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1704年,清朝政府在諸羅山(即今嘉義市)以木柵建造出形如桃狀的城池,讓如今的嘉義成為台灣最早建城的都市;到了日治時期,阿里山山腳下的嘉義市因木材產業繁盛一時,更擁有「木都」美稱;而在300餘年後的如今,這座古老小城也在深厚歷史底蘊上注入設計力與科技力,近期更推出「中彰投雲嘉」地區首座公辦都更建築「嘉義都更好」,讓人看見優雅老城的嶄新生活面貌。
近年藝文媒體上一篇篇報導,不難發現「嘉義」儼然成為全台設計人士的新興旅遊目的地。畢竟,從2021年時台鐵與台灣設計研究院攜手改造嘉義火車站,讓這昔日擁有「全島第一摩登車站」美稱的地標再現風華;到今年將日治時期「東門派出所」保留、修復而成的全新藝文場域「東門派出所文化基地(東門町 1923)」,在在讓人看見這座溫文內斂、曖曖含光的老城,如何導入設計力,煥發出新舊交融的迷人風韻。
而在走訪這些設計地標之外,當人們逐步走進這座城市中,更將進一步發現這座全台面積最小城市的豐厚生活紋理:街頭巷尾密布那一間間風格咖啡廳、獨立書店,交織出一幅愜意的當代生活即景;市內密佈的公園,以及距離都心不遠處,由日治時期橡膠樹與熱帶經濟樹種殖育試驗地轉身而成、逾8公頃的「嘉義樹木園」,讓蓊鬱綠意迤邐成日常詩篇;市中心那超過6000棟的古雅木屋,不僅見證了「木都」往昔,更讓人對這座小城悠緩美好的生活深深著迷。
遙想陳澄波畫作 成就都心裡的玉山
在藝文、設計人士以嶄新眼光望向嘉義之際,曾獲美國MUSE Design Awards、義大利A’ Design Award and Competition等國際設計大獎,更被譽為「南台灣都更天王」的國城建設,繼為高雄市打造首座公辦都更「鳳山都更好」後,將累積多年的城市開發經驗,帶回董事長娘家所在的嘉義。特在垂楊路及吳鳳北路口精華區,打造「嘉義都更好」公辦都更社區,成為嘉義在地、外地人士眾所矚目的城市煥新指標。
事實上,說起「嘉義都更好」的誕生,還得先將時光倒轉至數十年前。當時地方仕紳慷慨地將位於都心的廣袤學產地贈予政府,此後嘉義市政府更耗費20餘年整合學產地、國產署、嘉市府及嘉縣府等,才讓這片稀有的千坪基地重新躍上城市舞台。而此基地令人心動的地理條件,不只在於臨近民族國小、崇文國小、嘉義女中、新光三越、遠東百貨等,更在於天氣清朗的時刻裡,朝「嘉義都更好」東向望去,竟能見到縹緲玉山山頂,令人不禁聯想到嘉義出身的台灣重量級畫家陳澄波筆下那玉山絕景。
在城市發展的拐點上 邀請人們回「嘉」
而在令人屏息的建築遠景之外,「嘉義都更好」整體規畫更打破眾人對於「公辦都更」建築既定印象。透過如同飯店般的水池造景,以及低調奢華、大器儒雅的建築手法,勾勒出精緻而不流俗的生活美學;而超高「綠覆率」則呼應嘉義向來與自然共生的愜意,讓生活彷彿一部恬淡散文,更讓居住其中的人們,在蓊鬱綠意之中不禁遙想起陳澄波畫中嘉義小城。另一方面,建築團隊也將綠建築、智慧建築規劃融入「嘉義都更好」中,不只與嘉義市推廣低碳永續、智慧治理政策同步,更期盼在嘉義市成為「涼適、活力、新木都」的路上,成為見證並協力推進城市蛻變的「同路人」。
負責本案代銷的華磐國際陳易鴻協理表示,本案不僅擁有頂尖的地點與規畫,更象徵一座城市的認同與榮耀,受到嘉義人史無前例的注目,也相信本案可以為嘉義市的建築定下新的規格,讓市民擁有更好的居住品質,真正呼應「嘉義都更好」精神與意義。
另一方面,近期台積電先進封裝廠(CoWoS)即將進駐南科嘉義園區,以及全台最大智慧園區「馬稠後智慧園區」預計於2025年完工的消息,也帶動大嘉義生活圈的科技發展,更可望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回「嘉」。國城建設期待『嘉義都更好』站在嘉義市城市發展的拐點上,從心臟地區開始掀起一場居住革命。未來也將不負每一塊土地的珍稀與特殊條件,將國際生活品味帶到高雄的經驗,再度將世界生活美感引進嘉義!
文 | 郭慧 圖片提供 | 國城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