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北美館X-site計畫首獎作品《林木林》團隊 賦予獨一無二的「森林」空間經驗

自2014年開始,臺北市立美術館(北美館)的戶外廣場,每年夏天都會化身為「X-site計畫」的基地,透過公開徵選實驗性的臨時裝置提案,從建築結構、當代藝術、環境研究、公眾參與等多元角度,打開大眾對於廣場空間的再想像。

將基地限制轉化為設計核心概念

今年由跨領域團隊「感想工作室」的《林木林》獲選為首獎作品,25座打破基地限制的搖晃柱體與大型網棚,連結形塑出動態而具有穿透性的建築空間,成為城市中難得一見的「森林」,擁有歷屆作品中最大的腹地面積。提起對X-site計畫提案的初期發想,成員鄭皓鍾說道:「我們想在這塊沒有被定義、由人造基礎設施所環繞的空地上,創造出一個對大眾而言,在熟悉的地點、卻能為其帶來從未經歷過的空間經驗。」即使訪客只是短暫的停留,也能被記憶下來的建築,那會是什麼樣的空間場域?陳思安補充,「在團隊的想像中,它必須盡可能地具有大面積的頂蓋(蔭翳),擁有如宮殿、神殿般強大的中央神聖性。」

臺北市立美術館
作品照片提供:office one senses (OOS) 感想工作室 / 建築攝影_Studio Millspace 揅空間工作室

因X-site計畫基地有著不可變動的限制條件——不能破壞地面,故過往的計畫大多以一整片的地盤作為結構地基,再向上發展。這項基地條件和「給予大眾特殊的、能被記憶的空間體驗」的想法兩者相交織,誕生出「底部為弧形、會晃動的獨立柱體」的概念草圖,成為整個計畫的核心設計。爾後的所有設定,包括柱子的型態是上窄下寬,增加柱子數量以平衡晃動的幅度,選用黑色遮陽網作為頂棚,同時具有大片遮蔭、穿透、輕量等等細節,都是為了滿足核心概念而做,「但整個發展過程都是以理性需求為導向,像是柱子選用木材製作、最後由八片結構組成、為了減少重量和風阻在柱身上開孔⋯⋯,都是經過實驗計算、預算成本、施工方式等綜合考量後,自然而然地形成的結果。」

臺北市立美術館
作品模擬圖提供:office one senses (OOS) 感想工作室
臺北市立美術館
作品照片提供:office one senses (OOS) 感想工作室 / 建築攝影_Studio Millspace 揅空間工作室

感受森林的不同面向

儘管團隊沒有意圖想要讓柱體像或不像一顆實體的樹,但最有趣的是,在非常理性的發展過程中,感性的森林樣貌竟漸漸浮現——當靜止的規則柱網隨著外力如風或人群的觸碰,產生微小的搖擺與轉向,這份微妙的晃動感,似乎讓這座神殿宛如「森林」活了起來,原本有點曖昧的空間意象,有了更具象的身份與大眾對話。

臺北市立美術館
作品模擬圖提供:office one senses (OOS) 感想工作室
臺北市立美術館
作品照片提供:office one senses (OOS) 感想工作室 / 建築攝影_Studio Millspace 揅空間工作室

從廣場上的「森林」出發,團隊中為藝術設計專業的黃郁慈以北美館的館藏郭雪湖畫作《圓山附近》 為靈感,推出公眾系列活動《森華計畫》,邀請另外兩位藝術家一起參與,至畫作的原址現場劍潭山步道進行多次的田野踏查,從各種角度收集聲音、影像、視覺等資料作為創作養分,結合藝術家自身的訓練和經驗,再回到《林木林》中舉辦展演活動。郁慈的《森寫》工作坊也特別從白天開始直到晚上,讓人們能體驗不同時間段的森林。她體驗形容這一系列活動,「像是自然的循環,從畫作到實體步道、再回到《林木林》的森林空間,不同媒介被串連在一起,體現人和森林之間如何對話,互相凝視的觀點。」

臺北市立美術館
作品照片提供:office one senses (OOS) 感想工作室 / 建築攝影_Studio Millspace 揅空間工作室

當人走進《林木林》的場域後,可以自由走動、停留,找到自己覺得舒適的角落,很自然地坐或站或躺在地面,依靠在樹柱上,也會往空間中央最高的那棵「神木」靠近、聚集,創造出自己獨有的體驗,這些都說明了當建築的功能被完整的同時,藝術與公眾活動也能自然發生在其中。

 文 | 黃阡卉  圖片提供 | 臺北市立美術館、感想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