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虹夕諾雅 谷關」五週年體驗!晚宴翻玩滷肉飯、藥膳等台灣味,池畔手作水拓扇褪去暑意

2024「虹夕諾雅 谷關」五週年限定體驗!晚宴致敬谷關大自然,水拓扇手作、絕美冰品褪去暑意

「虹夕諾雅 谷關」以溫泉溪谷間的樓閣之姿靜佇台灣山中,不知不覺已迎來五週年,為此特別推出「彼時此刻.共舞」夏季企劃,邀請虹夕諾雅品牌顧問料理長浜田 統之(Hamada Noriyuki)來台參與策劃紀念晚宴,將日式宴席與法式料理技法、台灣在地食材結合,致敬谷關自然之美。此外,谷關歷史照片展、池畔手作水拓扇等限定活動也同步登場。

2024「虹夕諾雅 谷關」五週年限定體驗!晚宴致敬谷關大自然,水拓扇手作、絕美冰品褪去暑意
虹夕諾雅 谷關水之庭院。(圖片提供:虹夕諾雅 谷關)
2024「虹夕諾雅 谷關」五週年限定體驗!晚宴致敬谷關大自然,水拓扇手作、絕美冰品褪去暑意
虹夕諾雅 谷關五週年紀念晚宴菜色。(圖片提供/攝影:Izzie Pang)

紀念晚宴|日本雙廚轉譯台灣滋味,將谷關自然意象揉於餐盤

五週年紀念晚宴由虹夕諾雅 谷關料理長加川 仁Hitoshi Kagawa)、虹夕諾雅品牌顧問料理長浜田 統之Hamada Noriyuki)聯手設計。雙廚以「Pla-Nature」為題,透過食材、擺盤、器皿的巧妙運用,將自然之美濃縮於晚宴餐盤,也特別注重用餐過程中的食趣和驚喜感。

「虹夕諾雅 谷關」五週年限定體驗!晚宴致敬谷關大自然,水拓扇手作、絕美冰品褪去暑意
左為虹夕諾雅 谷關料理長加川 仁,右為虹夕諾雅品牌顧問料理長浜田 統之。(圖片提供:虹夕諾雅 谷關)

谷關木枝運送「日式五味」

晚宴由木枝載著色彩繽紛的五味小點揭開序幕,風味從醋漬鱒魚風味突出的「酸」、雞肉慕斯與松露交織的「鹹」、帶點白蘭地香的辛味螃蟹的「辣」、牛尾浸入紅酒與雞高湯揉合的「微苦」,推展至最後雞肝慕斯佐巧克力、清酒等的「甜」。料理長們說,五味、五感、五法、五色是料理的根本,於是透過這道〈靜寂〉表現日式傳統飲食的五味,並將整套晚宴的風味濃縮於其中。

「虹夕諾雅 谷關」五週年限定體驗!晚宴致敬谷關大自然,水拓扇手作、絕美冰品褪去暑意
虹夕諾雅 谷關五週年紀念晚宴菜色:開胃小點〈靜寂〉。(圖片提供/攝影:Izzie Pang)
「虹夕諾雅 谷關」五週年限定體驗!晚宴致敬谷關大自然,水拓扇手作、絕美冰品褪去暑意
(圖片提供:虹夕諾雅 谷關)

竹筒湯?竹筒飯?兩者皆是!

以孟宗竹筒裝盛上桌的熱湯〈溫暖〉,由雞骨、菇、金華火腿熬成,配上竹筍、鮑魚、魚翅等食材入口,鮮美又富口感。拿開竹筒還有驚喜,料理長們在下方藏了拌入蟹肉、蟹黃的筍香糯米飯,讓體驗更有趣。這道菜的擺盤靈感來自虹夕諾雅 谷關的竹林,風味則是料理長們尋找食材時喝到的藥膳鍋。

「虹夕諾雅 谷關」五週年限定體驗!晚宴致敬谷關大自然,水拓扇手作、絕美冰品褪去暑意
虹夕諾雅 谷關五週年紀念晚宴菜色:湯品〈溫暖〉。(圖片提供/攝影:Izzie Pang)

接下來的前菜、主餐、釜飯、甜點,則藏有對台灣物產和美食的轉譯。晚宴籌備期間,定居台灣的加川料理長帶著浜田料理長展開調查,他們逛市場、體驗台灣fine dining,嚐滷肉飯、牛肉麵等各種在地小吃,當然也沒放過台灣盛產的熱帶水果,最終汲取火龍果、孟宗竹、滷肉、台灣茶等元素揉入菜單中。

火龍果做成碗,裝盛日式風味

遊訪台灣的過程中,浜田料理長發現,日本少見的紅肉火龍果在這竟是人人熟悉的水果,於是將其中心挖空,盛上高湯晶凍、海膽與車蝦呈現冷前菜〈出逢〉,搭配花田般的繽紛擺盤,翻轉台灣饕客對火龍果的印象。

「虹夕諾雅 谷關」五週年限定體驗!晚宴致敬谷關大自然,水拓扇手作、絕美冰品褪去暑意
虹夕諾雅 谷關五週年紀念晚宴菜色:冷前菜〈出逢〉。(圖片提供/攝影:Izzie Pang)

融入經典法餐食材的「浜田版滷肉飯」

最後上桌的鹹食——日式釜飯〈薰風〉,選用了原住民常用的藜麥,配上鰻魚和料理長特製、加入鵝肝的滷肉,飽滿油香以馬山椒、烏龍茶泡飯堆疊層次,同時去油解膩。我們好奇,為什麼用鵝肝配滷肉?擅長法式料理的浜田料理長說,這次在台灣第一次吃到滷肉飯,便想著做自己的版本,又聯想法餐本就有油脂 X 油脂的吃法,才選用鵝肝做搭配,提升風味之餘,也做出入口即化及咀嚼肉感的層次。

「虹夕諾雅 谷關」五週年限定體驗!晚宴致敬谷關大自然,水拓扇手作、絕美冰品褪去暑意
虹夕諾雅 谷關五週年紀念晚宴菜色:日式釜飯〈薰風〉。(圖片提供/攝影:Izzie Pang)

池畔夏日時光|嚐絕美冰品「澄香瑰寶盒」、手作水拓扇

來到虹夕諾雅 谷關,一定要前往被打理得極好的「水之庭園」,落座涼亭,感受被天光、水池和樹林環抱的愜意。記得到池畔邊的吧台點杯冰飲,或來份夏季限定冰品「澄香瑰寶盒」,褪去夏季暑意。

「虹夕諾雅 谷關」五週年限定體驗!晚宴致敬谷關大自然,水拓扇手作、絕美冰品褪去暑意
虹夕諾雅 谷關水之庭院。(圖片提供:虹夕諾雅 谷關)

「澄香瑰寶盒」由加川 仁料理長親自設計,靈感來自與谷關密不可分的「水」元素,是道以提拉米蘇為基底的冰品,入口吃得到3種層次:鬆軟的咖啡蛋糕、綿密的馬斯卡彭起司配釋迦果泥、清爽的夏季水果,分別象徵谷關富庶的土壤、溫泉資源,以及水之庭院豐富的植物生態。桌邊再綴以柳橙法式冰沙(Granité)、八仙山泉水檸檬碎冰,重現山間晨時露水凝於葉片上的清涼意境。

「虹夕諾雅 谷關」五週年限定體驗!晚宴致敬谷關大自然,水拓扇手作、絕美冰品褪去暑意
虹夕諾雅 谷關夏季限定冰品「澄香瑰寶盒」。(圖片提供:虹夕諾雅 谷關)

傍晚時分,也別忘了到池畔體驗「水拓扇」手作,將喜歡的色彩顏料滴入水中,自行為扇面上色,將清涼的浮水畫打包帶走。

「虹夕諾雅 谷關」五週年限定體驗!晚宴致敬谷關大自然,水拓扇手作、絕美冰品褪去暑意
(圖片提供:虹夕諾雅 谷關、Izzie Pang)

逛歷史照片展,深入認識谷關

在大廳展出的「彼時此刻.共舞」照片展,以谷關的時代變遷為主題,引領旅人回顧虹夕諾雅 谷關過去5年的變化,也重溫50年來谷關一帶的風光歲月,看山中的溫泉、母親河大甲溪如何滋養這片土地。即使照片中有些景色已不復存在,可搭配著專人解說,我們仍能了解照片背後的故事,深入認識在地。

「虹夕諾雅 谷關」五週年限定體驗!晚宴致敬谷關大自然,水拓扇手作、絕美冰品褪去暑意
虹夕諾雅 谷關「彼時此刻.共舞」照片展。(圖片提供:虹夕諾雅 谷關)
「虹夕諾雅 谷關」五週年限定體驗!晚宴致敬谷關大自然,水拓扇手作、絕美冰品褪去暑意
虹夕諾雅 谷關「彼時此刻.共舞」照片展。(圖片提供:虹夕諾雅 谷關)

回顧五年來的時光,虹夕諾雅 谷關一直以提供「非日常的體驗」為初衷,將在地的風土、歷史以及文化,透過不同形式呈現給旅客。五週年系列活動「彼時此刻・共舞」也延續這份精神,邀旅人在大自然中同慶,在谷關創造出值得紀念的彼時此刻,共舞出新的篇章。

「虹夕諾雅 谷關」五週年限定體驗!晚宴致敬谷關大自然,水拓扇手作、絕美冰品褪去暑意
虹夕諾雅 谷關風之間。(圖片提供:虹夕諾雅 谷關)
「虹夕諾雅 谷關」五週年限定體驗!晚宴致敬谷關大自然,水拓扇手作、絕美冰品褪去暑意
虹夕諾雅 谷關夜間景色。(圖片提供:虹夕諾雅 谷關)

虹夕諾雅 谷關五週年系列活動

・五週年紀念晚宴

已結束,部分晚宴料理視情況提供至731

・「彼時此刻.共舞」照片展及手作體驗

即日起至2024930

・「澄香瑰寶盒」夏季限定冰品

即日起至202491日,限定每周五、周日,一份1,200元(含適合兩人分享的冰品、梨山紅茶及花草)

到日月潭看草間彌生《南瓜》!漢來日月行館蒐羅8件國際大師與在地工藝之作,呼應四季湖景律動

到日月潭看草間彌生《南瓜》!漢來日月行館蒐羅8件國際大師與在地工藝之作,呼應四季湖景律動

去(2024)年甫開幕的「漢來日月行館」坐落於日月潭涵碧半島的隱密湖畔,結合頂級旅宿與當代藝術,於飯店空間展出8件來自國際大師與在地工藝家的作品,為藝術愛好者、旅行者和文化探索者開啟無與倫比的心靈饗宴。

日月潭美景結合當代藝術

漢來日月行館以「藝術與生活共融」為核心理念,將當代藝術與自然景觀巧妙結合,為每一位到來的賓客打造一場跨越時間與空間的文化旅程。

延伸閱讀:日月潭旅宿新選「漢來日月行館」!坐落涵碧半島幽謐湖畔,天光湖水揉入空間設計

本次「日影水月」展覽精選國際與台灣在地藝術作品,並策劃一系列藝術展演計畫,包括作品展出、美學講座、學生共創體驗及藝術導覽之旅等,邀請到國際級設計師Daniel Wong聯合策展,將飯店空間化為一座流動的美術館,讓旅客在欣賞日月潭自然美景的同時,也能感受藝術與生活的緊密連結。

飯店內目前共展出八件藝術作品,涵蓋國際當代藝術和台灣在地藝術兩個類別,各自呈現不同創作特色與文化底蘊。當代藝術部分包括草間彌生代表作《南瓜》(中國信託銀行典藏借展)、瑞士藝術家Ugo Rondinone的作品《西北海峽》,還有朱銘《太極系列》張大千齊白石的傑作,充分展現當代藝術多面向的深刻魅力。

到日月潭看草間彌生《南瓜》!漢來日月行館蒐羅8件國際大師與在地工藝之作,呼應四季湖景律動
草間彌生《南瓜》(圖片提供:漢來日月行館)
到日月潭看草間彌生《南瓜》!漢來日月行館蒐羅8件國際大師與在地工藝之作,呼應四季湖景律動
Ugo Rondinone《西北海峽》(圖片提供:漢來日月行館)
到日月潭看草間彌生《南瓜》!漢來日月行館蒐羅8件國際大師與在地工藝之作,呼應四季湖景律動
朱銘《太極系列》(圖片提供:漢來日月行館)
到日月潭看草間彌生《南瓜》!漢來日月行館蒐羅8件國際大師與在地工藝之作,呼應四季湖景律動
《紫藤》、《海棠八哥》(圖片提供:漢來日月行館)

在地藝術部分,由Daniel Wong邀請多位台灣在地藝術家,結合日月潭自然與文化特色,為飯店空間量身進行創作。徐暋盛《日月映輝》以竹子、自然為主題,完美詮釋自然生命律動;林芳仕《蔓蔓日茂》以窯燒琉璃、金箔與不銹鋼為主要材質,透過流動的線條隱喻日月的交融,勾勒出自然的蓬勃生機;王雅蘭與廖曉蓉《四季相映》則以構樹皮與薯榔染料為材質,描繪日月潭四季更迭中的自然律動。

到日月潭看草間彌生《南瓜》!漢來日月行館蒐羅8件國際大師與在地工藝之作,呼應四季湖景律動
徐暋盛《日月映輝》(圖片提供:漢來日月行館)
到日月潭看草間彌生《南瓜》!漢來日月行館蒐羅8件國際大師與在地工藝之作,呼應四季湖景律動
林芳仕《蔓蔓日茂》(圖片提供:漢來日月行館)
到日月潭看草間彌生《南瓜》!漢來日月行館蒐羅8件國際大師與在地工藝之作,呼應四季湖景律動
王雅蘭、廖曉蓉《四季相映》(圖片提供:漢來日月行館)

支持在地藝術,推動藝術教育與文化傳承

同時,漢來日月行館也特別規劃日影水月跨界藝術座談會,並與地方學校規劃合作交流,邀請學校師生參與藝術導覽與工作坊互動體驗,不僅能欣賞大師級的代表作,更能了解台灣藝術家如何結合日月潭的自然特色進行創作。

到日月潭看草間彌生《南瓜》!漢來日月行館蒐羅8件國際大師與在地工藝之作,呼應四季湖景律動
藝術家徐暋盛老師指導潭南國小學生做竹編風車(圖片提供:漢來日月行館)

漢來日月行館

地址|南投縣魚池鄉中興路139
電話|049-2898889
官網|https://sunmoonlake.grand-hilai.com.tw/

延伸閱讀

RECOMMEND

新北市美術館「穿山而過」戶外園區展:攜手6位藝術家呈現9件作品,勾勒藝術與地景共生的樣態

新北市美術館「穿山而過」戶外園區展登場!攜手6位藝術家展出9件作品,勾勒藝術與地景共生的樣態

為迎接新北市美術館(新美館)4月25日正式開館,戶外園區展「穿山而過(Passing Through)」邀請到6位藝術家參展,共展出9件作品,展期至3月30日。

新美館與策展團隊而行計劃工作室攜手莊普、魏柏任、林淑鈴、張文菀、張博智與黎志文6位藝術家,以美術館園區為畫布,藉由不同媒材勾勒藝術與地景共生的樣態。邀請觀眾跟著藝術家的足跡,在群山環繞的園區裡,如同寫生般,一邊觀察、一邊行走,遠眺自然的曲線,於形色各異的作品中自在穿梭,悠然漫步。

「穿山而過」展覽講述作品如何與自然相互依存,藉由其形貌與美術館周遭的地景對焦,想像一種如寫生一般,描摹眼前所見景物的姿態。本圖為林淑鈴〈在彩虹的起點與終點〉。(圖片提供:新美館)
「穿山而過」展覽講述作品如何與自然相互依存,藉由其形貌與美術館周遭的地景對焦,想像一種如寫生一般,描摹眼前所見景物的姿態。本圖為林淑鈴〈在彩虹的起點與終點〉。(圖片提供:新美館)

9件作品一次看

莊普〈臥〉是由鋼材廢料製成,這件「以臂為枕」、橫躺在草地上,遙望著美術館建築的作品,更將在展覽後捐贈給新美館,作為館方的公共藝術藏品留存於園區中。本次亦展出莊普的大型雕塑〈三竹節〉,作品運用鋼骨結構模擬竹節蟲的姿態,三座角鋼靜靜地矗立在園區的草地上,以洗鍊的造型撐起一方天地。

莊普〈臥〉作品(圖片提供:新美館)
莊普〈臥〉作品(圖片提供:新美館)
莊普〈三竹節〉(圖片提供:新美館)
莊普〈三竹節〉(圖片提供:新美館)

魏柏任〈浮沉中片刻寧靜〉為現地製作,藝術家用金屬、陶器與枕木模擬燒陶時的窯火,在風和水氣裡,以金屬的鏽蝕為園區素描,以有機的造型回應鶯歌的產業風景。林淑鈴〈在彩虹的起點與終點〉則利用美術館的特殊造型,將繽紛的線束與光影結合,串聯質地堅硬的鋼管柱身,編織出綿延流動、隨風變化的軟雕塑。

魏柏任〈浮沉中片刻寧靜〉(圖片提供:新美館)
魏柏任〈浮沉中片刻寧靜〉(圖片提供:新美館)
林淑鈴〈在彩虹的起點與終點〉作品局部(圖片提供:新美館)
林淑鈴〈在彩虹的起點與終點〉作品局部(圖片提供:新美館)

張文菀〈彩色筆的野餐〉讓活潑童趣的線條躍出畫紙,搭配繽紛色彩,在草地上恣意舞動,揮灑創作與空間的無限可能。張博智〈流變的光景〉是新美館的公共藝術作品,透過演算法的即時運算,將觀眾在鏡頭前的動作以絢爛的流光波紋呈現在大螢幕上,在數據交錯的流域中,描畫人與環境的互動。

張文菀〈彩色筆的野餐〉作品局部(圖片提供:新美館)
張文菀〈彩色筆的野餐〉作品局部(圖片提供:新美館)
張博智〈流變的光景〉(圖片提供:新美館)
張博智〈流變的光景〉(圖片提供:新美館)

黎志文的三件作品〈從火山變成性感的山〉、〈雕塑家的筆山〉、〈小心火警〉為藝術家在東和鋼鐵文化基金會駐廠時,運用廢料創作而成,透過對鋼材的切割與焊接,結合金屬的延展性,展現如繪畫般的流暢線條。

黎志文〈從火山變成性感的山〉(圖片提供:新美館)
黎志文〈從火山變成性感的山〉(圖片提供:新美館)
黎志文〈雕塑家的筆山〉(圖片提供:新美館)
黎志文〈雕塑家的筆山〉(圖片提供:新美館)
黎志文〈小心火警〉(圖片提供:新美館)
黎志文〈小心火警〉(圖片提供:新美館)

另外,「穿山而過」也將於農曆新年間2月1日至2日(初四、初五)舉辦「沿山而行,景框寫生親子工作坊」,歡迎民眾走入園區,一同在想像的山巒中探索,於藝術曠野裡漫遊。

穿山而過 Passing Through
展期:2025.01.18-03.30 
地點:新北市美術館戶外園區
活動詳見新美館官方網站

資料提供|新美館、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