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臺灣文博會看展懶人包!8/23至9/1台南登場,文化策展、品牌商展亮點一次看

2024臺灣文博會「懶人包」!8/23-9/1台南登場,文化策展亮點一次看

2024臺灣文博會於8月23日至9月1日盛大登場,本屆移師建城400年的臺南舉辦,多個主題館、地方館和集結近700攤的品牌商展皆於大臺南會展中心登場,另外還有深入台南文化歷史的多元策展散落在城市各個角落,共有哪些展覽?又有哪些亮點?以下幫你整理好了!

2024臺灣文博會「懶人包」!8/23至9/1台南登場,文化策展亮點一次看
(圖片提供:宜東文化)

2024臺灣文博會 策展概念

今年,臺灣文博會首度來到臺南,將命題定為「寶島百面」,聚焦在以「歷史」為方法的文化實踐,匯集多元的微型歷史。「百面」從臺語發音「pah-bīn」來看,意為「百分之百、充滿信心」的絕對肯定;而從華文字面來看,則可視為「寶島充滿百變的多樣性」。

2024臺灣文博會「懶人包」!8/23至9/1台南登場,文化策展亮點一次看
(圖片提供:宜東文化)

本次⽂化展區在空間型態上以「⽂化細胞」為單元,由工二建築設計長胡靖元擔任空間總監,象徵寶島上的每⼀個⼈、每⼀個主體、每⼀個縣市、每⼀個議題,本都有不同的樣貌,但進入細胞內,與⾃由的基因染⺠主⾊體,都深植其中。在策展形式上,則有走讀、記錄展示、展演論壇等,擴大場域並跨越時空侷限,邀請觀眾一同探討各種議題。

延伸閱讀 >>> 2024文博會前進臺南!專訪總策展人羅健毓、商展總監黃昱禎

2024臺灣文博會「懶人包」!8/23至9/1台南登場,文化策展亮點一次看
(圖片提供:宜東文化)

2024臺灣文博會 主視覺設計

臺南四百年的歷史,與在此生活的人們交互共融出這座城市的多樣性面貌。本屆文博會主視覺設計由臺南在地團隊「毛毛雨設計」操刀,藉著象徵「百面」的連續幾何圖紋,賦予傳統文化符號全新樣貌。三個視覺圖形輪廓分別取樣自孔廟、傳統工藝金銀細工,以及後壁崁頂射火馬,融入在如同臺南市景圓環特色的文字紋理中;標準字也結合古代建築特徵,展現今昔多元共存的兼容性。

至於色彩運用,則希望打破常與臺南連結的沉穩色彩,選用粉藍、粉綠、藍綠等三種鮮明配色,分別代表「多元視角的交流碰撞」、「充滿活力的創意量能」,以及「兼容並蓄的文化細胞」。

延伸閱讀 >>> 2024臺灣文博會「寶島百面」主視覺亮相!臺南孔廟、傳統工藝金銀細工、崁頂射火馬化為圖紋

▶ 大臺南會展中心

01 文化策展「寶島百面」

地點|大臺南會展中心 1樓、3樓

2024臺灣文博會「懶人包」!8/23至9/1台南登場,文化策展亮點一次看
(圖片提供:宜東文化)

今年,文博會突破過去文化策展及品牌商展各自分離的狀態,以「文化細胞」為概念,將文化議題導入大型視覺裝置,展示於商展會場中。從一樓的「細胞相挵」到三樓的「細胞做伙」,藉由展覽、劇場或講堂等形式,深入挖掘寶島內在DNA、展開古今對話。

2024臺灣文博會「懶人包」!8/23至9/1台南登場,文化策展亮點一次看
(圖片提供:宜東文化)
2024臺灣文博會「懶人包」!8/23至9/1台南登場,文化策展亮點一次看
(圖片提供:宜東文化)
2024臺灣文博會「懶人包」!8/23至9/1台南登場,文化策展亮點一次看
(圖片提供:宜東文化)

02 品牌商展

地點|大臺南會展中心 1樓

至於大眾最期待的品牌商展,本年度共有近700攤參展,共分為4大區域,包含「文創品牌展區:啥物攏好買、百面良品」、集結在地經營品牌的「臺南起家厝:對府城・到世界」、展示文創產業新生代的「新秀展區:那會遮gâu」,以及包含台南在地出身的創作品牌「微疼」、「霸軒與小美」、「波波鴿」等IP的「IP授權展區:新寶島・金鑠鑠」,帶來多樣周邊商品。

2024臺灣文博會「懶人包」!8/23至9/1台南登場,文化策展亮點一次看
(圖片來源:臺灣文博會)

03 文策院主題館「閱聽諸事會社」

地點|大臺南會展中心1樓 E06

文策院以臺灣人日常閱聽行為為主軸,將各種數據轉化為即時互動的展出形式,幫助觀者更加了解臺灣IP應用與閱聽行為,或許還會發現意想不到的有趣故事。

2024臺灣文博會「懶人包」!8/23至9/1台南登場,文化策展亮點一次看
(圖片來源:文策院)
2024臺灣文博會「懶人包」!8/23至9/1台南登場,文化策展亮點一次看
(圖片來源:文策院)

04 工藝中心主題館「物輪轉 Ū LÌAN-TŃG」

地點|大臺南會展中心1樓 特展區

「物輪轉」是文化的軌跡,是產業的興盛,是生命活絡,是器物的大量使用,它代表臺灣工藝在各處不斷綻放的光華,也代表循環不息的工藝精神。「物輪轉」共有5個展區以及4日體驗講座活動,探討工藝的未來、現在與過去。

2024臺灣文博會「懶人包」!8/23至9/1台南登場,文化策展亮點一次看
(圖片來源:工藝中心)
2024臺灣文博會「懶人包」!8/23至9/1台南登場,文化策展亮點一次看
(圖片來源:工藝中心)

05 屏東地方館「屏實力上場」

地點|大臺南會展中心3樓 大員廳

2024臺灣文博會「懶人包」!8/23至9/1台南登場,文化策展亮點一次看
(圖片來源:屏東縣政府)

屏東南北幅員遼闊,屏北地理環境多樣,擁有豐富的人文歷史,著名的「塔加里揚社南遷」、「阿猴城建城」,以及日本時代許多現代化建設,都於此區域展開;而屏南三面環海,擁有壯闊的海洋資源,「羅妹號事件」、「牡丹社事件」、「恆春建城」等牽涉多族群的重大事件都發生於此。本次屏東館以地域特徵極限運動場為概念,區分多個展示主題,呈現屏東多元且充滿量能的文化面貌。

2024臺灣文博會「懶人包」!8/23至9/1台南登場,文化策展亮點一次看
(圖片來源:屏東縣政府)

06 澎湖地方館「仙境夢游」

地點|大臺南會展中心3樓 大員廳

2024臺灣文博會「懶人包」!8/23至9/1台南登場,文化策展亮點一次看
(圖片來源:澎湖縣政府)

澎湖館營造夢中仙境氛圍,並以1623年荷蘭人繪製的「澎湖島地圖」作為探索指引,展出包含洪根深〈澎荷史事〉當代水墨、潘勁〈古沈船重築計畫:將軍一號〉新媒體藝術、陳景容〈望你早歸〉馬賽克、集結多位攝影家的視覺牆,以及張湄〈再泊澎湖〉陳淑瑤《流水帳》等文學作品。

2024臺灣文博會「懶人包」!8/23至9/1台南登場,文化策展亮點一次看
(圖片來源:澎湖縣政府)

▶ 臺南概念展區

01 「出發!發現之島」

地點|臺南文創園區 香蕉商場

2024臺灣文博會「懶人包」!8/23至9/1台南登場,文化策展亮點一次看
(圖片來源:文化部)

臺灣與海洋的關係密不可分,不同時期來自世界各地的人紛紛渡海來到這塊土地,在這裡發現各種新奇事物,也為這座小島增添多元共融的文化風景。「出發!發現之島」展區邀請壁畫藝術家陳于安合作,以大型壁畫深入淺出介紹臺灣地理人文,並引導觀眾發揮創意,深化對臺灣文化的認識。

02 「靜物劇場」

地點|臺南文創園區 茉莉工坊

2024臺灣文博會「懶人包」!8/23至9/1台南登場,文化策展亮點一次看
(圖片來源:文化部)

荷蘭人受到青花瓷啟發,發展了自己的「臺夫特藍」;而作為水果王國、科技之島的臺灣,和這段歷史之間能激盪出什麼火花?「靜物劇場」展覽以水果命名,展出臺灣的芒果藍、蓮霧藍與釋迦藍,轉譯當今面對歷史、訊息與符號的狀態,引領「臺灣製造」的認同與新記憶。

03 「Lesson :D」

地點|321巷藝術聚落、西竹圍之丘文創園區、藍晒圖文創園區

2024臺灣文博會「懶人包」!8/23至9/1台南登場,文化策展亮點一次看
(圖片提供:阮劇團)

由總策展單位「阮劇團」藝術總監汪兆謙領軍,以「不會考的必修課」為題發展出多個展覽空間,邀請多位藝術家、策展人合作,將321巷藝術聚落的每個展間比喻為教師室、家政教室、自然實驗室、保健中心等校園空間,透過有趣的展覽形式與觀者互動,深入台南多元的歷史文化面向。同時,策展團隊也規劃一系列盛夏戶外活動,如小夜市活動「愛踅小夜市——I Say Love Night Market」、「頭文字 :D」快閃遊行等,還有劇團演員精心策劃的「後院時間」,融合劇場藝術和實踐探索,藉由遊戲和互動,探索劇場背後的藝術秘密。

延伸閱讀 >>> 前進2024臺灣文博會「Lesson :D」展區!巨大貓貓「巷仔Niau」、多元展覽空間、小夜市等亮點整理

2024臺灣文博會「懶人包」!8/23至9/1台南登場,文化策展亮點一次看
(圖片提供:阮劇團)
2024臺灣文博會「懶人包」!8/23至9/1台南登場,文化策展亮點一次看
(圖片提供:阮劇團)
2024臺灣文博會「懶人包」!8/23至9/1台南登場,文化策展亮點一次看
(圖片提供:阮劇團)

除了321巷藝術聚落主展區外,「Lesson :D」也延伸到西竹圍之丘文創園區藍晒圖文創園區。前者以「看漫畫長知識」為主題,展以漫畫創作轉譯不同時期的臺灣歷史場景;後者則規劃「海島萬花筒」文創校區,策劃大型IP裝置藝術等展覽內容,募集並挖掘具有潛力的創作者。

2024臺灣文博會《寶島百面》 

▸ 文化策展、主題館、地方館

地點|大臺南會展中心(臺南市歸仁區歸仁十二路3號)
日期|8/26–29 10:00-18:00、8/30–31 10:00-20:00、9/1 10:00-17:00

▸ 品牌商展

地點|大臺南會展中心1樓(臺南市歸仁區歸仁十二路3號)
日期|8/28–29 10:00-18:00、8/30–31 10:00-20:00、9/1 10:00-17:00

▸ 臺南概念展區

地點|321巷藝術聚落、西竹圍之丘文創園區、藍晒圖文創園區、臺南文創園區
日期|8/23-9/01

延伸閱讀

RECOMMEND

畫作藏玄機!奇美博物館「畫師們」特展,用科學解謎藝術

奇美博物館年度特展《畫師們:走進16、17世紀尼德蘭繪畫時代》正如火如荼展開,這場穿越時空的藝術盛宴,不僅展示了奇美博物館的豐富珍藏,還藉由科學檢測與藝術史研究的結合,揭開了畫作背後隱藏的故事與細節,讓觀眾得以一窺這些作品的歷史軌跡與創作過程,值得民眾前往觀展,細細品味。

(圖片提供:奇美博物館)
奇美博物館特展《畫師們》,以畫作搭配科學檢測圖像,呈現畫作底下的祕密。(圖片提供:奇美博物館)

歷時12年研究 科學檢測與藝術史結合

近年來,科學檢測技術在國際藝術研究中扮演重要角色,奇美博物館自12年前開始結合藝術史與科學檢測進行藏品研究,揭示畫作肉眼無法察覺的細節與背後隱藏的訊息。《畫師們:走進16、17世紀尼德蘭繪畫時代》即是歷時12年的研究成果,用深入淺出的方式與大眾分享畫作背後的祕密。

(圖片提供:奇美博物館)
奇美博物館特展《畫師們》,民眾可以透過互動裝置,察看作品影像與隱藏在畫作底下的細節。 (圖片提供:奇美博物館)

奇美博物館表示,當學者對作品的風格、圖像或歷史背景產生疑問時,會希望藉由科學檢測找到新線索,例如透過X光、紅外線等技術,可以發現肉眼無法觀察到的底稿、修改細節,甚至後人修補的痕跡。有時科學檢測也能帶來意外的發現,例如畫作的顏料成分或繪畫技法與預期不符,或者畫作曾被修改、甚至被後人添加了新的元素。這些發現不僅豐富了對作品的理解,更開啟了新的研究方向。

館方強調,雖然透過科學檢測仍然無法完全重建作品的生命史,但希望盡可能地評估作品原本的樣貌或使用的材料,讓研究人員能對作品有更完整的分析與詮釋,進而讓觀眾有機會深入認識這些珍貴的藝術品。

(圖片提供:奇美博物館)
奇美博物館特展《畫師們》,單元四「會遇到哪些研究難題?」,透過燈箱互動展示,認識紅外線、紫外光、X光等光線特性,了解科學檢測的方法。(圖片提供:奇美博物館)

作品分享一:風車前的旅人 找到遺失的拼圖

作品〈風車前的旅人〉為楊.布魯赫爾二世的風景畫作品,呈現了典型尼德蘭的村落景致。館方表示,一般來說,布魯赫爾家族的風車風景畫,經常會在鄉間的道路上放置動物的枯骨,暗示人生旅途不一定都是美好,而是充滿各種苦難。然而,在這件作品中並沒有看到枯骨,因此,希望透過科學檢測看看能否找到肉眼看不見的物件。而運用X射線螢光光譜分析儀(XRF)掃描後的鉛元素圖像,真的發現了畫家當時用鉛白顏料所描繪的動物枯骨原貌。

(圖片提供:奇美博物館)
(圖片提供:奇美博物館)
(圖片提供:奇美博物館)
奇美博物館珍藏展《畫師們》,作品〈風車前的旅人〉經科學檢測發現有肉眼看不見的獸骨藏在畫作圖層下方,推測為後人所做的塗改,此一發現也完整了畫家創作這件作品的意圖。(圖片提供:奇美博物館)

作品分享二:果實環串中的聖露西 不同畫布拼成一幅畫

作品〈果實環串中的聖露西〉是結合宗教人物與花果靜物的特別類型。以肉眼檢視這件作品時,可以發現沿著聖露西的四周有一道銳利的細線凹痕,將聖露西與水果環串分隔開來,彷彿兩者之間的顏料層並不連續,然而從現有的畫面中已無法得到更多資訊。但經過科學檢測後發現,原來聖露西的肖像與周圍的環串果實靜物屬於不同的畫布。

(圖片提供:奇美博物館)
(圖片提供:奇美博物館)
(圖片提供:奇美博物館)
奇美博物館珍藏展《畫師們》,作品〈果實環串中的聖露西〉透過科學檢測發現,黃色標示出來的區域與環串果實靜物屬於不同畫布。(圖片提供:奇美博物館)

作品分享三:裝扮為牧羊女的女子肖像 發現「換臉」真相

作品〈裝扮為牧羊女的女子肖像〉是16世紀起流行的肖像畫類型。從科學檢測的鋅元素分布圖來看,推測其面部修改應是使用含有鋅白的顏料,但鋅白在19世紀後才廣為使用,可見此修改應為19世紀後人手筆。此外,當使用大面積X 射線螢光光譜分析儀掃描時,發現畫中女子原本的臉不是我們在畫作上面所看到的樣子,而是曾有過大幅度的修改,甚至到了「換臉」的程度。從鉛元素分布圖來看,位於現有圖像底下的這張臉使用含鉛量較高的顏料描繪,眼睛看起來較大、臉頰與嘴唇也顯得較寬大。

(圖片提供:奇美博物館)
(圖片提供:奇美博物館)
(圖片提供:奇美博物館)
奇美博物館珍藏展《畫師們》,作品〈裝扮為牧羊女的女子肖像〉經科學檢測的鉛元素分布圖,發現畫中的女子曾被大幅度「換臉」,檢測下所呈現的臉,眼睛看起來較大、臉頰與嘴唇也較寬大。(圖片提供:奇美博物館)
(圖片提供:奇美博物館)
奇美博物館珍藏展《畫師們》,作品〈裝扮為牧羊女的女子肖像〉經科學檢測的鋅元素分布圖,推測其面部修改應是使用含有鋅白的顏料,但鋅白在19世紀後才廣為使用,可見此修改應為後人手筆。(圖片提供:奇美博物館)

更多的精采內容,歡迎前往奇美博物館《畫師們:走進16、17世紀尼德蘭繪畫時代》觀賞。

【展覽資訊】

  • 展覽名稱:《畫師們:走進16、17世紀尼德蘭繪畫時代》

  • 展出地點:奇美博物館 特展廳

  • 展覽日期:2024.10.26-2025.8.31(週三、除夕休館)

  • 展覽時間:9:30-17:30

  • 票價資訊:全票400元、優惠票350元、雙展套票(常設展+特展)450元

  • 售票通路:奇美博物館官網、奇美博物館售票櫃台、Klook、KKday、ibon售票系統、易遊網、Trip.com

平田晃久個展《物我交織的臨界》2/15開幕!免費入場參觀,集結最新力作與多件台灣建築代表作

平田晃久個展《物我交織的臨界》2/15開幕!展覽免費參觀,集結最新力作與多件台灣建築代表作

睽違六年,日本建築師平田晃久即將來台舉辦個展《物我交織的臨界》,將於2025年2月15日至3月30日在NOKE忠泰樂生活三樓Uncanny登場,開放大眾免費參觀。

平田晃久睽違六年在台個展

平田晃久師承伊東豊雄,兼具論述與設計實力,曾榮獲多項新銳及新秀建築獎項,是日本中生代建築師的重要代表之一。繼2019年的《人間自然》後,忠泰美術館再度邀請平田晃久來台舉辦個展,分享近期的重要創作與理論突破。本次展覽將呈現平田晃久如何將人類角色與自然想像融為一體,探索其更深層的創作思維。

「我們身處的時代,「人類」的概念與生命的世界相連,並不斷轉變著。我想建築亦是如此。然而,新的建築形態唯有在超越以現代為前提預設的人類群像——在各種事物與人類交織互動的臨界處,才能窺見其面貌。」

平田晃久個展《物我交織的臨界》2/15開幕!展覽免費參觀,集結最新力作與多件台灣建築代表作
平田晃久(圖片來源:忠泰美術館)

展開未來建築與居住想像

忠泰美術館的長期藝術實踐「奧夫塞計畫」(Off-Site Project)致力邀請不同創作者離開美術館的既定場域,在非典型的展演現場,以建築與藝術詮釋「Off」的定義。作為2025奧夫塞計畫之主題,觀眾將可以一窺平田晃久的建築哲學,激發出充滿生命力的思考與碰撞,展開對於城市、居住環境的未來想像。

平田晃久個展《物我交織的臨界》2/15開幕!展覽免費參觀,集結最新力作與多件台灣建築代表作
《平田晃久建築展─物我交織的臨界》展覽海報(圖片來源:忠泰美術館)

《物我交織的臨界》展覽延續平田晃久一直以來的創作概念「纏繞的相容性」(karamari shiro),藉由對自然界秩序的觀察,來詮釋建築空間的型態,並將建築視為人類、生物與自然彼此纏繞相容的生態系統。本展更進一步探討人類的意識、感知、時空等非肉眼可見的物質,將其轉化成可產生共鳴的建築與「迴響」,試圖探索未來建築的可能性。

平田晃久個展《物我交織的臨界》2/15開幕!展覽免費參觀,集結最新力作與多件台灣建築代表作
Long House / House in Los Vilos, Chile(圖片來源:平田晃久建築設計事務所)

《物我交織的臨界》展覽亮點作品

平田晃久除在日本有許多代表作外,亦在臺灣設計不少建築作品。《物我交織的臨界》展覽精選其最新作品、位於東京原宿的新地標「HARAKADO」,以及多個臺灣在地重要建築案,透過珍貴的草稿與模型,全面展現平田晃久在建築創作中的歷程與變遷。

▸ HARAKADO

HARAKADO於2024年開幕,是位於日本東京原宿的複合式購物商場。整棟建築物以「編織街區」為設計概念,運用大量立體玻璃帷幕打造鏡面效果,映照出外在的天氣變化與人潮車潮,使 建築物如同周邊環境的一部分。

平田晃久個展《物我交織的臨界》2/15開幕!展覽免費參觀,集結最新力作與多件台灣建築代表作
HARAKADO(圖片來源:平田晃久建築設計事務所)
平田晃久個展《物我交織的臨界》2/15開幕!展覽免費參觀,集結最新力作與多件台灣建築代表作
HARAKADO(圖片來源:平田晃久建築設計事務所)

▸ 富富話合

位於臺北市中山區的住宅建案「​富富話合」,層次錯落的外觀吸引不少行人的目光。在這座建築中,平田晃久利用陽台在建築外部創造出立體且舒適的區域,將光線、微風和雨水溫和地導入這座如同生態系般的建築中。

平田晃久個展《物我交織的臨界》2/15開幕!展覽免費參觀,集結最新力作與多件台灣建築代表作
富富話合(圖片來源:平田晃久建築設計事務所)
平田晃久個展《物我交織的臨界》2/15開幕!展覽免費參觀,集結最新力作與多件台灣建築代表作
富富話合(圖片來源:平田晃久建築設計事務所)

▸ 太田美術館

「​太田美術館」坐落於群馬縣的太田車站前,純白的建物與周邊綠意交織。該展館以促進地方創新發展為設立理念,開幕以來也吸引人潮回流,成為市民匯集的據點。在設計與規劃過程中,平田晃久團隊也多次舉辦工作坊,邀請民眾一同發想、討論,讓太田美術館成為一座市民參與的建築。

平田晃久個展《物我交織的臨界》2/15開幕!展覽免費參觀,集結最新力作與多件台灣建築代表作
太田美術館(圖片來源:平田晃久建築設計事務所)
平田晃久個展《物我交織的臨界》2/15開幕!展覽免費參觀,集結最新力作與多件台灣建築代表作
太田美術館(圖片來源:平田晃久建築設計事務所)

平田晃久建築展─物我交織的臨界

展覽日期|2025.2.15–2025.3.30
展覽地點|NOKE忠泰樂生活 3F Uncanny(臺北市中山區樂群三路200號3樓)
開放時間|週日至週四11:00-21:30、週五至週六11:00-22:00
參觀辦法|免費參觀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