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上海商銀總行大樓」華麗重生!潘冀建築事務所打造鑲嵌於都市的鑽石高樓

台北「上海商銀總行大樓」華麗重生!潘冀建築事務所打造鑲嵌於都市中的鑽石高樓

座落於台北市民權東路與中山北路交叉口的「上海商業儲蓄銀行新總行大樓」,由JJP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打造,從藝術、建築、自然、文化等元素汲取設計靈感,發展出鑽石造型的外觀與結構,成為周邊地區的一座璀璨地標。

危老大樓的華麗重生

上海商銀總行大樓原屬「危老重建案」,於2014年啟動重建專案,歷經七家國內外建築師事務所競圖、三階段評選後,最後由JJP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獲選,以大樓「如鑽石般鑲於繁忙路口」為概念,將永續綠能、科技意象及人文理念,整合至設計規劃之中。

台北「上海商銀總行大樓」華麗重生!潘冀建築事務所打造鑲嵌於都市中的鑽石高樓
夜幕低垂時,大樓內部簡約低調的照明光線,綻放鑚石般的璀璨光芒。(攝影:JJP)

▎亮點01:扇形設計凸顯磅礴氣勢

佔地約2,333平方公尺,地上16層、地下4層的上海商銀總行大樓,坐擁聚財之象「大周天」,建築設計上也因應這樣的風水條件,將正對交叉路口的銀行入口(開口角度4.9度)和挑高三層的營業大廳,採扇形設計搭配弧形窗,營造匯集人流的氣勢;位於民權東路的大門,則藉由明快的動線設計,將造訪者引入辦公梯廳和南側花園。

上海商銀總行大樓樓層分別規劃為:1F-4F銀行營業單位、5F-12F總行部處單位、13F行史館及行員教育訓練中心、14F員工餐廳、15F-16F層峰辦公室;高樓層坐擁舒暢宏闊的視野,能飽覽中山北路上,樟樹及楓香所營造出櫛比鱗次的林蔭大道景緻。

台北「上海商銀總行大樓」華麗重生!潘冀建築事務所打造鑲嵌於都市中的鑽石高樓
上海商業儲蓄銀行新總行大樓位於交叉路口,坐擁聚財之象「大周天」。(攝影:YHLAA)

▎亮點02:開創性鑽石結構外牆

鑽石型斜交鋼柱結構的開創性外牆,具備超耐震規格,搭配各層樓板調諧質量阻尼器(TMD)與結構健康監測系統(SHM),耐震係數是法規的1.5倍;網膜玻璃外牆延續鑽石的建築語彙,質地中隱含金屬光澤,隔熱的同時也兼顧室內採光,賦予建築外觀晶瑩剔透的視覺感。

台北「上海商銀總行大樓」華麗重生!潘冀建築事務所打造鑲嵌於都市中的鑽石高樓
外牆工藝不僅體現出結構的創新,更達到耐震、節能、減碳、使用可再生能源的設計目標。(攝影:JJP)
台北「上海商銀總行大樓」華麗重生!潘冀建築事務所打造鑲嵌於都市中的鑽石高樓
創新的外牆框架體現工藝之美,亦烘托出位於高樓層的員工餐廳及空中花園。(攝影:YHLAA)
台北「上海商銀總行大樓」華麗重生!潘冀建築事務所打造鑲嵌於都市中的鑽石高樓
「上海商銀總行大樓」鑽石型斜交鋼柱結構的開創性外牆,具備超耐震規格。(攝影:YHLAA)

▎亮點03:引入自然,營造開放式無柱空間

位於地面層的景觀中庭,特別設計一面水濂牆,不僅遮飾後方鄰舍,水瀑飛瀉時的嘩嘩聲,也劃開了都市嘈嚷,為中庭注入靜逸氣息,成為大樓中的心靈憩所。在辦公樓層,建築團隊將大樓內部結構柱分散與幕牆框架整合,形成室內跨距近27米無柱的開放空間,不僅提升空間效率與使用彈性,也引入自然採光,辦公時享受最佳景觀視野。

台北「上海商銀總行大樓」華麗重生!潘冀建築事務所打造鑲嵌於都市中的鑽石高樓
鑽石斜交的圖騰語彙自建築立面延伸入室內天花。(攝影:YHLAA)

另外,多樣化綠植也被安排在空間中,打造成活潑多元的都市生態棲地。為善用有限的空間,東側陽台及南側活力梯陽台處均設有垂直立體綠化,既與建築語彙和鳴,亦為都市增添一抹綠意。

台北「上海商銀總行大樓」華麗重生!潘冀建築事務所打造鑲嵌於都市中的鑽石高樓
東側陽台及南側活力梯陽台處,均設有垂直立體綠化,善用有限的空間。(攝影:JJP)
台北「上海商銀總行大樓」華麗重生!潘冀建築事務所打造鑲嵌於都市中的鑽石高樓
如空間藝術品般的鋼構回旋梯,為營業大廳增色。(攝影:YHLAA)

▎亮點04:從材質展現沉穩大器氛圍

上海商銀總行大樓大廳採用淺米色義大利洞石牆面與灰麻色天然崗石的地坪,傳遞大器沉穩的空間氣質,辦公室門廳的天花,則延伸建築立面鑽石斜交的圖騰語彙,嵌合了LED線型燈為整體照明。

台北「上海商銀總行大樓」華麗重生!潘冀建築事務所打造鑲嵌於都市中的鑽石高樓
淺米色義大利洞石的牆面與灰麻色天然崗石的地坪,散發大器沉穩的空間氣質。攝影:YHLAA(攝影:YHLAA)
台北「上海商銀總行大樓」華麗重生!潘冀建築事務所打造鑲嵌於都市中的鑽石高樓
鑽石斜交的圖騰語彙自建築立面延伸入騎樓天花。(攝影:YHLAA)

除此之外,建築外的公共人行空間也被納入整體設計考量,人行道、車道出入口均有順平設計,騎樓地坪及公共人行道舖面則採天然崗石,並以線型分割與建築立面的鑽石斜交結構呼應,為整體空間增添序列性及引導功能。

台北「上海商銀總行大樓」華麗重生!潘冀建築事務所打造鑲嵌於都市中的鑽石高樓
建築外的公共人行空間也被納入整體設計考量。(攝影:YHLAA)
台北「上海商銀總行大樓」華麗重生!潘冀建築事務所打造鑲嵌於都市中的鑽石高樓
挑高三層的營業大廳。(攝影:YHLAA)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國際台中浪漫首獻!豐寶建設xCNFlower 打造米蘭藝識建築

豐寶建設首作即跨入建築一級戰區-台中市,將花藝視為建築美學的主角,獻上親近大地與自然的低層建築。

如果建築也有花語,我希望是“製造浪漫”

為什麼我們會需要旅行?即使是去過無數次的日本、或是偶一出發的歐洲長假,其中最令人念念不忘的,不只是旅途中的新鮮感,更是下榻飯店後款待身心、厚待品味的生活儀式感,比家更愜意的的療癒,更是我們旅行的意義。在高級度假酒店裡,我們會特別挑選有景觀的窗、有陽台的空間,就著輕灑進臥室的日光、尋找最美的角落看書,聞著花朵隨風飄逸的清香、舒服地入眠,這樣的體驗不想只留在假期,而是七天四季的日常!

然而,想擁有樹比房子還高的街廓、自然香伴的野奢建築、繽紛綻然的陽台,往往需要身價上億才能擁有?新建築品牌「豐寶建設」總經理施棟瀝銷售過千戶住宅,深深知道懂品味不是富豪的專屬,新世代也值得擁有同級的款待,因此在跨足建設產業時,台中第一座作品就要從這樣的理想出發,將花藝景觀,視為建築美學的主角。

「豐寶建設」品牌理念 —— “ Let’s do something romantic.

攜手CNFlower花開台中!向美好生活告白

在城市的建築中為什麼豐寶建設與CNFlower把花藝視為設計的主角之一?我們知道,人們往往會因為隱私的關係、或對向所看出去的景觀不美,而選擇緊閉窗簾,但如果陽台先成為自家的一道風景,然後迎接給從外面看你房子的人,且茂盛的植物也同時形成好遮蔽性,鄰棟之間不會直接透見生活隱私,讓窗戶成為美感的入口、而不是裝飾,讓建築成為城市的一束花、而不是生硬的磚瓦,而開啟了這一次的美好合作。

豐寶建設
邀請台北101大樓與國際飯店美學顧問-CNFlower凌宗湧總監為台中【米蘭公寓】特別設計陽台與屋頂花藝。(圖片來源/CNFlower官網)

設計從心出發 以花藝甦醒五感的多巴胺風格

凌總監分享道:『我做花藝設計時會先回歸花草的本質,再來才談美學。』台灣其實受到很多外來文化的影響,例如人們喜歡歐美的生活樣式,但歐美的花草長在這裡不見得是適合它的,如何利用台灣本身的花草,尋找這片土地最真實的樣貌、從心出發的美學,才是真正喜歡自然的創作。

尤其台中氣候對花草來說是最完美的,熱烈的陽光、沒有東北季風的影響,可以讓植物長得茂盛,美學就能自然天成的。而色彩設計上,也是依循大自然的定律,為什麼花開色系繽紛多樣,因為想在一片綠意當中被看見、被採粉,『我想喜歡花的人也都會擁有這種特質,希望生活上讓人家眼睛一亮,所以在不開花時,我用銀灰色的植物,可以在台中一片綠意中跳躍出來、顯出自有風格;而花開結果的季節,選用檸檬樹、萊姆樹、蘆薈、芳香萬壽菊...等輕黃艷橙色系,傳遞開朗愉悅的視覺、氣味、甚至味覺感知,營造出 “ 多巴胺式的療癒 ”。

豐寶建設
【米蘭公寓】花藝陽台3D示意圖。以色彩、香味等甦醒感知、傳遞愉悅體驗,創造多巴胺風格與五感療癒。

台中不缺地標,但少有美麗的低層建築

豐寶建設實現生活理想的第一步,就從包容人文、自然、在地、國際的台中出發。尤其商業味道不那麼濃厚,規劃卻很完整多元開發的14期,不僅是台中近40年來規畫面積最大的重劃區,被便利的台74線包圍著,擁有洲際棒球場、漢神百貨、巨蛋等願景,很國際的建設、同時兼容住一的低密度開發,住宅棟距及道路寬度保有開闊舒適的感受。

豐寶建設
台中14期是近40年來最大重劃區,最具注目的漢神百貨、巨蛋等建設也座落於此,目前土地開發僅約2成,未來仍具有相當大的土地能量、漲幅可期。(圖片來源/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而擁有這麼愜意宜居的環境,我們希望建築可以與環境相容親近,就像人赤腳在草地上的柔軟觸感,比起遠遠觀賞更深刻。所以豐寶建設2024年所推出的Condo系列,即以「低層建築」來實現親近土地、契合自然融合的想法,不刻意造就百米身段的仰望,而是希望鄰里看到也會敞開笑容、仿若街廓裡原生的地景,甚至會想像,從這麼美的建築走出來的主人,一定也很有品味。

豐寶建設
【米蘭公寓】外觀3D示意圖。以長窗、圓棚、繽紛陽台等義式語彙寫意建築,彷彿走進米蘭街廓的美好風景。

Celebrate Every day!讓人快樂就是祝福

美學,不是形而上的設計,而是自然而然地“活出美感”;質感,也不是用材質堆砌出來的精裝,擁有自慢風格而不違和環境、舒適留白而令人驚艷的“風格印記”;來到【米蘭公寓】為您喚醒曾經走訪過的義大利時光,或是未曾遊歷也能實現心中的旅行想像。

我們以義式秩序長窗、亮眼優雅的圓棚、陽台上野放五感的花藝,讓人穿梭其中彷彿走在米蘭街頭,回家就像出國。空間上更特留一隅與自然對話、與家人互動、可以轉換情緒的場域,陽台就是一個很棒的設計。『你可以在陽台晚餐、也能在陽台運動,孩子從室內看到你在陽台的一舉一動,會想參與你的喜好,幸福就是由此而生。又好比像現在剛好是茉莉花盛開的季節,有一樹您喜歡的香氛,隨時都能舒緩身心。』施總經理與我們分享道。

豐寶建設 米蘭公寓
米蘭藝識建築 台中14期 松強國小 
雙語學區  2-3房低公設
了解更多:https://reurl.cc/5vyrOy

以船為建築外觀,向世界啟航!「恆春文化中心民謠館」盛大開幕,邀請人們聽見不一樣的「恆春學」

外型如船艙般的「恆春文化中心民謠館」近日正式開幕,成為南台灣最受矚目的文化地標之一。

「思啊想啊起⋯⋯啊喂⋯⋯噯唷喂⋯⋯」說起國境之南,除了四季如夏的明媚風光,許多人腦海中更會想起這首恆春民謠的悠長旋律。近日,外型如船隻般的「恆春文化中心民謠館」也正式開幕,乘載著恆春半島溫暖的旋律,向世界啟航。

恆春文化中心民謠館
「聲音博物館」以屏東在地抵禦落山風的「風剪樹」為精神地標。

帶著「文化港灣」的自我期許,以「聲」為波航向世界

事實上,恆春半島本就有著悠久的民謠文化,1970年代,音樂學家史惟亮、許常惠到恆春採集民謠時,更發掘了音樂人陳達,並邀請陳達到台北燒錄專輯、演唱,進而掀起風靡全台的恆春民謠熱潮。

恆春文化中心民謠館
「恆春文化中心民謠館」記憶、展示並傳承恆春民謠的悠久歷史。
恆春文化中心民謠館
在「民謠展示區域」中,人們可以循序漸進地從民謠中修習「恆春學」。

然而,隨著陳達逝世,恆春民謠傳承也面臨斷層。在此之際,屏東縣政府除了透過「民謠傳習計畫」、「半島世界歌謠祭」、「民謠大賽」等傳承地方文化,在2021年於恆春東門及古城牆邊興建全台最南端的文化地標——「恆春文化中心」時,更將「民謠館」與「劇場館」並列為兩大館舍。由中華民國傑出建築師獎得主王銘顯、日本知名建築師團紀彥聯手操刀的「恆春文化中心」特意以「文化港灣」為隱喻,透過曲牆地景式的建築外觀,呼應刻有時光紋理的古城牆;民謠館外部也以船隻為建築外型呼應港灣概念,為南台灣增加一抹優雅的文化風景。

恆春文化中心民謠館
「恆春文化中心民謠館」優雅呼應「恆春文化中心」作為「文化港灣」的概念。
恆春文化中心民謠館
走進「恆春文化中心民謠館」,可以在文字與旋律中,感受到民謠的溫暖悠揚。

歷時一年現地採集,述說恆春六大鄉鎮的聲音記憶

當人們拾步走進「恆春文化中心民謠館」,不難發現整體館舍分為「聲音博物館」、「民謠展示空間」、「傳藝教室」與「圖書閱覽空間」四大區域。其中「聲音博物館」以抵禦落山風的「風剪樹」為精神地標,在「聲風景廊道」、「聲音之樹」、「故事收音機」、「聲波指路站」及「半島旋律音箱」六大展區中以聲景、口述故事、影像、物件、音樂勾勒恆春生活現場。開幕首檔常設展《恆春半島聲音百事-關於半島文化的一百個聽覺線索》更由以設計師方序中為首的策展團隊操刀,歷時一年走訪恆春半島枋山鄉、獅子鄉、車城鄉、牡丹鄉、恆春鎮、滿州鄉六大鄉鎮,現地採集民眾從南國共同情感、自然生態、飲食風土、多元族群出發,創造出的聲音記憶。

恆春文化中心民謠館
「聲音博物館」以聲景、口述故事、影像、物件、音樂勾勒恆春生活現場。

值得一提的是,在首檔常設展開幕之際,策展團隊也邀請作家蔣勳老師以導聆形式現身說法,特意在「半島旋律音箱」展區限定的《聆聽恆春》特輯裡,細數南排灣族吟唱古謠、民謠曲調伴月琴、落山風颯颯作響、海浪拍打礁石、山林間的蟲鳴鳥叫等恆春半島獨有聲響,讓人「聲」歷其境地感受到聲音與大地的連結,堪稱到訪觀眾不可錯過的彩蛋。

恆春文化中心民謠館
「聲音博物館」開幕影片中的演員陳竹昇(右)跟民謠傳藝師吳登榮。

在聲響音律與字裡行間,建構出屬於自己的「恆春學」

接著,當人們走進「民謠展示區域」,則可見其以「風土生歌 育民謠」為題,分為「發現恆春民謠」、「歌在生活裡」、「聽他們唱歌」、「月琴與民謠的關係」、「讓我們繼續傳唱」五大子題,循序漸進地述說由民謠詩詞所構成的「恆春學」。
而在另一頭的「民謠展演空間與傳藝教室」則將作為民謠藝師、表演團隊的練習與表演場域,為培育民謠新世代盡一份心力。

恆春文化中心民謠館
「恆春文化中心民謠館」圖書館透過藏書娓娓述說恆春半島的民謠、文史、音樂、生態、旅遊、劇場、地方風俗等。
恆春文化中心民謠館
「恆春文化中心民謠館」圖書館透過藏書娓娓述說恆春半島的民謠、文史、音樂、生態、旅遊、劇場、地方風俗等。

此後,當人們走上階梯,二、三樓圖書館藏書以恆春在地文化為主題,娓娓述說恆春半島的民謠、文史、音樂、生態、旅遊、劇場、地方風俗等,其中更有不少兒童繪本,邀請大人、小孩人浸淫其中,從聲響音律與字裡行間,感受到恆春生活況味。無論你是想在孩子暑假時,安排文化旅遊的爸媽,又或是熱愛南國這片溫煦沃土,想進一步感受恆春魅力的旅人,都歡迎循聲走進「恆春文化中心民謠館」裡,在勾動心弦的聲音裡,感受南國土地的溫柔力量!

文 | 郭 慧  圖片提供 | 屏東縣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