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時光的溫度 彼時・此地 BACK THEN, IN THIS PLACE.

什麼最能代表「此時此刻」?是飛快流速的人性科技,還是日常產生共振的感知?究竟,在追求效率的時代裡,我們期望的此時此刻,會是什麼模樣?以上一連串對生活的想望與提問,即是新家華建築延續「金雅有山」個案後舉辦的「彼時‧此地」展覽,在穿行時光的記憶裡,試圖勾勒的生活溫暖。那個在家與鄰里間,雋永珍稀的連結。

新家華建築

從砌出台灣建築的故事,到砌出人與人之間的溫度,近期以「紅磚」詮釋台灣人文風景內蘊的新家華建築,協同宜東文化策展「彼時‧此地」展覽,將建築刻板被框住的水泥叢林打開;不管是重新回望過去,抑或面對真正的生活,你都能在四季時序或不同溫度意向組成中,找到某種信念、某種共鳴。一如紅磚內蘊含的細緻溫度,隱隱在心頭發熱。

新家華建築

那些豐富而深邃的日常

當「快速」已成為主流,單方面追求效率的當代生活情境,如何從科技冷漠、外送或虛擬世界抽離,走向面對面的「非常日常」?第一展區的「彼時。不再」,以一幅巨大設計圖像標註那些氾濫於世的效率工具,用一種帶有警世意味的重磅破題,讓觀者反思「速度」和「真正擁有時間」的關係。

新家華建築

邁步「日常。溫度風景」第二展區,春夏秋冬的四季熟悉場景、隨即映入眼簾。舊時代的幻燈片機器,正播放孩子直覺描繪「家」的繽紛畫作,呼應「親子。春日韶光」章節春光乍現的初春煦風,那個捕捉來自手心傳來的溫度。

新家華建築

接著,「商販。夏日沁涼」的盛夏章節,轉場刻畫小時候常出現街頭巷尾的枝仔冰,吃完冰棒棍上的傳神對話,象徵在地攤販與居民的緊密關係,綻放社區獨特的溫暖。而打在窗花、窗框的生活場景,則是映照出「鄰里。秋高氣和」章節的記憶溫度;那個街口巧遇的家常對話、自然而然的晨昏問候,都是身在其中的暖意。

新家華建築
新家華建築

另外,「厝邊。冬日暖意」章節裡的圓桌冬至湯圓,驚喜地在碗中小卡,注入溫度感應的巧思,只要暖暖手,就能用手心溫度,閱讀慢慢現蹤的冬日溫暖鄰里故事;那是昔日鄰里友好難能可貴的網絡,更是古早相借柴米油鹽醬醋的核心溫度。

新家華建築
新家華建築

返還初始,讓心更靠近

有人說,生活是一張織物,當你觸摸這些紋理,粗糙與柔軟,明亮與陰暗,都是讓我們變得更加豐富、深邃的真實印記。來到三大展區的最後區域,「此地。恆溫」離開了稍早的四季過渡,來到像是心中內化後珍稀之地;在這裡,充滿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情感,由「家」輻射出的彼此溫度,向鄰里、社區持續推進。「彼時此地」展覽最終,要觀者用最有溫度的筆觸,於明信片寫下和某人相處溫度的隻字片語,策展的新家華建築,最後也會將這些明信片無償一一寄出這些暖意,讓每個人重新慢慢靠近、熟悉。

新家華建築
新家華建築

捨去繁複贅述的推銷話術,保有人情味的公司文化與精神。

新家華建築先從「人的尺度」開始,再談設計跟規劃;無論是家的場域、社區空間規劃或是鄰里的凝聚,新家華深入闡述關於「家文化」的延伸。正如同他們建案簡報中提到:「有些事,一萬年也不會變。」就算過了一萬年,步入快速便利的時代,人與人、家與家之間的本質與溫暖,還是一樣存在。

新家華建築

「以前的家是遮風避雨,現在的家,不是只有單一功能,更是洩壓、舒服、療癒……變成一家人記憶的重要存在。這就是新家華所重視的『溫度』。新家華從建築去創造拉近人與人距離的溫度量體,而不是好像只是蓋了一棟建築。」

再回到新家華建築於金雅接待會館的「彼時‧此地」展覽,它更是在當代喧囂流速下,想要說點什麼「真心話」的非常日常。既是串連舊時美好與現代生活的節點,也是心中溫厚而穩定的雋永初心。

文 | 邵瀠萱  圖片提供 | 新家華建築、宜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