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打開台北全攻略!11/16、11/17限時探索城市客廳裡的共融角落,推薦空間、報名時間整理

2024打開台北全攻略!11/16、11/17限時探索城市客廳裡的共融角落,推薦空間、報名方法整理

2024打開台北(Open House Taipei)將於11/16至11/17登場,以「入場:共融」為主題,用48小時的時間、8大主題解鎖城市中不同的共融面貌,像是在自家客廳一般自由走動、自在感受,看見台北的多元包容力。本篇精選介紹14個打開場域,將於11/1 21:00開放參觀報名。

今年,「打開台北」揭開不同市民心中對宜居生活的需求,拆解城市「共融」議題,探討世代、文化、自然、族群互融的可能性、都市空間的公共性,以及創造交流場域的社會性。本屆從三大重點出發,策劃8種共融主題場域,讓參與民眾真實體驗城市各個角落的共融溫度。

2024打開台北全攻略!11/16、11/17限時探索城市客廳裡的共融角落,推薦空間、報名方法整理
2024打開台北主視覺。(圖片提供:打開台北)

▞ 2024打開台北 預約報名方式

11月1日21:00,將於活動官網開放各空間預約場次報名,並同步開放「共融大客廳」活動報名,除此之外部分空間亦有現場排隊名額。

▞ 共融入場,體驗多元共生

01 自然交會所

走入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築空間,以最低干擾的方式連結自然,享受遠離塵囂的寧靜感。

▸ 推薦空間:裏山
藏在山裏的古物植栽專門店「裏山」,結合板橋merci咖啡廳帶來的咖啡與餐點,以及吳書原、陳元慶兩位景觀造園設計師的作品,另還有一個特別的小植物溫室,收集了異國的塊根植物和多肉植物,也持續思考空間的更多可能性,共同演繹裏山美學。

2024打開台北全攻略!11/16、11/17限時探索城市客廳裡的共融角落,推薦空間、報名方法整理
裏山。(圖片提供:打開台北)

▸ 推薦空間:好人好室X雙連大溝
雙連63年屋顏下的日甜雨晴歲老風好,可見老屋美麗的構造,展現巷弄生活感,再走到社區所維護的雙連大溝,體會台北巷弄裡的生態與文化。

2024打開台北全攻略!11/16、11/17限時探索城市客廳裡的共融角落,推薦空間、報名方法整理
好人好室X雙連大溝。(圖片提供:打開台北)

02 世代遊樂場

走進青銀共居、老幼共學的場域,讓世代間對話自然而然地交會流通,感受跨世代的交流與共融與空間渴望創造的通透感。

▸ 推薦空間:伯大尼兒少家園
位於台北文山區木柵的伯大尼兒少家園,是台灣第一所嘗試以「夫妻」為照顧者的「家庭式安置」機構,除了庇護失依兒童和青少年,亦推展社區關懷、弱勢兒少扶助、心理諮商、家庭講座、志工教師培訓、復原課程等服務。建築外觀以積木般的量體堆疊來對應機能分佈,入口處打造下沉式開放階梯廣場,內部空間導入小家住宅單元,主題牆面則以不同的抽象開口,組成「來」字排列。

2024打開台北全攻略!11/16、11/17限時探索城市客廳裡的共融角落,推薦空間、報名方法整理
伯大尼兒少家園。(圖片提供:打開台北)

▸ 推薦空間:COZU Lab.客製玻璃杯實驗室
COZU Lab.推廣獨家手作體驗課程,將傳統玻璃工藝融入現代創意,賦予原本僅用於量產的玻璃花紙全新生命。學員可以自由挑選花紙,從0開始揮灑創意,亦可搭配已經設計好的插圖、字母與特色圖像,拼貼出專屬於自己的玻璃杯。

2024打開台北全攻略!11/16、11/17限時探索城市客廳裡的共融角落,推薦空間、報名方法整理
COZU Lab.客製玻璃杯實驗室。(圖片提供:打開台北)

03 社群共聚場

進入多元族群的空間,理解性別處境、無障礙空間設計、導盲犬訓練教育和毛孩共享空間,並從中看見、理解並擁抱彼此的差異。

▸ 推薦空間:惠光導盲犬學校
惠光導盲犬學校是臺灣第一間導盲犬培訓機構,以本土培育導盲犬及訓練導盲犬、免費提供視障朋友申請導盲犬、推廣導盲犬正確觀念為服務宗旨的合格導盲犬機構,本次打開台北活動特別設置導盲犬互動區,讓民眾直接與導盲犬互動。

2024打開台北全攻略!11/16、11/17限時探索城市客廳裡的共融角落,推薦空間、報名方法整理
惠光導盲犬學校。(圖片提供:打開台北)

▸ 推薦空間:樂活共生實驗基地
樂活共生實驗基地是新北市政府城鄉發展局青年社會住宅計畫中,嘗試的新形態空間實驗,民眾透過「揪伴計畫」及「當我們駐在一起計畫」,免費借用空間舉辦共享活動,持續探索空間、人與人之間的無盡可能。

2024打開台北全攻略!11/16、11/17限時探索城市客廳裡的共融角落,推薦空間、報名方法整理
樂活共生實驗基地。(圖片提供:打開台北)

▞ 打開限制,探索城市紋理

空間不僅是實體存在,更是人與城市情感交流的場域。什麼樣的空間更讓人不自覺地想要停留?城市的公共性如何向所有人展開?歷史與文化如何獲得新的價值?

04 文化新生地

走進承載時代記憶的老屋,見證它們蛻變成新的樣貌重生,感受文化與情感如何以現代的模樣被延續。

▸ 推薦空間:十禾建築師事務所
十禾建築師事務所有系統地對台北老舊的四、五層公寓以及演進過程進行研究,希望從本質來改造老屋,同時保有對城市既有紋理的尊重,並提出具有可持續性的配套方案,讓實際使用者共同參與,開啟自下而上的改變。

2024打開台北全攻略!11/16、11/17限時探索城市客廳裡的共融角落,推薦空間、報名方法整理
十禾建築師事務所。(圖片提供:打開台北)

▸ 推薦空間:shakyflkoor by 草率季
「shakyfloor」是草率季公共性嘗試的實驗計劃,為開放工作室與展覽空間的複合式經營。在這裡,藝術創作不再需要特定的機構、場合、規則,審美全然的開放,乍看之下荒唐草率的多元並置是對「社會共好」最為大膽的嘗試。

2024打開台北全攻略!11/16、11/17限時探索城市客廳裡的共融角落,推薦空間、報名方法整理
shakyflkoor by 草率季。(圖片提供:打開台北)

05 跨域相談室

邀請建築師、設計師與民眾面對面,打開空間也打破專業的藩籬,,理解作品背後的思量,深入了解理念融入設計之精妙。

▸ 推薦空間:沿岸制作
沿岸制作運用設計、影像、藝術、哲學思辨專長,致力於以社會為基礎研究,考察當代種種現象,建立不同面向的見解剖面。開放的工作場域期待容納更多的可能性,從空間設計的巧思中放入對生活的態度、事物的察覺與設計思維,讓創造力無限制於場域中激盪而出。

2024打開台北全攻略!11/16、11/17限時探索城市客廳裡的共融角落,推薦空間、報名方法整理
沿岸制作。(圖片提供:打開台北)

06 時光停駐所

古蹟與老建築是城市歷史的見證者,斑駁的牆面、古老的物件,都在訴說著歲月的故事。2024打開台北邀請大家一同認識這些珍貴的文化資產,肩負起使命感,傳承老地方與老物。

▸ 推薦空間:新興市場
新興市場與公宅建物於1973年落成,地下1樓至地上2樓為市場攤位,3至5樓則為教師住宅,現部分改為社會住宅。新興公宅因建物縱深較深、採光不易,因此多戶有特殊天井設計,可從樓頂一路往下望,看到其他住戶日常生活,是非常特殊的風景,市場部分也如同迷宮一般令人著迷。

2024打開台北全攻略!11/16、11/17限時探索城市客廳裡的共融角落,推薦空間、報名方法整理
新興市場。(圖片提供:打開台北)

▸ 推薦空間:國立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
鐵道部園區曾是臺灣鐵道系統的行政管理中樞,戰爭時期是敵方攻擊的主要目標,為避免全島鐵路指揮中心落入癱瘓,故建置防空洞於園區。其內部空間設計較其他辦公廳舍狹小、且陡峭,平時不開放入內參觀。

2024打開台北全攻略!11/16、11/17限時探索城市客廳裡的共融角落,推薦空間、報名方法整理
國立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圖片提供:打開台北)

▞ 幕後解密,感受城市脈動

深入建築的幕後,看見城市的運轉與活力,是什麼樣的空間在默默維持與建構這座巨大的城市機器呢?

07 創意雙舞台

打開表演藝術與設計公司的台前幕後,解密互相尊重、彼此串連的共生關係。

▸ 推薦空間:THE R3寓所
THE R3寓所是一個非典型的生活美學推廣平台,透過舉辦各種藝文活動與展演,建立藝術美學與大眾的連結。空間設計上,從俐落的旋轉鐵件、質感的B&O音響,以及複合材質的應用,不僅讓展覽與活動以更加多變的樣貌呈現,更鼓勵到來的訪客發掘空間的秘密與驚喜。

2024打開台北全攻略!11/16、11/17限時探索城市客廳裡的共融角落,推薦空間、報名方法整理
THE R3寓所。(圖片提供:打開台北)

08 城市運轉基地

城市的運轉,仰賴無數默默付出的運輸系統與基礎設施;看似平凡的日常,卻是城市運轉的命脈,為居民生活提供安全感。

▸ 推薦空間:貓空纜車貓空站儲車區
貓空纜車儲車區位於貓空站,是供纜車車廂停放之儲車空間,週日晚上營運結束的時候,纜車車廂會被收進儲車區,以便週一維修日進行檢修清潔及維護保養。儲車區也會不定時舉辦活動,如跨年派對及音樂會等,讓參加民眾有不一樣的體驗。

2024打開台北全攻略!11/16、11/17限時探索城市客廳裡的共融角落,推薦空間、報名方法整理
貓空纜車貓空站儲車區。(圖片提供:打開台北)

▸ 推薦空間:交通部公路局
公路局辦公大樓結合屋頂垂直綠化,讓大樓成為高綠覆率建築,頂樓更有菜園供員工休息時活動;一樓的臺灣公路博物館則展出自創立以來推動公路工程、監理、運輸之相關文物及故事,提供民眾易於親近臺灣公路的專屬空間。

2024打開台北全攻略!11/16、11/17限時探索城市客廳裡的共融角落,推薦空間、報名方法整理
交通部公路局。(圖片提供:打開台北)

「2024打開台北」城市主題走讀

打開台北「Insider種子導覽培訓計畫」迎來第三年,這次透過精心設計的三條主題路線,帶來深度導覽、提問與討論,解鎖城市新觀點。

2024打開台北全攻略!11/16、11/17限時探索城市客廳裡的共融角落,推薦空間、報名方法整理
(圖片提供:打開台北)

「2024打開台北」共融大客廳

除此之外,2024打開台北也舉辦「共融大客廳」議題沙龍活動,安排公路巴士以城市移動沙龍朝聖台北的城市建築,並舉辦建築對談沙龍邀請專家與民眾一起暢談建築議題。

「2024打開台北」打開流域計畫

為展現對於環境議題的重視,2024打開台北特別以水路為主題,除了帶民眾從城市中挖掘隱藏的水路,找尋過去與水共存的痕跡,到為城市發展與水爭地的影響。

2024 打開台北 OPEN HOUSE TAIPEI

活動日期|2024.11.16–2024.11.17
參加方式|11/01 21:00 預約場次與「共融大客廳」同步開放報名,亦有現場排隊名額

更多活動詳請請見打開台北官方網站FB粉絲專頁IG帳號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台北當代藝術館2025年首展「No Language」:以跳脫語言文字框架的創作,直探當代藝術感官力量

台北當代藝術館2025年首展「No Language」:以跳脫語言文字框架的創作,直探當代藝術感官力量

觀看作品時你會習慣先閱讀作品說明嗎?有時候,語言(文字)並不能完全表達藝術家的想法,試著用感覺來理解,而不僅是依賴語言的解釋,觀展過程中可能會有不一樣的發現。

台北當代藝術館(當代館)於2025年1月17日至5月4日推出「No Language」展覽,由黃彥穎擔任策展人,邀集14組臺灣中生代與新生代創作者,突破語言表達的束縛,透過視覺、觸覺與共同經驗的連結,帶領觀眾感受藝術純粹而直觀的力量,發掘日常生活中微小的不平凡。

台北當代藝術館於2025年1月17日至5月4日推出「No Language」展覽。(圖片提供:台北當代藝術館)
台北當代藝術館於2025年1月17日至5月4日推出「No Language」展覽。(圖片提供:台北當代藝術館)

所有語言的確都是抽象的,只不過某些語言比其他的來得更抽象。 —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

策展人黃彥穎說明:「科學家可以告訴我們大象溜下滑梯的重力加速度,但他沒辦法告訴我們這為什麼好笑,我想『No Language』大概就是在說這個。這個展覽並非是一場藝術創作對抗語言系統分類的陳述過程,而是針對藝術家如何在物質中追求精神性、在詮釋中追求啓發性,以及在現實中追求超越性的身影。」

從日常的縫隙打開無窮的想像空間

入口處展出陳松志《奢侈的墮落》,展檯上畸形有機的口香糖團塊散發著人工香氣,藝術家將過往「咀嚼」的行為轉化為「踩踏」,引發對感官秩序的深刻思考。

陳松志《奢侈的墮落》(圖片提供: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ANPIS FOTO王世邦)
陳松志《奢侈的墮落》(圖片提供: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ANPIS FOTO王世邦)

黃萱《隨著風》以樹枝和風扇表現風的動態,《一小部分的霧島》將撿拾的石頭嵌入二手鞋底,延續記憶的旅程,《Flat #3》探討變形物品帶來的陌生感,而《經過》則透過飛機雲的數位影像,將不同時空的日常經驗串聯。

黃萱《經過》(圖片提供: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ANPIS FOTO王世邦)
黃萱《經過》(圖片提供: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ANPIS FOTO王世邦)
黃萱《隨著風》《Flat #3》(圖片提供: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ANPIS FOTO王世邦)
黃萱《隨著風》《Flat #3》(圖片提供: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ANPIS FOTO王世邦)

蘇育賢的作品以日常生活的荒誕瞬間為出發點,將瑣碎記憶幻化為如夢般的景象,讓平凡生活散發浪漫光彩。

蘇育賢《病毒》(圖片提供: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ANPIS FOTO王世邦)
蘇育賢《病毒》(圖片提供: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ANPIS FOTO王世邦)

李婷歡《As the Light Went Through It》將燈光、物件與不同質地的影像進行錯置,透過光影與記憶的交疊,挖掘平凡景象中的感性張力。

李婷歡《As the Light Went Through It》(圖片提供: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ANPIS FOTO王世邦)
李婷歡《As the Light Went Through It》(圖片提供: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ANPIS FOTO王世邦)

日常景象與社會集體意識

江忠倫《很久很久以前》探索記憶、風景與物品之間的微妙關聯,以抽象的畫面和符號結構,帶領觀眾進入藝術家記憶中的電影場景。

江忠倫《很久很久以前》(圖片提供: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ANPIS FOTO王世邦)
江忠倫《很久很久以前》(圖片提供: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ANPIS FOTO王世邦)

劉文瑄擅長以細膩的物質性表現形體與媒材的可能性,展出的三件作品以紙張為主要媒材,巧妙地展現藝術家對自我不同階段的詮釋,其中《媽媽咪呀》是自2011年創作以來,首次公開展出。

劉文瑄 《媽媽咪呀》(圖片提供: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ANPIS FOTO王世邦)
劉文瑄 《媽媽咪呀》(圖片提供: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ANPIS FOTO王世邦)

陳萬仁《這不是一個幌子》擷取城市街道招牌使人眼花撩亂的印象,行人、腳踏車騎士在招牌間移動穿梭,反映當代社會資訊過載與視覺衝擊的現象,從而喪失對深度與細節的關注。

陳萬仁《這不是一個幌子》(圖片提供: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ANPIS FOTO王世邦)
陳萬仁《這不是一個幌子》(圖片提供: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ANPIS FOTO王世邦)

空間物件與感官的對話

吳聯吟《健身房》將健身器材視為現代身體的雕塑,以器材訓練局部肌肉的功能性加以延伸,重新佈署精神化的身體造型。

吳聯吟《健身房 01》、《健身房 02》、《健身房 03》(圖片提供: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ANPIS FOTO王世邦)
吳聯吟《健身房 01》、《健身房 02》、《健身房 03》(圖片提供: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ANPIS FOTO王世邦)

陳為榛《夾板實驗場:熱幾何》使用塑膠浪板、磁磚、木板等裝潢材料,建立裝潢工程中「內部」與「未完成」的視野,在冷峻形式的線條基礎上,將有機的路徑介入幾何造型的秩序。

陳為榛《夾板實驗場:熱幾何》(圖片提供: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ANPIS FOTO王世邦)
陳為榛《夾板實驗場:熱幾何》(圖片提供: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ANPIS FOTO王世邦)

黃海欣《動物園》系列以繪畫記錄動物園沒看到動物或動物正在睡覺的景象,用幽默而真實的方式呈現集體經驗與期待之間的落差。

黃海欣《動物園》系列(圖片提供: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ANPIS FOTO王世邦)
黃海欣《動物園》系列(圖片提供: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ANPIS FOTO王世邦)

何彥諺《席地而坐》源自藝術家在學運期間久坐於柏油路面,促使其重新觀察日常中未曾留意的地面質感,將腳底接觸的路面、木地板及球場地面材質轉化為壁面,邀請觀眾以觸覺或其他感官,探索身體如何感知情感與記憶的痕跡。

何彥諺《席地而坐》(圖片提供: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ANPIS FOTO王世邦)
何彥諺《席地而坐》(圖片提供: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ANPIS FOTO王世邦)

崔廣宇《系統生活捷徑─表皮生活圈:城市精神》用一系列荒謬的測試行動來挑戰都市空間中的隱形規範,提出不同的觀點重新呈現城市空間的使用方式,進而審視自身與周遭環境的關係。

崔廣宇《系統生活捷徑-表皮生活圈:城市精神》(圖片提供: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ANPIS FOTO王世邦)
崔廣宇《系統生活捷徑-表皮生活圈:城市精神》(圖片提供: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ANPIS FOTO王世邦)

黃立穎《轉折》以石墨、色鉛筆為媒材繪製於樓梯間,上下移動時能夠看見作品隨著光影進行變化,讓時間不再是線性概念,而是身體動態與空間感知的交織。

黃立穎《轉折》(圖片提供: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ANPIS FOTO王世邦)
黃立穎《轉折》(圖片提供: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ANPIS FOTO王世邦)

廖建忠《運転生活終點站3.0 K-us》用廢棄的冰箱、洗衣機、除濕機、電鍋、熱水瓶等多種家電改造為遙控車,幽默地批判現代消費文化及其隱藏的代價。

廖建忠《運転生活終點站3.0 K-us》(圖片提供: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ANPIS FOTO王世邦)
廖建忠《運転生活終點站3.0 K-us》(圖片提供: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ANPIS FOTO王世邦)

另外,展覽期間也將舉行藝術家面對面、工作坊與多場導覽活動,邀請觀眾透過不同互動式活動一同化身為自己的旁觀者,專注於那些平時忽略的細節,在生活中發掘全新的感受。各項活動訊息可至當代館官網查詢

台北當代藝術館新年首展「No Language」
展覽時間:2025/01/17 (五)~05/04(日)
展覽地點:台北當代藝術館       
更多資訊可至展覽網頁查詢

資料提供|台北當代藝術館、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

【編輯帶逛】北美館《托瑪斯.德曼:歷史的結舌》:以紙雕塑、攝影層層重構現實,9件亮點作品意涵解析

「我創作的核心是透過重新打造、去除原有敘事,將世界變成一座模型;此時世界變成寓言,而整個作品計畫就是隱喻。製作模型是一種文化技藝,沒有它我們就無法見證一切。」──托瑪斯.德曼

創作主題涵蓋人文歷史和自然風光,時間軸從二戰到千禧年後,德國藝術家托瑪斯.德曼(Thomas Demand)透過紙雕塑和攝影層層「再製現實」——他以紙材模型精細地重建紀實影像、日常生活中的場景,透過鏡頭拍下模型後再將其摧毀,最終以大尺幅攝影輸出呈現作品。這一道道儀式不僅詰問攝影被認為客觀、真實的既定觀念,也思考當影像乘載著創作者的觀點,現實與重現之間的距離為何?

北美館《托瑪斯.德曼:歷史的結舌》,以紙雕塑、攝影層層重構現實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臺北市立美術館 (北美館)現正展出《托瑪斯.德曼:歷史的結舌》,展覽由美國策展人道格拉斯.佛格(Douglas Fogle)策劃,匯集藝術家從1990年代至今近70件作品,呈現其30年融合雕塑與攝影的創作實踐。

北美館《托瑪斯.德曼:歷史的結舌》,以紙雕塑、攝影層層重構現實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反思德國戰後社會|《專室》、《檔案》

德曼的創作題材多取自知名歷史或社會事件的報導照片,重現影響西方或甚至全球局勢轉折的關鍵時刻。他的早期作品觸及他未曾親身經歷、透過圖像認識的德國歷史,如《專室》重現1944年希特勒險遭暗殺、被炸毀的房間,本作參考的原影像對二戰後的德國學生來說絕不陌生,它時常出現在教科書中,也被視為反抗的象徵。

北美館《托瑪斯.德曼:歷史的結舌》,以紙雕塑、攝影層層重構現實
(圖片提供:Izzie Pang)

此階段的代表作還有《檔案》,其靈感來自納粹所支持的電影導演蘭妮.萊芬斯坦(Leni Riefenstahl),他的作品在納粹垮台後全被查禁,只能封存於紙盒當中。德曼藉由重製這段現實,反思歷史上因政權輪替等社會轉變而被噤聲、無法為人所知的種種故事。

北美館《托瑪斯.德曼:歷史的結舌》,以紙雕塑、攝影層層重構現實
托瑪斯.德曼,《檔案》,1995,C-Print/水晶裱,183.5 × 233 公分。圖像由藝術家與北美館提供。© Thomas Demand, VG Bild-Kunst, Bonn.

重建國際重要新聞場景|《控制室》、《避難所》

德曼也將視野從德國拓展至世界,重建多起國際重大新聞事件的場景,例如《控制室》重現311大地震後福島核電廠廢棄的控制室 ,原影像是張手機拍下的照片,出自災後東京派遣至福島搶救的小組人員,畫面中垂落的天花板、脫離控制的機器畫面等,都暗示著「控制室」早已成了「失控室」。

北美館《托瑪斯.德曼:歷史的結舌》,以紙雕塑、攝影層層重構現實
托瑪斯.德曼,《控制室》,2011,C-Print/水晶裱,200 × 300公分。圖像由藝術家與北美館提供。© Thomas Demand, VG Bild-Kunst, Bonn.

另一系列作品《避難所》,則重現美國國家安全局洩密者艾德華.史諾登(Edward Snowden)逃亡至俄羅斯時曾落腳的飯店房間,當時他在莫斯科尚未啟用的飯店躲藏整整五個星期,期間難以與外界聯繫。策展團隊為本作造了一座外觀如半成品的環形展間,步入其中,會發現作品尺度大到讓人感到空間擁擠、侷促,兩者之間的比例失衡,這並不是失誤、而是藝術家刻意為之,希望讓觀者身歷其境,感受史諾登被揭穿後失去方向、逃亡時極度不安的情緒。

北美館《托瑪斯.德曼:歷史的結舌》,以紙雕塑、攝影層層重構現實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北美館《托瑪斯.德曼:歷史的結舌》,以紙雕塑、攝影層層重構現實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紙張的多重角色與意義|《文件夾》、《辦公室》

對德曼來說,紙張不只是創作媒材,他也時常在作品中探討紙材在各個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象徵的意義,比如作為展覽主視覺的《文件夾》,重現川普2017年就任美國總統前召開記者會中,為證明他已交出名下企業經營權、不為商業利益左右執政方針而堆疊於現場的文件,當時因記者無法就近查看文件內容,質疑文件夾內全是白紙的質疑聲浪四起,在此紙張成為陰謀論和一場政治大戲的主角。

北美館《托瑪斯.德曼:歷史的結舌》,以紙雕塑、攝影層層重構現實
托瑪斯.德曼,《文件夾》,2017,C-Print/水晶裱,125 × 195 公分。圖像由藝術家與北美館提供。© Thomas Demand, VG Bild-Kunst, Bonn.

在另一件作品《辦公室》中,畫面重現1989年柏林圍牆倒塌之後,人們闖進東德秘密警察辦公室的場景,這裡存放了大量人民因政治因素被監控、被消失的紀錄,在此紙張不只乘載歷史,更成了執政著監控人民的冷血證據。策展人道格拉斯.佛格導覽時提到,原照片的紙張上寫滿了字,但德曼在重建場景時刻意將字跡抹除,由此更能感受到影像是帶有「個人觀點」的,得以塑造人們看待政治、社會、歷史與世界的看法。

北美館《托瑪斯.德曼:歷史的結舌》,以紙雕塑、攝影層層重構現實
(圖片提供:Izzie Pang)

探索人造與自然世界的分界|《花見》、《森中空地》、《石窟》

人類文化如何詮釋與再現「自然」,以及人造和自然世界的分野,一直是德曼感興趣的創作主題。橫跨此次展間出入口牆面的壁紙攝影作品《花見》,為觀者打造沉浸式環境體驗,其中德曼用紙製作出無數的櫻花,以稍縱即逝的花期冥想生命短暫與周而復始的本質。

北美館《托瑪斯.德曼:歷史的結舌》,以紙雕塑、攝影層層重構現實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石窟》的場景由36噸的硬紙板製作而成,藝術家收集並研究數百張世界各地禮品店銷售的石窟明信片,建造出真實大小的石窟及其中經過數千年累積而成的鐘乳石,最終落於攝影的圖像便是人們集體對石窟印象的濃縮,這件是德曼作品中唯一被留存下來的模型,現陳列於米蘭Prada基金會。

北美館《托瑪斯.德曼:歷史的結舌》,以紙雕塑、攝影層層重構現實
托瑪斯.德曼,《石窟》,2006,C-Print/水晶裱,198 × 440 公分。圖像由藝術家與北美館提供。© Thomas Demand, VG Bild-Kunst, Bonn.

耗時重建日常景象,反思數位時代影像的意義

2008年,德曼開始把關注焦點從宏大的歷史議題轉移到生活題材上,創作「日常」系列作品。創作手法與過往相同,不過這系列作品的影像來自他日常中偶遇、用手機拍攝的一隅即景,如丟在層架上的空優格冰淇淋杯與粉色塑料湯匙、放在水槽邊緣的肥皂塊、門縫下滿出來的信件堆,以及塞在鐵絲圍欄孔洞的咖啡外帶杯等。

北美館《托瑪斯.德曼:歷史的結舌》,以紙雕塑、攝影層層重構現實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日常」系列為德曼以尋常視覺元素譜寫的自述,讚頌生活中蘊含無限意趣的平凡細節,同時濃縮他對歷史的理解:歷史不僅是世界各地的恢弘事件,也同樣包含個體生命的凡常絮語。而有鑑於手機拍照功能的普及以及大眾對於在社群媒體分享影像的痴迷,藝術家透過耗時精心重製他生活中詩意而平凡的瞬間,邀請我們反思這些快速生成和傳播、充斥於當代社會的影像。

北美館《托瑪斯.德曼:歷史的結舌》,以紙雕塑、攝影層層重構現實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紙雕塑動起來,以嚴謹重構失序的逐格動畫

定格動畫則是德曼對動態影像構成的探索,在展場中一座紅色布幔建構的迷你劇院中播映。《太平洋豔陽號》取材自一段網路上瘋傳的監視錄影機畫面:在紐西蘭海岸遭熱帶風暴巨浪襲擊的郵輪船艙內,桌椅、儲物櫃、紙盤、電腦顯示器等物件輪番向兩側滑動的滑稽景象,德曼花了三年時間,用紙和紙板一絲不苟地逐格重現這些失控混亂的時刻。

北美館《托瑪斯.德曼:歷史的結舌》,以紙雕塑、攝影層層重構現實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跨建築、時尚界,演示紙為建構世界的基礎

2011年,德曼在洛杉磯蓋蒂研究所(Getty Research Institute)駐館期間,開始「模型研究」系列創作。他從以往用雕塑重構世界的技法,轉而聚焦在建築與時裝設計師的紙質模型初稿,擷取其中局部與抽象元素:不論是20世紀美國最具影響力的現代主義建築師之一John Lautner或當代SANAA建築師事務所等人具現構想的模型,還是以極具雕塑感設計聞名的服裝設計師Azzedine Alaïa的奇特設計紙板,這些影像揭示了紙如何成為構建世界的基礎。

北美館《托瑪斯.德曼:歷史的結舌》,以紙雕塑、攝影層層重構現實
托瑪斯.德曼,《椋鳥》,模型研究4,2020,數位版畫框裱,135 × 172 公分。圖像由藝術家與北美館提供。© Thomas Demand, VG Bild-Kunst, Bonn.

德曼的作品乍看近似真實世界的攝像,卻了無人跡,仔細審視更會發覺是用紙張和硬紙板重現;透過在原影像與最終準攝影「分身」之間進行層層重製與轉譯,暗示即使歷史以影像的形式潛伏在大眾的個人與集體記憶中,我們對所謂真相的認知始終存在著斷差。他的創作探討紙張如何以其脆弱的質地承載影像與記憶,無論是關乎人們的日常點滴,或是宏大的歷史事件;更進一步,作品突顯攝影影像與真實世界之間互為表裡的對位關係,同時探問影像文化的慣性與認知悖論。

北美館《托瑪斯.德曼:歷史的結舌》,以紙雕塑、攝影層層重構現實

 《托瑪斯.德曼:歷史的結舌》

展期|2025.01.1805.11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 一樓1A1B展覽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