聲臺灣舞蹈界帶來這部經典大作,共享這場藝術盛宴。」中國文化大學舞蹈系蘇安莉主任:「感謝北藝大籌備兩年的計畫,讓觀眾和舞蹈愛好者有機會見證經典重現,期待盛會到來。」臺北市立大學舞蹈系吳怡瑢副教授:「《春之祭》跨越一世紀與半世紀,期待2024年演出繼往開來,讓臺灣因舞蹈而被世界看見。」北藝大舞蹈系吳易珊主任:「在AI時代,用肉身回應生命是幸福而珍貴的,感謝所有選擇舞蹈的藝術家與學生,一起為臺灣舞蹈界努力。」

《春之祭》記者會(圖片提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學院、攝影:張家豪)
《春之祭》記者會(圖片提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學院、攝影:張家豪)

臺灣舞蹈界登上國際舞臺

臺灣舞蹈界在北藝大的推動下,共同參與《春之祭》的重建計畫,展現了前所未有的大團結與共享精神。各校主任一致感謝北藝大提供資源,讓臺灣舞者得以深入經典,親身體驗動作的情感與意義,並期待這次亞洲首演不僅是年輕舞者的圓夢之旅,更是臺灣舞蹈界登上國際舞臺的高峰。這部跨越世紀的經典在2024年尾聲重現,不僅延續舞蹈傳承,更讓臺灣因舞蹈而被世界看見,共同譜寫了臺灣舞蹈界的歷史新頁。

碧娜·鮑許《春之祭》重建排練照(圖片提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攝影:黎宇文)
碧娜·鮑許《春之祭》重建排練照(圖片提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攝影:黎宇文)
碧娜·鮑許《春之祭》重建排練照(圖片提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攝影:黎宇文)
碧娜·鮑許《春之祭》重建排練照(圖片提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攝影:黎宇文)

《春之祭》演出資訊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球劇場(已完售)
2024.12.20(五)19:30
2024.12.21 (六)19:30
2024.12.22(日) 15:00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 戲劇院  
2024.12.27(五)19:30
2024.12.28(六)15:00
2024.12.29(日)15:00
臺中國家歌劇院 中劇院
2025.01.03(五)19:30
2025.01.04(六)15:00
2025.01.05(日)15:00

購票連結請點此
票價:500、750、950、1200、1400、2000(贊助票)

資料提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在銀座新地標「Ginza Sony Park」看展!「ART IN THE PARK(工事中)」攜手3位藝術家打造施工期間限定展覽

在銀座新地標「Ginza Sony Park」看展!「ART IN THE PARK(工事中)」攜手3位藝術家打造施工期間限定展覽

將於2025年1月啟用的Ginza Sony Park(銀座ソニーパーク),特別開放施工期間的建築空間,並邀請與Ginza Sony Park有深厚連結的3位藝術家——SHUN SUDO、山口幸士、玉山拓郎,攜手打造「ART IN THE PARK(工事中)」藝術企劃。展期至2024年12月1日。

以「向城市開放的設施」為理念的Ginza Sony Park計畫,旨在重新建造陪伴銀座街區超過50年的Sony大樓。而這項計畫的第一階段,在舊大樓拆除期間(2018年8月~2021年9月),將施工場地化為公園,最終即便在疫情期間,仍吸引了854萬人次參觀;隨後進入的第二階段,重新展開拆除與新建工程,並在今(2024)年8月完成最終形態的「Ginza Sony Park」、預計於2025年1月正式開幕。

➔ 銀座Sony Park將於2025年啟用!以低矮建築創造高樓群中的開闊感、開放性空間吸引居民造訪

1966年,Sony的創辦人之一盛田昭夫建立了Sony大樓。(圖片來源:Sony)
1966年,Sony的創辦人之一盛田昭夫建立了Sony大樓。(圖片來源:Sony)
Ginza Sony Park為迎接2025年1月的盛大開幕,於2024年11月19日至12月1日開放施工中的建築空間,舉辦「ART IN THE PARK(工事中)」特別藝術計畫。(圖片來源:Sony)
Ginza Sony Park為迎接2025年1月的盛大開幕,於2024年11月19日至12月1日開放施工中的建築空間,舉辦「ART IN THE PARK(工事中)」特別藝術計畫。(圖片來源:Sony)

攜手藝術家傳遞銀座街區魅力

而在竣工的這段期間,Ginza Sony Park也曾舉辦過「ART IN THE PARK」在內的多項藝術活動,讓來往的行人們能感受到銀座街區的魅力。藝術家SHUN SUDO以童年時造訪Sony大樓的記憶為靈感,在Ginza Sony Park地下空間的牆面上,創作了融入繽紛的花卉與音樂元素的大型壁畫作品。此外,他也參與了施工中的「ART IN THE PARK / ウォールアート(Wall Art)」企劃,以及在Sony Park Mini空間的展覽。

SHUN SUDO作品 「ART IN THE PARK by SHUN SUDO」(圖片來源:Sony)
SHUN SUDO作品 「ART IN THE PARK by SHUN SUDO」(圖片來源:Sony)
Sony Park Mini是一個為全新Ginza Sony Park進行實驗而設立的場域。這座占地僅約10坪的快閃空間位於西銀座停車場地下一樓,其自2022年3月開幕以來,已舉辦超過50場風格多元的活動。(圖片來源:Sony)
Sony Park Mini是一個為全新Ginza Sony Park進行實驗而設立的場域。這座占地僅約10坪的快閃空間位於西銀座停車場地下一樓,其自2022年3月開幕以來,已舉辦超過50場風格多元的企劃或活動。(圖片來源:Sony)

藝術家山口幸士在Ginza Sony Park舉辦的「余白の記録」展覽,將周邊風景轉化為畫作,並將這些作品分散陳列於公園的各個角落,讓人們在遊逛時感受藝術與空間的交融。他也以多彩的「非洲菊」為主題參與「ART IN THE PARK / ウォールアート」,並在Sony Park Mini舉行了相關展覽。

山口 幸士作品 「余白の記憶」(圖片來源:Sony)
山口 幸士作品 「余白の記憶」(圖片來源:Sony)

藝術家玉山拓郎則在2022年登場的「Sony Park展 KYOTO」,於廢棄多年的京都新聞印刷工廠舊址,展出了以「光」為主題的裝置藝術作品,將沉寂已久的空間轉化為如「公園」般的存在。另外,他也曾在Sony Park Mini辦過兩次展覽。

玉山拓郎作品 「Sony Park展 KYOTO」京都新聞印刷工場跡地(圖片來源:Sony)
玉山拓郎作品 「Sony Park展 KYOTO」京都新聞印刷工場跡地(圖片來源:Sony)

在施工中的建築空間看展

而這3位藝術家又會如何使用尚未正式開幕的Ginza Sony Park?基於此想法誕生的「ART IN THE PARK(工事中)」藝術企劃,便於11月19日至12月1日限時展開。SHUN SUDO帶來其標誌性的BUTTON FLOWER系列新作;山口幸士展出以花田為主題的12件全新創作;玉山拓郎則以LED螢光燈打造出貫穿Ginza Sony Park空間的光之裝置藝術。而這些作品將與尚未開放的Ginza Sony Park空間交織出獨特的氛圍,帶給觀者獨一無二的體驗。

現場展出SHUN SUDO象徵性的BUTTON FLOWER全新創作24件。(圖片來源:Sony Park(ソニーパーク)X)
現場展出SHUN SUDO象徵性的BUTTON FLOWER全新創作24件。(圖片來源:Sony Park(ソニーパーク)X)
山口幸士展出以花田為主題的12件全新創作。(圖片來源:Sony Park(ソニーパーク)X)
山口幸士展出以花田為主題的12件全新創作。(圖片來源:Sony Park(ソニーパーク)X)
玉山拓郎運用LED螢光燈打造貫穿Ginza Sony Park空間的原創光之裝置藝術作品。(圖片來源:Sony Park(ソニーパーク)X)
玉山拓郎運用LED螢光燈打造貫穿Ginza Sony Park空間的原創光之裝置藝術作品。(圖片來源:Sony Park(ソニーパーク)X)

ART IN THE PARK(工事中)
時間:2024年11月19日~12月1日;平日12:00 - 20:00、六日 11:00 - 19:00
地點:Ginza Sony Park(東京都中央区銀座5丁目3番1号)
備註:免費參觀,採事前預約制
更多資訊可點此參考

資料來源|Sony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