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軟,是一種轉瞬即逝、不留痕跡的觸感,但或許在相處的過程裡,會不經意地留下深刻的動容瞬間。」
以織品為主要媒材的台灣創作者李佳玲,擅長透過絎縫工藝(Quilt)轉譯古代雕刻的記事行為,從在地的蘭嶼身世故事,到國際的古老沈船事件,都是她的靈感來源。她以詩意手法穿梭時空、凝練歷史,也試驗著軟雕塑的表現可能。
今年4月,李佳玲才參與2024米蘭家具展《弦外之音》台灣創作者群展;如今回到台灣,再於台北藝文空間「朋 丁 pon ding」帶來個展《柔軟痕跡》(Traces of Softness)。
著迷古物,往藝術全球化的反方向探
在藝術與設計邁向全球化、流行化的過程中,李佳玲反其道而行,從地方的物質文化、自然與人文歷史中得到啟發,萃取並融合東西方文化、新舊樣態,述說人、物和環境之間的故事。
是什麼原因讓她選擇用藝術和工藝「考古」?李佳玲說:「我ㄧ直對古物很有興趣,覺得當我們回頭看以前的人喜歡什麼、做什樣的事,經過幾百年還是高度的相似。」原來迷人之處在於人類跨越數百年的「默契」。
織物是濾鏡,讓萬物回歸質樸
在《柔軟痕跡》展覽中,柔軟的織物像是一片濾色鏡,世間的人事物透過李佳玲的眼睛,回到柔軟且質樸的樣態。讓我們分別看向2件主要展品:
《石頭的低語》(The Whisper of the Stones)以東南亞海小島層瀕臨絕種的植物「蝴蝶蘭」為題,訴說人類與環境的關係。1879年,白花蝴蝶蘭首度在蘭嶼被採集,卻在短短幾年內因過度採集,其原生種就此消失在這座島嶼,只為島留下了「蘭嶼」這個名字。
李佳玲以傳統絎縫(Quilt)工藝柔軟地刻痕出紋理,模擬原始人類社會的石雕記事行為;並結合拼布、網版印刷、手工刺繡等工藝,靜靜訴說人著迷於自然的美,卻讓其消逝的故事。
另一件《軟花瓶》(Soft Vase)靈感則來自1998年的打撈沈船事件「黑石號」,當時漁民在印尼沿海發現一艘從唐代中國航向阿拉伯世界的貿易船隻,上頭載滿了千年前的陶器、金屬工藝品、碗碟等,這些文物被稱為「唐代寶藏」,甚至被認為是當代在中國以外的地方,規模最大、種類最豐富的文物窖藏。
李佳玲以東西方色彩融合的「千年古老瓷器」為題材,為花瓶外觀賦予千年前船隻沉於汪洋、被珊瑚包圍的古老意象,創造出獨特的視覺、觸覺體驗,也搭建起穿梭時空的柔軟世界。
「當時的世界已有國際貿易的概念,中國透過船運將瓷器、絲綢運向西方世界,當時的工匠可說是在一個想像的世界當中,畫出對遙遠國度的想像與圖騰。」李佳玲說道,於是她將這份意念投射在自己的創作當中,透過自我對話的過程,將與外圍世界溝通和理解的心意,轉譯在一件件花瓶軟雕塑之上。
探尋歷史,回歸兒時的澄澈視野
在創作的過程中,李佳玲常以自然與人類歷史、物質文化做為隱喻,藉以回望當下的人類世;並透過柔軟的織品特性,讓人的心靈回到如兒時一般純粹的狀態去感受創作。這次以《柔軟痕跡》為名進行展出,她也希望與觀眾一同向內在探索,找到一些屬於自己的柔軟回憶。
《柔軟痕跡 Traces of Softness 》小佳碧玉 Pieces of Jade 個展
展期|2024.07.27-08.18 12:00-19:00
地點|朋 丁 pon ding 2樓(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一段53巷6號)
公眾導覽|07.27(六)15:00,報名請點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