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利・希伯個展《巴洛克珍珠》登台!實驗材質、擾動感知,重現大自然與巴洛克藝術之美

藍騎士藝術威利・希伯個展《巴洛克珍珠》!實驗材質,重現大自然與巴洛克之美

德國上施瓦本(Upper Swabia),碼頭海景與古堡相映,大自然風光與巴洛克藝術文化共織,在大國南方低調閃著光芒,這裡正是德國藝術家威利・希伯(Willi Siber)生活與創作之地,他以雕塑、立體裝置見長,上施瓦本大自然的生命力、巴洛克教堂的輝煌,皆是滋養其藝術創作的養分,並透過形狀不規則、輪廓飽滿渾圓的「巴洛克珍珠」體現,傳遞內心對真善美的想像與追求。

藍騎士藝術威利・希伯個展《巴洛克珍珠》!實驗材質,重現大自然與巴洛克之美
(圖片提供:Bluerider ART)

即日起至20241110日,藍騎士藝術Bluerider ART帶來《威利・希伯:巴洛克珍珠》個展,集結牆上裝置、雕塑等十數件新作,帶觀者一窺威利・希伯如何在物件形變與材料轉換的過程中,創造一道道如聖樂般洗滌心靈的震撼。

藍騎士藝術威利・希伯個展《巴洛克珍珠》!實驗材質,重現大自然與巴洛克之美
(圖片提供:Bluerider ART)

深受抽象藝術影響,藉創作擾動觀者對物的感知

在長達45年的創作歷程中,希伯總基於物質的可塑性,並著重於對形狀、色彩、質地的探索,試圖顛覆觀者的視覺認知。他的成長經歷了抽象表現主義蓬勃發展的時期,也從不掩藏對抽象藝術發展的著迷,尤其受俄羅斯畫家康丁斯基、荷蘭藝術家蒙德里安吸引。

藍騎士藝術威利・希伯個展《巴洛克珍珠》!實驗材質,重現大自然與巴洛克之美
(圖片提供:Bluerider ART)

線條、形狀與顏色所引起的心理反應,是康丁斯基在創作中不斷追尋的藝術精神,希伯也藉由形狀、色彩間的交互影響,為形體賦予「矛盾感」,透過對「形式性」的不斷研究推翻傳統藝術的框架,挑戰觀者對所見物體的意識,擾動人們以往熟悉的視覺與觸覺感知,這也形成他獨特的藝術語言,並構成他對「美」與內心感知的詮釋。

「我的作品始終是自由且獨立的物體,不需要敘事性地解釋。」——威利・希伯

藍騎士藝術威利・希伯個展《巴洛克珍珠》!實驗材質,重現大自然與巴洛克之美
(圖片提供:Bluerider ART)

《威利・希伯:巴洛克珍珠》展覽焦點之一為長達4公米的三聯幅作品《板面物體》(Tafelobjekt),其以光滑的表面強化木質纖維板的有機圓弧體,上頭漸變的光線反射,將隨觀眾的腳步移動,為畫面帶來起伏視覺效果,猶如四季變幻。

藍騎士藝術威利・希伯個展《巴洛克珍珠》!實驗材質,重現大自然與巴洛克之美
(圖片提供:Bluerider ART)

另外兩張黑、白新作,對稱凹凸,如同珍珠般的觸感挑動觸覺神經,如同陰陽調和。知名鋼材雕塑系列《站立》(Stehende)與《木質牆面裝置》(Wood Wall Object)則覆蓋著源於巴洛克的華麗色澤,鮮明的亮面烤漆如大自然靈動。

藍騎士藝術威利・希伯個展《巴洛克珍珠》!實驗材質,重現大自然與巴洛克之美
(圖片提供:Bluerider ART)
藍騎士藝術威利・希伯個展《巴洛克珍珠》!實驗材質,重現大自然與巴洛克之美
(圖片提供:Bluerider ART)
藍騎士藝術威利・希伯個展《巴洛克珍珠》!實驗材質,重現大自然與巴洛克之美
(圖片提供:Bluerider ART)

穿梭不同材質之間,實驗所有可能的表現

值得一提的是,希伯的創作早期其實以繪畫為主,之後因為繼承父親的木材廠,逐漸對雕塑、立體裝置更生興趣,1980年後漸以木質材料為主要創作媒介,這也是他實驗性材料創作的起點。希伯曾表示:「我的創作源於改變。」木頭的生硬質感在弧線刨塑下,轉化為帶有韻律的圓弧形狀,創造意想不到的外觀形式。他經常穿梭於不同材質的工作室,從木材、鋼到纖維板,嘗試著一切可能的突破。

藍騎士藝術威利・希伯個展《巴洛克珍珠》!實驗材質,重現大自然與巴洛克之美
(圖片提供:Bluerider ART)

比如在希伯著名的鋼材雕塑系列中,扭曲的金屬由硬化鋼組成,這類材質即便在極端的承重負載下也不輕易斷裂,卻在希伯的組合下,呈現如吸管彎曲的輕盈感。看似簡約的形狀背後,是一系列複雜的精密工藝與上色的掌控,無縫焊接的物質性與明亮色彩起到相互作用,顛覆觀者對金屬輕重的認知趣味。

藍騎士藝術威利・希伯個展《巴洛克珍珠》!實驗材質,重現大自然與巴洛克之美
(圖片提供:Bluerider ART)
藍騎士藝術威利・希伯個展《巴洛克珍珠》!實驗材質,重現大自然與巴洛克之美
(圖片提供:Bluerider ART)

《威利・希伯:巴洛克珍珠》

展期|-2024.11.10

地點|Bluerider ART 台北.敦仁(台北市大安區大安路一段101101F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 10:0019:00

大樹成木材後,仍有回歸自然的可能?《耿傑生:回到自然捲》藉木工技法重構材料的「生命時間序」

伊日藝術計劃展覽《耿傑生:回到自然捲》!藉木工技法重構植物與木材的「生命時間序」

木板取自大樹,事實不需爭辯;以木雕為雕塑創作起始、長期與木頭為伍的藝術家耿傑生,卻延伸思考:「那一塊木板和一株植物的差別是什麼?」於是他在伊日藝術計劃YIRI ARTS展覽《耿傑生:回到自然捲》中,將木板、植物放上「時間軸」重新看待,將它們視為同一種物質,但分屬無生命、有生命的兩端,並透過木工技法的介入,探討木材(物質)回歸自然性狀態的可能。

伊日藝術計劃展覽《耿傑生:回到自然捲》!藉木工技法重構植物與木材的「生命時間序」
伊日藝術計劃YIRI ARTS《耿傑生:回到自然捲》展覽現場。(圖片提供:伊日藝術計劃)

用技藝與材料交涉,拓展對木材的感知

成立於2014年的伊日藝術計劃YIRI ARTS,以「日常美術館」為藍圖,策展聚焦社會文學、生態環境、電影藝術等貼近日常生活的議題。而藝術作品以雕塑、裝置為主的耿傑生,創作視角的落點正在生態環境主題,他對雕塑的學習與實踐始於木雕,隨後逐漸擴展和融入對空間與感知的理解,本次個展《回到自然捲》延續對木頭的探索和實驗,利用多樣的技藝與材料交涉,試圖突破原有的理解框架。

伊日藝術計劃展覽《耿傑生:回到自然捲》!藉木工技法重構植物與木材的「生命時間序」
耿傑生《跟著你起床》。(圖片提供:伊日藝術計劃)
伊日藝術計劃展覽《耿傑生:回到自然捲》!藉木工技法重構植物與木材的「生命時間序」
耿傑生《太熱了快進來》/耿傑生《起床總是很渴》。(圖片提供:伊日藝術計劃)

藉木工技法重構材料的「生命時間序」

耿傑生如何以木雕技藝重構材料,並讓它擁有重回自然性狀態的可能?他認為,將木板雕刻成一株植物,似乎只能滿足形象的輪廓,於是轉而將材料(木板)本身視為植物原來的身體,透過將木板鉋成薄片,逆向地將它一層層生長出的身體分割,這段過程就像是對其「生命時間序」的拆解——存在於一層層木頭薄片間的時間序,獲得了挪動的空間,木板也得以復甦成柔軟、可重塑的狀態。

伊日藝術計劃展覽《耿傑生:回到自然捲》!藉木工技法重構植物與木材的「生命時間序」
耿傑生《太熱了快進來》。(圖片提供:伊日藝術計劃)
伊日藝術計劃展覽《耿傑生:回到自然捲》!藉木工技法重構植物與木材的「生命時間序」
耿傑生《起床總是很渴》/耿傑生《跟著你起床》。(圖片提供:伊日藝術計劃)

感受人類與植物共享的環境氣息

創作時,耿傑生面對成堆而陌生的植物殘軀,他進一步思索,該如何還原、接近它呢?為了植物重生所需的養分,耿傑生開始思考人們與植物共享的環境——陽光、空氣、水和大地,是如何在人類的身體上作用,在這相互了解的過程中,他像是重新接上了地氣,無法說真理解了自然的真理,卻實在感受到了與之共存的聯繫。

伊日藝術計劃展覽《耿傑生:回到自然捲》!藉木工技法重構植物與木材的「生命時間序」
伊日藝術計劃YIRI ARTS《耿傑生:回到自然捲》展覽現場。(圖片提供:伊日藝術計劃)

《耿傑生:回到自然捲》

展期|-2025.01.25

地點|伊日藝術計劃 YIRI ARTS B1F(台北市內湖區新明路861號)

開放|週二至週六 14:0019:00

陳澄波百三特展臺博館登場!展出8件原件畫作,從藝術和自然力解讀臺灣島嶼的身世

陳澄波百三特展臺博館登場!展出8件原件畫作,從藝術和自然力解讀臺灣島嶼的身世

2025年為臺灣畫家陳澄波誕辰130週年紀念,國立臺灣博物館與陳澄波文化基金會共同策展,以陳澄波8件原件畫作與臺博館的自然史典藏進行對話,從早期知識份子視野與臺博館作為博物學關懷的對話下,呈現臺灣差異、多樣性的人文與自然發展,帶大眾重新發現臺灣的獨特之處。

國立臺灣博物館即日起至2025年5月11日止,於鐵道部園區推出「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從早期知識份子的視野下與臺博館作為博物學關懷的對話下,呈現臺灣差異、多樣性的人文與自然發展,匯集而成今日島嶼之貌,所擁有的幸福的一切。(編註:走揣 tsáu-tshuē,到處尋找之意)

今年適逢臺灣畫家陳澄波誕辰130週年紀念,國立臺灣博物館即日起至2025年5月11日止,於鐵道部園區推出「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圖片來源:臺博館)
今年適逢臺灣畫家陳澄波誕辰130週年紀念,國立臺灣博物館即日起至2025年5月11日止,於鐵道部園區推出「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圖片來源:臺博館)

陳澄波畫作與臺博館自然史典藏進行對話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董事長陳立柏表示,在陳澄波百二紀念展之後,他一直思考陳澄波的畫除了藝術史、藝術界之外,有沒有與大眾接觸的其他面向,最終選擇與博物館進行對話。在討論的過程中,他發現過去旅外30年,想著如何介紹自己的故鄉、表達屬於臺灣的精神,最後竟然在自己家的阿公畫作中找到答案,「自然」就是臺灣宜居的答案。

展場ㄧ隅「北回歸線與季風的交匯」。(圖片來源:臺博館)
展場ㄧ隅「北回歸線與季風的交匯」。(圖片來源:臺博館)

「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從陳澄波的作品如〈北回歸線地標〉、〈農家〉、〈東台灣臨海道路〉、〈濤聲〉、〈玉山積雪〉等油畫畫作破題,結合臺博館館藏及新採集的魚類、植物等標本,討論與臺灣相遇而影響臺灣的自然現象,如洋流(黑潮)、季風(西南氣流、霧林帶)、氣候區(北回歸線、亞熱帶)等的獨特性,以及這些自然現象和所造成的物種高歧異性,交織成北半球生態系的縮影,進而孕育出豐富的文化多樣性,包含漁業發展及經濟交換等,闡述這塊土地上因這些現象匯集而擁有的一切。

「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以陳澄波的畫作結合臺博館館藏及植物標本。(圖片來源:臺博館)
「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以陳澄波的畫作結合臺博館館藏及植物標本。(圖片來源:臺博館)

重新發現臺灣的獨特之處

國立臺灣博物館館長陳登欽說明,很多人第一時間很難將博物館與藝術連結在一起,此次陳澄波百三特展,不僅是對陳澄波藝術成就的回顧,更是一次探索臺灣文化與自然的機會,展覽從藝術畫作著眼,結合「北回歸線」、「季風」與「黑潮」3個匯聚在臺灣的自然力,深入探討這些自然現象如何共同塑造了臺灣的生態環境和文化特色,是一次很特別的嘗試。

「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展出陳澄波8件原作。(圖片來源:臺博館)
「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展出陳澄波8件原作。(圖片來源:臺博館)

陳澄波透過畫筆記錄臺灣,為這塊土地留下了一幅幅動人的風景,他的畫作不僅是個人情感的抒發,更是一種對自然的讚美與思索,透過其作品,彷彿搭上時光機,可以更加貼近這片土地,感受其中蘊含生生不息的力量。

策展團隊也表示,「走揣・咱的所在」與其說是特展名稱,不如將它看成是一則討論公共議題的邀請卡,邀約大眾藉著陳澄波的油畫作品,觀見我們腳下的母土,這個自然力、地理性永續祝福的「所在」。

「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結合臺博館新採集的魚類標本。(圖片來源:臺博館)
「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結合臺博館新採集的魚類標本。(圖片來源:臺博館)

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
地點:臺博館鐵道部園區一樓特展室(臺北市延平北路一段2號)
日期:即日起至2025年5月11日
時間:週二至週日上午9時30分至下午5時(週一公休,遇國定假日或活動另行公告)

資料來源|臺博館、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