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海湧》特展9/10臺史博揭幕!集劇集道具、歷史文物,刻畫戰時臺灣人的掙扎和困境

《聽海湧》特展9/10臺史博揭幕!刻畫二戰時臺灣人的掙扎和困境

從戰爭題材、劇情到美術,公視歷史劇集《聽海湧》無疑是2024最受好評的臺劇之一。全劇以二戰時期為背景,故事圍繞著被派至東南亞擔任「戰俘監視員」的臺籍三兄弟展開,講述動盪時代下臺灣人的掙扎和困境。

9月10日起,看《聽海湧》不只能透過螢幕,也不妨走進臺灣歷史博物館「《聽海湧》與它的時代:二戰下的臺籍戰俘監視員」特展現場,藉道具、劇情相關文本,了解劇集拍攝幕後;也透過呼應劇情真實歷史背景的臺史博館藏,深入《聽海湧》刻畫的時代。

《聽海湧》特展9/10臺史博揭幕!刻畫二戰時臺灣人的掙扎和困境
(圖片來源:聽海湧 Three Tears in Borneo Facebook/公共電視)

回家,是「臺灣人」的共同期望

二戰時期,臺灣為日本殖民地,日本政府除了招募臺灣人擔任「志願兵」外,也徵調軍夫、軍屬等協助戰地管理或勞動,《聽海湧》主角新海三兄弟擔任的「戰俘監視員」即是軍屬的一種。戰時被動員赴海外各地戰場的臺灣人,在戰爭結束後迎來了不同的命運,有的被迫加入國軍,捲入國共內戰;有的則是在無人聞問的情況下設法回到臺灣;有的則如戰俘監視員這般,因為被指控虐待戰俘而遭受盟軍的軍事審判、甚至處死。

《聽海湧》特展9/10臺史博揭幕!刻畫二戰時臺灣人的掙扎和困境
(圖片來源:聽海湧 Three Tears in Borneo Facebook/公共電視)

在烽火連天的時代,他們不只要面對戰爭的血腥與殘酷,掙扎於軍隊命令、人性糾葛之間,更墜入日本皇民化教育、日本戰敗後臺灣主權轉移所造成的身份認同困境。回家,成為這些臺灣人的共同期望。

《聽海湧》特展9/10臺史博揭幕!刻畫二戰時臺灣人的掙扎和困境
(圖片來源:聽海湧 Three Tears in Borneo Facebook/公共電視)

《聽海湧》特展重現劇集內外的真實歷史

臺史博特展「《聽海湧》與它的時代:二戰下的臺籍戰俘監視員」,以歷史為本,交織劇集場景及真實歷史背景,透過3個單元:「戰爭背景、精神動員與認同」、「戰爭動員:奔赴戰場的臺灣人」、「終戰與審判」,讓觀眾更了解劇中因時長限制而未能完整呈現的歷史背景,並跟隨時代巨輪轉動的軌跡,重新理解、走過《聽海湧》的動盪年代。

《聽海湧》特展9/10臺史博揭幕!刻畫二戰時臺灣人的掙扎和困境

▍戰爭背景、精神動員與認同

《聽海湧》主角新海志遠生於1926年的高雄,公學校畢業,曾在1942年參加皇民奉公會,於1943年從軍擔任軍屬,赴婆羅州俘虜收容所擔任戰俘監視員。大他3歲的哥哥新海榮輝,則是堅定支持日本的臺灣年輕人代表。

《聽海湧》特展9/10臺史博揭幕!刻畫二戰時臺灣人的掙扎和困境
(圖片來源:聽海湧 Three Tears in Borneo Facebook/公共電視)

二戰時期,臺灣總督府為了達成戰爭的需求,在精神上動員臺灣人成為「皇民」,除了在臺灣社會全面普及日語,也推動神道教信仰、寺廟整理運動、改日式姓名等措施,試圖激起臺灣人成為日本人的熱情。對於這些政策,不同世代的臺灣人抱持不同想法,如青年世代在學校受到更多皇民化思想,而容易傾向支持戰爭;中老年世代就未必如此。可當時的臺灣青年,無論戰時做了什麼樣的選擇,都深受日本的宣傳影響。

《聽海湧》特展9/10臺史博揭幕!刻畫二戰時臺灣人的掙扎和困境
(圖片來源:聽海湧 Three Tears in Borneo Facebook/公共電視)

▍戰爭動員:奔赴戰場的臺灣人

中日戰爭爆發後,日軍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戰場,陸續徵調臺灣人擔任軍夫或通譯、戰俘監視員等軍屬,前往日本占領地協助統治。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政府在臺施行「特別志願兵」制度,許多臺灣年輕人也就帶著各種身份奔赴戰場。二戰尾端的1945年,日本終於在臺正式施行徵兵制。不久後戰爭結束,散落各地的臺灣人,由於不同的戰場與身份,而迎來了不同的命運。

《聽海湧》特展9/10臺史博揭幕!刻畫二戰時臺灣人的掙扎和困境
(圖片來源:聽海湧 Three Tears in Borneo Facebook/公共電視)

《聽海湧》新海三兄弟所擔任的戰俘監視員,並非正式的軍人,但仍受軍隊的各種規範。新海志遠等人受命監視戰俘,有的積極認同日本,有的如志遠是為了證明自己跟日本人一樣而從軍,但在與戰俘接觸的過程中,仍保有人性的一面。劇中透過戰俘監視營的生活,巧妙地論述了監視、被監視間的微妙變化。

《聽海湧》特展9/10臺史博揭幕!刻畫二戰時臺灣人的掙扎和困境
(圖片來源:聽海湧 Three Tears in Borneo Facebook/公共電視)

▍終戰與審判

1945年8月,二戰結束,《聽海湧》劇中盟軍佔領了主角們所在的戰俘監視營,發現壕溝內的戰俘屠殺事件,戰犯審判隨之啟動。將視線從劇集拉回現實,當時臺灣人遍及了日本於二戰時所占領之處,他們在不同的戰場,迎來了1945年夏末的戰爭結束——如何復員回到臺灣,成為這些海外戰場臺灣人的願望。然而有些人如戰俘監視員,於戰後遭受審判,或被處死、或被刑而無法回家。

《聽海湧》特展9/10臺史博揭幕!刻畫二戰時臺灣人的掙扎和困境
(圖片來源:聽海湧 Three Tears in Borneo Facebook/公共電視)

此外,戰爭結束後,臺灣由中華民國接收,臺灣人從戰前的「日本人」身份轉變為「中國人」,有人熱烈歡迎「祖國」接收,有人則是茫然不知所措,也有不少年輕人一開始對於新政府抱有期待,積極參與社會議題、學習「國語」,然而復員失業等社會問題,加上兩岸相隔50年的文化差異,最終壓垮了許多臺灣人的期待。

《聽海湧》特展9/10臺史博揭幕!刻畫二戰時臺灣人的掙扎和困境
(圖片來源:聽海湧 Three Tears in Borneo Facebook/公共電視)

同場加映|主視覺定格荒涼海景、Podcast揭秘拍攝幕後

展覽主視覺延伸自《聽海湧》中的重要場景——主角在海邊聽著海浪聲,遙想家鄉。荒涼影像令人聯想,究竟對當時飄落在外的臺灣人來說,海的形狀是回家的道路,或是不再可能返鄉的暗示?「《聽海湧》與它的時代:二戰下的臺籍戰俘監視員」將於9月10日開展,不妨到展覽現場探索你的答案。

若想更了解劇集拍攝幕後,也可收聽《5分鐘聽海湧》Podcast,由導演孫介珩、製作人林佳儒等製作團隊成員,不藏私分享角色塑造、場景搭建等精彩細節。

《聽海湧》特展9/10臺史博揭幕!刻畫二戰時臺灣人的掙扎和困境
(圖片來源:臺灣歷史博物館)

《聽海湧》與它的時代:二戰下的臺籍戰俘監視員

展期|2024910日-202568

地點|臺灣歷史博物館 展示教育大樓41樓大廳(台南市安南區長和路一段250號)

資料來源|臺灣歷史博物館聽海湧 Three Tears in Borneo Facebook

日本「teamLab共創!未來園」再現高雄!6月科學工藝博物館登場,盡情沉浸奇幻炫麗世界

日本「teamLab共創!未來園」再現高雄!6月科學工藝博物館登場,盡情沉浸奇幻炫麗世界

「teamLab共創!未來園」在全世界已有超過1500萬人體驗,繼2024年台北站展出獲得廣大好評,teamLab與台灣主辦方聯合數位文創公布,2025年6月7日起即將登陸高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teamLab共創!未來園」6月即將登陸高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teamLab共創!未來園」6月即將登陸高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teamLab共創!未來園」以「共同創造:共創」理念,包含多種互動體驗作品,並將自然生態元素融入展覽,帶來綺麗迷幻的視覺,是一個能夠享受與他人一同自由地創造遊樂世界的「未來園」。

teamLab《彩繪環世界》© teamLab
teamLab《彩繪環世界》© teamLab

此次除了台北站作品之外,在台北站大受歡迎的《彩繪飛翔》,將以《彩繪環世界》的形式亮相。作品中「海豚」會在此次展覽中加入了環世界的隊伍,打造互動性十足、色彩繽紛絢麗、共同創造的作品群。

teamLab《彩繪環世界》© teamLab
teamLab《彩繪環世界》© teamLab

 在《彩繪環世界》裡,民眾可以在紙上繪出飛機、海豚、鷹、蝴蝶的畫,這些圖畫就會立體地出現,飛向你面前的世界。還能夠透過智慧手機上,通過你畫的飛機、海豚,鷹或者蝴蝶的視野來進行操作。

teamLab《彩繪環世界》© teamLab
teamLab《彩繪環世界》© teamLab

 更多展覽介紹、售票資訊等,將陸續公布,可持續關注teamLab台灣展覽官方社群

資料提供|聯合數位文創、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安藤忠雄展|青春」大阪3月開展!原尺寸重現「水之教堂」,全面呈現代表性作品的大規模個展

「安藤忠雄展|青春」大阪3月開展!呈現從過去到現在的代表性作品,原尺寸重現「水之教堂」

將於日本大阪舉辦的「安藤忠雄展|青春」,為繼2017年東京國立新美術館「挑戰—安藤忠雄展」之後的大規模個展。本展將全面呈現這位建築大師從過去到現在的創作歷程。

出生於大阪的安藤忠雄,透過自學習得建築知識,並於1969年開始建築設計活動。自此之後,他不斷打破既有概念、接連打造嶄新的建築作品;90年代起,他不僅活躍於全球建築界,還積極投身於環境再生與與震災復興等社會公益項目,影響力早已超越建築家的領域。

真駒内滝野霊園頭大仏(撮影:小川重雄)
真駒内滝野霊園頭大仏(撮影:小川重雄)

睽違16年在大阪的大規模個展

而這場將於3月20日至7月21日在大阪新文化設施「VS.(ヴイエス)」登場的「安藤忠雄展|青春」,更是安藤忠雄睽違16年在大阪舉辦的大規模個展。如同其展覽名稱,半個世紀以來,安藤忠雄始終站在第一線,仍懷抱著「青春」之心,奮戰不懈,而作為一名不斷挑戰的建築家,他所傳遞的人生訊息,也將為觀者帶來極大的啟發。

「安藤忠雄展|青春」將於3月20日至7月21日在大阪新文化設施「VS.」展出。(Photo Kazumi Kurigami)
「安藤忠雄展|青春」將於3月20日至7月21日在大阪新文化設施「VS.」展出。(Photo Kazumi Kurigami)

從挑戰的軌跡到安藤忠雄的現在

本展將分為「挑戰的軌跡(挑戦の軌跡)」與「安藤忠雄的現在(安藤忠雄の現在)」兩大區域,前者將完整介紹安藤忠雄過去的住宅、教堂、美術館等文化設施的代表性作品;後者將呈現其目前的建築作品,包含長期進行的「直島計畫(直島の一連のプロジェクト)」、以「巴黎證券交易所(Bourse de Commerce)」為代表的歷史建築再生項目,以及如「童書之森(こども本の森)」的社會公益項目。

ベネッセハウス ミュージアム + オーバル 撮影:松岡満男
ベネッセハウス ミュージアム + オーバル(撮影:松岡満男)

原尺寸重現「水之教堂」

值得一提的是,本展也將打造高達15公尺的沉浸式影像空間,引領觀者遊覽安藤忠雄的代表作,同時展場也將以原尺寸重現其早期經典之作「水之教堂」,讓人們能以五感體驗這件建築作品。此外,本展也將透過模型、影像與音樂裝置,呈現安藤忠雄與直島共同走過的37年軌跡。

水の教会(撮影:白鳥美雄)
水の教会(撮影:白鳥美雄)

安藤忠雄展|青春
展期:2025年3月20日― 7月21日
展場:VS.(大阪市北区大深町6番86号 グラングリーン大阪 うめきた公園 ノースパーク VS
休館日:毎週一;開館時間:10:00 - 18:00(五・六到 20:00)
票價資訊請點此

資料來源|VS.共同事業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