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尋常物品中看見不平常!露露藝品社 ✕ 走路草農談「歪樓感」藝術蒐集癖

在尋常物品中看見不平常!露露藝品社 ✕ 走路草農談「歪樓感」藝術蒐集癖

一個物品背後有什麼故事?才展出《露露藝品社》的謝佳瑜,著迷於舊時代的貓狗陶瓷家飾與居家品味,而「走路草農」陳漢聲、劉星佑從寶可夢公仔入坑,慢慢由農產紙箱追溯到芒果母樹的源頭。3位藝術家在此坦承難以克制的蒐集癖,也分享他們找到的失落記憶。

走進洪建全基金會《露露藝品社》展場,以貓狗陶瓷藝品延展的錄像、裝置、圖鑑與文件奇趣可愛,卻透出異常認真的態度。謝佳瑜分享,她迷戀台灣過去這種充滿彈性與衝突的空間美感,想要將這些被遺忘的美學重新喚醒;陳漢聲和劉星佑組成的「走路草農/藝團」(以下簡稱走路草農),則從2017年《思箱計畫》農產紙箱的蒐集出發,發掘出背後不少故事。看似平凡的物件並不平凡,劉星佑用喜愛的漫畫《獵人》角色們的特殊「念能力」形容,「我們就好像有念能力,可以知道一個東西絕對不只是這樣,能看出它們的珍貴之處。」他們自嘲除了藝術家之外沒人會關心這些,那麼,他們究竟看到了什麼?

(圖片提供:謝佳瑜)
謝佳瑜於2024年洪建全基金會《露露藝品社》展出作品〈勝利貓〉、〈動物圖鑑〉。(圖片提供:謝佳瑜)

Q:你們都蒐集什麼?

 劉星佑 
看到something wrong就先買下來再說,東西有緣分就要先收,等到想清楚了才蒐集就已經跑掉了。它們都有自己一番天地,只是被人們忽視了。最近為了創作計畫開始蒐集周星馳電影中那種雞公碗。一次香港駐村後我們發現雞公碗在香港、泰國、新馬等地都很普遍,但台灣卻很少見,初步推測在日治時期台灣雞公碗大多被蝦和魚圖樣取代了。

 陳漢聲 
我則是更喜歡買各種材料,受媽媽影響從小就愛做手工藝,每學一種新技法就會囤積材料,又轉向下個目標。我們兩人有個可怕的習慣,共同喜歡就不會阻止對方買。所有藝術家都會給自己收東西的好理由:可以拿來做作品。之前找嘉義玩具店收來的老充氣恐龍〈諸羅記玩具城〉(2023)現在就躺在家裡。看佳瑜狂點頭,你該不會也這樣吧? 

 謝佳瑜 
沒錯。我有很多毛毛狗陶藝品和瀑布燈,許多燈都壞了,就想說有天會為了創作修好,但也沒有。最開始是發現一隻濃妝陶瓷狗,才知道台灣曾經大量生產裝飾陶瓷,開始想替它們說故事:是誰製造這些藝品?這些造型從何而來?後面為了創作,收藏更加特定,主要是卡通風格、有妝容的陶瓷擺飾。我喜歡動物造型,貓狗比較主流,不太喜歡人型,覺得有點恐怖。 

(圖片提供:謝佳瑜)
謝佳瑜2023年第六屆當代雕塑麗寶創作獎(左)、2023年應力空間聯展《等登燈》(右)。(圖片提供:謝佳瑜)

Q:回溯創作歷程,生活周遭的物件什麼時候會化作靈感?

 謝佳瑜 
阿嬤以前在基隆開卡拉OK店,廁所瓷磚牆的瀑布照片就成為我一幅畫的靈感。我開始在想,為什麼那時的人會想用這種方式去裝飾他們的居家空間?我到研究所都在念繪畫,最初將蒐集的物件、圖像轉化為繪畫,後來想嘗試平面之外的可能性,開始做裝置。回頭來看,那些突兀的衝突感在我心中留下了印象。

(圖片提供:謝佳瑜)
2019年謝佳瑜繪畫作品〈木瓜〉(左)、〈瀑布〉(右)。(圖片提供:謝佳瑜)

 陳漢聲 
2015年我們首次用「走路草農」參加政大聯展《再見‧歷史》,2016年在寶藏巖國際藝術村駐村時《Pokémon GO》遊戲問世,聯展《就決定是你了》就找藝術家們由各自對寶可夢的喜愛進行創作。

起初我們並非特別要挖掘故鄉,但在台北時發現別人討論的一些題目跟活動,在我們老家不是很常見嗎?我們就開始回溯自身背景,《思箱計畫》(2017)那時真的被當撿破爛,甚至還跟台北車站街友要沒看過的圖樣的紙箱。圖樣在各地不停複製、變形或者換成不同文字,其中有許多線索跟訊息可以對話。

(圖片提供:走路草農/藝團)
走路草農於2021年《農閒藝術節—滴水在這裡之金煌芒果》販售自家農產。(圖片提供:走路草農/藝團)

 劉星佑 
正版寶可夢超貴,我們在柑仔店(kám-á-tiàm)發現一些盜版公仔,比正版還大、造型有點怪,反而更吸引我。我們就用公仔呼應當地的環境與歷史,像那時在政大常有小青蛇出沒,我們就放阿柏怪在那,也是有過天真歲月(笑)。

後來我在《典藏》雜誌社工作,意外發現影印機旁就是高雄美濃的水蓮紙箱,這不就是我回家鄉甲仙會經過的地方,南部人才熟悉的地名為何出現在台北?這引發我的好奇而開始蒐集,台北紙箱量多是因為物產大多輸往那裡。紙箱也與時俱進,前陣子COVID-19就有寫「肺炎快滾」的紙箱。

Q:談談你們的創作,如何反映你們的發現?

 謝佳瑜 
《露露藝品社》透過藝品、圖鑒、歷史資料等,想像一個虛構藝品社擁有許多不同「品種」的動物,曾經歷輝煌歷史的感覺。我從大四開始蒐集藝品與資料,繪畫背景出身讓我一開始對製作影像感到恐懼,直到今年展覽才完成單頻道影像〈露露藝品〉。這些陶瓷從日本移轉到台灣代工後,造型、妝容 逐漸衰減、歪斜,看似偷工減料,但好像也有特殊美感,我有時會想搞不好這些人是有意識在做這件事? 

 劉星佑 
之前台南吉祥物「虱目魚小子」很有名,我在《典藏》做專題時,設計者本人說一開始是卡哇伊風,在地翻模師傅覺得不像虱目魚就加進寫實成分,放大後意外變得很可怕。長輩有自己對「可愛」的認知,這其中一定有自己的想法在作祟,這些歪樓感才是台灣的主體。

 謝佳瑜 
我就在想原型給你照抄,怎麼可能會抄得這麼不像。

 劉星佑 
對物的迷戀是又愛又焦慮,收越多卻擔心沒空間跟錢,或趕不上新的創造。漸漸,我們從《思箱計畫》蒐集紙箱變成在《農閒藝術節》創作自己的紙箱、賣自種芒果。今年在台南市美術館展出的〈芒果藍〉,雖然台灣早有瓷器生產,但缺乏文化代表性,於是在瓷器上結合台灣芒果圖樣和8位元像素風格,「育種」出台灣的獨特符號。

我們這一兩年回高雄後,也開始往上溯源物產源頭,六龜芒果紙箱給了靈感,帶我們找出今年58歲、從印度跟美國引進育種的金煌芒果母樹,最近也回到玉井尋找第一顆從美國引進的愛文芒果樹。這過程反映我們對台灣的想像。

(圖片提供:走路草農/藝團)
走路草〈芒果藍〉展於2024年台南市美術館《沃克、海怪、炮火與他們:熱蘭遮堡400年》。(圖片提供:走路草農/藝團)

 陳漢聲 
我們後期的創作大致有兩個面向,一個是〈芒果藍〉、〈兩個太陽〉(2022)等裝置藝術,一個是從《宇宙物產計畫》(2022)開始的數位作品。那時剛好區塊鏈在話題上,南部也面臨嚴重的缺水問題而農作減產。我們透過NFT作品,想在虛擬世界創造不受季節和環境影響的物產,以回應現實困境,並延伸討論作物的歷史和環境。

(圖片提供:走路草農/藝團)
2022年《宇宙物產計畫》同樣是《思箱計畫》的延伸,藉由8位元圖像的NFT創作反思農業歷史、氣候與產銷議題。(圖片提供:走路草農/藝團)
(圖片提供:走路草農/藝團)
走路草2022年NFT創作〈宇宙物產計畫-滴水金煌芒果樹〉。(圖片提供:走路草農/藝團)

Q:物件收藏為什麼重要?剛才提到「歪樓感」,創作者多少會為作品「加料」,你們怎麼抓取平衡?

 謝佳瑜 
人們大多想像藝術是要創造獨一無二的東西,但我更像是替藝品發聲。它們本身就夠好了,只是缺乏被發現的機會,通過田野調查,我更了解到物品在不同人眼中的不同意義。〈露露藝品〉影片中,「陶瓷狗放在你家可以嚇到夜闖的賊人」等台詞、意象都是來自真實的口述和文本,我把它們摻雜進虛構口白之中。我刻意留下荒謬的操作痕跡,但許多觀眾真相信了,跟我想的不一樣,很有趣。〈勝利貓〉裝置呈現藝品在不斷重新開模燒製的過程中逐漸縮小,回應這些藝品不斷被複製、抄襲的歷史。

(圖片提供:謝佳瑜)
謝佳瑜〈勝利貓〉透過不斷重複翻模與燒製,直到陶瓷貓不能再縮到更小。(圖片提供:謝佳瑜)

 劉星佑 
轉化部分很難拿捏,原本的物品都很完整了,根本沒地方下手,我們更像在尋找可以對話、參與的縫隙。藝術史常談論對杜象現成物的批判,但我們跟佳瑜很像,更多是想讓大家認識物品背後的無名藝術家,透過創作讓他們知道你們的東西不但重要,甚至有機會是藝術品,這就是我們介入的縫隙。此外,我認為沒有獨一無二、前無古人的創作,所有創作都是某種形式的轉化或抄襲,可複製的動作上卻有創造性發生。就像我們在香港粵東磁廠找到雞公碗師傅,這是在現代科技出現之前就在傳承的複製,其中飽含人性。

 陳漢聲 
我們也常運用家中物品,它們代表無法替代的時代、人的連結。此外,現成物能引發人們的聯想,產生不同的精神意涵。我們將版畫創作用在紙箱這媒介上,甚至放回運輸中心情境中實際使用,就是要突出每個圖像背後都可能有個作者,比如2021花蓮城市空間藝術節中,將原住民的野菜以手工版畫紙箱呈現,西部對這些作物可能不熟悉。

(圖片提供:走路草農/藝團)
2021花蓮城市空間藝術節《溫花蓮》中,走路草農與大本部落(阿美族)合作野菜箱。(圖片提供:走路草農/藝團)

Q:之後你們還會想嘗試什麼?

 劉星佑 
最近配合「台南400」,關注從土芒果延伸到蓮霧和釋迦,它們都是荷蘭時期引進、南部常見的作物。我未來想自己育種來紀念重要事物,但這已是農藝或生物科技的專業了,所以還要醞釀。金煌芒果當年花了8年育成,我還有幾個8年?先從追溯母樹開始,也許到80歲時我真能得意地說:我育出了一個新品種。 

 陳漢聲 
我跟星佑更多follow較小的事物,沒有那麼關注大歷史。能被保留下的人類歷史多是被篩選過的,那作為一個創作者,把這種微小、我們在乎的小事物,透過創作保留、分析並對話,是我們未來會持續投入的部分。

 謝佳瑜 
《露露藝品社》會繼續發展,這看似懷舊,實際上是一種宣示與態度,是兜售品味的媒介,探討這些物品背後的故事,也是肯定它們的價值。我計劃再做影片探討從陶瓷造型觀察到的事情,另外,我想進行一個《新摩登家庭》計畫,設計家具和家飾,把曾經存在的居家品味召喚回來,展示如何將它們重新融進你的現代家居中。 

(圖片提供:謝佳瑜)
謝佳瑜單頻道影像〈露露藝品〉截圖。(圖片提供:謝佳瑜)
(圖片提供:謝佳瑜)
(圖片提供:謝佳瑜)

露露藝品社
1998年生,藝術家謝佳瑜近年透過收藏、田野調查及影像紀錄,假想一間虛構的「露露藝品社」,重溯台灣早期外銷陶瓷產業,持續進行中。她關注台灣早期裝飾美學風格,喜好舊有樣式在當今所留下的奇異氛圍,常以挪用、重組等方式作為敘事手法,在重構的過程裡揭示 被大眾忽視的異質性。

(圖片提供:走路草農/藝團)
(圖片提供:走路草農/藝團)

走路草農/藝團
成立於2014年,主要創作成員陳漢聲與劉星佑皆是高雄人,來自新媒體藝術與藝術史背景,強調駐地體驗與觀察,結合地誌學、考現學與物質文化的研究,轉化農事經驗,形塑自己的藝術方法。近年來關注生態環境、都市變遷與性別議題。曾參展於法國龐畢度、舊金山中華文化中心、曼谷雙年展等。

採訪整理|吳哲夫
圖片提供|走路草農/藝團、謝佳瑜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La Vie 2024/9月號《賦予自由律動的當代設計》

延伸閱讀

RECOMMEND

韓國藝術家金官泳個展登台!用抽象畫封存記憶,色彩象徵情緒、細線串起創作心境轉折

韓國藝術家金官泳以抽象畫封存記憶,色彩富情緒、細線串起創作心境轉折

韓國藝術家金官泳受藝術收藏推廣品牌「上芊藝」之邀,首度來台舉辦個展《Just go with the flow》,即日起至12月29日於時尚選品 X 藝術空間「LIGHTWELL」中山旗艦店登場。

LIGHTWELL中山旗艦店是棟帶天井的老房子,白天時總有陽光灑落,讓本就純白、通透的展演空間顯得更為寧謐,在這欣賞韓國藝術家金官泳的作品,再適合不過。金官泳對色彩的掌握敏銳,總能透過色彩及筆觸的堆疊為畫作賦予生動表情,即使視覺抽象,情感卻易懂且深刻。他不只藉畫傳遞情緒,更將創作時的思考路徑畫進作品,藉一條條細線帶領觀者重回自己作畫時身處的時空。

韓國藝術家金官泳以抽象畫封存記憶,色彩富情緒、細線串起創作心境轉折
(圖片提供:LIGHTWELL)
韓國藝術家金官泳以抽象畫封存記憶,色彩富情緒、細線串起創作心境轉折
(圖片提供:LIGHTWELL)

色塊與細線串起記憶和心境轉折

金官泳畢業於韓國弘益大學雕塑系,曾赴米蘭布雷拉美術學院進修繪畫。他認為色彩是傳達情感的直接媒介,創作抽象繪畫時總精心選擇色調及色彩,先以單色打底,展現出顏色的密度和深度,再利用不同的筆和刷堆砌顏料,以創造出豐富層次。仔細觀察畫作,會看見色塊和色塊之間的細線,這是以針管沾上油畫顏料所做的標記,藝術家藉此讓觀者更深刻感受到繪畫的「過程」。

韓國藝術家金官泳以抽象畫封存記憶,色彩富情緒、細線串起創作心境轉折
金官泳作品〈The Memory of the Unconscious 878〉及〈The Memory of the Unconscious 888〉。(圖片提供:金官泳)
韓國藝術家金官泳以抽象畫封存記憶,色彩富情緒、細線串起創作心境轉折
金官泳作品〈The Memory of the Unconscious 867〉及〈The Memory of the Unconscious 869〉。(圖片提供:金官泳)

作畫如「紀念儀式」,帶觀者隨畫沉入心流

金官泳的作畫過程像是一場紀念儀式——層層堆疊的顏料像是被梳理後封存的回憶,色彩是回憶中夾雜的情緒,細線則如個人隨時間之流沈澱的過程。本次展覽名稱「Just go with the flow」正呼應了上述創作歷程,藝術家期待觀者能自由感受眼前所見的畫面,及其所觸發的記憶和情感,展開一場意識和潛意識聯繫的沈思體驗。

讓藝術收藏更平易近人

本次金官泳在台個展的幕後推手——「上芊藝」,為一新型態藝術收藏推廣品牌,由4位身處不同產業的藝術愛好者及藏家所組成。他們在收藏的過程中,察覺人們接觸藝術存在許多門檻和資訊落差,因此希望為初入門藝術收藏的同好,創造一個能更簡單入手藝術品、為生活賦予美感的媒介。

韓國藝術家金官泳以抽象畫封存記憶,色彩富情緒、細線串起創作心境轉折
(圖片提供:LIGHTWELL)

Just go with the flow》不僅是金官泳在台首個展,也是上芊藝舉辦的第一場展覽,對此共同創辦人Charlotte Chen分享:「金官泳是我們幾位創辦人都喜歡的藝術家,最早在2019年藝博會上認識,後續也保持聯繫、收藏他的作品,並互相討論展覽活動的形式,希望可以作為藝術家創作的里程碑。金官泳的作品顏色療癒,點線面組成的畫面充滿想像,容易讓觀者有自己的解讀,因此希望從他作為上芊藝展覽活動的開始,希望讓我們所喜歡的,讓更多人喜歡,並開啟收藏的旅程。」

韓國藝術家金官泳以抽象畫封存記憶,色彩富情緒、細線串起創作心境轉折
(圖片提供:金官泳)
韓國藝術家金官泳以抽象畫封存記憶,色彩富情緒、細線串起創作心境轉折
(圖片提供:LIGHTWELL)

金官泳台灣首個展《Just go with the flow》

展期|2024.11.30-12.29

時間|12:00-20:00 (週一公休)

票價|免費

地點|LIGHTWELL 中山旗艦店(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20巷6-1號)

2026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藝術家李亦凡:劇場性影片搭佐黑色幽默,呈現數位時代的人心波動

2026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藝術家李亦凡:劇場性影片搭佐黑色幽默,呈現數位時代的人心波動

202661屆威尼斯國際美術雙年展「台灣館」將由藝術家李亦凡代表參展,其長期探索在當代科技的推進之下,數位影像創作的視覺表達途徑及技術性問題,近年作品以劇場性影片搭佐帶黑色幽默的創作語彙,敏銳呈現數位時代下人們的身心波動。

2026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藝術家李亦凡:劇場性影片搭佐黑色幽默,呈現數位時代的人心波動
李亦凡《難忘的形狀》影像截圖。(圖片提供:李亦凡)

窺見藝術家的「創作準備階段」

李亦凡的作品常處於如「準備工作」的曖昧階段,觀者所看見的不只是敘事內容,更多的是藝術家創作時與媒材和故事互相嬉戲、搏鬥、甚至虐待的過程——他運用科技媒材的光雕投影技術,提供觀者一種後設的敘事概念;同時結合雕塑、繪畫等媒材,讓各種創作元素在空間中組成奇特的敘事體,成品看似破碎、不完整,卻能從中窺探出藝術家創作時身處的迷亂時空。

2026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藝術家李亦凡:劇場性影片搭佐黑色幽默,呈現數位時代的人心波動
李亦凡《難忘的形狀》影像截圖。(圖片提供:李亦凡)
2026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藝術家李亦凡:劇場性影片搭佐黑色幽默,呈現數位時代的人心波動
李亦凡《難忘的形狀》影像截圖。(圖片提供:李亦凡)

探索人類與科技的複雜關係

2019年起,李亦凡更嘗試以自行開發的遊戲引擎,搭配實時影像手法進行影像創作,以「一人劇組」的形式即興演繹影像生產背後的敘事,探索著數位時代中人類與科技的關係——從《important_message _360.mp4》談論資訊爆炸下人的生命狀態,到《不好意思…請問一下這個怎麼打開》以數位人之姿揭露數位人身分背後的商品本質。

延伸閱讀|新媒體藝術家李亦凡 × 張碩尹聊創作:從電玩遊戲談到科技與AI的藝術思考

2026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藝術家李亦凡:劇場性影片搭佐黑色幽默,呈現數位時代的人心波動
李亦凡《不好意思‧‧‧請問一下這個怎麼打開》影像截圖。(圖片提供:李亦凡)
2026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藝術家李亦凡:劇場性影片搭佐黑色幽默,呈現數位時代的人心波動
李亦凡《難忘的形狀》影像截圖。(圖片提供:李亦凡)

在宣布李亦凡將代表2026威尼斯國際美術雙年展「台灣館」之際,主辦單位臺北市立美術館(北美館)提名委員會點評其作:「李亦凡遊走在影像、鏡頭、物件、場景與裝置間,其兼具議題性且視覺風格獨特的創作,結合傳統錄像技術與數位媒體;同時,他也具備物件的造型能力,透過數位影像與實體物件的併置,可望為台灣館帶來更多層次的感素,也為資訊與影像爆炸的數位時代,提供深具啟發性的另類思考。」

2026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藝術家李亦凡:劇場性影片搭佐黑色幽默,呈現數位時代的人心波動
第61屆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代表藝術家李亦凡。(圖片提供:李亦凡)

威雙之前,2025新作也值得期待

其實在威雙之前,近年國內重要展覽如2021亞洲雙年展《未至之城》、2023台北雙年展《小世界》等,都能看見李亦凡的身影,他也接連獲得高雄獎、台新藝術獎肯定,今(2024)年更摘下洪建全基金會銅鐘藝術賞,獲得百萬創作基金,並通過荷蘭國際駐村機構Rijksakademie徵選赴歐洲駐村,同步展開銅鐘藝術賞委託新作,該作預計於2025年展出,屆時李亦凡將秉持一貫的黑色幽默,引領觀眾在陣陣歡笑與苦笑之中,一窺當前正在發生,或即將重建的新型態生命政治。

2026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藝術家李亦凡:劇場性影片搭佐黑色幽默,呈現數位時代的人心波動
李亦凡《不好意思‧‧‧請問一下這個怎麼打開》影像截圖。(圖片提供:李亦凡)
2026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藝術家李亦凡:劇場性影片搭佐黑色幽默,呈現數位時代的人心波動
2023台北雙年展《小世界》李亦凡作品《難忘的形狀》展出現場。(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資料、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洪建全基金會、李亦凡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