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座Sony Park將於2025年啟用!以低矮建築創造高樓群中的開闊感、開放性空間吸引居民造訪

銀座Sony Park將於2025/1啟用!以低矮建築創造高樓群中的開闊感、開放性空間吸引居民造訪

在遍佈高樓大廈的東京銀座,近期出現了一座矮了別人半截、看起來不像時髦商辦的建築。由Sony(索尼)打造的「銀座Sony Park」,將於2025年1月正式啟用,期望為這座城市帶來不同的視野,為居民開拓一片自由來去的公共空間。

什麼是Sony Park?

Sony Park是為了重建原Sony大樓而發展出的創新城市建設計畫。原Sony大樓自1966年起屹立於東京銀座,由已故Sony共同創辦人盛田昭夫所建,他將大樓所在的交叉路口打造為開放式公共空間,並稱之為「銀座花園」。多年來,Sony在「銀座花園」舉辦許多季節性活動,像是春季時發放鮮花、夏季設置水族館等,不僅在城市中營造開闊感,也幫助來訪者放鬆身心。

為了延續這樣的理念,銀座Sony Park計畫於2018年啟動,期望打造一個為城市居民開放、兼具社交與休閒功能的場域。Sony Park計畫分為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是將既有的Sony大樓拆除,並暫時作為公園使用(2018年至2021年),期間吸引超過854萬人次造訪;第二階段則是重建新大樓,並擴展這個公共空間的功能,最終將於2025年1月正式對外開幕,為城市生活注入新的活力與節奏。

銀座Sony Park將於2025/1啟用!以低矮建築創造高樓群中的開闊感、開放性空間吸引居民造訪
銀座Sony Park演變過程。(圖片來源:Sony Park)

比週遭大樓矮半截的全新建築

銀座Sony Park共有地上五層和地下四層,其高度刻意設計成週遭建築的一半左右,形成鮮明對比以營造開闊感,讓高樓密集的銀座有了不一樣的建築景觀。整體建築強調開放與透明的概念,設置各種體驗互動項目與餐飲設施,期望成為一個多元的社區活動中心。

銀座Sony Park將於2025/1啟用!以低矮建築創造高樓群中的開闊感、開放性空間吸引居民造訪
銀座Sony Park建築高度刻意設計成週遭的一半左右,形成鮮明對比以營造開闊感。(圖片來源:Sony Park)

銀座Sony Park建築亮點:

01 城市的「人流轉運站」

銀座Sony Park利用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將建築本身與城市交通系統無縫銜接。除了與地鐵連通道、當地最大的地下停車場之一直接相連外,建築沒有明顯的門或牆,天花板也設計為開放式,迎接來自交叉路口的大量人流,動線流暢且自然,來訪者能夠輕鬆穿梭於空間中。這樣的設計將都會生活與建築功能緊密結合,無論是步行的市民還是乘坐地鐵的旅客,都能自在地進入Sony Park。

銀座Sony Park將於2025/1啟用!以低矮建築創造高樓群中的開闊感、開放性空間吸引居民造訪
銀座Sony Park將都會生活與建築功能緊密結合,來訪者能夠輕鬆穿梭於空間中。(圖片來源:Sony Park)

02 錯層設計最大化利用土地

此外,銀座Sony Park也採用了獨特的「錯層」設計,靈感源自原Sony大樓的花瓣狀結構。每層空間以不同高度的平臺呈現,有效利用建案本身並不大的基地,並與戶外環境相呼應,將整棟建築塑造成一條可隨意探索的垂直路線。

銀座Sony Park將於2025/1啟用!以低矮建築創造高樓群中的開闊感、開放性空間吸引居民造訪
獨特的「錯層」設計有效利用不大的基地,將整棟建築塑造成一條可隨意探索的垂直路線。(圖片來源:Sony Park)
銀座Sony Park將於2025/1啟用!以低矮建築創造高樓群中的開闊感、開放性空間吸引居民造訪
「錯層」設計靈感源自過往Sony大樓的花瓣狀結構。(圖片來源:Sony Park)

03 樸實自然的建築質感

大樓本身以裸露混凝土為主要建築材料,這在銀座區域中十分罕見。混凝土表面以普通木製模板顯露出樸實、自然的質感。陽光透過建築表面的不鏽鋼框架灑入室內空間,像樹葉間灑落的光影一樣不斷變化,為建築賦予了強烈的視覺效果。而這種這種建築物高度較低、但相對厚重的設計組合,也體現了銀座Sony Park成為「城市中的一片綠地」的目標定位。

銀座Sony Park將於2025/1啟用!以低矮建築創造高樓群中的開闊感、開放性空間吸引居民造訪
銀座Sony Park以裸露混凝土為主要建築材料。(圖片來源:Sony Park)

如今,銀座Sony Park的建設終於完成,正式開幕時,它不僅將承載Sony品牌的各式內容,也將積極參與城市生活,為居民展現享受這個公共空間的無數種方式。

延伸閱讀

RECOMMEND

2025大阪世博「大屋根」環形廊道:藤本壯介設計世界最大木造建築,以日本傳統工法為靈感

2025大阪世博「大屋根」環形廊道:藤本壯介設計世界最大木造建築,以日本傳統工法為靈感

2025大阪世博將於4月13日至10月13日舉行,主題為「讓生命更光輝的未來社會藍圖」,展會現場的重點環形建築「大屋根」邀請到建築師藤本壯介設計,希望成為團結161個參展國的團結象徵。

2025大阪世博「大屋根」環形廊道:藤本壯介設計世界最大木造建築,以日本傳統工法為靈感
2025大阪世博將於4月13日開幕,展會現場的重點環形建築「大屋根」邀請到建築師藤本壯介設計(圖片來源:Expo 2025 Osaka)

「大屋根」展場交流的中心

佔地6萬平方公尺的木結構建築「大屋根」,是本次世博會的中心活動場域與主要通道,不僅將為遊客提供流暢的動線體驗,還能遮擋烈陽與雨水,創造舒適的休息空間。「大屋根」的內部設計以和諧的空間規劃滿足展覽、互動體驗及大型活動的需求,遊客也能登上建築頂部休憩,成為遊客與參展國之間交流的重要樞紐。

2025大阪世博「大屋根」環形廊道:藤本壯介設計世界最大木造建築,以日本傳統工法為靈感
「大屋根」是本次世博會的中心活動場域與主要通道(圖片來源:Expo 2025 Osaka)
2025大阪世博「大屋根」環形廊道:藤本壯介設計世界最大木造建築,以日本傳統工法為靈感
遊客也能登上「大屋根」頂部休憩(圖片來源:Expo 2025 Osaka)
2025大阪世博「大屋根」環形廊道:藤本壯介設計世界最大木造建築,以日本傳統工法為靈感
遊客也能登上「大屋根」頂部休憩(圖片來源:Expo 2025 Osaka)

藤本壯介的設計理念以「在多元中追求的統一性」為核心,建築靈感來自日本傳統木造建築,如京都著名的清水寺舞台等,融合傳統工藝概念與現代工程技術,並採用接合技法「nuki」讓結構更穩定。整體環形結構直徑達675公尺,高度介於12至22公尺間,步道周長超過2公里,將成為全球最大規模的木造建築之一。擁有壯觀視覺效果的「大屋根」不僅展現了日本傳統建築精神,亦象徵了全球文化交融的未來願景。

2025大阪世博「大屋根」環形廊道:藤本壯介設計世界最大木造建築,以日本傳統工法為靈感
建築靈感來自日本傳統木造建築,如京都著名的清水寺舞台等,融合傳統工藝概念與現代工程技術(圖片來源:Sou Fujimoto)
2025大阪世博「大屋根」環形廊道:藤本壯介設計世界最大木造建築,以日本傳統工法為靈感
採用接合技法「nuki」讓建築結構更穩定(圖片來源:Sou Fujimoto)

為避免世博會結束後資源浪費,主辦方也向公共組織與私人企業開放提案,針對「大屋根」的未來提出創意解方,期望將其轉化為永久性建築。未來,「大屋根」或將改建為城市公共空間、社區中心或創意文化園區等多種可能,也十分令人期待。

2025大阪世博「大屋根」環形廊道:藤本壯介設計世界最大木造建築,以日本傳統工法為靈感
大阪世博開放各界為「大屋根」的未來提出創意解方(圖片來源:Expo 2025 Osaka)

延伸閱讀

RECOMMEND

隈研吾團隊打造日本岡山防災公園!運用當地特產,以竹材串起豪雨重創後的社區與自然

隈研吾團隊打造日本岡山防災公園!運用當地特產,以竹材串起豪雨重創後的社區與自然

隈研吾建築團隊的最新力作,位於日本岡山縣的公園內,是一座承載著災後重建意涵的竹造建築。在重創當地的「西日本豪雨」後,團隊特別選用當地特產——竹子,透過竹材的自然曲線與透明玻璃窗構成的空間,將傳統工藝與現代設計巧妙融合,重新定義社區與自然的連結。

隈研吾團隊打造日本岡山防災公園!運用當地特產,以竹材串起豪雨重創後的社區與自然
這座竹造建築位於岡山縣倉敷市的防災重建公園內(圖片來源:KKAA)

這座竹造建築位於岡山縣倉敷市的防災重建公園內,該地區在2018年7月「西日本豪雨」水災中受到嚴重破壞,而這座公園的基地,正是豪雨造成堤防潰決的地點。日本政府攜手隈研吾建築團隊與當地居民共同設計,重建起這座結合防災、社區活動功能的公園。

隈研吾團隊打造日本岡山防災公園!運用當地特產,以竹材串起豪雨重創後的社區與自然
這座公園的基地,正是2018年「西日本豪雨」造成堤防潰決的地點(圖片來源:KKAA)
隈研吾團隊打造日本岡山防災公園!運用當地特產,以竹材串起豪雨重創後的社區與自然
日本政府攜手隈研吾建築團隊與當地居民共同設計,重建起這座結合防災、社區活動功能的公園(圖片來源:KKAA)

隈研吾團隊在公園裡設計了兩座設施,分別作為社區活動中心和緊急儲存倉庫使用,兩者以巨大的竹結構連接,就像一座大門般。其中,社區活動中心僅由玻璃窗組成,帶來通透、開放的感受,歡迎居民們入內。

隈研吾團隊打造日本岡山防災公園!運用當地特產,以竹材串起豪雨重創後的社區與自然
團隊在公園裡設計了兩座設施,分別作為社區活動中心和緊急儲存倉庫使用(圖片來源:KKAA)
隈研吾團隊打造日本岡山防災公園!運用當地特產,以竹材串起豪雨重創後的社區與自然
社區活動中心僅由玻璃窗組成,帶來通透、開放的感受(圖片來源:KKAA)

橫向向外延伸的竹構造,原料來自於當地特產的竹子,增強居民對於建築的共感。而具有自然曲線的屋簷,通風之餘也為訪客遮擋烈陽和雨水,不僅呼應了日本傳統建築技術,同時也擁抱當代創新概念,展現公園熱情好客的姿態。

隈研吾團隊打造日本岡山防災公園!運用當地特產,以竹材串起豪雨重創後的社區與自然
具有自然曲線的屋簷,通風之餘也為訪客遮擋烈陽和雨水(圖片來源:KKAA)
隈研吾團隊打造日本岡山防災公園!運用當地特產,以竹材串起豪雨重創後的社區與自然
竹構造原料來自於當地特產的竹子,呼應日本傳統工法(圖片來源:KKAA)

從建築之間的留白看出去,一面能看見城市熱鬧的氛圍,另一面則能看見周圍山脈的自然美景,兩者彷彿透過這座建築相互串連,成為完整的一體。

隈研吾團隊打造日本岡山防災公園!運用當地特產,以竹材串起豪雨重創後的社區與自然
從建築之間的留白看出去,一面能看見城市熱鬧的氛圍(圖片來源:KKAA)
隈研吾團隊打造日本岡山防災公園!運用當地特產,以竹材串起豪雨重創後的社區與自然
另一面則是周圍山脈的自然美景(圖片來源:KKAA)

資料來源|Kengo Kuma and Associates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