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靈攝影展《I Got Your Back》在徠卡畫廊!以「背面」視覺致敬幕後人員,傳達相挺力量

鍾靈攝影展在徠卡畫廊!《I Got Your Back》致敬幕後人員,傳達支持力量

濃烈色彩,富張力的眼神與肢體語言,詭譎帶點不協調的五官特寫,藏有寓意花朵、髮絲與身軀——攝影師鍾靈(Zhong Lin)的作品穿梭在現實和超現實之間,引人遊轉藏於人與物細節中的宇宙。鍾靈為《Vogue》、《Dazed》、《i-D》等指標性時尚雜誌拍照,也曾於疫情期間展開「#project365」創作計畫,無論商業或純創作,不管鏡頭對準的是名人或模特,每幅影像都是奇想。

即日起至20241216日,鍾靈攝影展《I Got Your Back》登陸徠卡(Leica)臺北畫廊,透過25張以人與物「背面」為畫面的系列作品,引領人們遨遊於相紙上的現實奇觀,告訴所有前來觀展的訪客:「不要感到你是孤單一個人。」

鍾靈攝影展在徠卡畫廊!《I Got Your Back》致敬幕後人員,傳達支持力量
鍾靈攝影展《I Got Your Back》於徠卡畫廊舉辦。(圖片提供:徠卡)
鍾靈攝影展在徠卡畫廊!《I Got Your Back》致敬幕後人員,傳達支持力量
鍾靈〈媧女〉。(圖片提供:徠卡)

深刻影像不只靠攝影師成就

每有傑出的影像作品問世,人們往往只聚焦於攝影師,但若沒有模特兒、化妝師、造型師、髮型師、美術等各方人員的時間和精力,不會有令人驚豔的作品誕生。對鍾靈來說,拍攝前期、現場及事後的專業支援,就像所有人都在對攝影師說 “ I Got Your Back. ”,而這句話也成了貫穿《I Got Your Back》展覽的核心精神,因此展品多以「背面」構成視覺,直觀呼應展覽命題,也向觀眾傳達「不要感到你是孤單一個人」、「我會在身後支持你」的理念。

鍾靈攝影展在徠卡畫廊!《I Got Your Back》致敬幕後人員,傳達支持力量
鍾靈攝影展《I Got Your Back》展覽現場。(圖片提供:徠卡)
鍾靈攝影展在徠卡畫廊!《I Got Your Back》致敬幕後人員,傳達支持力量
鍾靈〈雙魚〉。(圖片提供:徠卡)
鍾靈攝影展在徠卡畫廊!《I Got Your Back》致敬幕後人員,傳達支持力量
鍾靈〈天使〉。(圖片提供:徠卡)

為延續展覽「我挺你」的理念,《I Got Your Back》展品都將進行販售,銷售85%所得將捐贈予醫療財團法人南迴基金會,以攝影藝術為驅動力,將口號化為實際行動,支持偏鄉醫療照護權益。

鍾靈攝影展在徠卡畫廊!《I Got Your Back》致敬幕後人員,傳達支持力量
鍾靈〈綻放〉。(圖片提供:徠卡)

全系列以徠卡相機創作

值得一提的是,《I Got Your Back》系列作品皆以徠卡SL2SL3相機創作,鍾靈一向不是器材控,卻在此次接觸後一試成主顧:「徠卡相機總會在自己所在意的細節處理上恰到好處,每當透過觀景窗看到一幅幅畫面,都帶來最直覺性的悸動感,或許這就是徠卡相機的迷人之處。」而她也受邀至徠卡位於德國威茲勒的總部,親自體驗SL3相機的有感升級,像是對焦速度加快、ISO性能的提升等,都讓平時不習慣使用閃光燈的她有了更多操縱影像的空間。

鍾靈攝影展在徠卡畫廊!《I Got Your Back》致敬幕後人員,傳達支持力量
鍾靈〈猜猜〉。(圖片提供:徠卡)
鍾靈攝影展在徠卡畫廊!《I Got Your Back》致敬幕後人員,傳達支持力量
鍾靈〈關於你〉/鍾靈〈觀星〉。(圖片提供:徠卡)

不被標籤束縛、追隨直覺的攝影心法

怪奇、超現實、迷幻、大膽、時尚前瞻性……都是鍾靈作品常被貼上的標籤,可這都源自觀者感受,她從未定義自己的風格,每件作品都是基於她認為「這樣拍好看」的直觀選擇。因為創作時無框架,鍾靈期待觀者們在看完作品所解讀的內容與涵意,這讓她的作品充滿想像與可能性。

鍾靈攝影展在徠卡畫廊!《I Got Your Back》致敬幕後人員,傳達支持力量
鍾靈〈愛神〉。(圖片提供:徠卡)
鍾靈攝影展在徠卡畫廊!《I Got Your Back》致敬幕後人員,傳達支持力量
鍾靈〈SAM SMITH〉/鍾靈〈背〉。(圖片提供:徠卡)

若真要爬梳鍾靈何以成為鍾靈的背景,馬來西亞多元的種族和文化應是一大關鍵,或許能想像她吃著馬來菜、電視上播著好萊塢電影、用華語和家人交談、背景不時傳來印度音樂的情景,這些養分滋養著她,啟發她在攝影藝術中傳達視覺的多重面向。

鍾靈攝影展在徠卡畫廊!《I Got Your Back》致敬幕後人員,傳達支持力量
鍾靈〈易碎品〉。(圖片提供:徠卡)
鍾靈攝影展在徠卡畫廊!《I Got Your Back》致敬幕後人員,傳達支持力量
鍾靈〈逗〉/鍾靈〈湯〉。(圖片提供:徠卡)

時刻保持Nothing to lose純粹狀態

現在的鍾靈,無疑是國際上最受矚目的亞洲攝影師之一,可她最初在大學接觸攝影時,教授和同學都建議她將攝影當作興趣就好。當時的她,並未急著證明自己或「攝影可以當飯吃」,而是不忘透過觀景窗望向被攝者、影像在暗房於相紙上緩緩浮現時……那些攝影帶給她的真實感觸,持續保持謙遜、懷著對攝影平面的「命定感」不停磨練,終成長為如今的模樣。

鍾靈攝影展在徠卡畫廊!《I Got Your Back》致敬幕後人員,傳達支持力量
鍾靈〈打嗑睡〉。(圖片提供:徠卡)
鍾靈攝影展在徠卡畫廊!《I Got Your Back》致敬幕後人員,傳達支持力量
鍾靈〈蛹〉/鍾靈〈盲點〉。(圖片提供:徠卡)

雖已達到世俗定義的「成功」,鍾靈仍繼續向前邁進,她習慣不定期清理Instagram貼文,認為不必過度留戀昔日作品及練習,深信當一切從零開始,才會回歸 “Nothing to lose” 的純粹狀態,而正是因為這份純粹,成長才得以蔓延。

鍾靈攝影展在徠卡畫廊!《I Got Your Back》致敬幕後人員,傳達支持力量
鍾靈〈另一半〉。(圖片提供:徠卡)
鍾靈攝影展在徠卡畫廊!《I Got Your Back》致敬幕後人員,傳達支持力量
鍾靈〈煙火〉。(圖片提供:徠卡)
鍾靈攝影展在徠卡畫廊!《I Got Your Back》致敬幕後人員,傳達支持力量
鍾靈攝影展《I Got Your Back》展覽現場。(圖片提供:徠卡)

Zhong Lin 鍾靈《I Got Your Back》攝影特展

展覽地點|徠卡臺北畫廊(臺北市青田街63號)

展覽日期|即日起至20241216

展覽時間|週一至週日11:0019:00

洽詢電話|+886 2 2391 2593

大樹成木材後,仍有回歸自然的可能?《耿傑生:回到自然捲》藉木工技法重構材料的「生命時間序」

伊日藝術計劃展覽《耿傑生:回到自然捲》!藉木工技法重構植物與木材的「生命時間序」

木板取自大樹,事實不需爭辯;以木雕為雕塑創作起始、長期與木頭為伍的藝術家耿傑生,卻延伸思考:「那一塊木板和一株植物的差別是什麼?」於是他在伊日藝術計劃YIRI ARTS展覽《耿傑生:回到自然捲》中,將木板、植物放上「時間軸」重新看待,將它們視為同一種物質,但分屬無生命、有生命的兩端,並透過木工技法的介入,探討木材(物質)回歸自然性狀態的可能。

伊日藝術計劃展覽《耿傑生:回到自然捲》!藉木工技法重構植物與木材的「生命時間序」
伊日藝術計劃YIRI ARTS《耿傑生:回到自然捲》展覽現場。(圖片提供:伊日藝術計劃)

用技藝與材料交涉,拓展對木材的感知

成立於2014年的伊日藝術計劃YIRI ARTS,以「日常美術館」為藍圖,策展聚焦社會文學、生態環境、電影藝術等貼近日常生活的議題。而藝術作品以雕塑、裝置為主的耿傑生,創作視角的落點正在生態環境主題,他對雕塑的學習與實踐始於木雕,隨後逐漸擴展和融入對空間與感知的理解,本次個展《回到自然捲》延續對木頭的探索和實驗,利用多樣的技藝與材料交涉,試圖突破原有的理解框架。

伊日藝術計劃展覽《耿傑生:回到自然捲》!藉木工技法重構植物與木材的「生命時間序」
耿傑生《跟著你起床》。(圖片提供:伊日藝術計劃)
伊日藝術計劃展覽《耿傑生:回到自然捲》!藉木工技法重構植物與木材的「生命時間序」
耿傑生《太熱了快進來》/耿傑生《起床總是很渴》。(圖片提供:伊日藝術計劃)

藉木工技法重構材料的「生命時間序」

耿傑生如何以木雕技藝重構材料,並讓它擁有重回自然性狀態的可能?他認為,將木板雕刻成一株植物,似乎只能滿足形象的輪廓,於是轉而將材料(木板)本身視為植物原來的身體,透過將木板鉋成薄片,逆向地將它一層層生長出的身體分割,這段過程就像是對其「生命時間序」的拆解——存在於一層層木頭薄片間的時間序,獲得了挪動的空間,木板也得以復甦成柔軟、可重塑的狀態。

伊日藝術計劃展覽《耿傑生:回到自然捲》!藉木工技法重構植物與木材的「生命時間序」
耿傑生《太熱了快進來》。(圖片提供:伊日藝術計劃)
伊日藝術計劃展覽《耿傑生:回到自然捲》!藉木工技法重構植物與木材的「生命時間序」
耿傑生《起床總是很渴》/耿傑生《跟著你起床》。(圖片提供:伊日藝術計劃)

感受人類與植物共享的環境氣息

創作時,耿傑生面對成堆而陌生的植物殘軀,他進一步思索,該如何還原、接近它呢?為了植物重生所需的養分,耿傑生開始思考人們與植物共享的環境——陽光、空氣、水和大地,是如何在人類的身體上作用,在這相互了解的過程中,他像是重新接上了地氣,無法說真理解了自然的真理,卻實在感受到了與之共存的聯繫。

伊日藝術計劃展覽《耿傑生:回到自然捲》!藉木工技法重構植物與木材的「生命時間序」
伊日藝術計劃YIRI ARTS《耿傑生:回到自然捲》展覽現場。(圖片提供:伊日藝術計劃)

《耿傑生:回到自然捲》

展期|-2025.01.25

地點|伊日藝術計劃 YIRI ARTS B1F(台北市內湖區新明路861號)

開放|週二至週六 14:0019:00

陳澄波百三特展臺博館登場!展出8件原件畫作,從藝術和自然力解讀臺灣島嶼的身世

陳澄波百三特展臺博館登場!展出8件原件畫作,從藝術和自然力解讀臺灣島嶼的身世

2025年為臺灣畫家陳澄波誕辰130週年紀念,國立臺灣博物館與陳澄波文化基金會共同策展,以陳澄波8件原件畫作與臺博館的自然史典藏進行對話,從早期知識份子視野與臺博館作為博物學關懷的對話下,呈現臺灣差異、多樣性的人文與自然發展,帶大眾重新發現臺灣的獨特之處。

國立臺灣博物館即日起至2025年5月11日止,於鐵道部園區推出「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從早期知識份子的視野下與臺博館作為博物學關懷的對話下,呈現臺灣差異、多樣性的人文與自然發展,匯集而成今日島嶼之貌,所擁有的幸福的一切。(編註:走揣 tsáu-tshuē,到處尋找之意)

今年適逢臺灣畫家陳澄波誕辰130週年紀念,國立臺灣博物館即日起至2025年5月11日止,於鐵道部園區推出「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圖片來源:臺博館)
今年適逢臺灣畫家陳澄波誕辰130週年紀念,國立臺灣博物館即日起至2025年5月11日止,於鐵道部園區推出「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圖片來源:臺博館)

陳澄波畫作與臺博館自然史典藏進行對話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董事長陳立柏表示,在陳澄波百二紀念展之後,他一直思考陳澄波的畫除了藝術史、藝術界之外,有沒有與大眾接觸的其他面向,最終選擇與博物館進行對話。在討論的過程中,他發現過去旅外30年,想著如何介紹自己的故鄉、表達屬於臺灣的精神,最後竟然在自己家的阿公畫作中找到答案,「自然」就是臺灣宜居的答案。

展場ㄧ隅「北回歸線與季風的交匯」。(圖片來源:臺博館)
展場ㄧ隅「北回歸線與季風的交匯」。(圖片來源:臺博館)

「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從陳澄波的作品如〈北回歸線地標〉、〈農家〉、〈東台灣臨海道路〉、〈濤聲〉、〈玉山積雪〉等油畫畫作破題,結合臺博館館藏及新採集的魚類、植物等標本,討論與臺灣相遇而影響臺灣的自然現象,如洋流(黑潮)、季風(西南氣流、霧林帶)、氣候區(北回歸線、亞熱帶)等的獨特性,以及這些自然現象和所造成的物種高歧異性,交織成北半球生態系的縮影,進而孕育出豐富的文化多樣性,包含漁業發展及經濟交換等,闡述這塊土地上因這些現象匯集而擁有的一切。

「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以陳澄波的畫作結合臺博館館藏及植物標本。(圖片來源:臺博館)
「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以陳澄波的畫作結合臺博館館藏及植物標本。(圖片來源:臺博館)

重新發現臺灣的獨特之處

國立臺灣博物館館長陳登欽說明,很多人第一時間很難將博物館與藝術連結在一起,此次陳澄波百三特展,不僅是對陳澄波藝術成就的回顧,更是一次探索臺灣文化與自然的機會,展覽從藝術畫作著眼,結合「北回歸線」、「季風」與「黑潮」3個匯聚在臺灣的自然力,深入探討這些自然現象如何共同塑造了臺灣的生態環境和文化特色,是一次很特別的嘗試。

「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展出陳澄波8件原作。(圖片來源:臺博館)
「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展出陳澄波8件原作。(圖片來源:臺博館)

陳澄波透過畫筆記錄臺灣,為這塊土地留下了一幅幅動人的風景,他的畫作不僅是個人情感的抒發,更是一種對自然的讚美與思索,透過其作品,彷彿搭上時光機,可以更加貼近這片土地,感受其中蘊含生生不息的力量。

策展團隊也表示,「走揣・咱的所在」與其說是特展名稱,不如將它看成是一則討論公共議題的邀請卡,邀約大眾藉著陳澄波的油畫作品,觀見我們腳下的母土,這個自然力、地理性永續祝福的「所在」。

「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結合臺博館新採集的魚類標本。(圖片來源:臺博館)
「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結合臺博館新採集的魚類標本。(圖片來源:臺博館)

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
地點:臺博館鐵道部園區一樓特展室(臺北市延平北路一段2號)
日期:即日起至2025年5月11日
時間:週二至週日上午9時30分至下午5時(週一公休,遇國定假日或活動另行公告)

資料來源|臺博館、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