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出新時代的工藝生活美學!專訪「紅琉璃WORK SHOP」,一窺當代玻璃工藝的細膩美好

紅琉璃WORK SHOP

隨著新北市美術館預計於2024年底全面開放,為鶯歌帶來新氣象,現在步出鶯歌火車站,站前多了一條能銜接至捷運三鶯線及美術館的「彩虹通廊」。沿著廊道施施而行的來往過路客,總不免被一旁建築空間裡頭冒出火光的窯爐給吸引住目光。

烈焰中與時間賽跑

2023年秋天甫進駐的「紅琉璃WORK SHOP」,是工藝品牌「紅琉璃」最新成立的工作坊。偌大的空間裡頭,集結品牌的玻璃藝品和旗下子品牌「GOODGLAS 好玻」的玻璃生活器物展售,更擺放了大型專業設備,規劃為工作坊。

走進工作坊,不僅有機會看見工藝家在玻璃熱區現場示範,平時難得一見廬山真面目的窯爐也令人感到好奇。品牌總監王語儂指出,窯爐內溫度高達上千度,當窯門一打開,熱氣直接衝出來,對在場觀看的民眾來說會是很直接的體感衝擊,也更能「感同身受」藝術家在創作時的辛苦。

「以琉璃工藝來講,作品規格越大、層次越多的,難度就會有所提升。」站在空氣飄散著高溫的爐邊,王語儂說明玻璃原料置於窯爐內加熱時,就像是具有流動性的麥芽糖膏,一旦取出接觸到冷空氣就會硬化,「就像是在跟時間賽跑,老師要怎麼把熔製好的玻璃膏塑出他想要的形體,這就是滿關鍵的地方。」

工作坊推出「Be b blower」課程,讓民眾在工藝家的協助下參與玻璃吹製流程,從一開始的吹桿預熱、取料定型、上色、回溫整形、吹擴,到最後的擴口、點水敲取都能完整體驗。

迄今,工作坊也舉辦了兩次的「窯口主題日」,邀請玻璃工藝家現場展演,再帶著學員完成作品。其中一場,就由擅於玻璃色料層次堆疊與配色的工藝家戴文泰,分享他如何將流動的四季片光呈現於玻璃上的創作歷程,展現當代玻璃創作的細膩美好。

現由玻璃家族第二代與第三代一起經營的「紅琉璃」,在品牌經營的思維上,擁有極大的彈性與創意。維持堅實的技藝,但在作品的造型與包裝上,更強調美感與設計創意,讓品牌穩紮穩打地不斷茁壯。圖為飾品盤《透明日常》。(圖片來源:《生活工藝誌第10期》)
現由玻璃家族第二代與第三代一起經營的「紅琉璃」,在品牌經營的思維上,擁有極大的彈性與創意。維持堅實的技藝,但在作品的造型與包裝上,更強調美感與設計創意,讓品牌穩紮穩打地不斷茁壯。圖為飾品盤《透明日常》。(圖片來源:《生活工藝誌第10期》)
紅琉璃在鶯歌打造的玻璃工作坊,面對一般大眾,透過設計與有趣的活動,讓玻璃工藝走入大眾日常。(圖片來源:《生活工藝誌第10期》)
紅琉璃在鶯歌打造的玻璃工作坊,面對一般大眾,透過設計與有趣的活動,讓玻璃工藝走入大眾日常。(圖片來源:《生活工藝誌第10期》)

一圓深植心中的品牌夢

玻璃技法講起來頭頭是道,不過王語儂打趣說:「說一個好笑的,我們(行銷團隊)都不會做玻璃。」品牌堅實的技術底氣,和發展玻璃工藝的深厚底蘊,都來自王語儂的父親——紅琉璃創辦人王獻德的畢生所學。

身為玻璃家族第二代,王獻德的成長記憶有如臺灣玻璃產業的縮影。他是家中長子,從小就被爸爸視為接班人帶在身邊,在各個玻璃工廠間轉來轉去,父親王南雄是臺灣第一代玻璃藝師,從原料配方到各項技法無不熟稔,「你去看早期廟宇屋脊上龍鳳雕像用的彩色玻璃,那些都是我們做的。」

耳濡目染下,王獻德對玻璃產生濃厚興趣,在網路還沒有那麼發達的年代,國外的雜誌成了他汲取靈感的來源。退伍後他追隨父親的腳步投入玻璃產業,甚至創辦工廠,雖然一度受挫而將事業重心轉往中國發展,二十年間往返兩岸打拚,他始終沒有放棄深藏心中的玻璃夢。

早年代工生產,燈飾、器皿都是大宗,更為臺灣贏得「照明王國」美譽,王獻德還記得,小時候去工廠打工,一天要做上千個燈罩。走過外銷黃金年代到傳產凋零這段歷程,師傅們在工作現場的每一滴汗水,他都看在眼裡,「我們要一直做代工嗎?」

為了讓這些他視為家人的技術者能受到重視,為了實踐自己心中的創作渴望,也是為了正面迎向大環境的轉變,王獻德回到臺灣,在2012年創立「紅琉璃」,期能成為玻璃工藝平臺,延續深厚的技藝和文化,讓玻璃工藝得以推廣。

紅琉璃主打高端精緻的工藝精品,子品牌「GOODGLAS 好玻」則訴求一般大眾、年輕有趣的設計。色彩鮮豔的玻璃吸管與雙層杯都是市場上熱銷,且切中大眾需求的產品。(圖片來源:《生活工藝誌第10期》)
紅琉璃主打高端精緻的工藝精品,子品牌「GOODGLAS 好玻」則訴求一般大眾、年輕有趣的設計。色彩鮮豔的玻璃吸管與雙層杯都是市場上熱銷,且切中大眾需求的產品。(圖片來源:《生活工藝誌第10期》)
(圖片來源:《生活工藝誌第10期》)
(圖片來源:《生活工藝誌第10期》)
王獻德 (圖右)與戴文泰(圖中)、林志雄(圖左)兩位師傅一起協作。(圖片來源:《生活工藝誌第10期》)
王獻德 (圖右)與戴文泰(圖中)、林志雄(圖左)兩位師傅一起協作。(圖片來源:《生活工藝誌第10期》)

薪傳玻璃工藝

「最主要是我太愛玻璃這個材質了!所以我不會滿足於只是做一些簡單的生活擺件。」數十年的經驗加上自身美感素養,王獻德練就一雙火眼金睛,但凡看到任何陶瓷、金屬的物件,只要覺得漂亮,他都會在腦海裡自動轉換為玻璃材質可以如何製作,希望玻璃的運用不再局限於傳統的生活用品,而能有更多的可能性。

原本父親希望他接手工廠的生產管理,只把原料配方傳授給他,製作技巧都是王獻德憑著自己對玻璃的熱情向師傅學來。「我不會只滿足於單一技法,比如師傅做這個動作,我就想要看看別的師傅會怎麼做。」光是製程中玻璃產生一個氣泡的成因,王獻德就可以追著十個師傅問到不同答案,化為自己習藝路上的養分。

回到窯爐前,工藝家正在製作王獻德最引以為豪的雲霧杯。這個作品使用的,是三十年前他以石材紋路為發想所研發的「雲霧」技法,早在1994年就申請生產專利。在窯爐的熊熊火焰中,玻璃膏上的色粉循著吹管的轉動軌跡流淌,形成絲絲縷縷的線條,有如雲霧繚繞。

為了保持玻璃膏的溫度於熔融狀態,要不斷進出窯爐以反覆加溫,才有機會擴吹、塑型。王獻德指著另一款爵杯說上頭的純金金箔得要在玻璃約七百度時放上去,才能附著得很好,如果溫度太高,金箔會被燒掉,「這些完全沒有SOP可循,只能靠師傅的經驗判斷出適合的溫度。」

看著師傅們熟練地手工挑料,不管是將玻璃膏放置到鐵碗中「滾料」做出勻稱造型,或是眼明手快地手持剪刀「剪料」去除多餘用料,在在考驗手感、反應及敏捷度。行雲流水的動作背後,是大半輩子的職人工藝累積。

工藝家戴文泰示範《雲霧杯》的塑形。(圖片來源:《生活工藝誌第10期》)
工藝家戴文泰示範《雲霧杯》的塑形。(圖片來源:《生活工藝誌第10期》)
(圖片來源:《生活工藝誌第10期》)
(圖片來源:《生活工藝誌第10期》)
(圖片來源:《生活工藝誌第10期》)
(圖片來源:《生活工藝誌第10期》)

將工藝帶入生活

十餘年前紅琉璃創立之際,王獻德的一大創舉就是導入設計思維。他和新生代的年輕設計師合作,自己則在當中擔任設計與製作之間的橋樑。對他來說,產品「藝術化」曲高和寡、影響有限,並非他的目標,唯有把好的作品做出來,而且「市場化」人人都能接觸到,才能將工藝真正的帶入到生活,將傳統玻璃製品提升為具現代美學的生活用品。

十餘年後工作坊的設立,是品牌的又一大步,透過這個空間,重塑工藝價值感。談及設立工作坊的初衷,王語儂表示,除了透過近距離的互動體驗,讓大家認識玻璃吹製的過程,也提供想要學習或創作的年輕人一個新的場域,將品牌過去累積的工藝經驗轉化為實體教科書,培育新一代的玻璃職人,就像是一場玻璃工藝的永續行動。

王獻德強調,只要是對玻璃有興趣的年輕人,他都希望可以透過工作坊整合資源,創造交流互動,鏈結更多跨界能量,讓臺灣的玻璃工藝有機會走上世界舞臺。「玻璃千變萬化,很有趣的!」望向千度窯爐口,他一臉著迷地說道,眼神裡似有熠熠火光,那是玻璃工藝的薪傳之火。

紅琉璃位於鶯歌的工作坊,結合了選物與體驗,開幕至今意外吸引到不少過路客報名參加手作體驗。(圖片來源:《生活工藝誌第10期》)
紅琉璃位於鶯歌的工作坊,結合了選物與體驗,開幕至今意外吸引到不少過路客報名參加手作體驗。(圖片來源:《生活工藝誌第10期》)
《雲霧之境》系列是紅琉璃的熱銷商品,作品使用了紅琉璃創辦人王獻德之「玻璃雲霧效果」,玻璃杯身呈現出輕柔、飄渺的視覺效果。(圖片來源:《生活工藝誌第10期》)
《雲霧之境》系列是紅琉璃的熱銷商品,作品使用了紅琉璃創辦人王獻德之「玻璃雲霧效果」,玻璃杯身呈現出輕柔、飄渺的視覺效果。(圖片來源:《生活工藝誌第10期》)
除了餐飲器具,好玻也將產品延伸至花器,以泡泡為概念而設計的《BUBBLE 擴香花器》目標客群是新生代的一般消費者,花器的造型與設計都更加年輕化,並加入高彩度的色彩,非常具有活力。(圖片來源:《生活工藝誌第10期》)
除了餐飲器具,好玻也將產品延伸至花器,以泡泡為概念而設計的《BUBBLE 擴香花器》目標客群是新生代的一般消費者,花器的造型與設計都更加年輕化,並加入高彩度的色彩,非常具有活力。(圖片來源:《生活工藝誌第10期》)
這是紅琉璃鶯歌工作坊首件推出的作品《窯口燭台》,以傳統窯口為造型發想,也象徵工作坊的成立。(圖片來源:《生活工藝誌第10期》)
這是紅琉璃鶯歌工作坊首件推出的作品《窯口燭台》,以傳統窯口為造型發想,也象徵工作坊的成立。(圖片來源:《生活工藝誌第10期》)

文字|張雅琳 

攝影|林家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