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因之外,咖啡廳提供的更是一段時光,一間店的建築空間也總是延展出不同的性格和氣場。這一次,從建築設計背景出身的老友陳小曼、曾令理帶路,透過她們的眼,擷取來自空間的美感經驗,帶我們穿越從復古懷舊到摩登現代的空間,也穿越她們人生的時空。
陳小曼和曾令理,從少女時就開始一起喝咖啡。十多年前,初出社會,學系相同、個性也相近的兩人,生存在異鄉台北,彼此是依賴,咖啡廳則是承載大量相處時光的堡壘。
那時,許多週末的模樣是結伴找間店,聊是非、吐苦水,討論未來是不是要出國念書?分享對人生期待的重疊。不鋪張造作,從老闆到客人都埋頭做事的店最能令她們自在「fit in」,對當時在建築事務所擔任企劃的陳小曼來說,咖啡店也是採集靈感的場所,「往往是好書很多、文藝青年很多,電腦可以用很久,最好還有賣水餃?(笑)」學校咖啡館、Orange公寓咖啡館、波黑美亞咖啡食堂都是常泡的據點,兩人翻出青澀合照,邊驚呼「有恥!」邊回味自己「眼神中有清澈」。
是工具,也是入口
後來,她們雙雙赴歐美念書、工作,兜轉一圈後,於7、8年前返台及創業。人生狀態持續轉動,但咖啡廳始終是要去的,這些年來沉澱的眼界和閱歷,也讓她們對於一間店的「美感」,開始懂得欣賞和在意的面向越來越廣——而建築人的洞察力,則讓她們比起注意直觀的裝潢風格,更能看穿一個場域在源頭設定上,不同的存在功能。
陳小曼解釋:「在現代,咖啡店其實是個工具,目的很多元,在安藤忠雄的建築裡喝一杯康寶藍,還是一次可以試到200種豆子?空間上就會有非常不同的安排。」
她們也依循機能導向,長出自己的一套分類與喜好,兩人一一細數:若純粹為了一杯好咖啡,台北KiOSK、The Folks都是首選,陳小曼形容後者的裝潢,「就一個吧台、一台跑車級咖啡機、高質音響,簡單直接。」也有時,咖啡只是媒介,引領人駐足感受周遭氛圍,像曾令理家鄉新竹的沙湖壢咖啡館、二泉湖畔咖啡等風景區咖啡館,以及美術館附設的咖啡廳,這類空間的位置往往是建築師最初就規劃預留好,若做得巧妙,能讓來者身處其中,不受限制地享受建築;當然,少不了特別適合相聚的場所,現在,偶爾要和久久一見的朋友買段精緻的時間,曾令理會去興波咖啡The Coffee One,座位數不擁擠,且桌距大、有隱私;陳小曼補充,隨著同儕成家,近年還多了「親子友善」的考量,餐飲內容也要兼顧,便常跑 ivette、TAMED FOX⋯⋯。
此外,那些保存下了時代情懷的空間,也總是吸引著陳小曼。這天下午,坐在明星咖啡館二樓的卡座中,她手指店內一圈:從桌上傳承自初代俄國老闆引進的正統俄式皇室料理,混合歐、日風的燈具與桌椅,書櫃中白先勇等1960年代以此為創作據點的作家們的作品,到牆邊台味滿滿的蘭花盆栽,「可見每個時期台灣的味道,又融合得活色生香。」
這棟建於二戰後期、沿襲日式街屋樣式的老宅已70多歲,歷年來難免需修復,「但它『修舊如舊』,只是保養,沒有改設計,很了不起。所謂創新並不是做前所未見的事情,而是在舊有事物上找尋新的可能性——也不代表老就一定會成為經典!這裡老派到不行,其實一直有在默默進化,卻從來沒有令人認不得。」因此,她對明星咖啡館始終有一分情感,「我很appreciate這樣的地方被好好維護。想進去某一個時空時,你知道這裡有個入口,滿可愛的。」
城市中的真空綠洲
近幾年,兩人生命狀態共同的一大轉變,是多了需要獨處的空檔。不像過往,追求帶著筆電相約去工作的儀式感,創業人隨時隨地都在講電話,如果有一杯咖啡的時間,陳小曼反而會帶上一本書,看個幾章再回去面對現實,也算是「和自己說說話」;曾令理點頭,「已經過了因為有點無聊,就把朋友叫出來的年紀,大家都忙。」現在,常一個人在城市移動,她會隨身攜帶iPad,需要補充咖啡因時也順便坐下畫點草圖,是否能夠一個人也自在,也開始成為選擇咖啡廳時的重要考量。
台北東區巷弄中、今年夏天甫開幕的(beanroom),便是曾令理新發掘的好去處。這一強調焙豆文化,提供手沖咖啡、咖啡豆及咖啡風味體驗活動的摩登空間,乍看簡約,但身為「設計人」,很難不注意到其中處處埋藏的講究:牆面以靈活的鉸鏈代替櫃體,窗邊的大面產品陳列牆,也以同樣輕柔纖細的鐵件架起,顏色按咖啡豆製成的不同階段排列,可以隨拿取和客人有機地互動,也方便因應時節即興調整,又為室內濾進靈動的光線。
而整個空間以吧台為核心,卻不見任何咖啡師與器具的身影,確保咖啡豆是主角,而人們可以專注沉浸在個人的品飲。「從立面到內部擺設,都緊扣『咖啡豆』和『體驗』,無關的都濾掉」,曾令理讚賞,如此將店面空間作為品牌形象的展現,「在每個細節中都多花心思,但卻低調洗鍊,做了很多設計又很節制,成熟中又帶有一點實驗性,整體環境很和諧。」
能讓人這樣因走進一間店,而獲得一段「真空」的時間,透過感官的體驗暫離日常,也正是曾令理認為咖啡館之於一座城市的重要意義。她以美國都市社會學家Ray Oldenburg曾提出的「第三空間」概念來比擬:「相比居住和工作場域,這些空間承載著更具心靈層面的需求,成為人們在日常生活之外,進行交流、放鬆的場域。」越是人文薈萃的城市,也越是需要這樣創造交匯的樞紐,她憶起曾經在倫敦生活的回憶,匆忙如市集的Monmouth、溫暖木質調的half cup coffee⋯⋯,陳小曼認同,歡迎所有人坐下——咖啡廳就是室內的綠洲。」
而她認為,從當年至今不變的,是台灣咖啡圈的「文青vibe」一直都在,「大家都滿做自己的事,比起你是誰,更在乎你是不是喜歡咖啡,也因此處於一個滿純粹的狀態。」感嘆台灣好咖啡店真的很多,兩人也還會持續探索,而選擇總會隨著生命狀態轉變,她們笑著自嘲:「搞不好等60歲就會推適合群聚八卦的店?」「到時請再call我們出來聊聊!」
畢業於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於建築事務所工作期間與夥伴成立食物攝影工作室;2015年前往義大利米蘭理工學院攻讀食物設計碩士學位。2017年返台創立公司,以食物為載體,打造使用者體驗、 發展概念與探討食物議題,2020年底,團隊將觸角延伸至食物產設領域,創立保存食品牌 「LOUU」。
畢業於東海大學建築學系,先後在美國庫柏聯盟、哈佛大學完成建築與科技設計碩士學位。2016年起與友人們共同發起「偶然設計」,連結 不同創作者共同協作。現任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助理教授,創作與教學跨界於理工與藝術之間、夢幻與務實之際,致力於公共美學的啟發性。
文|李尤 攝影|蔡耀徵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La Vie 2024/10月號《跟著咖啡去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