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中心攜手10組本土品牌亮相M&O!溯源島嶼文化,打造臺灣國家品牌展館

工藝中心攜手10組本土品牌亮相M&O!溯源島嶼文化,打造臺灣國家品牌展館

2024法國巴黎時尚家居設計展將於9月5日登場,由工藝中心帶領的國家品牌展館「TAIWAN CRAFTS & DESIGN」攜手10組台灣代表品牌參展,呈現豐富工藝底蘊與文化風土。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工藝中心)自2008年起便持續率領臺灣工藝設計品牌參與法國巴黎時尚家居設計展(Maison & Objet,M&O),今年以國家品牌展館形式「TAIWAN CRAFTS & DESIGN」公開徵選在地工藝品牌,回應M&O秋季主題「TERRA COSMOS(宇宙大地)」,帶領10組橫跨多媒材與領域的工藝團隊參與國際盛會。

工藝中心攜手10組本土品牌亮相M&O!溯源島嶼文化,打造臺灣國家品牌展館
「TAIWAN CRAFTS & DESIGN」主視覺。(圖片提供:Maison & Objet)

今年參展的10組工藝品牌風格多元,包含構樹樹皮、大理石、木、竹、藤、陶等媒材類別,各自擁有深厚工藝底蘊、文化風土,突破傳統框架並融入當代設計美學。

01/黑色雋永

由排灣族、魯凱族青年組成的「黑色雋永」,擅長使用臺灣特色自然資源如樹皮、竹籐,結合原住民用木槌手打纖維的傳統工藝,進行立體塑型並應用於生活物件設計,打造成餐盤、燈具,甚至面紙盒等家居用品。

工藝中心攜手10組本土品牌亮相M&O!溯源島嶼文化,打造臺灣國家品牌展館
「黑色雋永」擅長使用臺灣特色自然資源如樹皮、竹籐等。(圖片提供:Maison & Objet)

02/eshen ceramics

藝術家奕璇的品牌「eshen ceramics」跳脫陶器作為器皿的常見樣貌,以未上釉的陶製燈具為主軸,追求岩石般的原始色澤,將土的樸質、光的明亮完美結合,所有元素呈現和諧、平衡的狀態,在空間中共存。

工藝中心攜手10組本土品牌亮相M&O!溯源島嶼文化,打造臺灣國家品牌展館
「eshen ceramics」以未上釉的陶製燈具為主軸,追求岩石般的原始色澤。(圖片提供:Maison & Objet)

03/元泰竹藝社

以臺灣第一支竹製牙刷聞名的「元泰竹藝社」,重新帶起原先已逐漸沒落的竹山竹材產業,透過零廢棄的製造過程,重新定位竹子為環保媒材;這次將帶到巴黎展出的作品,也特別呼應剛落幕的奧運主視覺色彩,打造更能抓住國際目光的展覽亮點。

工藝中心攜手10組本土品牌亮相M&O!溯源島嶼文化,打造臺灣國家品牌展館
「元泰竹藝社」透過零廢棄的製造過程,重新定位竹子為環保媒材。(圖片提供:Maison & Objet)

04/木想傢

「木想傢」由曾獲國際賽雙金牌的王嘉納老師成立,號召並培育花蓮青年回鄉,希望活化在地產業。他們運用多元樹種及藤纖維,製作具有溫潤曲線、充滿工藝精神的作品。在各地的展覽經驗,也推動更多產業進駐全台偏鄉地區,為青年創造穩定的工作機會。

工藝中心攜手10組本土品牌亮相M&O!溯源島嶼文化,打造臺灣國家品牌展館
「木想傢」號召並培育花蓮青年回鄉,希望活化在地產業。(圖片提供:Maison & Objet)

05/蘇府柳銀

為媽祖神像製作鍊牌、髮釵、冠帽等造型的銀帽工藝師蘇建安,將金工技法應用於飾品,創造融入現代審美的金工飾品,讓傳統工藝透過創新概念保存下來,發展成一系列獨具特色的家飾品。

工藝中心攜手10組本土品牌亮相M&O!溯源島嶼文化,打造臺灣國家品牌展館
銀帽工藝師蘇建安將金工技法應用於飾品。(圖片提供:Maison & Objet)

06/二拾家居

「二拾家居」運用在地文化元素製造家具家飾,將永續議題融入產品,採用不同再生媒材,重新找回「家」的本質,讓生活在其中的人們感到自在與舒適。

工藝中心攜手10組本土品牌亮相M&O!溯源島嶼文化,打造臺灣國家品牌展館
「二拾家居」運用在地文化元素製造家具家飾。(圖片提供:Maison & Objet)

07/奇鈺家居

由花蓮奇鈺石業第二代所創辦的「奇鈺家居」,以臺灣自產的大理石創作優雅、實用的居家飾品,展示大理石柔軟且多變的樣貌。本次前往巴黎展出,也看準歐洲人喜愛大理石材質,帶來純正台灣製造的物件。

工藝中心攜手10組本土品牌亮相M&O!溯源島嶼文化,打造臺灣國家品牌展館
「奇鈺家居」,以臺灣自產的大理石創作優雅、實用的居家飾品(圖片提供:Maison & Objet)

08/大地工作坊

專注於藍染、植物染等多種傳統染色技術的「大地工作坊」,隨著四季節氣變化取用不同植物進行染織,除了授課教學技巧外,也結合現代設計製作出許多生活用品,將屬於臺灣土地的色彩推向國際舞台。

工藝中心攜手10組本土品牌亮相M&O!溯源島嶼文化,打造臺灣國家品牌展館
「大地工作坊」專注於藍染、植物染等多種傳統染色技術。(圖片提供:Maison & Objet)

09/木趣設計

「木趣設計」著重木製產品的開發與推廣,擅長以動物造型物件關注本土保育動物、環境永續議題。這些動物木偶不僅在歐洲市場廣受喜愛,也傳遞了生態的趣味性、工藝的創意表現,以及臺灣獨特的文化。

工藝中心攜手10組本土品牌亮相M&O!溯源島嶼文化,打造臺灣國家品牌展館
「木趣設計」擅長以動物造型物件關注本土保育動物、環境永續議題。(圖片提供:Maison & Objet)

10/Tomood土與木之間

拆解「本」字而來的「Tomood土與木之間」,以簡約、高品質的家具及器物為主,選用天然且有溫度的國產樹種,致力於呈現材質的原始面貌,創造樸實又實用的家具系列。

工藝中心攜手10組本土品牌亮相M&O!溯源島嶼文化,打造臺灣國家品牌展館
「Tomood土與木之間」選用天然且有溫度的國產樹種,製作簡約、高品質的家具及器物。(圖片提供:Maison & Objet)

此外,本次展出也將結合曾獲「臺灣綠工藝Taiwan Green Craft」品牌認證的工藝好物,加入月桃編織、竹藝、漆藝、木藝等多款兼具美學與實用性的當代時尚家居工藝品,展現臺灣工藝豐沛創作能量與多元文化特色,並透過融合式展間打造臺灣工藝居家生活場景,傳達工藝融入生活、生活工藝化的願景。

2024 Maison & Objet「TAIWAN CRAFTS & DESIGN」

展會地點|法國巴黎北維勒班展覽中心(Paris-Nord Villepinte)Hall 7A C61 - D62
展會日期|2024年9月5至9月9日
開放時間|09:30–18:30(週一至18:00)
M&O官網|https://www.maison-objet.com/en/paris

延伸閱讀

RECOMMEND

2024六本木藝術之夜將登場!首設「RAN Focus」邀7組台灣藝術家,裝置、影像、表演展現創作能量

2024六本木藝術之夜將登場!首設「RAN Focus」邀7組台灣藝術家,裝置、影像、表演展現創作能量

2024六本木藝術之夜將於9月27日至29日在東京六本木登場,今年新設「RAN Focus」聚焦臺灣這片充滿活力的藝術沃土,由策展人吳達坤攜手7組藝術家參展,作品形式涵蓋裝置藝術、影像、舞台表演等。

六本木藝術之夜(Roppongi Art Night)今年將邁入第13屆,每年將世界各地的藝術愛好者齊聚一堂,已成為東京首屈一指的藝術節。歷來,六本木藝術之夜以多元的藝術形式和包容的文化氛圍著稱,今年也首度以「城市、藝術、未來節日」為活動精神,以永續和向新世代扎根為目標,企圖將「六本木藝術之夜」進化為更具全球性的新型夜間活動。活動期間,六本木地區的美術館和文化機構將延長展覽開放時間,並結合周邊的街道與商業設施,透過設計、裝置藝術、音樂、表演、影像等多種形式讓大眾認識城市與藝術結合的新面貌。

首度設立「RAN Focus」台灣特別單元

隨著大眾對於臺灣文化藝術的興趣提升,越來越多的藝術節、影展、漫畫節、音樂節等,開始策劃臺灣為主題國或展演的核心。2024六本木藝術之夜就特別設立「焦點臺灣」(RAN Focus - Taiwan)單元,由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策展人吳達坤攜手7組藝術家合作參展,透過裝置藝術、影像、舞台表演等形式,用臺灣的獨特魅力點亮六本木藝術之夜。

2024六本木藝術之夜「RAN Focus」參展藝術家

01 何曉玫MeimageDance《默島新樂園 New Paradise of Silent Island 》

有「創造超現實想像的高手」之稱的何曉玫,作品深受台灣文化與社會現實啟發,透過當代性的符號及鮮明的視覺風格,挖掘人心深處的微妙情感。她的2019年作品《極相林》探討生命本源,而2018年則有《默島新樂園》重製版透過金光浮世繪反映台灣與外來文化的交織。自2011年起,她創立了「鈕扣*New Choreographer」計畫,邀請優秀的台灣旅外舞者回國創作。

2024六本木藝術之夜將登場!首設「RAN Focus」邀7組台灣藝術家,裝置、影像、表演展現創作能量
編舞家何曉玫MeimageDance舞團再現經典作品《默島新樂園》,邀請觀眾進入一段繽紛美麗的迷幻之旅。(攝影:Liu Chen-Hsiang)

02 袁廣鳴YUAN Goang-Ming《日常戰爭Every Day War》

作為台灣錄像藝術的先鋒,袁廣鳴今年代表台灣參加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其作品融合科技媒材與象徵隱喻手法,深入探討當代人的生存狀態。繼雙年展後,《日常戰爭Every Day War》首度在六本木藝術之夜同步呈現,作品中以詩意的語言、富含隱喻及批判的影像詩學為基底,交織著焦慮與希望,探索人類對於棲居概念的追尋。

2024六本木藝術之夜將登場!首設「RAN Focus」邀7組台灣藝術家,裝置、影像、表演展現創作能量
藝術家袁廣鳴的作品《日常戰爭》,反映對家、和平、安全等生存問題的探問。(圖:藝術家提供)

03 辛綺Xin Qi《榕光樹下》

辛綺以「樹下聚會」這一台灣常見的景象為靈感,創作了《榕光樹下》。這件作品結合傳統水墨技法與螢光金屬線風格,期望探索公共空間中的交流行為,並重現榕樹下人們分享故事的場景。作品傳遞了「找回消失親密性」的願景,也呼應了台灣與日本之間的文化交流。

2024六本木藝術之夜將登場!首設「RAN Focus」邀7組台灣藝術家,裝置、影像、表演展現創作能量
藝術家辛綺的藝術裝置以螢光與金屬構建「場域」,結合在地調查、編織及多媒體技術,表達對「消逝」的執念。(圖:藝術家提供)

04 陳普CHEN Pu《光獸Mossmo》

《光獸》是陳普的跨媒介作品,結合了手繪圖像、實體裝置與AR技術,打造出虛實交錯的生態系統。藉由跨維度的藝術表現,這件作品象徵了當代虛擬意識的生長,並以生物形態學、分類學、考古學等科學視角,構建出一個未來的虛擬世界,暗示著人類意識生成未來生命的可能,企圖打開未來生物與衍生生命的虛實想像。

2024六本木藝術之夜將登場!首設「RAN Focus」邀7組台灣藝術家,裝置、影像、表演展現創作能量
藝術家陳普透過充氣裝置,融合科學視角與跨越虛實空間,探索未來生物與新生命的想像。(圖:藝術家提供)

05 張方禹Aka CHANG《環Ring》

媒體藝術家張方禹專注於各種發光媒材的質感與溫度感知,擅長運用光線創造出獨特的視覺與聲音空間。早期他以VJ身份進入視覺藝術領域,創立了台灣當代VJ文化平台「燧人氏Zuirens」,是臺灣當代VJ文化興起的重要推手。2022年,其首次個人創作展「空間中的光結構」於 C-LAB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舉行 。

2024六本木藝術之夜將登場!首設「RAN Focus」邀7組台灣藝術家,裝置、影像、表演展現創作能量
藝術家張方禹的光線裝置,利用電腦和雷射在空間中形成純粹的光束與光結構,探索光在空間中的表現。(圖:藝術家提供)

06 西瓜姐妹Watermelon Sisters《六本木西瓜緣Watermelon Love in Roppongi》

由余政達和黃漢明組成的表演組合「西瓜姐妹」,靈感來自20世紀60年代的京劇電影與台灣電影,命名則來自兩人合作的計畫《西瓜緣》。他們以變裝形式化身為仙女姐妹,結合饒舌音樂與現場表演,表達對多元性別的想像,也傳遞愛與歡樂。

2024六本木藝術之夜將登場!首設「RAN Focus」邀7組台灣藝術家,裝置、影像、表演展現創作能量
藝術組合西瓜姐妹利用性別轉換,變裝成一對仙女姐妹,看見凡間的種種不平等。(圖:藝術家提供)

07 蔡筱淇 & 吉川公野HSIAO-CHI TSAI & KIMIYA YOSHIKAWA

蔡筱淇與吉川公野的合作作品擅長以獨特的使用手法,將生活中看似平凡無奇的素材,巧妙轉化成富有生命力的大型立體裝置。他們大量運用了色彩搭配、大膽的形狀,構建出視覺張力強烈的作品,本次展覽作品融合了花朵與氣球雕塑,呈現出多層次的空間體驗,宛如在古老建築中沉睡的祕密生物,隨著觀眾的到來而逐漸甦醒。

2024六本木藝術之夜將登場!首設「RAN Focus」邀7組台灣藝術家,裝置、影像、表演展現創作能量
藝術家雙人組蔡筱淇&吉川公野的作品將平凡素材轉化為大型立體花朵裝置,色彩繽紛、視覺張力強烈。(圖:藝術家提供)

延伸閱讀

RECOMMEND

以便便為主題的展覽「pooploop」!東京21_21以設計探索物質循環之道,兼具趣味也引發反思

以便便為主題的展覽「pooploop」!東京21_21以設計探索物質循環之道,兼具趣味也引發反思

「垃圾從哪裡誕生,又去了哪裡?當我們沖掉馬桶後,排泄物發生了什麼事?」日本設計美術館21_21 DESIGN SIGHT將於2024年9月27日推出全新展覽「pooploop」,以設計視角翻轉這些被忽視的事物,引導觀眾重新思考物質循環。

垃圾和排泄物都去哪裡了?

「pooploop」的發想,源自策展人佐藤卓的一個簡單提問:「垃圾從哪裡誕生,又去了哪裡?當我們沖掉馬桶後,排泄物發生了什麼事?當一個東西離開我們的身體,我們就立刻認為它骯髒。根據這樣的觀念來建立社會基礎設施是個好主意嗎?」他與藝術家竹村眞一討論這個話題,並針對垃圾與排泄物的去向展開了深入討論。

竹村眞一強調,自然界中不存在真正的垃圾或排泄物,所有物質都會成為另一個生命的資源,這是一個完美的生命循環。他舉例:「我們呼吸所必需的氧氣,曾經是藍綠藻光合作用中的棘手廢物。如今回收氧氣和氧化大氣的生命經濟,是生物不斷「地球化」的結果,這樣完美的循環是由生命體和這個星球共同進化才創造出來的。」

以便便為主題的展覽「pooploop」!東京21_21以設計探索物質循環之道,兼具趣味也引發反思
「pooploop」的發想源自一個簡單提問:「垃圾從哪裡誕生,又去了哪裡?當我們沖掉馬桶後,排泄物發生了什麼事?」(圖片來源:21_21)

深入循環本質,挑戰設計的可能性

「pooploop」從日常生活中被人們習慣性避開的垃圾與排泄物出發,探討了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不斷運轉的「循環」概念。世界萬物皆處於不斷變動之中,無論是物質形態的轉換還是生態系統的運作,都不存在永恆不變的事物。然而,現代社會卻將垃圾與排泄物視為需要立即丟棄或消失的東西,導致這些物質成為一個被忽略的議題。

以便便為主題的展覽「pooploop」!東京21_21以設計探索物質循環之道,兼具趣味也引發反思
「pooploop」從日常生活中被人們習慣性避開的垃圾與排泄物出發,探討了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不斷運轉的「循環」概念。(圖片來源:21_21)

事實上,沒有任何物質會立即消失,而垃圾和排泄物有遠比我們認知的更多可能。「pooploop」試圖重新審視這些被排除在外的事物,挑戰我們的既定認知,這不僅是對社會問題的反思,也重新定義設計的可能性,藉由正視循環的本質,來進行一場設計與觀念的實驗。

以便便為主題的展覽「pooploop」!東京21_21以設計探索物質循環之道,兼具趣味也引發反思
展覽重新定義設計的可能性,正視循環的本質。(圖片來源:21_21)

策展過程中最大的挑戰,莫過於如何將「循環」這一龐大而複雜的主題,轉化為一個平易近人的展覽。佐藤卓表示,有了其他許多創作者的參與,為展覽注入能量:「我們是第一個能夠在生命與地球共同進化的背景下,重新評估人類文明的世代。」團隊持續摸索如何以創新的方式呈現議題,讓觀眾既能享受展覽的趣味性,又能反思人類文明與自然循環的關係。

以便便為主題的展覽「pooploop」!東京21_21以設計探索物質循環之道,兼具趣味也引發反思
展覽試圖以創新的方式呈現議題,讓觀眾既能享受展覽的趣味性,又能反思人類文明與自然循環的關係。(圖片來源:21_21)

數百件展品取自垃圾和排泄物

「pooploop」分為兩大展區,其中Gallery 1展示了與「垃圾與排泄物」相關的物品,包含從回收資源、化石、貝殼、土壤等近400件物品,還展示了蚯蚓的生命循環、發酵相關的物品、由排泄物製成的產品,甚至是真實的排泄物等。

以便便為主題的展覽「pooploop」!東京21_21以設計探索物質循環之道,兼具趣味也引發反思
Gallery 1展示了與「垃圾與排泄物」相關的物品。(圖片來源:21_21)

於Gallery 2展出的則是新型循環研究,反思垃圾和排泄物的概念,重新界定人類與自然的關係。此外,文字創作者角尾舞所撰寫的詩作《Poopoem (Unchi-ku)》,將散佈展示於展覽空間中;展覽還設計了回收機制,觀眾丟棄的21_21 DESIGN SIGHT展覽傳單將被重新收集並再利用,實踐循環的理念。

以便便為主題的展覽「pooploop」!東京21_21以設計探索物質循環之道,兼具趣味也引發反思
「pooploop」展覽現場。(圖片來源:21_21)

pooploop

展覽地點|21_21 DESIGN SIGHT(Midtown Garden, Tokyo Midtown, 9-7-6 Akasaka, Minato-ku, Tokyo 107-0052 JAPAN)
展覽日期|2024.9.27–2025.02.16
開放時間|10:00–19:00,週二公休
入場票價|一般票¥1,400、大學生¥800、高中生¥500,國中生及以下年齡學童免費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