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大溪工藝週」開跑!30組台日職人齊聚市集、尋訪在地工坊、手作體驗、木家具展覽等活動

2024「大溪工藝週」開跑!30組台日職人齊聚市集、尋訪在地工坊、手作體驗、木作展覽等活動

由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主辦的「大溪工藝週」邁入第三屆,將於2024年11月8日至11月17日登場,包含工藝市集、打開工場、體驗工作坊、木作特展等一系列多元活動。本次除了邀請來自全台與日本的工藝品牌交流、共創限定商品,還有在地16座職人工坊開放導覽等精彩亮點。

大溪從早期城區開創、河運時期商號林立、到經濟起飛時期木器神桌揚名全國,累積了大溪獨有的工藝能量。近年,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也積極推廣在地工藝文化特色,提出「工藝之城」的共好願景,並開啟每年舉辦一次的「大溪工藝週」,以國際交流、工藝展售、打開工場為三大主軸,帶動地方職人投入,開啟與使用者的對話契機,邀請喜愛工藝與生活手感的大家來到大溪。

2024「大溪工藝週」開跑!30組台日職人齊聚市集、尋訪在地工坊、手作體驗、木作展覽等活動
大溪崖線上的日式警察宿舍群。(圖片提供:大溪工藝週)

2024大溪工藝週 系列活動亮點

01 工藝市集|齊聚30組台日職人品牌

匯聚各界工藝職人的「工藝市集Craft Market」,將於11/9、11/10在博物館園區的工藝基地登場,共有來自大溪、全台及日本的30組工藝職人品牌,包含木器、陶皿、織物及飲食等多元類型。

2024「大溪工藝週」開跑!30組台日職人齊聚市集、尋訪在地工坊、手作體驗、木作展覽等活動
本次工藝市集共有來自大溪、全台及日本的30組工藝職人品牌。(圖片提供:大溪工藝週)

延續每年皆與一座國際的工藝城市交朋友的傳統,本屆大溪工藝週邀請以桐木器皿聞名的福島縣會津市、手作陶器產業興盛的枥木縣益子町,以及精於挽物漆器技藝的石川縣加賀市共襄盛舉,以主題館形式進駐工藝市集、在國際座談會分享當地工藝與城市發展經驗,更與大溪地方職人攜手合作,打造雙層弁當盒、木與陶匙和桌上小櫃等限量商品。

工藝市集參與品牌:

甘物 Aftertaste、獨木設計、誠十製物所、even、麥嵐綺麵包店、茶衫、大溪味、溪木器、木夫、洲宇木業、三和木藝工作坊、新玉清木器、笑班、柴苑花屋、未了、青嶼、鹿港建成工具、手土日 陶製所、時萃堂、木宇工作室、晶晶傾心、Remus、木子到森、鳥光物作、山日製作、水咖 私廚、原生植物的藝想世界、櫓榪竹工作室、香腸世家、合陶木以及來自日本福島縣會津市、枥木縣益子町、石川縣加賀市的主題館。

2024「大溪工藝週」開跑!30組台日職人齊聚市集、尋訪在地工坊、手作體驗、木作展覽等活動
由日本益子的陶藝家鈴木稔,運用傳統釉色燒製的湯匙頭;湯匙手柄則是大溪「溪木器」運用神桌的餘料製成。(圖片提供:大溪工藝週)
2024「大溪工藝週」開跑!30組台日職人齊聚市集、尋訪在地工坊、手作體驗、木作展覽等活動
以大溪時令食材為題的「工藝家宴」,使用台日職人共創的工藝食器,由會津特製桐木盒,再由大溪「漆藝研修所」師生拭漆而成。(圖片提供:大溪工藝週)

02 打開工場|走入16家在地職人工坊

「打開工場」透過期間限定的開放與導覽,帶領大家走進真實工藝生活現場。今年更加著重體驗動線與內容設計,並擴大邀請到16家職人工坊參與,從製材、木家具、小木器、板材家具、漆藝、木棺材、木雕,到世界級鋼琴製造廠、培育專業的木工科高中等。其中像是北台灣大型剖木廠「添富木業社」不僅將展示木產業上游的製材流程,巨大的原木和特殊機具更是一大看頭,而「永興禮儀社」的師傅則總是嚷嚷著要退休了、棺木廠恐也將會跟著消失。

打開工場參與品牌:

大易藝術、大溪漆藝研修所、木匠先生、永興禮儀棺木、堂和神桌、添富木業、隆達家具行、鮪魚DO工作室、森平房家具工作室、和峰木創、溪房子手作坊、東和樂器、至善高中木工科、削磨時光木藝工作室、溪木器

2024「大溪工藝週」開跑!30組台日職人齊聚市集、尋訪在地工坊、手作體驗、木作展覽等活動
走進「添富木業社」,可看見木產業上游的製材流程、巨大的原木和特殊機具。(圖片提供:大溪工藝週)
2024「大溪工藝週」開跑!30組台日職人齊聚市集、尋訪在地工坊、手作體驗、木作展覽等活動
特別加長的鋸木槽,是為因應日本造屋大木需求而生。(圖片提供:大溪工藝週)

03 體驗課程|5種手作體驗帶走專屬紀念品

除了遊逛活動外,大溪工藝週也與五間工場合作推出木花器、貓盤、寵物石頭等五種體驗課程,邀請大家走進工場,感受手作的溫度與魅力。而木博館也將長期推動的「木藝教育扎根計畫」轉化為工藝週版本,推出「BUBU跳恰恰」手作木飛車體驗,從抓握小動物車到動力小跑車,共計四種木玩具車課程。

2024「大溪工藝週」開跑!30組台日職人齊聚市集、尋訪在地工坊、手作體驗、木作展覽等活動
除了遊逛活動外,大溪工藝週也與五間工場合作推出體驗課程。(圖片提供:大溪工藝週)
2024「大溪工藝週」開跑!30組台日職人齊聚市集、尋訪在地工坊、手作體驗、木作展覽等活動
大溪工藝週共有木花器、貓盤、寵物石頭等體驗課程,透過手作、體驗工藝的溫度與魅力。(圖片提供:大溪工藝週)

04 木作特展|親身感受經典細膩工藝

響應大溪工藝週活動,還有兩大特展「剖木成材─大溪製材特展」以及「好木成森系列展覽:坐的二十四式」同步開幕,前者探索製材廠的原木到木材的轉變過程,後者則帶來世界的二十四張經典坐具,每一張都能親身體驗感受木家具細膩工藝。

2024大溪工藝週

活動日期|2024.11.08–2024.11.17
活動地點|桃園大溪
活動官網|https://www.daxi-craftweek.com/

延伸閱讀

RECOMMEND

當骨灰罈顛覆傳統,成為藝術品:藝術家與職人以美感雕琢思念,延續生命的獨特光輝

當骨灰罈顛覆傳統,成為藝術品:藝術家與職人以美感雕琢思念,延續生命的獨特光輝

Urn Studios成立於2024年,由Merel Swart和Jonathan Hancock共同創辦。他們相信,骨灰罈的選擇是一生一次的難得機會,能夠以充滿意義的方式紀念所愛之人;然而,他們卻無法在市面上找到一款既美觀、又能真正反映個人性格的骨灰罈。

用獨特的設計紀念所愛之人

Urn Studios以「欣賞生命的旅程,而非僅僅哀悼它的逝去」為核心理念,相信回憶應該被慶祝,而紀念之物應該被驕傲地展示。該品牌與眾多獨立藝術家與工藝職人合作,製作一系列涵蓋不同個性與風格的骨灰罈,讓每個人都能找到最合適的設計,來懷念他們摯愛之人的一生。除此之外,Urn Studios也希望這些骨灰罈能融入居家環境,成為家飾的一部分,以表對於逝者的尊重與珍愛。

Hancock解釋道:「儘管我們每個人最終都將面對死亡,它至今仍然是個禁忌般的話題。」失去摯愛的痛苦無可避免,但Urn Studios鼓勵人們以更多元的情感來緬懷逝者。紀念可以是富有表現力的、甚至可以是充滿喜悅的,讚頌著生命的美好。

顛覆一成不變的傳統形式

Urn Studios致力於顛覆傳統沉悶、一成不變的骨灰罈設計,期望打造能夠打破框架、蘊含真摯情感的作品。與該品牌合作的藝術家中,許多人從未製作過骨灰罈,但對於這個概念性的挑戰充滿好奇,並深受其承載的象徵意義所吸引。

當骨灰罈顛覆傳統,成為藝術品:藝術家與職人以美感雕琢思念,延續生命的獨特光輝
Treasure House 2 by Marcus Steel(圖片來源:Urn Studios)

目前,品牌已推出約50款骨灰罈,包含從雕塑感、互動性到抽象風格等各種形式。例如設計師Milo Gibson的石製骨灰罈,其內含一個紀念盤,可供放置首飾、照片等珍貴物品,讓骨灰罈更具個人化特色。同樣值得關注的,還有與英國木工品牌Cahoots所合作的手工木質骨灰罈,其藉由年輪展現樹木的成長軌跡——底部呈現了木材早年的歲月,而邊緣則記錄著晚年的痕跡,呼應了骨灰罈之於生命歷程的紀念目的。

當骨灰罈顛覆傳統,成為藝術品:藝術家與職人以美感雕琢思念,延續生命的獨特光輝
Medium Urn Set by Milo Gibson(圖片來源:Urn Studios)
當骨灰罈顛覆傳統,成為藝術品:藝術家與職人以美感雕琢思念,延續生命的獨特光輝
Wide Lidded Jar by Kate Schuricht(圖片來源:Urn Studios)

未來,Urn Studios也將持續推出新的設計款式,希望藉此逐漸改變人們對於哀悼逝者的看法,讓紀念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資料來源|Urn Studios

林靖格竹藝展在台北101!步入竹編織錦、與竹蜻蜓共舞,在城市中展開心靈的登高之旅

台北101林靖格竹藝個展「登高 | 竹影千尋」!漫步竹編數位織錦、與竹蜻蜓共舞

竹工藝藝術家林靖格於台北101舉辦個展《登高 | 竹影千尋》,運用數千片竹篾、層層交疊的編織技法,以及懸浮、光影、數位邏輯等語彙,構築一場融合傳統與現代、自然與都市、工藝與數位的對話,邀觀者於城市摩天大樓裡沈浸於竹藝,展開心靈的「登高之旅」。

台北101林靖格竹藝展「登高 | 竹影千尋」!漫步竹編數位織錦、與竹蜻蜓共舞
(圖片提供:林靖格工作室)
台北101林靖格竹藝展「登高 | 竹影千尋」!漫步竹編數位織錦、與竹蜻蜓共舞
(圖片提供:林靖格工作室)

以竹為筆,書寫流動的空間詩篇

林靖格以竹為創作媒材,透過裝置藝術與空間設計,挑戰傳統竹藝的表現形式,讓竹材在現代建築與都市脈絡中重獲新生。藝廊、商業空間、竹林、宮廟,都是曾展出林靖格竹藝作品的場域,無論背景為何,他都透過層疊編織、懸浮結構,搭配場域間的光影變化,讓竹工藝在當代語境下發展出嶄新美學與敘事。

台北101林靖格竹藝展「登高 | 竹影千尋」!漫步竹編數位織錦、與竹蜻蜓共舞
(圖片提供:林靖格工作室)
台北101林靖格竹藝展「登高 | 竹影千尋」!漫步竹編數位織錦、與竹蜻蜓共舞
(圖片提供:林靖格工作室)
台北101林靖格竹藝展「登高 | 竹影千尋」!漫步竹編數位織錦、與竹蜻蜓共舞
(圖片提供:林靖格工作室)

來到台北101——台灣指標性的摩天大樓,林靖格以「登高」為題呈現個展《登高 | 竹影千尋》。「登高」象徵對更廣闊視野的追尋,更是一種心境的昇華;「竹影千尋」則意指光影交錯間,所映照出竹的靈動、柔韌與生命力。展覽延續林靖格對竹編結構、光影變化及空間感知的探索,在城市高樓內編織出一場富自然氣息的詩意體驗。

台北101林靖格竹藝展「登高 | 竹影千尋」!漫步竹編數位織錦、與竹蜻蜓共舞
(圖片提供:林靖格工作室)
台北101林靖格竹藝展「登高 | 竹影千尋」!漫步竹編數位織錦、與竹蜻蜓共舞
(圖片提供:林靖格工作室)

從數位邏輯到光影流動的竹編藝術

✹ 以竹編織數位詩學|〈10101〉

作品名稱 「10101」 既象徵著台北101,亦呼應數位時代的二進位(Binary Code),巧妙融合了竹工藝與數位語彙。這座高達10公尺的竹編裝置懸垂於台北101大廳,以10,101片竹篾交錯編織,宛如一幅立體的數位織錦;作品中央懸浮著鏡面球體,映照四周環境,邀觀眾步入其中,感受竹影的無窮變化與都市脈動的交織。

台北101林靖格竹藝展「登高 | 竹影千尋」!漫步竹編數位織錦、與竹蜻蜓共舞
(圖片提供:林靖格工作室)

✹ 竹光交織的不凋之境|〈永恆之花〉

以向日葵為靈感,林靖格運用竹編細密交錯的結構,形塑出永不凋謝的花朵。作品內部嵌有發光裝置,使燈源如太陽般恆久照耀,寓意生生不息的希望與能量。在夜晚,光線穿透竹編的層次,投射出動態流轉的光影律動,彷彿竹編與光影共同生長,創造出一場恆久不滅的自然盛景。

台北101林靖格竹藝展「登高 | 竹影千尋」!漫步竹編數位織錦、與竹蜻蜓共舞
(圖片提供:林靖格工作室)

✹ 竹蜻蜓的自由之舞|〈無重之舞〉

童年的竹蜻蜓,在此化為輕盈懸浮的動態裝置。林靖格運用懸掛與不倒翁機制,讓竹蜻蜓隨觀眾的互動而旋轉、擺盪,讓整個空間彷彿進入無重力狀態。當人們輕推竹蜻蜓,影子與形體隨之變化,構成一場觀者與竹蜻蜓共創的即興舞蹈,重現童年純粹的遊戲趣味與自由感知。

台北101林靖格竹藝展「登高 | 竹影千尋」!漫步竹編數位織錦、與竹蜻蜓共舞
(圖片提供:林靖格工作室)

✹ 書法竹編化,平面書寫化為立體|〈浮墨〉

竹篾層疊如墨筆行書,《浮墨》延續林靖格「雲煙」系列的輪口編織技法,透過曲線與留白呈現東方書寫美學的韻律。作品在光影變幻間展現竹的剛柔並濟、書法的筆勢律動,使書寫超越平面,成為可步入、感知、共鳴的立體空間。

台北101林靖格竹藝展「登高 | 竹影千尋」!漫步竹編數位織錦、與竹蜻蜓共舞
(圖片提供:林靖格工作室)

《登高 | 竹影千尋》

展覽日期|2025年3月10日-4月11日

開放時間|週一至週日 09:00-18:00 

展覽地點|台北101辦公大樓1樓松智大廳 & Gallery 101

門票資訊|免費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