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臺北美術獎揭曉!邱子晏《曼德拉記憶》奪首獎,10組入選作品一次看

2024臺北美術獎揭曉!邱子晏《曼德拉記憶》奪首獎,在歷史與個人記憶間進行二二八事件的交互辯證

2024臺北美術獎結果公佈,本屆342件徵件中共有10組入選,由邱子晏《曼德拉記憶》獲頒首獎,入選作品展覽也同步於臺北市立美術館開幕,即日起展至2025年3月2日。

臺北美術獎長年以來持續觀察展覽趨勢觀點,提供當代創作者具能見度的發聲平台,進而促動藝術生態開展多元向度。今年,評審團由館內外委員組成,分別為胡永芬、徐文瑞、姚瑞中、游崴、蔡明君、簡正怡、余思穎,評審團主席胡永芬表示,從投稿作品中,能明顯地看見青年創作者們多元多樣的關注方向,以及越見鮮明強烈的風格面貌,從形式到議題,都極其豐富;並可從中觀察出,藝術家們明顯地以大量的影像流動作為敘事主軸。

2024臺北美術獎 首獎作品

邱子晏《曼德拉記憶》

《曼德拉記憶》以藝術家在臺南認識的一名老翁鄭添文的口述歷史為背景,探討大眾對戒嚴時期的虛構集體記憶。邱子晏在展間中製作了一座鏡面騎樓,試圖在美術館的白盒子內搭建出額外的空間,搭配刻意的聲光設計,將鄭添文的曼德拉記憶(聲稱與其兄為1947年臺北私菸查緝事件的現場見證者)與黃榮燦的版畫《恐怖的檢查──臺灣二二八事件》相互交織,呈現一段表面上符合畫中場景的虛構情節,試圖在歷史與個人記憶之間進行辯證和相互註解。

2024臺北美術獎揭曉!邱子晏《曼德拉記憶》奪首獎,在歷史與個人記憶間進行二二八事件的交互辯證
邱子晏《曼德拉記憶》,2023,4K雙頻道彩色有聲錄像,12分,影像截圖由藝術家提供。
2024臺北美術獎揭曉!邱子晏《曼德拉記憶》奪首獎,在歷史與個人記憶間進行二二八事件的交互辯證
邱子晏《曼德拉記憶》展出現場。(攝影:Lucinda Chen)

2024臺北美術獎 優選作品

何彥諺《睡眠大廈》

在社運與疫情期間,何彥諺感受到社會上總是存在者一股無形的集體潛意識。研究過程中,藝術家意外發現基隆港潮位與人腦深層睡眠擁有相似的波形圖,也因此逐步串起神經生理與海洋科學兩種尺度落差極大的現象,並進一步援引自己兒時的居住空間,將之視為群體精神意志的延伸,提出「以人體腦波解讀潮汐規律」的假設,透過兒童至青少年階段好發的「夢遊病症」,將微小的個人意識和社會氛圍連結起來。

2024臺北美術獎揭曉!邱子晏《曼德拉記憶》奪首獎,在歷史與個人記憶間進行二二八事件的交互辯證
何彥諺《睡眠大廈》之〈容器〉,2023-2024,錄像,7分35秒,影像截圖由藝術家提供。
2024臺北美術獎揭曉!邱子晏《曼德拉記憶》奪首獎,在歷史與個人記憶間進行二二八事件的交互辯證
何彥諺《睡眠大廈》展出現場。(攝影:Lucinda Chen)

林彥翔《迫降》

從小在桃園機場旁長大的林彥翔,對於航空城徵收一案印象深刻。面對整片即將消逝的風景,他蒐集居民在搬遷過程遺留下的老家具、磚瓦,試圖續存居民對於土地的共感記憶。藝術家將這些物件拆解、組裝成一台飛機,帶它走過尚未成形的桃園機場第三跑道,再帶它來到展場,以歪歪斜斜的降落姿態呈現;另一方面,也透過重新堆砌牆面、攝影等行動,紀錄下因開發而驟變的農村地貌、居民的離所,以及信仰的遷移。

2024臺北美術獎揭曉!邱子晏《曼德拉記憶》奪首獎,在歷史與個人記憶間進行二二八事件的交互辯證
林彥翔《迫降》展出現場。(攝影:Lucinda Chen)
2024臺北美術獎揭曉!邱子晏《曼德拉記憶》奪首獎,在歷史與個人記憶間進行二二八事件的交互辯證
林彥翔《迫降》之〈起降第三跑道〉,2024,單頻道錄像4K ultra HD,50 分,影像截圖由藝術家提供。

梁廷毓《斷頭河計畫(2019-2023)》

《斷頭河計畫》以族群衝突歷史中因「獵首」而生的無頭鬼魅為引,將「靈」貫穿作品之中。該計畫一方面以北臺灣淺山地帶的原漢人群交界帶及地域社群作為連結、調查與文化實踐的場域,透過影像、製圖與通靈等方式,關注不同歷史記憶及宇宙觀底下的非人之物;另一方面,則以學術場域的論述生產與研究發表機制作為田野地,以期刊、講述與研討會等形式,試圖回應及反思「藝術研究」在實踐上如何介入學術對於不可知的界限。

2024臺北美術獎揭曉!邱子晏《曼德拉記憶》奪首獎,在歷史與個人記憶間進行二二八事件的交互辯證
梁廷毓《斷頭河計畫(2019-2023)》展出現場。(攝影:Lucinda Chen)
2024臺北美術獎揭曉!邱子晏《曼德拉記憶》奪首獎,在歷史與個人記憶間進行二二八事件的交互辯證
梁廷毓《斷頭河計畫(2019-2023)》之〈無頭屍史〉,2023,雙頻道錄像裝置,27分35秒,影像截圖由藝術家提供。

張哲榕《父親的有機收藏:天地為棟宇,屋室為㡓衣,諸君何為入我㡓中?》

創作靈感來自於張哲榕自宅、經營舊書店的父親,以及自身病症的關係轉化,透過影像及饒舌創作,將父親的囤積行為、藝術家如何以創作自我治癒,與舊街區的回憶與口述歷史娓娓道來。在創作過程中,藝術家逐漸修復與父親的關係,了解「囤積」是父親維持自在健康的方式,展間中以父親二手書店的書堆疊成書牆,搭配影像、錄像如實呈現父親舒適閱讀的三度空間;同時也隨著藝術家患病時書寫的日記,呈現「有機生長」的創作樣貌。

2024臺北美術獎揭曉!邱子晏《曼德拉記憶》奪首獎,在歷史與個人記憶間進行二二八事件的交互辯證
張哲榕《父親的有機收藏:天地為棟宇,屋室為㡓衣,諸君何為入我㡓中?》展出現場。(攝影:Lucinda Chen)
2024臺北美術獎揭曉!邱子晏《曼德拉記憶》奪首獎,在歷史與個人記憶間進行二二八事件的交互辯證
張哲榕《父親的有機收藏:天地為棟宇,屋室為㡓衣,諸君何為入我㡓中?》之〈片羽即光:天台父親、書店父親〉,2023,單頻道錄像,2分4秒,影像截圖由藝術家提供。

謝佳瑜《露露藝品社》

早期臺灣代工產業發達,曾經量產過一批外銷歐美的卡通造型的動物擺飾,這些瓷偶多半有著浮誇的妝容,材質以陶瓷及石膏為主。隨著產業型態的轉變,盛極一時的外銷產業也隨之沒落,留下一段破碎的陶瓷藝品歷史。謝佳瑜透過假想《露露藝品社》藝品公司,建構出一條虛擬的生產線,透過幽默詼諧的口吻,從如何生產、精煉最優秀的動物擺飾、報章雜誌的廣告文宣等,企圖在這些無法追溯原型的陶瓷玩偶中,挖掘物件所透露出當時的價值觀點,闡述一段無法被驗證的想像。

2024臺北美術獎揭曉!邱子晏《曼德拉記憶》奪首獎,在歷史與個人記憶間進行二二八事件的交互辯證
謝佳瑜《露露藝品社》之〈露露藝品〉,2024,單頻道錄像(彩色、有聲),11分2秒,影像截圖由藝術家提供。
2024臺北美術獎揭曉!邱子晏《曼德拉記憶》奪首獎,在歷史與個人記憶間進行二二八事件的交互辯證
謝佳瑜《露露藝品社》展出現場。(攝影:Lucinda Chen)

2024臺北美術獎 入選作品

阮柏遠《Yes, I’m a Simp. Simply in Love With…》

系列作品借用網路情感關係的另類狀態,從虛擬主播與直播文化,探問當代社會中,人與虛擬形象之間的特殊關係鏈結。藝術家使用社群媒體上帶有憂鬱傾向的「Dreamcore」影像與AI編制而成的文本,關注網路生活中的情感與情緒狀態;同時也運用線上遊戲、VRchat、3D模型、虛擬實境結合網路愛情、虛擬性戀與替身性愛,探索人與數位技術、數位物的關 ,思考流動狀態的網路酷兒與感官身體。

2024臺北美術獎揭曉!邱子晏《曼德拉記憶》奪首獎,在歷史與個人記憶間進行二二八事件的交互辯證
阮柏遠《Yes, I’m a Simp. Simply in Love With…》,2023,AI、Vtuber,尺寸依空間而定,影像截圖由藝術家提供。
2024臺北美術獎揭曉!邱子晏《曼德拉記憶》奪首獎,在歷史與個人記憶間進行二二八事件的交互辯證
阮柏遠《Yes, I’m a Simp. Simply in Love With…》展出現場。(攝影:Lucinda Chen)

林哲志《一種無重力的地緣想像》

本計畫始於2020年,從那時起,大量和戰爭有關的影像不斷地流傳,戰爭的尺度越拉越高。林哲志認為,人們對於戰爭的感知及理解,都是來自「影像」這個媒介,而他也開始反思,我們是否還有其它路徑可以重新認識戰爭?《一種無重力的地緣想像》是一個從合作走向毀滅的觀展體驗,一開始的錄像,虛構出兩個國家之間的合作關係;〈2024太空漫遊:衛星科幻小史〉以生成式AI的模型來解讀、生成與再次串連衛星發展的歷史圖像,並對「檔案」的建立提出質疑;展場中的三顆衛星裝置,則透過轉譯與再現,重新詮釋歷史上一段太空戰爭。

2024臺北美術獎揭曉!邱子晏《曼德拉記憶》奪首獎,在歷史與個人記憶間進行二二八事件的交互辯證
林哲志《一種無重力的地緣想像》之〈可能的任務〉,2022,雙頻道錄像,9分30秒,影像截圖由藝術家提供。
2024臺北美術獎揭曉!邱子晏《曼德拉記憶》奪首獎,在歷史與個人記憶間進行二二八事件的交互辯證
林哲志《一種無重力的地緣想像》展出現場。(攝影:Lucinda Chen)

張辰申《肉身計畫:偏差愛好者》

張辰申形容,自己的展場總是像鬼片場景一樣、很獵奇,《肉身計畫:偏差愛好者》將生理構造與人類相近的家豬骨骸、外皮、頭部、心臟、 血管組織等器官標本,以類醫學博物館的展呈方式,懸吊、擺置於展櫃中,構圖分別汲取《聖經》繪畫中常見的手持剝皮刀使徒圖像,以及傳統山水畫蘊含的身體五行概念,展現出東西方對人類身體觀的思考差異;一旁併置播放豬隻植入人類牙齒的手術紀錄影像,以多重手法探討人豬之間的依存關係、去人類視角完成豬的聖物化與救贖。

2024臺北美術獎揭曉!邱子晏《曼德拉記憶》奪首獎,在歷史與個人記憶間進行二二八事件的交互辯證
張辰申《肉身計畫:偏差愛好者》,2023,裝置,尺寸依空間而定,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2024臺北美術獎揭曉!邱子晏《曼德拉記憶》奪首獎,在歷史與個人記憶間進行二二八事件的交互辯證
張辰申《肉身計畫:偏差愛好者》展出現場。(攝影:Lucinda Chen)

張靜雯《容器》

《容器》系列作品以臺灣與東京的公寓風景為主題,以整齊排列的窗戶表達城市中的孤獨與記憶,與疫情時期的不安情緒。其創作契機來自於日本哲學家三木清在《人生論筆記》一書中對於孤獨的詮釋:「孤獨不是在山上而是在街上,不在一個人裡面,而在許多人中間」。城市中窗戶簡潔的排列如同一幅幅特殊的平面繪畫,同時象徵著人們感情的出口與入口,並且在窗戶裡訴說著一個個故事,記憶、孤獨、不安的感情也凝縮在一個個窗戶中。

2024臺北美術獎揭曉!邱子晏《曼德拉記憶》奪首獎,在歷史與個人記憶間進行二二八事件的交互辯證
張靜雯《容器》展出現場。(攝影:Lucinda Chen)
2024臺北美術獎揭曉!邱子晏《曼德拉記憶》奪首獎,在歷史與個人記憶間進行二二八事件的交互辯證
張靜雯《容器》之〈箱〉,2022,墨、雲肌麻紙,尺寸依場地而定,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2024臺北美術獎Taipei Art Awards

展期|2024/11/14 - 2025/03/02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3A、3B展覽室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在銀座新地標「Ginza Sony Park」看展!「ART IN THE PARK(工事中)」攜手3位藝術家打造施工期間限定展覽

在銀座新地標「Ginza Sony Park」看展!「ART IN THE PARK(工事中)」攜手3位藝術家打造施工期間限定展覽

將於2025年1月啟用的Ginza Sony Park(銀座ソニーパーク),特別開放施工期間的建築空間,並邀請與Ginza Sony Park有深厚連結的3位藝術家——SHUN SUDO、山口幸士、玉山拓郎,攜手打造「ART IN THE PARK(工事中)」藝術企劃。展期至2024年12月1日。

以「向城市開放的設施」為理念的Ginza Sony Park計畫,旨在重新建造陪伴銀座街區超過50年的Sony大樓。而這項計畫的第一階段,在舊大樓拆除期間(2018年8月~2021年9月),將施工場地化為公園,最終即便在疫情期間,仍吸引了854萬人次參觀;隨後進入的第二階段,重新展開拆除與新建工程,並在今(2024)年8月完成最終形態的「Ginza Sony Park」、預計於2025年1月正式開幕。

➔ 銀座Sony Park將於2025年啟用!以低矮建築創造高樓群中的開闊感、開放性空間吸引居民造訪

1966年,Sony的創辦人之一盛田昭夫建立了Sony大樓。(圖片來源:Sony)
1966年,Sony的創辦人之一盛田昭夫建立了Sony大樓。(圖片來源:Sony)
Ginza Sony Park為迎接2025年1月的盛大開幕,於2024年11月19日至12月1日開放施工中的建築空間,舉辦「ART IN THE PARK(工事中)」特別藝術計畫。(圖片來源:Sony)
Ginza Sony Park為迎接2025年1月的盛大開幕,於2024年11月19日至12月1日開放施工中的建築空間,舉辦「ART IN THE PARK(工事中)」特別藝術計畫。(圖片來源:Sony)

攜手藝術家傳遞銀座街區魅力

而在竣工的這段期間,Ginza Sony Park也曾舉辦過「ART IN THE PARK」在內的多項藝術活動,讓來往的行人們能感受到銀座街區的魅力。藝術家SHUN SUDO以童年時造訪Sony大樓的記憶為靈感,在Ginza Sony Park地下空間的牆面上,創作了融入繽紛的花卉與音樂元素的大型壁畫作品。此外,他也參與了施工中的「ART IN THE PARK / ウォールアート(Wall Art)」企劃,以及在Sony Park Mini空間的展覽。

SHUN SUDO作品 「ART IN THE PARK by SHUN SUDO」(圖片來源:Sony)
SHUN SUDO作品 「ART IN THE PARK by SHUN SUDO」(圖片來源:Sony)
Sony Park Mini是一個為全新Ginza Sony Park進行實驗而設立的場域。這座占地僅約10坪的快閃空間位於西銀座停車場地下一樓,其自2022年3月開幕以來,已舉辦超過50場風格多元的活動。(圖片來源:Sony)
Sony Park Mini是一個為全新Ginza Sony Park進行實驗而設立的場域。這座占地僅約10坪的快閃空間位於西銀座停車場地下一樓,其自2022年3月開幕以來,已舉辦超過50場風格多元的企劃或活動。(圖片來源:Sony)

藝術家山口幸士在Ginza Sony Park舉辦的「余白の記録」展覽,將周邊風景轉化為畫作,並將這些作品分散陳列於公園的各個角落,讓人們在遊逛時感受藝術與空間的交融。他也以多彩的「非洲菊」為主題參與「ART IN THE PARK / ウォールアート」,並在Sony Park Mini舉行了相關展覽。

山口 幸士作品 「余白の記憶」(圖片來源:Sony)
山口 幸士作品 「余白の記憶」(圖片來源:Sony)

藝術家玉山拓郎則在2022年登場的「Sony Park展 KYOTO」,於廢棄多年的京都新聞印刷工廠舊址,展出了以「光」為主題的裝置藝術作品,將沉寂已久的空間轉化為如「公園」般的存在。另外,他也曾在Sony Park Mini辦過兩次展覽。

玉山拓郎作品 「Sony Park展 KYOTO」京都新聞印刷工場跡地(圖片來源:Sony)
玉山拓郎作品 「Sony Park展 KYOTO」京都新聞印刷工場跡地(圖片來源:Sony)

在施工中的建築空間看展

而這3位藝術家又會如何使用尚未正式開幕的Ginza Sony Park?基於此想法誕生的「ART IN THE PARK(工事中)」藝術企劃,便於11月19日至12月1日限時展開。SHUN SUDO帶來其標誌性的BUTTON FLOWER系列新作;山口幸士展出以花田為主題的12件全新創作;玉山拓郎則以LED螢光燈打造出貫穿Ginza Sony Park空間的光之裝置藝術。而這些作品將與尚未開放的Ginza Sony Park空間交織出獨特的氛圍,帶給觀者獨一無二的體驗。

現場展出SHUN SUDO象徵性的BUTTON FLOWER全新創作24件。(圖片來源:Sony Park(ソニーパーク)X)
現場展出SHUN SUDO象徵性的BUTTON FLOWER全新創作24件。(圖片來源:Sony Park(ソニーパーク)X)
山口幸士展出以花田為主題的12件全新創作。(圖片來源:Sony Park(ソニーパーク)X)
山口幸士展出以花田為主題的12件全新創作。(圖片來源:Sony Park(ソニーパーク)X)
玉山拓郎運用LED螢光燈打造貫穿Ginza Sony Park空間的原創光之裝置藝術作品。(圖片來源:Sony Park(ソニーパーク)X)
玉山拓郎運用LED螢光燈打造貫穿Ginza Sony Park空間的原創光之裝置藝術作品。(圖片來源:Sony Park(ソニーパーク)X)

ART IN THE PARK(工事中)
時間:2024年11月19日~12月1日;平日12:00 - 20:00、六日 11:00 - 19:00
地點:Ginza Sony Park(東京都中央区銀座5丁目3番1号)
備註:免費參觀,採事前預約制
更多資訊可點此參考

資料來源|Sony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國立歷史博物館特展《他者.他方》!展出常玉與三代留法藝術家的跨世代創作足跡

國立歷史博物館特展《他者.他方》!展出常玉與三代留法藝術家的跨世代創作足跡

歷經五年的整建,國立歷史博物館於2024年2月重新開幕,近期迎來大型特展「他者.他方:常玉與旅法藝術家的巴黎跫音」,聚焦於常玉、藤田嗣治、陳清汾、顏水龍、楊三郎、劉啟祥等旅法藝術家,勾勒出臺灣藝術史的多元性與國際視野。

橫跨三代的藝術家留法浪潮

身為第一代留法華人藝術家,常玉深受法國畫家馬諦斯影響,同樣的奔放畫風,常玉以更簡單的色彩、線條,展現出創作的自信。常玉雖然沒有來過臺灣,但生前寄到台灣、預備辦展的這批畫作,讓他走進了世界的藝術史。

國立歷史博物館特展《他者.他方》!展出常玉與三代留法藝術家的跨世代創作足跡
常玉。(圖片來源:財團法人立青文教基金會)

19世紀中葉後,巴黎成為世界藝術之都,吸引無數藝術家前往追尋創作理想。到了1930年代,陳清汾、顏水龍、楊三郎、劉啟祥等4位台灣藝術家,分別從台灣和日本前進巴黎,與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們相遇、交流。在此之前,常玉已參與過「巴黎學派」盛會,並經常被與該學派中最具代表性的亞洲藝術家——藤田嗣治相提並論。

國立歷史博物館特展《他者.他方》!展出常玉與三代留法藝術家的跨世代創作足跡
左:楊三郎《街頭秋色》;右:劉啟祥《收穫》。(圖片提供:國立歷史博物館)

而晚一輩的「留法三劍客」趙無極、朱德群和吳冠中,以及少數女性留法藝術家潘玉良、袁樞真等人的作品,也在本次「他者.他方:常玉與旅法藝術家的巴黎跫音」展出。

4大單元一探文化交融下的創作

「他者.他方:常玉與旅法藝術家的巴黎跫音」透過藝術家的作品與生命故事,描述當時大時代脈絡下臺灣藝術家創作風格的遷徙與流動,以及東方藝術教育如何融入西方元素,藉由向觀眾講述藝術家之間交會、感動的故事,以另一種新的眼光再認識常玉。

國立歷史博物館特展《他者.他方》!展出常玉與三代留法藝術家的跨世代創作足跡
《他者.他方:常玉與旅法藝術家的巴黎跫音》展場一隅。(圖片提供:國立歷史博物館)

策展人陳貺怡以「庖丁解牛與西方前衛:常玉」、「巴黎學派中的日本人:藤田嗣治」、「進入世界的臺灣藝術先驅」、「留法三劍客、留法女性藝術家與常玉最後的訪客」等4大單元,分別探討橫跨三個世代的藝術家們,如何在文化衝擊中反思自身的文化根源與藝術傳統,創造出我們今日所見的成果。

國立歷史博物館特展《他者.他方》!展出常玉與三代留法藝術家的跨世代創作足跡
《他者.他方:常玉與旅法藝術家的巴黎跫音》展場一隅。(圖片提供:國立歷史博物館)

本次展出常玉的44件作品,包括《菊》《四女裸像》,此外還有陳清汾《巴黎的屋頂》、顏水龍《港風景》、劉啟祥《法蘭西女子》,以及來自國內外收藏單位的藤田嗣治精選作品。

國立歷史博物館特展《他者.他方》!展出常玉與三代留法藝術家的跨世代創作足跡
常玉,《菊》,國立歷史博物館藏。(圖片提供:國立歷史博物館)
國立歷史博物館特展《他者.他方》!展出常玉與三代留法藝術家的跨世代創作足跡
陳清汾,《巴黎的屋頂》,私人收藏。(圖片提供:國立歷史博物館)
國立歷史博物館特展《他者.他方》!展出常玉與三代留法藝術家的跨世代創作足跡
顏水龍,《港風景》,國立臺灣博物館藏。(圖片提供:國立歷史博物館)

而「留法三劍客」中,吳冠中《巫峽魂》、朱德群《他鄉夜》、趙無極《抽象畫》等結合東方特質與西方抽象的作品,以及潘玉良《酒吧+女郎》、袁樞真《遠浦歸帆》等作品,都將在展覽中與觀眾見面。

國立歷史博物館特展《他者.他方》!展出常玉與三代留法藝術家的跨世代創作足跡
潘玉良,《裸女》,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圖片提供:國立歷史博物館)
國立歷史博物館特展《他者.他方》!展出常玉與三代留法藝術家的跨世代創作足跡
袁樞真,《遠浦歸帆》,國立歷史博物館典藏。(圖片提供:國立歷史博物館)

《他者.他方:常玉與旅法藝術家的巴黎跫音》

展覽地點|國立歷史博物館1樓、2樓(臺北市中正區南海路49號)
展覽日期|2024年9月13日至12月8日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10:00–18:00(每週一公休,遇國定假日或活動另行公告)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