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利・希伯個展《巴洛克珍珠》登台!實驗材質、擾動感知,重現大自然與巴洛克藝術之美

藍騎士藝術威利・希伯個展《巴洛克珍珠》!實驗材質,重現大自然與巴洛克之美

德國上施瓦本(Upper Swabia),碼頭海景與古堡相映,大自然風光與巴洛克藝術文化共織,在大國南方低調閃著光芒,這裡正是德國藝術家威利・希伯(Willi Siber)生活與創作之地,他以雕塑、立體裝置見長,上施瓦本大自然的生命力、巴洛克教堂的輝煌,皆是滋養其藝術創作的養分,並透過形狀不規則、輪廓飽滿渾圓的「巴洛克珍珠」體現,傳遞內心對真善美的想像與追求。

藍騎士藝術威利・希伯個展《巴洛克珍珠》!實驗材質,重現大自然與巴洛克之美
(圖片提供:Bluerider ART)

即日起至20241110日,藍騎士藝術Bluerider ART帶來《威利・希伯:巴洛克珍珠》個展,集結牆上裝置、雕塑等十數件新作,帶觀者一窺威利・希伯如何在物件形變與材料轉換的過程中,創造一道道如聖樂般洗滌心靈的震撼。

藍騎士藝術威利・希伯個展《巴洛克珍珠》!實驗材質,重現大自然與巴洛克之美
(圖片提供:Bluerider ART)

深受抽象藝術影響,藉創作擾動觀者對物的感知

在長達45年的創作歷程中,希伯總基於物質的可塑性,並著重於對形狀、色彩、質地的探索,試圖顛覆觀者的視覺認知。他的成長經歷了抽象表現主義蓬勃發展的時期,也從不掩藏對抽象藝術發展的著迷,尤其受俄羅斯畫家康丁斯基、荷蘭藝術家蒙德里安吸引。

藍騎士藝術威利・希伯個展《巴洛克珍珠》!實驗材質,重現大自然與巴洛克之美
(圖片提供:Bluerider ART)

線條、形狀與顏色所引起的心理反應,是康丁斯基在創作中不斷追尋的藝術精神,希伯也藉由形狀、色彩間的交互影響,為形體賦予「矛盾感」,透過對「形式性」的不斷研究推翻傳統藝術的框架,挑戰觀者對所見物體的意識,擾動人們以往熟悉的視覺與觸覺感知,這也形成他獨特的藝術語言,並構成他對「美」與內心感知的詮釋。

「我的作品始終是自由且獨立的物體,不需要敘事性地解釋。」——威利・希伯

藍騎士藝術威利・希伯個展《巴洛克珍珠》!實驗材質,重現大自然與巴洛克之美
(圖片提供:Bluerider ART)

《威利・希伯:巴洛克珍珠》展覽焦點之一為長達4公米的三聯幅作品《板面物體》(Tafelobjekt),其以光滑的表面強化木質纖維板的有機圓弧體,上頭漸變的光線反射,將隨觀眾的腳步移動,為畫面帶來起伏視覺效果,猶如四季變幻。

藍騎士藝術威利・希伯個展《巴洛克珍珠》!實驗材質,重現大自然與巴洛克之美
(圖片提供:Bluerider ART)

另外兩張黑、白新作,對稱凹凸,如同珍珠般的觸感挑動觸覺神經,如同陰陽調和。知名鋼材雕塑系列《站立》(Stehende)與《木質牆面裝置》(Wood Wall Object)則覆蓋著源於巴洛克的華麗色澤,鮮明的亮面烤漆如大自然靈動。

藍騎士藝術威利・希伯個展《巴洛克珍珠》!實驗材質,重現大自然與巴洛克之美
(圖片提供:Bluerider ART)
藍騎士藝術威利・希伯個展《巴洛克珍珠》!實驗材質,重現大自然與巴洛克之美
(圖片提供:Bluerider ART)
藍騎士藝術威利・希伯個展《巴洛克珍珠》!實驗材質,重現大自然與巴洛克之美
(圖片提供:Bluerider ART)

穿梭不同材質之間,實驗所有可能的表現

值得一提的是,希伯的創作早期其實以繪畫為主,之後因為繼承父親的木材廠,逐漸對雕塑、立體裝置更生興趣,1980年後漸以木質材料為主要創作媒介,這也是他實驗性材料創作的起點。希伯曾表示:「我的創作源於改變。」木頭的生硬質感在弧線刨塑下,轉化為帶有韻律的圓弧形狀,創造意想不到的外觀形式。他經常穿梭於不同材質的工作室,從木材、鋼到纖維板,嘗試著一切可能的突破。

藍騎士藝術威利・希伯個展《巴洛克珍珠》!實驗材質,重現大自然與巴洛克之美
(圖片提供:Bluerider ART)

比如在希伯著名的鋼材雕塑系列中,扭曲的金屬由硬化鋼組成,這類材質即便在極端的承重負載下也不輕易斷裂,卻在希伯的組合下,呈現如吸管彎曲的輕盈感。看似簡約的形狀背後,是一系列複雜的精密工藝與上色的掌控,無縫焊接的物質性與明亮色彩起到相互作用,顛覆觀者對金屬輕重的認知趣味。

藍騎士藝術威利・希伯個展《巴洛克珍珠》!實驗材質,重現大自然與巴洛克之美
(圖片提供:Bluerider ART)
藍騎士藝術威利・希伯個展《巴洛克珍珠》!實驗材質,重現大自然與巴洛克之美
(圖片提供:Bluerider ART)

《威利・希伯:巴洛克珍珠》

展期|-2024.11.10

地點|Bluerider ART 台北.敦仁(台北市大安區大安路一段101101F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 10:0019:00

台中「草地上的美術課」12/7開課!肢體律動、書本野餐等活動為綠美圖開幕暖身

台中中央公園「草地上的美術課」12/7開課!肢體律動、書本野餐等活動為綠美圖開幕暖身

臺中綠美圖即將於2025年底試營運,尚未開幕就因請到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SANAA建築事務所創辦人妹島和世、西澤立衛——設計建築而備受矚目,近日發布由永真急制設計的視覺識別亦引發熱議。

為提前讓人們接觸並了解綠美圖,臺中市立美術館呼應綠美圖開放、流動的場域特質,特別於12/7在中央公園策劃「草地上的美術課」系列活動,邀人們跳脫白盒子、置身戶外探索藝術與生活的無限交集。

台中中央公園「草地上的美術課」12/7開課!肢體律動、書本野餐等活動為綠美圖開幕暖身
(圖片來源:臺中市立美術館 Taichung Art Museum Facebook)

面向城市與市民的通透建築

臺中綠美圖由臺中市立美術館、臺中市立圖書館共構,為台灣首座結合兩者的藝文場域。由SANAA設計的場館由8棟相互連通的建築量體組成,並以金屬擴張網及玻璃營造通透、流動的空間效果,使自然光線和戶外綠意融入場域,創造人與環境和諧共生的氛圍。

台中中央公園「草地上的美術課」12/7開課!肢體律動、書本野餐等活動為綠美圖開幕暖身
(圖片來源:臺中市立美術館 Taichung Art Museum Facebook)
台中中央公園「草地上的美術課」12/7開課!肢體律動、書本野餐等活動為綠美圖開幕暖身
(圖片來源:臺中市立美術館 Taichung Art Museum Facebook)

盤點「草地上的美術課」6檔亮點活動

綠美圖的願景不僅是成為知識和藝術的交會點,更要打造市民探索知識與感知的跨域空間,於是臺中市立美術館在綠美圖開館前,率先推出全齡適合的「草地上的美術課」,透過三大系列創意體驗活動:藝術課市集、戶外藝術課、戶外藝術活動,帶人們提前了解綠美圖的理念。以下精選6檔亮點活動:

台中中央公園「草地上的美術課」12/7開課!肢體律動、書本野餐等活動為綠美圖開幕暖身
(圖片來源:臺中市立美術館 Taichung Art Museum Facebook)

▍肢體律動課

由深度培育青少年舞者的「純白舍」圖隊帶領,課程結合親子舞蹈互動、視覺藝術的結構圖概念,帶家長與孩子一同探索穿梭、高低起伏、隱藏視覺的感官體驗。

▍雜耍共玩課

以臺灣當代馬戲藝術聞名的「創造焦點」團隊,將帶人們藉由馬戲、雜耍等提升手眼協調,並在互動中化身公園內的藝術品。

台中中央公園「草地上的美術課」12/7開課!肢體律動、書本野餐等活動為綠美圖開幕暖身
(圖片提供:均勻製作)

▍空間探索課

由藝術家莊志維引領民眾一同散步並觀察環境,藉由卡典西德的透明及連續特性,探索自身與公園環境及大自然間的關係,並攜手共創一件戶外藝術裝置。

台中中央公園「草地上的美術課」12/7開課!肢體律動、書本野餐等活動為綠美圖開幕暖身
(圖片提供:均勻製作)

▍書本野餐

本企劃呼應綠美圖由美術館、圖書館共構而生,欲參加者可線上預約或現場租借野餐籃,籃內皆備有刊物、藝術童書、藝術家彭禹慈與民眾共創的野餐墊,當天臺中市立圖書館的行動書車也將至現場巡迴。歡迎在草地與書相伴度過舒適午後!

台中中央公園「草地上的美術課」12/7開課!肢體律動、書本野餐等活動為綠美圖開幕暖身
(圖片提供:均勻製作)

▍藍美圖的記憶

由藝術家郭奕臣、繪本創作者林小杯一同策劃,內容包含藍美圖藍曬工作坊、夜光寫生活動,邀請民眾以記憶為畫布、時間為畫筆,共同踏上時光記憶的旅程。

▍黑青藝術計畫

藝術家陳普將帶領人們透過黑青AR彩繪及MR互動體驗,探索現實與虛擬的交融,想像綠美圖未來的無限可能。

台中中央公園「草地上的美術課」12/7開課!肢體律動、書本野餐等活動為綠美圖開幕暖身
(圖片提供:均勻製作)

臺中市立美術館「草地上的美術課」

時間|2024年12月7日(六)11:00-20:00

地點|臺中中央公園北側觸覺體驗區  

資料、圖片提供|臺中市立美術館、均勻製作

鐵道、海港與高雄:一起見證高雄發展的起點「高雄鐵道日」

哈瑪星(Hamasen),滿天風箏飄揚,悠閒散步的人們跨過腳下與草地相間的鐵道,回首望向高雄市區林立的高樓。這裡是現在高雄環狀輕軌的一站,也曾經是匯集糖、鹽等貨物,準備隨大船出航的一站「打狗」,19001128日,鐵道部舉行了縱貫鐵路「打狗—臺南」段通車儀式,隔日開始正式營運,代表著打狗已經走在成為南臺灣物流中心的路上。

「濱線啟程 哈瑪星再出發」

在打狗車站以南曾經是一片汪洋大海,隨著越來越多貨物來到港邊等待,由小船接駁貨物至大船的流程越來越不方便,1904年開啟了臺灣總督府填海造陸的計畫,高雄港的雛形逐漸成形,打狗車站與倉庫之間也鋪設起一條鐵道支線,讓貨物得以經過鐵路直接運至倉庫、運至大船,這條行經海濱的路線,稱為「濱線」,日語讀作hamasen,也就是日後地方上俗稱的「哈瑪星」。

「濱線啟程 哈瑪星再出發」
曾經的打狗車站、高雄驛,戰後稱為高雄港站。圖片來源: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登錄號:2001.008.0623.

19001129日起,當列車正式往來於臺南與打狗之間,開啟鐵路連結海港、建立海陸聯運的運輸平臺,因而牽引製糖工業、磚窯工業的進駐;在濱線港埠改良之後,隨之而來的築港工程,新市街也在原本的潟湖和鹽田上蛻變出來,亦即今日的哈瑪星和鹽埕區。鐵路開通後短短20年間,打狗更名高雄,設高雄州治理今日高屏地區;1924年高雄市成立,開啟南臺灣新興都會區高雄的百年發展。

「濱線啟程 哈瑪星再出發」
繁榮的高雄港。圖片來源: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登錄號:2001.008.0585.

1930年代中後期戲獅甲臨港工業區的建置,高雄港灣變成為工業地,戰後,政府沿用這樣的規劃,加工區、臨海工業區和各式貨櫃中心交錯建置,以海港為底蘊的工業重鎮成為高雄的城市特色與動能。火車站則是人流、物流的樞紐,早年的打狗車站,在1920年代已經是高雄驛,鐵路沿著港埠鋪設,濱線、新濱線、倉庫線、岸壁線等深入今日蓬萊港區各碼頭,將街區、港埠和工業區連成一體。

「濱線啟程 哈瑪星再出發」
沿著港邊鋪設的鐵道。圖片來源: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登錄號:2001.008.0541.

隨著高雄逐步發展,1941年新的高雄驛啟用,旅客在現在高雄市區上下車,原本的高雄驛則改為高雄港驛,持續負擔貨物的轉運工作,為戰爭時期的資源運輸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戰後,鐵路定位丕變,港口實施戒嚴致使港市分離,不過高雄港站依然扮演貨運重要功能;1950年代臨港線快速衍伸11條支線,而後在高雄港擴建及貨櫃興起的運輸變革中,臨港線鐵路系統依然相當重要。

直到2008年,當最後一班列車從高雄港站駛離之後,通往高雄港站的鐵道截斷,臨港線也准許停用,最終高雄港站的業務也停止。近年,許多過往的列車經過修復之後,運往過去的高雄港站、現在的「舊打狗驛故事館」保存。

「濱線啟程 哈瑪星再出發」

回首過往,19001129日串連「打狗—臺南」的鐵路正式營運,為臨港鐵道系統和高雄城市發展揭開了序幕,透過鐵道串連起了高雄、港口、產業,可以說,高雄城市發展胎動始於鐵路營運所帶來的運輸動能。因而,在高雄設市百年的重要日子,高雄市政府將1129日訂為「高雄鐵道日」以茲紀念。

「濱線啟程 哈瑪星再出發」

雖然,隨著城市發展的脈動,運輸的濱線鐵道曾經休息,但做為高雄發展的見證人,它又即將在高雄設市百年的這一年回到大眾的視野,經過多年的鐵道、列車的整備,多方人員的努力,濱線將再次重現它過往的風華,帶領大眾走進那滿是貨物、船隻的哈瑪星歷史。

「濱線啟程 哈瑪星再出發」邀請您,20241130日,一同見證濱線再度有列車行駛的那一刻。

「濱線啟程 哈瑪星再出發」

「濱線啟程 哈瑪星再出發」

時間|2024.11.30(六)

活動網頁|https://kaohsiung100.tw/page/railway/

「濱線啟程 哈瑪星再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