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活動如何創造深刻體驗?專訪Aesop台灣行銷部:辦的不是活動,是陪伴與心意

品牌活動如何創造深刻體驗?專訪Aesop台灣行銷部:辦的不是活動,是陪伴與心意

在紛擾的數位時代,一場品牌活動能如何精準傳遞訊息,且讓實體見面的價值淋漓盡致?來自澳洲的天然香氛保養品牌Aesop,從產品、美學到服務都從不鋪張,但始終以沉穩內斂中蘊含溫度的形象,存在消費者心中。背後,創造品牌一次次以各式形狀、體驗面世的台灣行銷團隊功不可沒,自稱一群「細節控」的她們,揭開幕後細膩又不失柔軟的策略思考,分享潛藏每場成功活動背後的技藝與心意。

8月夏末的苗栗富貴三義美術館,一行人穿越山嵐和竹林,行經波光水影,在香氣間品嚐佛手柑、無花果和綠茶製成的小點,聆聽調香師靈感萌生那個早晨的記憶——回過神, 發現自己的五感早已浸潤在和眼前香水誕生相同的情境裡。

這是Aesop首支茶香水「蔚香水(Virēre)」的發表會,近兩年,品牌新品也曾在三峽古礦場「無礦」堆起的奇幻沙丘前、陽明山攝影棚「白平方」滿盈的金合歡花之間面世。Aesop每次現身,帶來的從不只是產品,而是隨之而生的一整個世界觀,再透過媒體及深耕藝術、設計、文學等領域的專業職人(advocate)們的文字與鏡頭擷取,讓大眾在實際踏入店鋪嗅聞之前,便已隔空對產品留下鮮明的想像。

(圖片提供:Aesop)
團隊分享,香水往往是品牌產品中最為詩意、最多故事的品項,找尋適合每次香水新品發表的場地都是團隊的大考驗。(圖片提供:Aesop)

拆解從一支香水到一場體驗

究竟要如何把抽象的香氣與質地,精確地捏塑成一場沉浸體驗?

Aesop台灣的幕後推手,是包含2位陳列設計師(Visual Merchandiser)在內的6人行銷團隊:「Aesop很喜歡說故事,每個產品必定有專屬的靈感故事和個性,每當我們收到總部的年度宣傳規劃,也會一併收到一份非常細節的event guideline,從場地氛圍,到餐點、器皿甚至服裝都有詳細的建議。」

以這次的「蔚香水(Virēre)」為例,故事是調香師Barnabé Fillon的一趟地中海旅行,他在無花果樹下歇憩、喝茶,愜意享受光影和微風的溫煦——但是,南法的無花果樹,何以轉換為苗栗的竹林?如何讓產品情境落地,以在地的語言翻譯,恰恰就是團隊最大的挑戰和樂趣。

(圖片提供:Aesop)
花香調香水「格歐暮」的發表會選址陽明山,為了維持視覺體驗的清爽,Aesop每場活動的植物或花材一定以單一種類呈現,這次是呼應主要成分的「金合歡」。(圖片提供:Aesop)
(圖片提供:Aesop)
帶有溫暖樹脂、礦物大地質感的「烏拉諾」香水在三峽古礦場「無礦」面世,沙丘還原靈感來源故事中的古文明荒漠。(圖片提供:Aesop)

團隊笑說,每當這時便超像國際競賽,同為亞洲市場,但比起地廣的日、韓,台灣場地選擇較少,找到傳神的場地要靠「生活經驗的累積」。

於是一群人放大感官,深挖故事細節,想到台灣濕度高,風的吹拂往往伴隨著霧氣,在連續兩個多月、看了近 十個場地後,才遇見位於山坡上、煙霧瀰漫的富貴三義美術館,也巧妙對應故事中調香師手捧的那杯綠茶蜿蜒蒸騰的熱氣。

(圖片提供:Aesop)
隱身山林間的苗栗富貴三義美術館,傳神對應「蔚香水(Virēre)」的氣質。(圖片提供:Aesop)

此外,「所有客人進來摸得到跟帶得走的東西,都要切合主題」,團隊細數:每次都會融合產品關鍵成分,以在地時令食材客製純素小點,承裝的器具也要呼應產品氛圍,這次客製陶盤的有機形狀,便是刻畫葉子飄落的畫面感;挑選佈景植物時,需符合品牌視覺美學「70%陽剛(masculine)、30%陰柔(feminine)」的原則,又要對應在地時節。

(圖片提供:Aesop)
(圖片提供:Aesop)

當然少不了品牌最重視的「款待」,從照顧遙遠車程而額外準備午茶餐盒,到堅持動員同事們手寫謝卡——這也呼應著每個細碎環節之上,團隊的最高準則,「我們花費心力顧及的每個小細節,其實都是在創造一分『溫度』。希望每次人們跟我們的接觸,都像是去到一位好友家,是很舒服自在的。」

團隊認為,真正成功的線下活動不會只在參加完就落幕,不論是新知、好奇還是心裡的暖意,人們要可以帶走一些東西,也才能真正讓對產品的印象,在活動結束後依然溫柔、自然地延續至參與者的生活裡。

(圖片提供:Aesop)
Aesop活動現場遞給來賓拭手的毛巾總是會隨著時下天氣調整溫度。(圖片提供:Aesop)

「如果 Aesop 是個人」

目前,除了跟隨總部下達給全球市場的行事曆,舉辦每年2∼3檔新品發表會等「產品導向」的活動之外,台灣團隊也把握各區域市場擁有的自由發揮空間,每年舉辦至少一檔大型在地專案。

自2021年起,已有「酷兒文學圖書館」,推動永續價值和動物福祉的「永續星圖」,以及近期台中概念店開幕活動以「市場印象」為主軸,連結周邊社區鄰里,和藝術家范承宗、台中爵士音樂節等合作的一系列裝置藝術和展演活動。約每2年一次,團隊也會巡迴全台,舉辦一場容納12∼20 人,推廣品牌護膚理念,邀請顧客親身體驗的「肌膚保養工作坊」。

(圖片提供:Aesop)
2022年Aesop台灣舉辦「酷兒文學圖書館」,製作收集了世界酷兒友善空間地圖,和巡迴台灣4座城市的行動書車。(圖片提供:Aesop)
(圖片提供:Aesop)
2022年Aesop台灣舉辦「酷兒文學圖書館」,將店鋪變身LGBTQIA+主題的免費書店。(圖片提供:Aesop)

在這類活動現場,產品就往往退居幕後,想要傳遞的「訊息」成了主角。受眾也更多直面顧客和大眾,除了透過電子報和官方LINE帳號發布活動資訊,也依靠前線店鋪端的主動邀約,「Aesop店員們和客人的關係都滿緊密,細節至年齡、旅行目的地、家中是否有養狗,都會默默記在心裡,就可以邀請到真的有意願且契合主題的對象來參與。」

(圖片提供:Aesop)
每場活動現場的食物也藏滿巧思,記者會時與不同獨立甜點職人合作,客製融合香水元素或呼應產品觸感質地的小點,若是在店鋪中舉辦活動,就會找尋鄰近的在地店家合作,創造社區連結。(圖片提供:Aesop)

那少了總部的命題,活動主題和合作夥伴要如何擇定?除了對應品牌提倡的零殘忍宗旨、環境守護等大方向,「如果Aesop是個人,他的生活喜歡接觸什麼?會做什麼選擇?」也是行銷團隊日常發想時常浮現的思考,從大至情感、小至食物的不同面向,揣摩希望推廣的價值,「熱愛文學、藝術,選擇抗氧化、原型食物,比起連鎖大牌,會選擇支持獨立咖啡店和小農⋯⋯。」

也有不少議題,其實是由行銷部成員們日常生活的關懷延伸,譬如發起以產品運送途中剩餘的木棧板,為年邁狗兒製作戶外狗公園的初衷,便來自辦公室曾認養的一隻高齡流浪黃金獵犬;也因有成員會長期助養孩童,團隊便研究起弱勢孩童的緊要需求,同樣以木棧板為花東學童打造出椅子和書櫃。

(圖片提供:Aesop)
Aesop台灣曾發起一系列關懷寵物的計畫,除了呼應品牌關懷「動物福祉」的意識,也是出自行銷部成員和狗狗切身相處的經歷。(圖片提供:Aesop)

同時,在與產品相關的教育訓練之外,Aesop內部也不時會開設各式生活體驗課程,從皮拉提斯、瑜伽,到冰島毛線編織、聖誕花圈手作、陶藝,「課程目的不一定是要很即時地給予什麼,更是要我們慢下來,保持對於生活的感知。」此外,每位員工每年需做16小時、對象不設限的志工服務,也是認識不同需要幫助的社群的契機。

(圖片提供:Aesop)
「永續星圖」計畫中,團隊與LANDHILLS / project N(浩哲設計)合作,以回收的產品塑膠瓶身為原料,訂製48座形態有機、不規則的容器藝術裝置,也是引起顧客好奇、開啟對話的線索。(圖片提供:Aesop)

打開感官,走進人心

談起如何衡量每次出力的效益和迴響?行銷部分享,每次舉辦活動之前,固然會給各店鋪設定銷售KPI,但不論公關(PR)或客戶關係管理(CRM)層面,大家事後更注重蒐集的,往往是人與人之間細微卻最真實的互動。

除了在社群媒體上追蹤媒體、意見領袖們的發文和拍攝視角,觀察埋藏在活動中的訊息是否有被接收到,此外,前線店員同樣是行銷部重要的管道,「我們每天都會收到店鋪的信件回報,分享今天發生的互動小故事,譬如有客人會因某篇報導而來聞一支香水,又或詢問『最近看到一場漂亮的活動,是在哪裡發生?』這些都是行銷部很大的肯定感和精神食糧。」

而團隊也會持續透過每場活動當下、每個細節堆疊告訴人們:「你可以擁有一段時間,把感知打開,跟自己和身邊的環境對話,純然地享受感官純粹的狀態——而我們陪著你們。」這也正是在紛雜的數位時代中,線下活動才能切身傳遞出的那分最強大且踏實的力量。

Aesop行銷團隊QA:一場活動能打動人的關鍵是什麼?

 Melody |Marketing Manager
可以讓人們意識到自己是有選擇的,不用一定要跟著世俗的漂亮走,生活可以有另外一種樣子。

 Frances |Senior Marketing Coordinator
像朋友一樣的相處、聊天、分享生活小事,細節至關心你家的狗狗今天怎麼樣?和每位賓客都有這樣真誠的交流。

 Chloe |CRM Assistant Manager
把品味生活的心態傳遞出去,邀請大家慢下腳步,用健康、有質感的方式過每一天。

 Joanne |Senior Visual Merchandiser
真誠款待每一位參與者,讓每個細節到位之外也多想一分,譬如車程太長會不會餓?想得周全,就多一分溫度跟溫暖。

 Elaine |Marketing Coordinator
創辦人曾說,希望我們發起的每次互動都能 nourish through intelligent interactions,雙方都從中獲得啟發和滋養。

 Yuti Senior Visual Merchandiser
就像邀請愛人和朋友到家裡,有舒服的香氣、好的音樂、好喝的紅酒,延續不斷的有趣且真誠的對話。 

Aesop活動現場的各個感官體驗環節都埋藏著貼心。(圖片提供:Aesop)
Aesop活動現場的各個感官體驗環節都埋藏著貼心。(圖片提供:Aesop)

Aesop

1987年在墨爾本成立;提供一系列獻給臉部肌膚、秀髮、身體的專業配方,以及香水、個人與家居產品與配件。精心選用植物萃取及科學配方成分;所有成分均符合道德採購,並具有安全認證。已兩次獲得B Corporation®認證,從未對任何產品或成分進行動物測試。產品皆為純素配方,具有Leaping Bunny跳躍小兔認證,也被列在PETA善待動物組織的零殘忍及純素名單中。

文|李尤 圖片提供|Aesop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La Vie 2024/11月號《走入藝術的無形脈動》

延伸閱讀

RECOMMEND

請登入《夕陽小鎮》!虛擬音樂節的想像如何落實?專訪台通何A、涅所未來馮涵宇、見本生物盧翊軒

請登入《夕陽小鎮》!虛擬音樂節的想像如何落實?專訪台通何A、涅所未來馮涵宇、見本生物盧翊軒

2023年誕生的《夕陽小鎮》虛擬音樂節,2025年以全新主題「燒胎祭」迎來第2屆。觀眾將化身「鎮民」登島, 不僅可欣賞林強、吳赫、竇靖童等30組音樂人演出,還能參與賽車,輸贏將改變故事發展。在線下活動復甦、線上展演不再稀有的時刻,《夕陽小鎮》要怎麼做出區隔?好玩的背後又有哪些策略?

由落日飛車主唱國國(曾國宏)主理的夕陽音樂,聯手新媒體藝術團隊涅所未來(NAXS STUDIO),於2023年打造《夕陽小鎮》虛擬音樂節。在小鎮的虛擬世界裡,國國化身鎮長「曾國勇」,許光漢、ØZI、9m88等30組音樂人以虛擬替身面貌示人,更有NPC任務供玩家觸發。結合遊戲與音樂的嶄新體驗,4天的活動共吸引近2,100位「鎮民」登島。

泰國歌手Phum Viphurit在A咖舞台表演。(圖片提供:夕陽音樂、涅所未來)
泰國歌手Phum Viphurit在A咖舞台表演。(圖片提供:夕陽音樂、涅所未來)

平衡後的遊戲設計,未可知的怪異美學

回溯小鎮的創立契機,涅所未來藝術總監馮涵宇說,最早是在2021年中下旬,財團法人文化臺灣基金會主辦的台日交流展演《Taiwan NOW》因疫情取消,後決定改製線上版,其中國國與音樂人張洪泰合作「虛擬戲劇廳」,將歌仔戲作品轉成虛擬版本,而虛擬展演的技術面就由涅所未來負責。之後疫情加劇,落日飛車巡演停擺,為了讓公司保持能量,也藉機做實驗性嘗試,國國找上馮涵宇討論創辦虛擬音樂節的可能。

海豚刑警登上龍宮舞台。(圖片提供:夕陽音樂、涅所未來)
海豚刑警登上龍宮舞台。(圖片提供:夕陽音樂、涅所未來)

當時虛擬音樂節仍為稀少,馮涵宇看過比較類似的案例,是遊戲《Fortnite》與美國歌手Travis Scott合作,在遊戲裡辦了一場《Astroworld》虛擬演唱會,「我覺得它開啟很多人對虛擬音樂節的想像。」但這場演出的作法,是在本來就存在且成熟的遊戲裡加入一個新的內容,和《夕陽小鎮》得從零打造、不依附在某個平台裡截然不同。

馮涵宇說:「第1屆花最多心力的是在『平衡』,想辦法在有限的時間和資源裡,做到一個還不錯的程度。」例如將《夕陽小鎮》做成復古遊戲的原因,除了落日飛車的音樂本就有復古元素,在成本有限的狀況下,復古遊戲也是個好選擇。遊戲的操作方法亦然,最簡單的使用者體驗不外乎「用滑鼠直接點擊」,但欠缺遊戲感;於是進一步隱藏滑鼠,以鍵盤上的WSAD按鍵移動、空白鍵則可跳躍,取大眾「最簡單可上手」的平均值。

玩家將從夕陽車站開始登島。 (圖片提供:夕陽音樂、涅所未來)
玩家將從夕陽車站開始登島。 (圖片提供:夕陽音樂、涅所未來)

美學定調也花了一段時間,由「見本生物」盧翊軒設計標準字和各種「貼圖」(覆蓋到立體模型上的平面圖像),再由涅所未來延伸成3D遊戲裡的場景與人物。「其實我一開始有點抓錯方向。」盧翊軒說,原本想往「醜」或「kiang」的方向走,但途中發現更應該是一種「未可知的迥異」,也有點Low-Poly的味道,「那個感覺像是,你要講一個笑話, 其實笑話並沒有設計得多精巧,只是因為你很勇敢,真的把它講出來了, 所以你最厲害。」

2023年第1屆《夕陽小鎮》主視覺。(圖片提供:夕陽音樂、涅所未來)
2023年第1屆《夕陽小鎮》主視覺。(圖片提供:夕陽音樂、涅所未來)

視覺充滿著不精緻的稜角和剪貼般的效果,還將音樂人真實頭像與3D角色結合,當時仍是玩家的《台灣通勤第一品牌》主持人何A此刻真心話大公開,「我心裡面真的有一個心情:現在是流行這種前衛的設計?原來設計要做成這樣才屌是不是?」但他後來發現許多曾經認為好看的設計,時間久了反而顯得有點「糗」,反倒《夕陽小鎮》的設計「意外地耐看」。馮涵宇笑說:「我們走一個『雋永』的風格。」

 (圖片提供:夕陽音樂、涅所未來)
賽車的操作方式簡單,何A透露目前玩過的音樂人們,幾乎1分鐘內就可上手。 (圖片提供:夕陽音樂、涅所未來)

遊戲性+故事 給予玩家目的與歸屬感

第1屆結束後,其實原本國國並沒有續辦的打算,但馮涵宇希望能繼續嘗試,加上觀眾迴響不錯,雙方討論後決定續開第2屆,更將賽車的「遊戲性」導入小鎮。馮涵宇說,舉辦虛擬音樂節不是為了取代或代替實體,兩者本質本就不同,因此有必要做出差異化,而遊戲就是很大的關鍵。他說,發想階段的遊戲候補還有《模擬市民》或射擊遊戲等等,最終定案賽車其實來自一連串巧合,一來賽車本就在提案裡,二來何A剛好在《台通》講到想在現實中舉辦賽車的野望,國國便順勢邀請何A參加,並擔任「代理鎮長」的重任。

原鎮長曾國勇(右)目前因不明原因消失,「何代理」本來是國勇鎮長辦公室特助,在曾國勇消失後自封鎮長。 (圖片提供:夕陽音樂、涅所未來)
原鎮長曾國勇(右)目前因不明原因消失,「何代理」本來是國勇鎮長辦公室特助,在曾國勇消失後自封鎮長。 (圖片提供:夕陽音樂、涅所未來)

何A首先以玩家身分重新審視,「參加過的人一定會有一些疑問,這個小鎮到底在玩什麼?它在講什麼故事?然後接下來就是,要怎麼跟其他 線上音樂節做區分?」他發現,講到「線上音樂節」每一個人的畫面都不同,因此有必要解釋清楚《夕陽小鎮》的故事和畫面,觀眾才知道花錢能得到什麼。他以電玩用語「破台」解釋,電玩會在開頭與結尾播放動畫,讓玩家明瞭自己「完成了一件事」,「我覺得這是很重要的回饋感。」加上《夕陽小鎮》僅開放4天,並非可以在線上逛好幾個月,必需快速讓觀眾感受到「開始」與「結束」且有所收穫。

《夕陽小鎮》世界觀由導演林毛創立,此次因應賽車有車隊需求,加入「A咖家族」、「龍宮一族」、「熱炒捌拾玖」3大家族,玩家可選擇要加入哪個家族,透過賽車或解鎖NPC任務獲得積分,最終在家族與個人都會選出贏家,並觸發新劇情。而何A則在此基礎上,協助讓故事更簡潔、清晰易懂。

 (圖片提供:夕陽音樂、涅所未來)
何代理與音樂人們在鎮長辦公室合影。 (圖片提供:夕陽音樂、涅所未來)

3大家族也都各自擁有專屬logo與車款,「一開始就知道這些東西會很龐大,所以決定用模組化的概念,但擴充性和延展性又是足夠的。」盧翊軒解釋,設計從「四驅車」的方向發想,也參考動漫《爆走兄弟》。 四驅車結構包括輪子、輪軸、車架、馬達等等,且會附上一張對稱的貼紙,於是他針對3大家族設計了3款賽車貼紙,且每款貼紙都包含多張圖像,讓涅所未來去做延伸。他從林毛撰寫的故事大綱發想,分別讓「A咖家族」、「龍宮一族」、「熱炒捌拾玖」對應到「光」、「水」、「火」的形象,武器也依照家族特性,依序搭配雷射槍、三叉戟、菜刀。

 (圖片提供:夕陽音樂、涅所未來)
盧翊軒設計的賽車貼紙,由左到右依序為「熱炒捌拾玖」、「A咖家族」、「龍宮一族」。 (圖片提供:夕陽音樂、涅所未來)
盧翊軒為每個家族設計專屬logo。(圖片提供:夕陽音樂、涅所未來)
盧翊軒為每個家族設計專屬logo。(圖片提供:夕陽音樂、涅所未來)

「我後來寫故事線的時候,就是看了你的圖,想說很有fu啊!」何A接過話,為了讓大眾快速認識3大家族,他分別發想了punchline,來自社會底層的熱炒捌拾玖「一起苦過就是兄弟」,如今是權貴的龍宮一族其實是「富過三代才懂吃穿」,靠房地產致富的A咖家族自然是「有實力就是可以大聲」。「故事真的是這一次的骨幹。」馮涵宇說,線上體驗需要目標感,賽車之外再加入故事,會讓玩家更有歸屬感。且3大家族不僅是故事設定,每位參加的音樂人也都依照何A「心中認為的形象」,分別為不同家族站台,而玩家也可在競賽中為自己選定的家族車隊而戰。

 (圖片提供:夕陽音樂、涅所未來)
(左)「龍宮一族」車款,(右)「A咖家族」車款。 (圖片提供:夕陽音樂、涅所未來)

虛擬音樂節能有商業模式嗎?

除了賽車,第2屆很重要的是導入更多商業模式。馮涵宇解釋,《夕陽小鎮》的商業模式可分為兩大塊,第一比照線下音樂節,透過售票、贊助、廣告版位、攤位費等營收;第二則是IP延伸,有別於其他音樂節,《夕陽小鎮》針對世界觀、角色、空間著力不少,因此就有各種變現潛力,且能突破音樂節期間限定的營收模式。

 (圖片提供:夕陽音樂、涅所未來)
林強在魁星舞台演出。馮涵宇透露,林強很積極參與《夕陽小鎮》,甚至主動提議自己的虛擬替身要長什麼樣子。(圖片提供:夕陽音樂、涅所未來)
《夕陽小鎮》將主視覺做成遊戲卡帶的樣子,團隊也希望能發行實體音樂原聲帶。(圖片提供:夕陽音樂、涅所未來)
《夕陽小鎮》將主視覺做成遊戲卡帶的樣子,團隊也希望能發行實體音樂原聲帶。(圖片提供:夕陽音樂、涅所未來)

而每屆《夕陽小鎮》皆會將主視覺做成遊戲卡帶的樣子,其實馮涵宇也希望可以發行實體音樂原聲帶,因為小鎮裡的背景音樂皆是國國的創作,這次還與王希文合作,為3大家族編寫弦樂主題曲。 此外,馮涵宇還想過可以玩「雙鎮長」,邀請一位海外音樂人擔任聯合鎮長,負責策劃主題概念與部分lineup,藉此拓展國際能見度與多元受眾,讓音樂節持續保持新鮮感。

 (圖片提供:夕陽音樂、涅所未來)
 (圖片提供:夕陽音樂、涅所未來)
《夕陽小鎮》第2屆卡司豪華,包括Phum Viphurit、竇靖童等人。 (圖片提供:夕陽音樂、涅所未來)

也因為第2屆多了商業模式的考量,第1屆的遊戲系統並不適用,必須砍掉重練。馮涵宇說,第1屆其實是用「網頁」在玩,透過「雲端渲染」(Cloud Rendering)技術,在雲端上的伺服器進行遊戲運算,並即時串流至玩家的網頁中,雖能大幅降低玩家電腦裝置的性能需求,但因技術尚未普及,服務成本高昂。因此這屆改為和一般遊戲一樣,需要先下載遊戲檔,雖然主要是商業模式上的考量,但也很符合復古遊戲的設定。「安裝的時候一定要有一些很奇妙的畫面,端茶給客人喝之類的。」何A突然許願。「有想要做啦,但是現階段⋯⋯會有畫面啦,但應該不是倒茶。」馮涵宇回應。

 (圖片提供:夕陽音樂、涅所未來)
《夕陽小鎮》與品牌合作聯名商店。 (圖片提供:夕陽音樂、涅所未來)

聊到這裡何A接著說,每每想到有趣的點子,就會經常收到馮涵宇以「現階段有點困難」回應,「他也是很會溝通,他會說:我覺得你這個建議真的很棒,我們也很想實現,可是現階段有點困難。」至於何A提過什麼?像是VIP可以搭直升機看表演、坐空氣船睥睨群雄,或是潮州土狗表演時螢幕會有大群山豬跑出來、拍謝少年的舞台會噴射出酒瓶⋯⋯。「那這次採訪標題就是,現階段有點困難。」盧翊軒提案。「這標題怎麼賣票?」馮涵宇提問。這題顯然難不倒何A:「沒有你(觀眾)的話,現階段有點困難。」其實打造一場虛擬音樂節,早就不只是有點困難,但正因為現階段還很困難,才有更新更多的創意值得期待。

 (圖片提供:夕陽音樂、涅所未來)
盧翊軒認為《夕陽小鎮》相當具有「打卡性質」,且場地比第1屆更大,值得花時間去探索。 (圖片提供:夕陽音樂、涅所未來)

2025夕陽小鎮虛擬音樂節「燒胎祭」

04.19∼20、04.26∼27
「夕陽小鎮 SUNSET TOWN」線上體驗平台

文|張以潔 圖片提供|夕陽音樂、涅所未來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La Vie 2025/4月號《從器物開始的理想生活》

【2025米蘭設計週】Aesop將護手霜化為塗料,構築「第二層肌膚」:散發丁香氣息、融入當代舞作的感官體驗

【2025米蘭家具展】Aesop用護手霜構築「第二層肌膚」!散發丁香氣息、融入當代舞作的感官體驗

2025米蘭設計週於4月8日至13日舉行,Aesop二度以「感官合作夥伴」的身份共襄盛舉。繼2024年用香皂搭起一間店,向1970年代的「貧窮藝術」(Arte Povera)運動及激進派團體Superstudio致敬後,Aesop這次在米蘭端出什麼樣的體驗?

今年Aesop同樣將自家產品融入作品,將「厄勒俄斯芳香護手霜」化為塗料融入互動裝置,並結合當代舞蹈表演、手部按摩儀式等,邀訪客穿梭米蘭聖卡蜜內教堂(Chiesa del Carmine),展開一場滋養感官的旅程,並從中探索建築、文化與感官的交會。設計週期間,Aesop位於米蘭的4間店舖也將共同化身敘事舞台,透過陳列與視覺故事,將教堂內的敘事延伸至城市各處。

【2025米蘭家具展】Aesop用護手霜構築「第二層肌膚」!散發丁香氣息、融入當代舞作的感官體驗
(圖片提供:Aesop)

護手霜融入塗料,構築「第二層肌膚」

設於教堂祭衣間內的大型裝置《第二層肌膚 The Second Skin》,是Aesop此次創作的最大亮點。對Aesop來說,肌膚作為人體最大的器官,既是邊界、也是介面,更像是一張圖譜,承載了生命經驗的點滴,而《第二層肌膚》正是向肌膚的三重功能——保護、感知、調節——致意之作。

【2025米蘭家具展】Aesop用護手霜構築「第二層肌膚」!散發丁香氣息、融入當代舞作的感官體驗
(圖片提供:Aesop)
【2025米蘭家具展】Aesop用護手霜構築「第二層肌膚」!散發丁香氣息、融入當代舞作的感官體驗
(圖片提供:Aesop)

《第二層肌膚》造型呼應米蘭建築中典型的優雅入口意象,在教堂中既是空間內外的分界,也成為肌膚的象徵,歡迎訪客入內遊走探索。有趣的是,Aesop巧妙在裝置的建築語彙中融入護膚哲學,將2024年新推出的「厄勒俄斯芳香護手霜」化為芳香砂漿,包覆於牆體構面之上。

【2025米蘭家具展】Aesop用護手霜構築「第二層肌膚」!散發丁香氣息、融入當代舞作的感官體驗
(圖片提供:Aesop)
【2025米蘭家具展】Aesop用護手霜構築「第二層肌膚」!散發丁香氣息、融入當代舞作的感官體驗
(圖片提供:Aesop)

芳香牆面、水滴聲響、當代舞作,打開多重感官

步入《第二層肌膚》,映入眼簾的是覆滿牆面的砂質有機紋理,不時有水波般的光影映照在牆上,像是濕潤肌膚上的細閃光澤;溫柔佔領嗅覺的是厄勒俄斯迷人的丁香氣息;耳邊聽見的是水珠墜落的清脆聲響,在靜謐空間中串起引導前行的節奏。

路徑的終點是一座隱密的內殿,展示由烏帕塔舞蹈劇場(Tanztheater Wuppertal)舞者金娜榮(Nayoung Kim)帶來的舞作,演繹一場關於身體與沐浴的詩意儀式。

重啟五感的庇護之境

為了讓人們暫時放下展會的喧囂與人潮,Aesop也以美國作家黛安.艾克曼(Diane Ackerman)的著作《感官之旅》(A Natural History of the Senses)為靈感,縝密安排從教堂入口、穿越迴廊、祭衣間到戶外庭院的一系列感官體驗,牽引訪客進入靜謐、冥想與專注的內在狀態,喚醒源於身體意識的本體感知(proprioception)。體驗以「芳香休憩膠囊」作結,受邀來賓將能在此體驗米蘭設計週獨家的「厄勒俄斯手臂按摩」儀式,帶著被滋養的感官重回展會的熱鬧當中。

【2025米蘭家具展】Aesop用護手霜構築「第二層肌膚」!散發丁香氣息、融入當代舞作的感官體驗
(圖片提供:Aesop)

Aesop《第二層肌膚 The Second Skin》

展期|2025.04.08-04.13,米蘭設計週期間

地點|Chiesa del Carmine, Milan, Ita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