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處開啟Van Life!日本 X 美國 X 非洲,3位內行旅人的海外露營車自駕遊提案

隨處開啟Van Life!日本 X 美國 X 非洲,3位內行旅人的海外露營車自駕遊提案

露營車不見得要自己入手,也不是只能在島內開!旅行國外時,落地當地再租賃也是可能且別樣的出遊選項。關於在海外開啟露營車自駕遊,分別邀深入日本、美國及非洲的3位內行旅人給出最貼身的出行建議、景點推薦和眉角提點,看探索世界的路上,露營車能怎樣助攻。

 老歐睡車上 X 日本北海道

隨時拉出椅子 ! 將四季嵌入身體記憶

(圖片提供:Ocean)
廣闊又涼爽的北海道營區,正是開啟Ocean對戶外生活好印象的起點。(圖片提供:Ocean)

或許很難想像,但我曾經對戶外生活零興趣,小時候的露營經驗吵鬧又炎熱——直到多年前一次環北海道旅行,誤打誤撞訂到露營區的小木屋,自然環境好、氣溫舒服涼爽,第一次體驗到人和大自然可以這麼有共鳴。

日本「車中泊」文化盛行,配套的食住選項也流暢:隨處可見便利商店,微波食品、調理包款式多且美味;「錢湯」(公共澡堂)普及,幾乎任一縣市都有溫泉可以洗;全國遍布可免費停泊的「道之驛」,有些風景甚至不輸露營區。

早期我會為了充電、丟垃圾去營區,瞭解多數車款行駛中可充電的功能足夠負荷日常用電需求(加上涼爽的北海道幾乎無需開到最耗電的冷氣),及超商都開放丟垃圾後,我更享受在營區之外自由自在的感覺——但要注意,和日本人的生活習慣一樣,不要「打擾」別人,視覺存在感上也盡量低調,不少人習慣把車窗遮黑,也不會把物品擺到車外。

(圖片提供:Ocean)
DOMO CAMPING CAR提供頂級、 豪華、輕巧三等級的露營車型,圖為適合4~6人的COMPASS廂型車。(圖片提供:Ocean)

北海道是全國面積最大的都道府縣,四季自然美景都非常多,尤其冬天多限定景點:小樽、札幌等城市都有各自盛大的雪祭、天鵝會駐足的屈斜路湖、還有十勝大津海岸的「寶石冰」,更有復古的「冬季濕原號」蒸氣列車,遇見那刻彷彿就是時空交錯⋯⋯。

至於冬天的行車安全,不用擔心,「雪國」防備齊全,全北海道車輛會在10月雪季來臨前統一換好雪胎,抓地力之強無需再裝雪鏈。在地的露營車租賃商不少,其中有台灣人經營的DOMO CAMPING CAR, 可以讓瞭解露營車操作和相關法規的過程更順暢。

租露營車出遊的開銷,加上油錢和過路費約等於住中階價位的飯店,但省下來的時間和享受到的風景非常值得。

我傾向一天只開兩小時車,留餘裕給沿途隨處可遇見的美景,花點時間把椅子拉出來,讓身體記憶跟當下結合——這也是以露營車和其他方式旅行最不同的體驗。

(圖片提供:Ocean)
Ocean與太太自疫情期間在台灣開啟van life,買下一台1986年的福斯T3廂型車,親手找尋老木頭量身改造,圖為停泊在飄雪的合歡山武陵。(圖片提供:Ocean)

歐遜(Ocean) 

攝影師、滑雪教練。新冠疫情期間動手改裝一台老Volkswagen T3廂型車開始探索台灣,並經營YouTube頻道「老歐睡車上VanlifeTaiwan」,記錄和太太從本島到離島、南歐到日本的露營車旅行路線、裝備攻略、車款開箱及文化介紹。今年4月移居北海道千歲市,以一線視角繼續分享日本旅遊及van life 相關生活風格內容。

 易思婷 X 美國西岸

穿梭公路旅行大國 隨季節逐岩壁而居

(圖片提供:易思婷)
2012~2019年間,易思婷與先生的家是一台名為「Magic」的Nissan NV,這台為搬運工和水電工設計的車不是市面上最夢幻的選擇,但配備水、電、廚房、桌椅和床,加上兩人練就的極簡心態,已是足夠能滿足生活和移動所需的溫馨居所。(圖片提供:易思婷)

美國之大,彷彿沒有車就沒有腳,尤其戶外運動又特別有所謂「季節性」,要時時隨氣溫在海拔高低之間移動,尋找溫度適宜的攀岩區,開露營車總是最理想、舒適又自由的選擇。

2012年起,小Po與先生車居7年,在美國西岸各處旅行攀岩,有限的空間也讓她從此養成「低物慾卻不感匱乏」的生活心態。(圖片提供:易思婷)
2012年起,小Po與先生車居7年,在美國西岸各處旅行攀岩,有限的空間也讓她從此養成「低物慾卻不感匱乏」的生活心態。(圖片提供:易思婷)

近年,美國的露營車越來越多,尋找車泊點卻越來越難,為避免擁塞,許多地方開始規定「No Overnight Parking」。很多人為了免費停車會往野地去,但那些地方往往混雜各行各業要開長途夜車的人或遊民。也不是隨便的荒郊野外都可以停,美國有很多公有土地,由不同單位管理且各有規範,林務局、土地管理局的基本上不擋路就好,國家公園規範最多,清楚劃分哪裡允許停泊。

當然也有些小撇步,譬如找連鎖商場沃爾瑪的停車場——他們的創辦人很喜歡開RVRecreation Vehicle),所以不少沃爾瑪都開放露營車停泊過夜。

不過對遊客來說,還是建議找有規劃的付費營地最安全,通常公有單位的較便宜,也有較貴的私人營地提供盥洗、網路和電力。至於租車型號上則可選擇較小型的,對於要從事戶外活動、行駛非柏油路面的人來講,房車就不太方便駕馭。

美國公有土地多,由不同單位管理,各有停泊規範需留心。(圖片提供:易思婷)
美國公有土地多,由不同單位管理,各有停泊規範需留心。(圖片提供:易思婷)

對攀岩來說,春、秋能選擇的地點最多,夏天則可往海邊或高海拔走。

我熟悉也尤其喜歡美國西南部,建議可以搭飛機到加州或拉斯維加斯,租車到約書亞樹國家公園、紅岩峽谷國家保護區,沿著I-15公路開往猶他州到錫安國家公園,之後可依照季節決定,往北向鹽湖城有Maple Canyon,往東有拱門國家公園,往西去愛達荷州,往南又可繞回加州⋯⋯,一路上都有攀不完的點,不攀岩的人也可以飽覽國家公園的景色。

美國是公路國家,讓人能看心情隨意變換路線,只是每個點之間車程動輒4小時,為了不要感覺總是在開車,行程規劃上還是盡量避免踩點,鎖定幾處深度玩,不要太貪心啦。 

美國每個攀岩區內攀登線路都很多,幾乎不可能一次完攀,通常每到新的一站,易思婷都習慣會停留近一個月慢慢探索。(圖片提供:易思婷)
美國每個攀岩區內攀登線路都很多,幾乎不可能一次完攀,通常每到新的一站,易思婷都習慣會停留近一個月慢慢探索。(圖片提供:易思婷)

易思婷 

攀岩嚮導、作家,美國山岳嚮導協會(AMGACertified Rock GuideSPI Provider,著有《上吧!玩攀全攻略》、《我的露營車探險》等作。賓州大學求學期間發現攀岩的魅力,取得資訊博士學位後開始流浪攀登生涯,曾 50天內連續攀登美國荒漠40座高塔。2012 年起曾與先生車居7年,過著以旅行攀岩及寫作、教學為重心的生活。

 GrizzlyNbear X 南部非洲

在野性大陸入境隨俗 貼近美景和野生動物 

(圖片提供:GrizzlyNbear)
停泊於樹木和沙丘旁,納米比亞的壯闊啟發兩人放下手機、重拾相機拍攝。(圖片提供:GrizzlyNbear)

結束了從法國(Stephy的家鄉)一路到澳洲(我的家鄉)的6年旅程,我們的下個目的地是非洲——我曾在非洲近海工作多年,一直想再回來好好探索這片大陸。

2023年初我們把家(車)運了過來,先在南非大整修車子,接著探索鄰近的納米比亞和安哥拉。

非洲的人、純樸和野性都美得令人驚豔, 更不用說壯麗的風景和野生動物。南非和納米比亞遍布設施完善的露營區,安哥拉則是一個野營之國,必須靠自己找尋每天的營地——一開始可能有點可怕,但隨著時間推移,會發現野營能讓人最好地貼近一片土地。

旅程中行至安哥拉的Serra da Leba山脈區。(圖片提供:GrizzlyNbear)
旅程中行至安哥拉的Serra da Leba山脈區。(圖片提供:GrizzlyNbear)

南部非洲有很多租車公司提供裝備齊全的露營車款,且開放跨越國界駕駛。若考慮零件在非洲的易得性,豐田是好選擇,配備車頂帳篷的豐田Hilux是很多短期旅客的首選。

至於旅程中的食物和日用品,我們傾向效仿當地人:大城鎮隨處可見超市,在小村莊則靠街頭市集,營區也常見大家以南部非洲常見的、名為「braai」的直火烹飪方式烤肉。

其實,環遊世界以來我們並沒遇過什麼險境,但前提是要時時注意周圍環境,聽取當地人的建議,尤其關於天氣和野生動物。現在非洲多數大型或有潛在危險性的動物只出沒在有管制的國家公園和保護區內,我們一路已經平安遇見獅子、大象、犀牛、水牛,最近距離接觸過的是調皮的猴子——夜裡最好別在車外留任何食物。

(圖片提供:GrizzlyNbear)
只要聽取在地人的忠告和遵守國家公園的規定,兩人認為在非洲與野生動物的近身接觸並不如想像中危險。(圖片提供:GrizzlyNbear)
(圖片提供:GrizzlyNbear)
(圖片提供:GrizzlyNbear)

我們愛用iOverlanderMaps of Africa來找營地和景點。南非、納米比亞、辛巴威、坦尚尼亞和波札那的國家公園不能錯過,尤其是克魯格、埃托沙、塞倫蓋蒂和喬貝。還有納米比亞的索蘇斯維雷、魚河峽谷和斯皮茨科普峰,南非的花園大道和塞德堡——在這些地方,都不用怕開人少的路,盡情在沿途美妙的地方停下車吧! 

(圖片提供:GrizzlyNbear)
Land Rover Defender 130內部,也是近10年來兩人近24小時棲居的家。(圖片提供:GrizzlyNbear)

Leigh & Stephy 

分別來自澳洲與法國,夫妻兩人都在熱愛「車露」的家庭長大,相識3年後搬進越野車。Leigh 在海上鑽井平台工作, Stephy 經營YouTube 頻道記錄兩人的旅途,隨著 Leigh 4 週上班、4週休假的工作節奏環遊世界,陸路不通時便跨國運車,2015 年至今已駕駛心愛的Land Rover Defender 130旅行39 國(含台灣),剛結束18個月的非洲之旅,最新一站是加拿大。

採訪整理|李尤
圖片提供|Ocean、易思婷、GrizzlyNbear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La Vie 2024/8月號《現代遊牧在路上》

延伸閱讀

RECOMMEND

【編輯帶逛】「呆呆獸縣」香川旅遊9選:探索四國與瀨戶內海跳島的起點

【編輯帶逛】「呆呆獸縣」香川旅遊9選:探索四國與瀨戶內海跳島的起點

若要四國旅行或朝聖三年一度的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絕佳起點非香川高松莫屬。高松港作為船班最密集的樞紐,連結著瀨戶內海藝術祭最核心的直島、豐島、女木島、男木島、小豆島等島嶼,這些藝術島大多劃歸在四國一岸的香川縣境內。這裡,不僅是讚岐烏龍麵的故鄉,還擁有可愛又獵奇的吉祥物「烏龍腦」;寶可夢IP「呆呆獸」更因日文發音與烏龍麵巧合的相似,成為了完美的宣傳大使,讓「呆呆獸縣」形象深入人心。在此出發,你可輕鬆前往四國其他知名景點,如愛媛縣的道後溫泉,或德島縣壯麗的大步危峽谷。但眼光也不一定要放那麼遠,先專注在香川本身,在此提供你香川體驗9選。不只有跳島,陸上也有太多值得發掘。

由屋島「西尾根展望台」望向瀨戶內海。(攝影:吳哲夫)
由屋島「西尾根展望台」望向瀨戶內海。(攝影:吳哲夫)

星宇飛香川!台中啟程的沉浸式飛行體驗

在抵達香川之前,我們不得不考慮交通航班問題。目前星宇航空「台中-高松」直飛航班已經增加到一週5班,中南部的旅客都適合由此出發!(詳細航班資訊請參考官網)星宇在台中國際機場服務目前大大升級,經過重重關口、一踏入出境層3樓便能找到貴賓室GALACTIC Lounge。一踏入室內,溫暖的木紋材質主體搭配金屬材質通道立即營造出舒適而現代的氛圍;羅馬洞石牆面與深淺花紋地毯的巧妙點綴,呈現出跨越海域與陸地景色間的微妙變化。餐點方面,單點美饌由台中知名的頂粵吉品餐廳提供道地的潮粵風味;自助餐區則由台中日月千禧酒店精心準備,品嚐著與星宇航空合作的一街咖啡,啜飲著精選的飲品、享受蜷尾家冰淇淋,等候時間竟也不煩悶。

詳細航班資訊請參考官網

GALACTIC Lounge設計靈感來自航廈內的浪花、雲層及羽翼元素,空間內部巧妙融入候鳥遷徙的意象,彷彿要帶我們向世界翱翔。(攝影:吳哲夫)
GALACTIC Lounge設計靈感來自航廈內的浪花、雲層及羽翼元素,空間內部巧妙融入候鳥遷徙的意象,彷彿要帶我們向世界翱翔。(攝影:吳哲夫)
21席座位雖然不多,但貼心舒適的個人空間有著充足的充電插座。(攝影:吳哲夫)
21席座位雖然不多,但貼心舒適的個人空間有著充足的充電插座。(攝影:吳哲夫)
湯品為竹笙北菇燉土雞湯;主餐包括潮州鮮蝦餛飩湯麵、瑤柱肉碎粥;點心提供魚子北菇蒸燒賣、潮式蒸粉粿以及松露上素餃,甜點部分有紅豆桂花糕和千層紅棗糕。(攝影:吳哲夫)
湯品為竹笙北菇燉土雞湯;主餐包括潮州鮮蝦餛飩湯麵、瑤柱肉碎粥;點心提供魚子北菇蒸燒賣、潮式蒸粉粿以及松露上素餃,甜點部分有紅豆桂花糕和千層紅棗糕。(攝影:吳哲夫)

踏進星宇航空的A321neo客艙,彷彿走入精心設計的移動空間,每一處細節皆傳遞著「舒適如家」的理念。BMW集團旗下Designworks打造的「雅仕純茶」色調,巧妙融合溫暖大地色系,營造典雅舒心的氛圍。商務艙的全平躺座位在國內窄體機間非常少見,最長可達208公分的伸展空間。經濟艙雖沒有平躺功能,但經過巧妙設計的超薄椅背為雙腿創造了更多活動空間。所有座位都擁有個人娛樂系統,能輕鬆切換多項功能。途中,我點了星宇與胡同合作的新菜「炭烤味噌美國牛五花丼」,油潤透亮的牛肉入口即化,特製味噌醬汁的絕妙平衡在口中綻放層次風味。

A321neo商務艙座椅可以全平躺,在窄體客機中並不常見;頭靠旁設有智慧控制面板,銀色座椅外觀搭配玫瑰金金屬收邊展現奢華質感。(攝影:吳哲夫)
A321neo商務艙座椅可以全平躺,在窄體客機中並不常見;頭靠旁設有智慧控制面板,銀色座椅外觀搭配玫瑰金金屬收邊展現奢華質感。(攝影:吳哲夫)
星宇航空與胡同燒肉聯名推出的「炭烤味噌美國牛五花丼」,油亮飽滿的美國牛五花以獨門醬料醃漬後炭烤,散發誘人香氣。(攝影:吳哲夫)
星宇航空與胡同燒肉聯名推出的「炭烤味噌美國牛五花丼」,油亮飽滿的美國牛五花以獨門醬料醃漬後炭烤,散發誘人香氣。(攝影:吳哲夫)

香川體驗9選


屋島寺+西尾根展望台

屋島寺坐落於海拔近290公尺的熔岩高原上,參拜完供奉十一面千手觀音的本殿及祀奉「太三郎狸」的蓑山大明神後,步行7分鐘就能抵達「獅子岩觀景台」,從陸地方向遠眺群島勝景。觀景台一旁便是「西尾根展望台」,由SANAA工作室出身的新銳建築師周防貴之設計,這座通透觀景設施巧妙運用落地玻璃環繞的動線,讓人行走其間便感光影與風景流轉。站在展望台向外俯瞰,瀨戶內海碧波與高松市景盡收眼底。

屋島寺。(攝影:吳哲夫)
屋島寺。(攝影:吳哲夫)
西尾根展望台。(攝影:吳哲夫)
西尾根展望台。(攝影:吳哲夫)

依山傍海看雲門

瀨戶內國際藝術祭期間,雲門舞集將在8月23日香川「四國村」帶來《定光》特別版,而取材台灣山林的舞作將與周遭自然環境交融、對話。這座戶外博物館匯聚四國地區的珍貴古宅等文化遺產,更能參觀建築大師安藤忠雄大師設計的「四國村藝廊」和「在鄉烏龍麵本家藁家」。此外,還原江戶時代流傳下來的「小豆島農村歌舞伎舞台」便是雲門的演出場域了。隔日的8月24日雲門也將在「津田松原」演出舞作選粹並與民眾互動。(有作品鑑賞護照也需要另外付費,相關訊息可參考官網

2025《定光》巡演劇照。(攝影:李佳曄、圖片提供:雲門)
2025《定光》巡演劇照。(攝影:李佳曄、圖片提供:雲門)
四國村農村歌舞伎舞台即為這次雲門《定光》特別版表演場地。(圖片提供:公益社團法人香川縣觀光協會)
四國村農村歌舞伎舞台即為這次雲門《定光》特別版表演場地。(圖片提供:公益社團法人香川縣觀光協會)

栗林公園

漫步在栗林公園感受「一步一景」,這座大名的私人勝景面積實際比「日本三大名園」更加遼闊,6座水池與13座假山交織成詩畫般的風景。源於16世紀末,歷經數代藩主松平氏的用心營造,形成了如今這座江戶時代池泉迴游式庭園的經典之作。步入園中,1400株香川著名的松樹如雲霧般聚散有致,隨著季節更迭,櫻花、梅花、楓葉、蓮花輪番綻放,每次到訪都能發現嶄新風貌。飛來峰俯瞰南湖與偃月橋的景致,那弓形倒映水中的橋影,彷彿一幅活動的山水畫卷。若想要體驗藩主視角,可以搭乘「千秋丸」和船遊湖,從水面欣賞庭園之美;或於掬月軒品茗抹茶,細味園林的雅趣。

栗林公園。(攝影:吳哲夫)
栗林公園。(攝影:吳哲夫)
在栗林公園可以「千秋丸」和船遊湖與或掬月軒抹茶品茗體驗。(攝影:吳哲夫)
在栗林公園可以「千秋丸」和船遊湖與或掬月軒抹茶品茗體驗。(攝影:吳哲夫)

商店街文青散策

我應該不能告訴你哪間烏龍麵好吃與哪裡好購物,這兩方面我不是專家,而且你得有心理準備——高松並非一線大城,8大商店街(包括那大拱廊)許多店家晚上78點後就關門了。但想當個文藝青年探店,這裡提供你筆記。體驗最道地的喫茶文化請找南新町商店街中的「南珈琲店」,只是裡面開放抽菸,對此敏感的旅人可得留意;想要氛圍新潮一些,不妨帶上好友在富有文學氣息的咖啡酒吧「半空」消磨掉整晚。書香愛好者可別錯過二手書店「なタ書」,它由前出版社職員藤井佳之開設,神秘兮兮地藏身於一座鐵皮街屋中(預約制,請事先透過社群軟體與店主確認時間);另有兩間相鄰且各具特色的書店,「本屋 ルヌガンガ」是間現代風格的獨立書店,而「YOMS」則是另一間頗具個性的二手書店,在狹窄空間中尋寶之餘,或許還能向老闆買上一杯酒。

獨立書店「本屋 ルヌガンガ」。(攝影:吳哲夫)
獨立書店「本屋 ルヌガンガ」。(攝影:吳哲夫)
二手書店「YOMS」。(攝影:吳哲夫)
二手書店「YOMS」。(攝影:吳哲夫)

呆呆獸公園/向日公園綾川

當我踏上2023年甫開設的「呆呆獸公園」,眼前孩童們在粉色呆萌幻獸間歡快奔跑,而我與周圍成人的臉上也不禁勾起童年寶可夢回憶的會心微笑。它位於香川縣綾川町,設置6個呆呆獸造型遊樂設施,完全免費開放。此外,自2019年起,呆呆獸因諧音關係而被選為香川縣觀光大使,目前縣內四處可見呆呆獸主題巴士、渡輪、計程車、人孔蓋等等,讓「呆呆獸縣」的形象深入人心。

呆呆獸公園(向日公園綾川)。(攝影:吳哲夫)
呆呆獸公園(向日公園綾川)。(攝影:吳哲夫)
香川隨處都可以找到以呆呆獸為主題的土產。(攝影:吳哲夫)
香川隨處都可以找到以呆呆獸為主題的土產。(攝影:吳哲夫)

骨付雞

香氣撲鼻的金黃雞腿上桌,我是在著名連鎖店「骨付鳥 一鶴」中親身體驗這道誕生於1950年代的美食傳奇。據說丸龜市一對夫妻受好萊塢電影女演員豪邁啃食帶骨雞腿的畫面啟發,如今已成這裡的特色。這道料理分為「小嫩雞」(ひなどり)與「老母雞」(おやどり)兩種,前者外酥內嫩多汁,後者富有嚼勁風味更為濃郁。製作過程看似簡單,只需以鹽、胡椒與大蒜調味後烘烤,但各家店鋪都發展出獨特的烹調手法。正統吃法是用紙巾包住骨頭處豪邁啃食,佐以免費捲心菜沾取盤中肉汁解膩。搭配清爽啤酒或香濃雞肉炊飯,更能完整體驗香川獨特風味。

「骨付鳥 一鶴」中「老母雞」搭配香濃雞肉炊飯等一眾小菜。(攝影:吳哲夫)
「骨付鳥 一鶴」中「老母雞」搭配香濃雞肉炊飯等一眾小菜。(攝影:吳哲夫)

金刀比羅宮

若有餘力將踏查的觸角延伸到高松隔壁的丸龜市,不妨前往曾經江戶時代的參拜勝地「金刀比羅宮」,攀爬那條綿延不絕的石階梯參拜。從表參道起,經過「大門」與「櫻馬場」,到本宮共計785階,雖然路途稍有艱辛,但朝聖之路怎可能沒有試煉呢?沿途除了層層的景緻變化,還能探訪江戶時代以來特許在聖域內經商的「五人百姓」,在他們撐起的白色和傘下品嚐「加美代飴」。經過第431階時,別忘了拜訪可愛的「金比羅犬」銅像,牠訴說著過去狗狗代主人參拜的溫馨故事。若挑戰至最深處的奧社「嚴魂神社」,則需征服全數1368階,在離開前,別忘了購買一個「天狗御守」,既是紀念,也能作為一年平安的祈願。

金刀比羅宮本宮。(攝影:吳哲夫)
金刀比羅宮本宮。(攝影:吳哲夫)
接近金刀比羅宮可以到「CAFE&RESTAURANT 神椿」,由「資生堂PARLOUR」操刀主理,可以享用咖啡、西餐,與灑滿香川特產「幸福花嫁果子」的聖代。(攝影:吳哲夫)
接近金刀比羅宮可以到「CAFE&RESTAURANT 神椿」,由「資生堂PARLOUR」操刀主理,可以享用咖啡、西餐,與灑滿香川特產「幸福花嫁果子」的聖代。(攝影:吳哲夫)

❽ 錢形砂繪

沙上藝術與海天共舞,香川觀音寺市琴彈公園內鋪展一幅令人驚嘆的壯麗景觀——「錢形砂繪」。這座巨型沙雕勾勒著古老「寬永通寶」輪廓,周圍黑松環繞,如同大自然與人文的完美對話。在17世紀初,當地漁民為以特別方式迎接藩主到訪,集體創作出這座沙上奇蹟。隨著歲月流轉,居民守護著這份文化遺產,定期修整,使其歷經風雨仍保持鮮活。稍微走1015分鐘,便能登上琴彈山展望台遠眺,古幣圖樣與蔚藍海天融為一體。值得留意的是日落時分,當燈光悄然點亮沙繪,整座作品彷彿被注入新生命,在夜色中閃耀著神秘光彩。

錢形砂繪。(攝影:吳哲夫)
錢形砂繪。(攝影:吳哲夫)

父母之濱

這塊綿延約一公里的香川縣三豐市沙灘,近年已成為日本攝影勝地、被譽為「日本版天空之鏡」。當潮水退去,沙灘上留下數以百計的潟湖水窪,在無風時刻,它們宛如被大自然安置的鏡子,映照天空與夕陽的瑰麗身影。想要捕捉完美鏡面效果,建議在日落前一小時抵達,在退潮、日落時刻相近且無風的時段,將相機置於接近地面,捕捉天空與水面的無縫連結,站在水窪旁擺出各種姿態都能創造夢幻視覺效果。不過現場都有當地志工團體排班協助遊客拍出美照,他們的動作指導或許還比業餘攝影師專業。

父母之濱。(攝影:吳哲夫)
父母之濱。(攝影:吳哲夫)

延伸閱讀

RECOMMEND

【編輯帶逛】2025大阪世博全攻略:必備物品、特色廁所、當日預約展館、脈脈周邊官方商店等實用資訊整理

【編輯帶逛】2025大阪世博全攻略:必備物品、特色廁所、當日預約展館、脈脈周邊官方商店等實用資訊整理

2025大阪世博正式登場,而在這為期半年的國際盛會,將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到訪。La Vie編輯也於4月13日~16日實際走訪現場,並從早待到晚,帶你一探有哪些注意事項、特色亮點。

大阪世博會場怎麼去?

我們先前已有介紹過如何購買門票、預約展館、交通方式等資訊,詳情可點此參考。而編輯此次選擇入住台灣晶華國際酒店集團旗下的「捷絲旅 大阪心齋橋」,位置相當便利,從心齋橋站搭車至「本町」站後,即有明顯的指引,一路上也有車站人員引導你搭乘綠色「中央線」至「夢洲」站,基本上不會迷路。而從心齋橋站搭到夢洲站約35分鐘,出站後,搭乘電扶梯或走樓梯至地面,即可見大阪世博的東門(東ゲート)入口。

在「本町」站下車後,即可見明顯的指引,引導人們前往「中央線」搭車。(攝影:Adela Cheng)
在「本町」站下車後,即可見明顯的指引,引導人們前往「中央線」搭車。(攝影:Adela Cheng)
夢洲車站牆面設有約55公尺長的電子看板,相當吸睛。(攝影:蔡耀徵 © La Vie)
夢洲車站牆面設有約55公尺長的電子看板,相當吸睛。(攝影:蔡耀徵 © La Vie)
搭乘大阪地鐵中央線到夢洲站後,可達大阪世博東門入口(東ゲート)。(攝影:蔡耀徵 © La Vie)
搭乘大阪地鐵中央線到夢洲站後,可達大阪世博東門入口(東ゲート)。(攝影:蔡耀徵 © La Vie)

假日前往須預留時間

入場前,會先進行安檢,除了不能攜帶大型行李(600mm×400mm×900mm),也禁帶瓶・罐裝飲料、任何酒類、相機腳架等物品。由於開幕當天適逢假日,加上天候不佳,有不少民眾反映光是排安檢、入場就要一小時以上,建議若是要假日時前往,得先預留好時間。(比如近期的日本黃金週為4月29日~5月6日,這段時間可能人潮眾多)

大阪世博禁止攜帶物品(圖片來源:Expo 2025官網)
大阪世博禁止攜帶物品一覽(圖片來源:Expo 2025官網)
(攝影:蔡耀徵 © La Vie)
(攝影:蔡耀徵 © La Vie)

需要準備什麼物品?

好走的鞋子:編輯從早上9點待到晚上9點,約走2萬5千步,穿上一雙好走的鞋子真的非常重要。但不論是大屋根下或是會場內都設有很多椅子,走累了幾乎都找得到地方休息,帶小朋友或老人家前往也不用太擔心。

除了能坐在大屋根下方的長椅休息,會場內也有各式椅子。(攝影:蔡耀徵 © La Vie)
除了能坐在大屋根下方的長椅休息,會場內也有各式椅子。(攝影:蔡耀徵 © La Vie)
(攝影:蔡耀徵 © La Vie)
(攝影:蔡耀徵 © La Vie)

紙本地圖或APP:這次編輯怕場內網路不穩,有先列印好紙本地圖,搭配手機APP「EXPO 2025 Personal Agent」。到場後,發現場內不少地方都有設置地圖,實際拿出地圖翻閱的次數不多,反倒是「EXPO 2025 Personal Agent」APP有定位、導航功能,對於編輯來說比較實用。不過,在編輯實際走了一整天後,第2天逛世博時,基本上不用靠地圖或APP,就可以知道展館的大概位置,當然也因為大屋根為環狀設計,展館幾乎設在圓環兩側,很好認路。如果你方向感非常不好,場內也有許多志工、相關工作人員,有問題時他們都非常樂意協助。

大屋根及會場內設有地圖。另外,大屋根柱子上也有指標,讓人們可以跟著代號找到展館方向。(攝影:蔡耀徵 © La Vie)
大屋根及會場內設有地圖。另外,大屋根柱子上也有指標,讓人們可以跟著代號找到展館方向。(攝影:蔡耀徵 © La Vie)
「EXPO 2025 Personal Agent」APP有定位、導航功能,也能查看目前哪邊的人潮較多。(圖片來源:截自EXPO 2025 Personal Agent)
「EXPO 2025 Personal Agent」APP有定位、導航功能,也能查看目前哪邊的人潮較多。(圖片來源:截自EXPO 2025 Personal Agent)

行動電源:不僅是查看地圖、當天預約展館需要,加上大阪世博採無現金交易的關係,編輯大都使用電子支付,建議攜帶一顆大容量行動電源。另外,會場的東門跟西門附近也有設置「ChargeSPOT」行動電源租借,手機沒電時可以好好利用這項服務。

大阪世博東門入口附近的「脈脈」拍照打卡點。(攝影:蔡耀徵 © La Vie)
大阪世博東門入口附近的「脈脈」拍照打卡點。(攝影:蔡耀徵 © La Vie)

輕食、水瓶:除了許多海外國家館設有餐廳,世博會場內也有美食廣場、餐車、便利商店(全家、LAWSON羅森、7-ELEVEN),不過餐廳基本上用餐時段都要大排隊,開幕當天可能是週日加上下大雨的關係,編輯連要進全家超商購物都排了半小時以上(但接下來的平日,進超商買東西就沒有大排隊的情形)。

世博會場內設有全家、LAWSON羅森、7-ELEVEN超商。特別一提的是,此次7-ELEVEN在世博打造未來型商店,部分商品包裝採用環保材質,同時制服也結合了超商品牌色:橙色、綠色及紅色。(攝影:蔡耀徵 © La Vie)
世博會場內設有全家、LAWSON羅森、7-ELEVEN超商。特別一提的是,此次7-ELEVEN在世博打造未來型商店,部分商品包裝採用環保材質,同時制服也結合了超商品牌色:橙色、綠色及紅色。(攝影:蔡耀徵 © La Vie)

如果你的目標是多逛展館,那就建議先買好麵包、飯糰、餅乾之類的輕食,會場內有很多椅子可以坐著休息用餐。也因為會場實在太大了,一直走路容易肚子餓,真心建議隨身攜帶一些小零食,以免體力不支。另外,會場內除有自動販賣機,也設有多座免費給水機,建議可以自帶水瓶。

世博會場內設有《SPY×FAMILY間諜家家酒》餐車。(攝影:蔡耀徵 © La Vie)
世博會場內設有《SPY×FAMILY間諜家家酒》餐車。(攝影:蔡耀徵 © La Vie)
就編輯觀察,垃圾桶或自動販賣機附近大概都會設有自動給水機。另外,會場內也有象印的免費清洗水瓶機器,但印象中不多。(攝影:蔡耀徵 © La Vie)
編輯觀察,垃圾桶或自動販賣機附近大概都會設有自動給水機。另外,會場內也有象印的免費清洗水瓶機器,但印象中不多。(攝影:蔡耀徵 © La Vie)

薄外套、傘、雨衣:因為大阪世博的場地靠海,晚上偏涼之外,遇上下雨、海風吹來時,會滿需要一件薄外套。另外,開幕當天淒風苦雨,雨傘基本上沒什麼用,還是建議帶件雨衣。

由於大阪世博的會場「夢洲」靠海的關係,一下雨加上海風吹來,可用淒風苦雨來形容。(攝影:蔡耀徵 © La Vie)
由於大阪世博的會場「夢洲」靠海的關係,一下雨加上海風吹來,可用淒風苦雨來形容。(攝影:蔡耀徵 © La Vie)

防曬產品:接下來日本將逐漸轉熱、陽光會滿強烈,建議攜帶遮陽傘、帽子、防曬乳等用品。

大阪世博會場天氣好時滿曬的,建議做好防曬準備。(攝影:蔡耀徵 © La Vie)
大阪世博會場天氣好時滿曬的,建議做好防曬準備。(攝影:蔡耀徵 © La Vie)

截圖或列印好的QRcode:由於進入展館時,需出示電子門票的QRcode給工作人員掃描,若怕現場網路不穩,建議先截圖;編輯也觀察到滿多老人家會先準備列印好的QRcode,比較不會手忙腳亂。

如果你是集章愛好者,可在會場官方商店購買集章護照,或是自備小本本來蓋章,每個展館都有特別的集章設計。(攝影:蔡耀徵 © La Vie)
如果你是集章愛好者,可在會場官方商店購買集章護照,或是自備小本本來蓋章,每個展館都有特別的集章設計。(攝影:蔡耀徵 © La Vie)

大阪世博的廁所多嗎?

根據官方資料顯示,整個世博約有45座廁所,且不論是會場內,或是大屋根上都設有洗手間;編輯實際走一趟後,也認為場內廁所密集度算高,且幾乎不用排很久。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大阪世博邀請了多組年輕建築師團隊設計廁所、休息區、快閃舞台等20座設施,為會場增添更多獨特的風景。

大屋根上也有洗手間(攝影:蔡耀徵 © La Vie)
大屋根上也有洗手間(攝影:蔡耀徵 © La Vie)
トイレ8:設計者:斎藤 信吾 + 根本 友樹 + 田代 夢々 | 斎藤信吾建築設計事務所 + Ateliers Mumu Tashiro (攝影:蔡耀徵 © La Vie)
トイレ8 設計者:斎藤 信吾 + 根本 友樹 + 田代 夢々 | 斎藤信吾建築設計事務所 + Ateliers Mumu Tashiro (攝影:蔡耀徵 © La Vie)
トイレ7:設計者:鈴木 淳平 + 村部 塁 + 溝端 友輔 | HIGASHIYAMA STUDIO + farm + 株式会社 NOD (攝影:蔡耀徵 © La Vie)
トイレ7 設計者:鈴木 淳平 + 村部 塁 + 溝端 友輔 | HIGASHIYAMA STUDIO + farm + 株式会社 NOD (攝影:蔡耀徵 © La Vie)
トイレ5:設計者:米澤 隆 | 米澤隆建築設計事務所 (攝影:蔡耀徵 © La Vie)
トイレ5 設計者:米澤 隆 | 米澤隆建築設計事務所 (攝影:蔡耀徵 © La Vie)
休憩所4:設計者:服部 大祐 + 新森 雄大 | 一級建築士事務所 Schenk Hattori Niimori Jamison (攝影:蔡耀徵 © La Vie)
休憩所4 設計者:服部 大祐 + 新森 雄大 | 一級建築士事務所 Schenk Hattori Niimori Jamison (攝影:蔡耀徵 © La Vie)

走一圈大屋根要多久?

「大屋根RING」為大阪世博會場中的象徵性建築,除了親眼看非常壯觀,人們也能透過搭電扶梯、走樓梯或搭電梯的方式登上屋頂,360度觀賞整個會場、遠眺大阪景觀。編輯這次是在接近黃昏時登上大屋根,走走停停繞完一圈約40~50分鐘,非常推薦走完一圈,以不同視角欣賞世博。不過,大屋根上面沒有可以坐著休息的地方,大家可以評估一下體力;走累了也可以搭電梯或電扶梯下來,編輯體感上,差不多每走5分鐘就會遇到可以搭下去的電梯或電扶梯。

「大屋根RING」為大阪世博會場中的象徵性建築,編輯實際繞一圈大概需花費40~50分鐘。(攝影:蔡耀徵 © La Vie)
「大屋根RING」為大阪世博會場中的象徵性建築,編輯實際繞一圈大概需花費40~50分鐘。(攝影:蔡耀徵 © La Vie)
搭電扶梯登上大屋根也是個有趣的體驗。(攝影:蔡耀徵 © La Vie)
搭電扶梯登上大屋根也是個有趣的體驗。(攝影:蔡耀徵 © La Vie)

安排幾天到大阪世博玩?

先說結論:一天絕對是逛不完。這次編輯待好待滿4天,還是有部分展館沒看到,建議至少安排2天,第一天可先熟悉方位,以及摸索喜歡的展館類型,第二天在「當日預約」展館時就會比較有頭緒。若你純粹只是想感受大阪世博的氣氛,不介意能進去幾個展館,或只是欣賞各展館建築外觀也滿足,那還是建議這一天還是要從早待到晚,好好享受會場日夜截然不同的氛圍。

大阪世博日與夜各有不同的氛圍。(攝影:蔡耀徵 © La Vie)
大阪世博日與夜各有不同的氛圍。(攝影:蔡耀徵 © La Vie)
(攝影:蔡耀徵 © La Vie)
(攝影:蔡耀徵 © La Vie)

善用「當日預約」功能

大阪世博展館目前採預約、現場排隊(也有現場抽整理券,但較少)的方式。 編輯這次4天大概看了30個館,主要是靠「當日預約」,以及入場前的3次預約機會:兩個月前抽選、7日前抽選(如果你真的非常想去某個館,也可以5個志願都選同個館的不同時段,以增加中獎率),以及3天前~前一天上午9點前的先搶先贏預約(3天前指的是日本時間零時開始)。

「當日預約」為參觀者進入世博會場10分鐘後,即可預約當天尚有空位的展館。而在進入展館10分鐘後,才可再預約下一個展館,因此若你熟悉會場方位,便能在預約時選擇較鄰近展館、減少移動時間,將「當日預約」的效益最大化。

但大部分的海外國家館採現場排隊制,建議一早到會場或是傍晚過後再去排隊,人潮會較少。依編輯經驗,平日下午排國家館,大概要半小時以上才能進去;平日傍晚後,約排15分鐘內。雖然世博到晚上10點,但晚上9點時就開始有廣播提醒10點關門,也有部分展館晚上8點就不接受入場了,若真的有非看不可的展館,得斟酌一下時間。

「當日註冊」同樣是從「我的門票」中預約,一次只能預約一個館,進入展館10分鐘後,才可再預約下一個展。(圖片來源:截自EXPO 2025)
「當日註冊」同樣是從「我的門票」中預約,一次只能預約一個館,進入展館10分鐘後,才可再預約下一個展。(圖片來源:截自EXPO 2025)

本屆世博的事前抽籤制,是為減少排隊時間,但並非所有的展館都在抽選名單上,熱門的國家館基本上還是要大排隊。不過,編輯造訪的時候,「美國館」都不在預約選項內,但這幾天美國館也開放當日預約,推測接下來有許多展館應該也會適時調整。

編輯也推薦可以透過「EXPO 2025 Personal Agent」APP,觀察目前哪邊人流較少,減少排隊時間。須特別留意的是,大部分國家館的展覽與餐廳是分開排隊,小心別排錯隊。

大部分國家館的展覽與餐廳是分開排隊(攝影:蔡耀徵 © La Vie)
大部分國家館的展覽與餐廳是分開排隊(攝影:蔡耀徵 © La Vie)

哪裡買「脈脈」周邊?

世博會場的東門與西門附近各有一個官方周邊商品店,販賣的品項略有不同,有些是該店限定。若是想買世博與JR西日本鐵道合作推出的「ICOCA」,則是位在西門周邊商品店旁邊。另外,退稅中心在「科威特館」對面,若要退稅建議傍晚過後去比較不會排隊,但要留意的是,基本上只有在官方商店買的周邊才能退稅,國家館購買的商品則不行。

世博東門入口附近設有官方周邊商品店(攝影:蔡耀徵 © La Vie)
世博東門入口附近設有官方周邊商品店(攝影:蔡耀徵 © La Vie)
東門的官方周邊店有販售脈脈扭蛋(攝影:蔡耀徵 © La Vie)
東門的官方周邊店有販售脈脈扭蛋(攝影:蔡耀徵 © La Vie)
大阪世博與JR西日本鐵道的聯名商店位在西門附近。(攝影:蔡耀徵 © La Vie)
大阪世博與JR西日本鐵道的聯名商店位在西門附近。(攝影:蔡耀徵 © La Vie)

大阪世博還有什麼活動?

國家日:大阪世博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國家、國際組織參與,為讓大家更了解參展方的文化,世博期間,也將舉辦國家日、特別日的活動。有興趣者,可點此參考官方日程表,或是點開「EXPO 2025 Visitors」APP,直接搜尋當日有什麼活動。

「EXPO 2025 Visitors」APP也可以按類型搜尋活動。(圖片來源:截自EXPO 2025 Visitors)
「EXPO 2025 Visitors」APP也可以按類型搜尋活動。(圖片來源:截自EXPO 2025 Visitors)

夜間水舞秀:世博期間舉辦的水舞秀「アオと夜の虹のパレード(藍夜彩虹遊行)」,雖採預約抽選制(有座位),不過因為表演是在戶外空間,稍微站遠一點或是在大屋根上也看得見水舞秀。

大阪世博夜間水舞秀時間
4月13日~ 4月30日 
1回目 19:10~
2回目 20:30~ 

5月1日~ 8月31日
1回目 19:30~
2回目 20:30~ 

9月1日 ~ 10月13日
1回目 19:10~
2回目 20:30~ 

煙火大會:在近半年的大阪世博期間,日本全國知名的花火大會將齊聚夢洲,帶來專屬世博的特別演出,也展現出日本獨有的花火文化與最高水準的技術。活動日期為:4/26、5/31、6/28、7/21、7/23、8/23、9/27、10/8。

大阪世博期間,日本全國知名的花火大會將齊聚夢洲。本圖為開幕當天施放的煙火。(圖片來源:JAPAN FIREWORKS EXPO)
大阪世博期間,日本全國知名的花火大會將齊聚夢洲。本圖為開幕當天施放的煙火。(圖片來源:JAPAN FIREWORKS EXPO)

EXPO HALL外牆投影:為呼應大阪世博主題「生命閃耀未來社會的設計」,世博期間,將有展現未來願景的作品,投影在EXPO HALL的外牆上。投影時間為19:30~19:50、20:10~20:30(建議至「EXPO 2025 Visitors」APP確認每日投影時間)

世博每晚也將有作品投影在EXPO HALL外牆上。(攝影:蔡耀徵 © La Vie)
世博每晚也將有作品投影在EXPO HALL外牆上。(攝影:蔡耀徵 © La Vie)
用來舉辦音樂、戲劇、傳統與現代表演藝術、未來型娛樂等舞台活動的EXPO HALL,由建築大師伊東豊雄操刀設計。(攝影:蔡耀徵 © La Vie)
用來舉辦音樂、戲劇、傳統與現代表演藝術、未來型娛樂等舞台活動的EXPO HALL,由建築大師伊東豊雄操刀設計。(攝影:蔡耀徵 © La Vie)

無人機表演:世博會期間,將舉行以「One World, One Planet.」為題的無人機表演。時間為每晚20:55~21:00。如遇天候不佳也將取消。

世博會期間,每晚將舉行以「One World, One Planet.」為題的無人機表演。(圖片來源:株式会社レッドクリフ)
世博會期間,每晚將舉行以「One World, One Planet.」為題的無人機表演。(圖片來源:株式会社レッドクリフ)

腳酸救星「e Mover」巴士

從東門移動到西門,步行大概要20~30分鐘,若你走到腳痛,推薦搭乘「e Mover」循環巴士,一趟為400日圓、一日無限搭乘券為1,000日圓,付款方式同樣採無現金交易,可用交通卡、信用卡、電子支付;巴士運行時間為上午9點至晚上9點,每3~5分鐘有一班。

編輯也非常推薦有機會一定要搭一次「e Mover」巴士,從車窗望出去的會場風景,感受特別不同,尤其當巴士穿過世博象徵性的「大屋根」下方,真的是非常魔幻的體驗。

世博會場「e Mover」路線圖。夢洲車站靠近「e Mover」的第5站,可在此下車。(圖片來源:Osaka Metro)
世博會場「e Mover」路線圖。夢洲車站靠近「e Mover」的第5站,可在此下車。(圖片來源:Osaka Metro)
e Mover巴士(攝影:蔡耀徵 © La Vie)
e Mover巴士(攝影:蔡耀徵 © La Vie)

2025大阪世博(2025大阪萬博)
展期:2025年4月13日至10月13日,早上9點至晚上10點

更多資訊可至EXPO 2025官網,或至大阪市的大阪・関西万博情報官網查詢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