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金點設計獎、金點概念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入圍名單出爐!日本廢棄貝殼再製安全帽、國美館精品店等亮點作品

2024金點設計獎、金點概念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入圍名單出爐!日本廢棄貝殼再製安全帽、國美館精品店等亮點作品

2024金點設計獎、金點概念設計獎,繼日前公布標章得主後,今(9/26)日公布「年度最佳設計獎」入圍名單!金點設計獎最終選出138件入圍作品,金點概念設計獎則有6件出線,這些來自台灣、中國、香港、澳門、美國、日本、英國、泰國、波蘭、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12地的優異之作,將競逐獎項最高榮耀。

今年金點設計獎決審,邀請15位多元領域專家組成重量級評審陣容,包括:韓國設計大師安尚秀、日本GK工業設計社長朝倉重徳、日本知名平面設計師色部義昭、Bito甲蟲創意創辦人劉耕名、洋蔥設計總監黃家賢、NIUTRON新能源資深設計副總裁劉傳凱、阿里巴巴首席工業設計師李劍葉、仁寶電腦設計長暨資深副總經理陳禧冠、遠東巨城購物中心副總經理兼營運長游欣宜、劉培森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劉培森、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張清華、URBANUS都市實踐建築設計事務所創建合夥人劉曉都、十彥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林彥穎、漣漪人基金會共同創辦人朱平、編集者新聞社總編輯李取中等人,從通過複審、獲得金點標章的得獎作品中,進一步選出「年度最佳設計獎」或「年度特別獎」得主。而今年度頒獎典禮訂於12月13日在臺灣戲曲中心舉辦,將揭曉備受矚目的年度大獎得主!

2024金點設計獎入圍亮點作品

產品設計類

Throne X - All-in-One Musicians Throne

Cooler Master的「Throne X - All-in-One Musicians Throne」,是一款專為音樂家設計的創新椅凳,利用聲波振動讓表演者自然感受節奏,提供沉浸式的音樂體驗,並支援作為節拍器或根據音樂振動等多種模式,幫助提升表演效果。

2024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入圍作品:「Throne X - All-in-One Musicians Throne」(Cooler Master Technology Inc./台灣)
2024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入圍作品:「Throne X - All-in-One Musicians Throne」(Cooler Master Technology Inc./台灣)

日出長凳

伍偉廷建築師事務所為品茶愛好者設計的「日出長凳」,融入東方「天圓地方」的哲學,偏心圓盤既是座位,亦可作茶盤;整體結構採用無釘榫卯技法,椅腳則參考木造建築屋架設計,逐漸退縮形成簡潔支撐,展現了融合建築工法與現代美學的獨特創意。

2024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入圍作品:「日出長凳」(伍偉廷建築師事務所/台灣)
2024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入圍作品:「日出長凳」(伍偉廷建築師事務所/台灣)

SHELLMET

日本TBWAHAKUHODO與甲子化學工業攜手開發的「SHELLMET」,將北海道當地的廢棄扇貝殼,重新製成美觀且對環境友善的安全帽,外型採用仿生設計,模擬扇貝外殼結構,達到高強度與耐用性,為海廢處理提供了嶄新解方。

2024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入圍作品:「SHELLMET」(TBWAHAKUHODO Inc./日本)
2024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入圍作品:「SHELLMET」(TBWAHAKUHODO Inc./日本)

傳達設計類

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

教育部於2023年重新編修的「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JIASUI STUDIO針對過去版本內容龐雜的問題,重新設計分類系統,並搭配豐富插圖減少閱讀負擔,此外亦透過色彩規劃對應不同災害,結合手冊可拆組使用的「VVV」特殊裝訂,讓使用者能依據災害類型迅速查找應變措施,為學校及社會防災教育提供更實用的工具。

2024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入圍作品:「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JIASUI STUDIO/台灣)
2024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入圍作品:「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JIASUI STUDIO/台灣)

raingo 共享傘

形容事物所為「raingo 共享傘」設計的品牌識別,將傘具開展的圓化為圓餅圖,透過其半圓與扇形的分離、組合與旋轉,展現共享與永續的概念,並搭配不同天氣條件下皆易於辨識的清新色彩計畫,展現晴雨無阻、自在隨行的品牌價值。

2024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入圍作品:「raingo 共享傘 」(形容事物所設計事業有限公司/台灣)
2024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入圍作品:「raingo 共享傘 」(形容事物所設計事業有限公司/台灣)

《燈虹酒綠——香港餐飲霓虹燈招牌手稿》

香港Studio Nous為《燈虹酒綠——香港餐飲霓虹燈招牌手稿》一書設計,精心運用八色印刷和螢光油墨,在昏暗環境下以隨書附贈的小手電筒照射,即能逼真重現霓虹燈招牌的視覺效果,不僅為讀者帶來新穎的互動體驗,也細膩紀錄了香港50至70年代霓虹文化的歷史與美學。

2024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入圍作品:「《燈虹酒綠——香港餐飲霓虹燈招牌手稿》」(Studio Nous/香港)
2024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入圍作品:「《燈虹酒綠——香港餐飲霓虹燈招牌手稿》」(Studio Nous/香港)

空間設計類

水脈

CPD interiors改建國美館精品店的「水脈」,呼應原址為河流蜿蜒的都會綠廊帶,以水脈意象貫穿空間,串聯起咖啡餐飲、親子共讀等多樣機能,跳脫過往純零售商店模式,提升商店的靈活性和公共性,再搭配以展覽佈局的商品陳列方式,為大眾帶來觀展般的遊逛體驗。

2024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入圍作品:「水脈」(CPD interiors/台灣)
2024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入圍作品:「水脈」(CPD interiors/台灣)

北京城市圖書館

由挪威建築事務所Snøhetta操刀的「北京城市圖書館」(Beijing City Library),從北京的自然遺產汲取靈感,以銀杏樹狀的支撐結構為設計亮點,交錯構成樹冠般的透光屋頂,亦兼具氣候控制、雨水收集的機能;室內則以階梯式座椅及閱覽區,建構出山谷般的意象,將自然景觀巧妙融入建築與內部空間。

2024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入圍作品:「Beijing City Library」(Snøhetta/香港)
2024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入圍作品:「Beijing City Library」(Snøhetta/香港)

Uncloud Coffee

由泰國Unknown Surface Studio操刀的「Uncloud Coffee」咖啡店,從極光靈動的線條汲取靈感,打造出優雅的流線型外觀,並流暢連貫內外空間,綴以自然採光與景觀綠意,帶來獨特的視覺與空間體驗。

2024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入圍作品:「Uncloud Coffee」(Unknown Surface Studio/泰國)
2024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入圍作品:「Uncloud Coffee」(Unknown Surface Studio/泰國)

蓋亞

新加坡RSP雅詩柏設計事務所與伊東豊雄建築設計事務所合作的六層樓木結構建築「蓋亞」,是為南洋理工大學打造的全新校舍大樓,採用層壓膠合實木(MET)作為主要建材,並以環保材料與節能系統降低碳排放,結合被動式位移通風系統與太陽能發電技術,產生綠色能源及提升運用效能,為兼具美學與永續發展的建築實踐。

2024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入圍作品:「蓋亞」(伊東豊雄建築設計事務所、RSP雅詩柏設計事務所/新加坡)
2024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入圍作品:「蓋亞」(伊東豊雄建築設計事務所、RSP雅詩柏設計事務所/新加坡)

整合設計類

YY System

日本AISIN CORPORATION為聽力障礙者開發的「YY System」,源於自家聽障員工在疫情期間及嘈雜工廠中的溝通困難,是一套能將語音及環境音即時視覺化為文字或圖示的應用程式,並具備抗噪及詞彙庫功能,能幫助人們順暢溝通,促進聽力障礙者的社會參與和情感交流,打造更包容的無障礙環境。

2024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入圍作品:「YY System」(AISIN CORPORATION/日本)
2024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入圍作品:「YY System」(AISIN CORPORATION/日本)

2024嘉義草草戲劇節-《當青春》

阮劇團策劃的「2024嘉義草草戲劇節-《當青春》」,將設計與策展手法導入地方,透過富創意的互動裝置與地景規劃,展現主題「青春」的多面向,並結合在地文化與實驗性手法,為觀眾創造跨媒體的藝術饗宴,體現了設計創意與地方特色的深度結合。

2024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入圍作品:「2024嘉義草草戲劇節-《當青春》」(阮劇團/台灣)
2024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入圍作品:「2024嘉義草草戲劇節-《當青春》」(阮劇團/台灣)

2024金點概念設計獎亮點入圍作品

今年金點概念設計獎複審階段共選出47件作品獲得標章,其中10件可晉級決審,親自向評審團說明設計提案,爭取僅3名的「年度最佳設計獎」殊榮及新台幣30萬元獎金。評審團最終選出6件入圍之作,以下為其中3件入圍作品:

湍流-溯溪鞋模組

張彥暉的「湍流-溯溪鞋模組」,針對戶外運動中因應不同地形的穿著需求,以模組化設計可快速更換外底的鞋款,幫助減少裝備負擔與損耗,延長鞋子的使用壽命。

2024金點概念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入圍作品:「湍流-溯溪鞋模組」(張彥暉/台灣)
2024金點概念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入圍作品:「湍流-溯溪鞋模組」(張彥暉/台灣)

Cattern

王威、趙小炫、李若然、上官文馨的「Cattern」,為一款安裝簡易的貓窩設計,可利用社區地燈系統,為流浪貓提供溫暖的臨時庇護所,簡約的造型設計,能自然地融入社區景觀。

2024金點概念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入圍作品:「Cattern」(王威、趙小炫、李若然、上官文馨/中國大陸)
2024金點概念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入圍作品:「Cattern」(王威、趙小炫、李若然、上官文馨/中國)

Let's Play! 格拉斯哥的重生與連結之旅

耿馨悅的「Let's Play! 格拉斯哥的重生與連結之旅」設計提案,以英國格拉斯哥為背景,將廢棄的克萊德河高架橋,轉化為具互動性的文化空間,透過街頭藝術、雨水劇場與水上漂浮劇院等創意設計,重新連結起城市兩岸、促進社區參與,期為當地文化與社會生活帶來新的活力。

2024金點概念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入圍作品:「Let_s Play! 格拉斯哥的重生與連結之旅」(耿馨悅/美國)
2024金點概念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入圍作品:「Let_s Play! 格拉斯哥的重生與連結之旅」(耿馨悅/美國)

2024金點設計獎、金點概念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完整入圍名單可至官網查詢

延伸閱讀

RECOMMEND

日本「橫濱美術館」重新開館:歷經3年大規模整修,打造更為開放的「Grand Gallery」空間

日本「橫濱美術館」重新開館:歷經3年大規模整修,打造更為開放的「Grand Gallery」空間

1989年開館的「橫濱美術館」,於2021年3月休館,歷經3年多的大規模整修後,2024年開放部分空間,也終於在今(2025)年2月8日全面重新開幕。

由日本建築巨匠丹下健三設計的橫濱美術館,擁有氣勢滂礡的對稱性外觀,且不論是在外牆或是館內,也可見圓形與方形的設計元素;走進館內,映入眼簾的則是使用大量御影石(花崗岩的一種)打造,挑高且開放感十足的「Grand Gallery(グランドギャラリー)」空間。

「沒有明確目的的空間」

丹下健三在設計時,希望美術館不單單是欣賞藝術的場域,也是能促進市民交流與文化活動的中心。他認為,比起單純的展覽室,更重要的是那些「沒有明確目的的空間」,比如讓人們在欣賞作品前駐足,或在展覽室之間移動時稍作停留的地方。因此,像Grand Gallery這般開放、自由的大空間,便是橫濱美術館的一大特色。

挑高且開放感十足的「Grand Gallery」空間,為橫濱美術館的一大特色。(圖片來源:横浜市芸術文化振興財団)
挑高且開放感十足的「Grand Gallery」空間,為橫濱美術館的一大特色。(圖片來源:横浜市芸術文化振興財団)

石材的色彩與家具相輝映

而在這次的整修中,以Grand Gallery為中心的自由使用區域,也變得更加開放。由乾久美子建築設計事務所負責的空間規劃,從丹下健三運用的御影石中汲取出不同顏色,打造了別具特色的家具,並翻新玻璃天花板,以及設置可開關的百葉窗,當自然光灑落,石材的色彩也將與家具相輝映,營造出柔和舒適的氛圍。

由乾久美子建築設計事務所負責的空間規劃,從丹下健三運用的御影石中汲取出不同顏色,打造了別具特色的家具。(圖片來源:乾久美子建築設計事務所)
由乾久美子建築設計事務所負責的空間規劃,從丹下健三運用的御影石中汲取出不同顏色,打造了別具特色的家具。(圖片來源:乾久美子建築設計事務所)
(圖片來源:乾久美子建築設計事務所)
(圖片來源:乾久美子建築設計事務所)

根據不同場景變化的模組化家具

進入館內可見的「まるまるラウンジ(Marumaru Lounge)」(まる為日文中的圓形之意),擁有各式尺寸、可以根據不同場景組合變化的模組化家具,不論是獨自前來或與朋友同行,都能在此找到合適的休憩空間。而在Grand Gallery空間也新增了脫鞋區,讓家長和小朋友可以在這裡自在休息;館內哺乳室也增設至3間,並新增沖泡奶粉的設備,讓親子來訪者能夠更安心舒適地度過美術館時光。

Grand Gallery空間也新增了脫鞋區,讓家長和小朋友可以在這裡自在休息。(圖片來源:横浜市芸術文化振興財団)
Grand Gallery空間也新增了脫鞋區,讓家長和小朋友可以在這裡自在休息。(圖片來源:横浜市芸術文化振興財団)
當自然光灑落,石材的色彩也將與家具相輝映,營造出柔和舒適的氛圍。(圖片來源:横浜市芸術文化振興財団)
當自然光灑落,石材的色彩也將與家具相輝映,營造出柔和舒適的氛圍。(圖片來源:横浜市芸術文化振興財団)

重新規劃指標系統

另外還有其他改造項目,包含:新增了兩處可以免費參觀的Gallery 8、Gallery 9,其中,Gallery 9為玻璃外牆設計,人們從外面也能窺見展覽內容;重新翻新的美術館商店與咖啡廳,也變得更加舒適;Grand Gallery內新增了一座透明電梯,讓空間更具開放感;美術館外也將設置桌椅,人們在這裡能感受海風,優閒享受美術館的氛圍;攜手設計師菊地敦己重新規劃的館內指標系統,也更為清晰易懂。

可以免費參觀的Gallery 9為玻璃外牆設計,人們從外面也能窺見展覽內容。(圖片來源:横浜市芸術文化振興財団)
可以免費參觀的Gallery 9為玻璃外牆設計,人們從外面也能窺見展覽內容。(圖片來源:横浜市芸術文化振興財団)
Grand Gallery內也新增了一座透明電梯。(圖片來源:横浜市芸術文化振興財団)
Grand Gallery內也新增了一座透明電梯。(圖片來源:横浜市芸術文化振興財団)
在這次全面更新之際,館內的指標設計也採用了更清晰易懂的設計。(圖片來源:横浜市芸術文化振興財団)
在這次全面更新之際,館內的指標設計也採用了更清晰易懂的設計。(圖片來源:横浜市芸術文化振興財団)
設計師菊地敦己以1989年設計師淺葉克己打造的Logo為基礎,創作了紀念美術館重新開放的特別Logo與標準字。(圖片來源:横浜市芸術文化振興財団)
設計師菊地敦己以1989年設計師淺葉克己打造的Logo為基礎,創作了紀念美術館重新開放的特別Logo與標準字。(圖片來源:横浜市芸術文化振興財団)

資料來源|橫濱美術館横浜市芸術文化振興財団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台北W Hotel全館翻新5大亮點!色調革新重塑沈穩性格,再生水磨石等永續材料融入客房

台北W Hotel全館翻新5大亮點!色調革新重塑沈穩性格,永續材料融入客房

2011年開業的台北W飯店已佇立信義區十餘年,近年順應旅遊趨勢更迭,邀請草創期原班人馬——英國設計團隊GA Design International,費時兩年執行全館翻新計劃,強化硬體設備與入住舒適度,打造更符合現代旅人和商務客的住宿體驗,全館宴會廳場及405間客房皆歷經「微整形」,以新貌迎接賓客。

台北W Hotel全館翻新5大亮點!色調革新重塑沈穩性格,永續材料融入客房
台北W飯店「頂級驚喜套房」。(圖片提供:台北W飯店)

台北W飯店建築外觀由日本設計師山根格(Tadashi Yamane)構思、國內三大建築師事務所建設而成,英國設計團隊GA Design International則負責室內設計,結合自然原素和現代化科技,成就「Nature Electrified 自然大放電」概念。設計團隊延續此概念,並採納色彩、質地等設計趨勢,考量旅人疫後旅遊住宿取向的轉變,歸納出5大亮點為進行翻新:

台北W Hotel全館翻新5大亮點!色調革新重塑沈穩性格,永續材料融入客房
台北W飯店。(圖片提供:台北W飯店)

亮點01. 色調革新,重塑沉穩、靜奢風格

翻新後的客房,藉由降低彩度展現更為雅緻、內斂的質感,如「絕佳客房」、「非凡套房」、「奇幻套房」採用市場上罕見的綠色系搭配深褐色木材飾面,猶如城市中的綠洲;「奇妙客房」、「壯美客房」選用夕陽橘與大量木質元素相襯,渲染溫暖氣息。

台北W Hotel全館翻新5大亮點!色調革新重塑沈穩性格,永續材料融入客房
台北W飯店「奇幻套房」。(圖片提供:台北W飯店)
台北W Hotel全館翻新5大亮點!色調革新重塑沈穩性格,永續材料融入客房
台北W飯店「奇妙套房」。(圖片提供:台北W飯店)

至於館內唯一逾百坪、坐擁2930樓雙層空間的「頂級驚喜套房」,以及全館僅三間、位於26樓以上採光絕佳的「驚喜套房」,則揮別過往活潑的高飽和配色,改以大地暖色調為主體,演繹成熟、大人味的奢華感,呼應近年大熱的Quiet Luxury趨勢。

台北W Hotel全館翻新5大亮點!色調革新重塑沈穩性格,永續材料融入客房
台北W飯店「頂級驚喜套房」。(圖片提供:台北W飯店)
台北W Hotel全館翻新5大亮點!色調革新重塑沈穩性格,永續材料融入客房
台北W飯店「驚喜套房」。(圖片提供:台北W飯店)

亮點02. 自然與科技交織,藤蔓、螢火蟲等融入藝術裝置

延續開幕以來「Nature Electrified 自然大放電」的理念,本次翻新結合自然元素與現代科技,共振出許多新面向。踏入客房樓層梯廳,映入眼簾即為由英國數位藝術設計師Daniel Brown專為台北W飯店所創作、以電子螢幕展示的動態藝術品,藤蔓與花卉交織中可見具亞洲代表性的細緻圖樣,持續向上生長的意象更啟發正面能量;推開房門,可見點綴於角落的綠色植栽,為短暫居所注入盎然生機。

台北W Hotel全館翻新5大亮點!色調革新重塑沈穩性格,永續材料融入客房
客房樓層梯廳。(圖片提供:台北W飯店)

房內桌面的蘑菇造型檯燈,呼應W追求趣味的品牌精神;床頭具旭日意象的壁燈,則象徵點亮旅途美好開端。部份套房客廳內,另設置以螢火蟲為靈感打造的閃爍燈飾與落地帷幕,映照信義區不夜城的璀璨光影。

台北W Hotel全館翻新5大亮點!色調革新重塑沈穩性格,永續材料融入客房
蘑菇造型檯燈/旭日意象壁燈。(圖片提供:台北W飯店)
台北W Hotel全館翻新5大亮點!色調革新重塑沈穩性格,永續材料融入客房
以螢火蟲為靈感打造的藝術燈飾。(圖片提供:台北W飯店)

亮點03. 匯聚環保永續與在地文化印記

隨著現代社會更加關注環境與文化的深度連結,台北W飯店客房翻新後實踐資源再利用,同時與在地商家合作居家擺飾。各房型特選再生水磨石製作桌面、櫥櫃層架、置物平台等,內含回收碎石及木屑,巧妙運用回收材使每塊石材紋路獨具特色;「非凡套房」內獨有的臥榻抱枕,則嚴選本土品牌「減簡手制」布織品製成,將台灣城市角落的縮影化為印花,包含鐵皮屋的線條排列、牆角被雨水侵蝕的痕跡等,呼應在地文化。

台北W Hotel全館翻新5大亮點!色調革新重塑沈穩性格,永續材料融入客房
再生水磨石檯面/臥榻抱枕。(圖片提供:台北W飯店)

亮點04. 設備全面升級,優化住宿體驗

位處都會喧囂,為營造更完善的入住品質,台北W飯店於硬體裝置細節增添巧思,滿足城市度假體驗。每間客房配備的Bose音響新增藍牙功能,時刻享受樂音繚繞;床頭除了既有的USB-A連接埠外,另增設Type-C插孔與無線充電盤;55吋智能電視加裝可自由調整角度的壁掛式支架,無論人在床鋪、窗邊臥榻或沙發上,都能用最愜意的姿態享受最佳視角。

台北W Hotel全館翻新5大亮點!色調革新重塑沈穩性格,永續材料融入客房
台北W飯店「絕佳客房」。(圖片提供:台北W飯店)

亮點05. 迎賓「W Animals」陣容擴大

台北W飯店館內具高識別度的「W AnimalsW生肖寵物,亦由原先6種款式新增至12種,以充滿巧思的設計呈現十二生肖的俏皮樣貌。每間房內皆擺放至少一隻「W Animals」迎賓,為每次入住創造如同開箱盲盒般的期待感,不僅形塑品牌風格,更成為旅人與台北W飯店創造共同回憶、建立情感連結的媒介。

台北W Hotel全館翻新5大亮點!色調革新重塑沈穩性格,永續材料融入客房
「W Animals」W生肖寵物藏身於房內迎接貴賓,圖內為兔子款。(圖片提供:台北W飯店)

台北W飯店

地址|台北市信義區忠孝東路五段10號

訂房管道|專線 (02) 7703-8888、官方預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