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館裡的寶藏餐飲9選!創意人林凱洛、陳小曼的藝術飲食散策

美術館裡的寶藏餐飲9選!創意人林凱洛、陳小曼的藝術飲食散策

美術館之旅不只是藝術先行,其中的飲食規畫更是成就美好體驗的五感設計。經常走訪世界各大美術館的策展人林凱洛、食物設計師陳小曼,分享她們私心推薦的美術館寶藏餐廳,讓我們跟著創意人的腳步,開啟藝術場域裡的風味紀行!

創意人林凱洛4選

廣島 ➔ 神勝寺禪與庭的美術館 ✕ 洸庭

為了欣賞名和晃平的巨型裝置藝術〈洸庭〉,我曾造訪廣島縣福山市神勝寺的這座「禪與庭的美術館」。在〈洸庭〉作品下方有一座小小的咖啡鋪,其中「抹茶柚子磅蛋糕」是日本Pierre Hermé Paris特地以〈洸庭〉為主題的限定品項,大家不妨喝杯咖啡、吃個點心,坐在寬廣的院子 裡,欣賞〈洸庭〉的壯闊建築與庭園。不過多數人來到這裡應該是以品茶為主,例如茶室「秀路軒」提供生菓子與日本抹茶;「含空院」有煎茶與糰子的組合,都很值得一試;「五觀堂」提供的招牌料理則為「神勝寺烏龍麵」,以膳食儀式體驗生活中的禪修。

(圖片提供:神勝寺禪與庭的美術館)
(圖片提供:神勝寺禪與庭的美術館)

神奈川 ➔ 神奈川縣立近代美術館葉山館 ✕ Orange Bleue

觀光客到鎌倉時,多半不太會往葉山方向去,不過神奈川縣立近代美術館葉山館其實很值得一看。它是日本最早成立的公立近代美術館,1951年就在鎌倉開設第一個場館,接著還有鎌倉別館,2003年成立最後一棟葉山館。由於葉山館眼前即是「一色海岸」的風情,館內附設餐廳「Orange Bleue」自然擁有無敵海景。天氣好時,走進咖啡廳會被敞亮開闊的海天一色包圍,最適合在此停留享用午間套餐,像是以湘南海岸漁獲烹煮成的馬賽魚湯便推薦一嚐。

(攝影:林凱洛)
(攝影:林凱洛)

靜岡 ➔ MOA 美術館 ✕ La Pâtisserie du musée par Toshi Yoroizuka

MOA美術館在2016~2017年間進行大型整修,由當代藝術家杉本博司與建築師榊田倫之主導的「新素材研究所」 操刀大廳區域和展示空間,以古代、中世紀和近世的材料、技術打造現代化空間,像是一場日本傳統素材的表情競演。館內也設有咖啡廳、甜點店與和式茶屋,像是直面相模灘海岸的「the café」以葛飾北齋名畫〈凱風快晴〉為靈感推出「赤富士霜淇淋」;知名米其林甜點師鎧塚俊監製的「La Pâtisserie du musée par Toshi Yoroizuka」則提供法式甜點。這兩家店使用的「色繪精華茶碗」與「色繪精華皿」均由日本蒔繪漆藝的人間國寶室和美監修,從建築、素材到餐食、器皿,淋漓展現傳統日本文化的當代演繹。

(圖片提供:MOA美術館)
(圖片提供:MOA美術館)

東京 ➔ 山種美術館 ✕ Cafe 椿

我曾在「瀨戶內國際藝術祭」上看到一件以日本畫家速水御舟畫作〈名樹散椿〉為靈感的作品,此後便為了尋找速水御舟的作品來到山種美術館。山種美術館是日本第一間以日本畫、浮世繪、江戶繪畫為主要館藏的私人美術館,藏有高達120件速水御舟的作品。館內咖啡廳也向〈名樹散椿〉致敬,取名為「Cafe椿」,提供和菓子與茶點。其中和菓子出自老字號和菓子店「菊家」,以日本畫作為造型靈感,除了招牌甜點「紅色椿花和菓子」之外,也會因應特展設計期間限定品項,是將藝術化為味覺享受的極致體驗。

(攝影:Rosaline Lu)
(攝影:Rosaline Lu)

林凱洛

曾任旅遊部落客、旅遊作家、小島裡文化品牌總監,現身兼品牌顧問、策展人等多元身分,活躍於台日文化交流、地方創生領域。著有 《小島旅行:跳進瀨戶內的藝術風景》、《味之宿:究極旅館美學》 等著作。 IG@thecaroltw

創意人陳小曼5選

倫敦 ➔ Royal Academy of Arts ✕ José Pizarro

「José Pizarro」位於皇家藝術研究院 (Royal Academy of Arts,RA)後棟,建築挑高、環境清幽,提供西班牙火腿、烘蛋等經典料理。但是對我來說,成就這間餐廳的關鍵與其說是料理,更像是它的客人組成——由於皇家藝術研究院的建築學院非常有名,會來到這裡的客人也多半具備建築、設計背景,讓這裡呈現出獨特的藝文氛圍,有點像是設計人的聚會所。

(圖片提供:José Pizarro)
(圖片提供:José Pizarro)
(圖片提供:José Pizarro)
(圖片提供:José Pizarro)

巴黎 巴黎證券交易所─皮諾私人美術館 ✕ Halle aux Grains

開雲集團創辦人皮諾(François Pinault)開設的巴黎證券交易所─皮諾私人美術館(Bourse de Commerce – Pinault Collection)現址在18世紀時曾作為穀物交易所。也因此,位於美術館3樓、由米其林星級廚師Michel和 Sébastien Bras父子經營的餐廳「Halle aux Grains」便從「穀物」概念發想, 從料理到視覺設計都呼應著所在建築的歷史。傍晚在這裡用餐時,可以從窗戶往外望見巴黎的公園與教堂,視線轉回 室內時則能欣賞到玻璃穹頂和百年壁畫,在時光交疊間創造出極為迷人的用餐體驗。

(攝影:Delphine CONSTANTINI)
(攝影:Delphine CONSTANTINI)
(攝影:Delphine CONSTANTINI)
(攝影:Delphine CONSTANTINI)

南法聖保羅 Fondation Maeght ✕ Sous les Pins

位於南法濱海山城聖保羅(Saint-Paul de Vence)的Fondation Maeght是法國第一間私人藝術機構,由西班牙建築師Josep Lluis Sert設計的建築群,收藏一眾20世紀重要藝術家的創作,被視為現代和當代藝術的最佳展覽地之一。在這藝術愛好者的朝聖之地,附設的 Café暨餐廳Sous les Pins也深受喜好,看起來樸實的用餐區,不僅家具是賈科梅蒂所設計,菜單也是由尼斯一星餐廳Les Agitateurs的廚師所規劃,以當地食材展現南法風土。

(攝影:陳小曼)
(攝影:陳小曼)

阿姆斯特丹 ➔ 荷蘭國家博物館 ✕ RIJKS®

「RIJKS®」開幕沒多久便拿下米其林一星,在不以美食著稱的荷蘭尤其珍貴,也因此,很多人造訪荷蘭國家博物館(Rijksmuseum)不是為了看展,而是為了到這裡用餐。對我來說,「RIJKS®」標榜較冷門的「荷蘭飲食」(cuisine of the Low Countries),而非提供法、 義、南歐、新北歐料理,是非常勇敢的作法;整體食物、服務、環境水準也相當高,堪稱我心目中荷蘭最好的餐廳之一。

(攝影:Chantal Arnts)
(攝影:Chantal Arnts)

紐約 ➔ 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 ✕ Studio Bar

每回造訪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 (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一路往上逛到8樓時,往往正是腿痠的時候,這時我都會到Studio Bar買杯咖啡或吃午餐。Studio Bar除了使用設計家具,視野也很好,可以透過窗戶望見英國設計師Thomas Heatherwick的漂浮小島「Little Island」。對我來說,逛美術館就像是精神的爬山,山路蜿蜒處常設有休憩點,Studio Bar就是那個可以小歇片刻的地方。

(攝影:Filip Wolak)
(攝影:Filip Wolak)

陳小曼

畢業於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米蘭理工學院食物設計研究所。2017年返台後以食物設計為核心,活躍於活動及展覽策畫領域,曾參與台中市政府川游不息綠川展、臺灣文博會等知名展會。現為食物設計師暨保存食品牌「LOUU」創辦人。 IG@slow.chen

採訪整理|郭慧
攝影|林凱洛、陳小曼、Chantal Arnts、Delphine CONSTANTINI、 Filip Wolak、Rosaline Lu
圖片提供|神勝寺禪與庭的美術館、José Pizarro、MOA 美術館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La Vie 2024/6月號《逛美術館的多重視野》

延伸閱讀

RECOMMEND

走進高空餐廳「饗饗」,從十大招牌菜出發,感受味蕾的至高盛宴

隨著氣溫漸暖,是時候在春意盎然的日子裡,與三五好友們好好相聚。此時此刻,位於微風信義與新北新莊的高空Buffet餐廳「INPARADISE 饗饗」如同城市之巔的祕密基地,邀請人們一同步入雲端,感受頂級料理交織出的極致豐美。如果你也想要與好友們一嚐究竟,不妨從以下十大招牌菜色出發,感受旨味與美味的至高盛宴。

從「握壽司」到「大蝦天婦羅」,感受焦香、酥香的直拳美味

對於愛吃懂吃的饕客而言,饗饗最不能錯過的料理莫過於20種肥美的握壽司,其中尤以炙燒握壽司最具代表性。在此,職人以控溫37.5度完美切、拌的醋飯,搭配炙燒後帶著迷人焦香的鮭魚肚、比目魚鰭邊肉、干貝及牛肉,在饕客舌尖留下油潤脂腴的鮮香旨味。值得一提的是,每尾格陵蘭大比目魚身上僅能取下四片鰭邊肉,不只珍貴,其細嫩雪白的肉質、綿密滑順的口感及迷人的微燻焦香,更往往讓Foodie們一嚐難忘。

饗饗

而在握壽司之外,酥香脆口的「大蝦天婦羅」則是受到矚目的亞軍。在此主廚特別用薄麵糊、厚麵糊兩道式麵衣以180度高溫專爐專炸,讓「大蝦天婦羅」在酥脆之餘,也保有草蝦原始的鮮甜與紮實彈性,可說是不容抗拒的直拳美味。

饗饗

牛肉的甜美、海鮮的旨味,交織出鮮味滿溢的極致盛宴

接下來,當我們將眼光轉至「饗饗」的鐵板前,牛排誘人熱氣不斷撩人食慾。其中佐以紅酒醬的「煎炙帶骨牛小排」肉質緊實鮮嫩,佐醬香醇悠遠;「爐烤肋眼牛排」則在爐烤後靜置一小時,讓肉汁充分回流,呈現粉嫩誘人的熟度,油脂香氣更繚繞舌尖,久久不散。

饗饗

而在牛肉的肥滿厚實之外,海鮮的極致旨味則在接下來四道料理展露無遺。像是「烤北海道佐呂間牡蠣」以在北海道佐呂間巴掌大的帶殼牡蠣上,擠上新鮮檸檬汁,一口送入嘴中,大海滋味漸次綻放;鮮紅豔麗的「雪蟹腳」肉質細緻鮮甜,每一口都令人無法抗拒;「煎干貝佐明太子醬」則以生熟度完美的煎干貝搭配明太子醬,可說是海味的完美交響;「鮑魚海鮮粥」更將整顆新鮮鮑魚、烏蔘、開陽及青蔬滾煮後,以香菇提香,不只米粒飽滿,湯頭醇厚,更是暖心暖胃。

饗饗

以雲朵舒芙蕾劃下甜美句點,為雲端盛宴優雅作結

而在享受海鮮氣息的同時,螺旋狀金黃酥皮香甜脆口,湯汁濃郁不膩的「螺旋酥皮濃湯」也不容錯過;更別忘了來一尾「姿燒香魚」,以最純粹的鹽烤手法,勾勒香魚細緻的瓜果香氣,可說是相當典雅的一品。

饗饗

最後,柔軟如雲朵般的舒芙蕾為整場盛宴畫上甜蜜句點。剛出爐的舒芙蕾輕盈柔嫩,無論單獨享用或搭配蜂巢蜂蜜、冰淇淋與新鮮水果,都會是最完美的收尾,讓這抹雲端的餘韻,成為味蕾最眷戀的回味。

饗饗

文 │ 郭慧 圖片提供 │ 饗饗

台北「Sweet & Sour」咖啡廳二店開張!北門四層老屋改建:氛圍從開放到寧謐,獨食、約會或聚餐都適合

台北北門咖啡廳「Sweet & Sour Kitchen」開張!四層樓老屋改建,獨食、約會或聚餐都適合

台北中山獨棟咖啡廳「Sweet & Sour」開二店了!「Sweet & Sour Kitchen」進駐台北圓環旁的獨棟四層樓建築,改建自經營高級服裝布料貿易的「高佛企業」辦公室與展示空間,一至四樓氛圍從開放到寧謐,滿足獨食、約會、聚餐等不同的用餐情境。

台北北門老屋咖啡廳「Sweet & Sour Kitchen」!氛圍從開放到寧謐,獨食、約會或聚餐都適合
(圖片提供:Sweet & Sour Kitchen)
台北北門老屋咖啡廳「Sweet & Sour Kitchen」!氛圍從開放到寧謐,獨食、約會或聚餐都適合
(圖片提供:Sweet & Sour Kitchen)

時裝靈感補給站新生為摩登餐廳

在舶來品尚屬珍稀的年代,「高佛企業」是許多時裝設計師挖掘靈感、養成風格的重要據點。1990年代,這棟建築由李瑋珉、林洲民兩位建築操刀改建,整體設計根植於屋主長年往返於巴黎、紐約所積累的時尚品味,融合現代主義與開放式格局呈現。

台北北門老屋咖啡廳「Sweet & Sour Kitchen」!氛圍從開放到寧謐,獨食、約會或聚餐都適合
(圖片提供:Sweet & Sour Kitchen)

Sweet & Sour Kitchen進駐後,品牌團隊攜手王揚恩設計師對空間進行改造。團隊選擇保留建築原始格局,及木牆、金屬樓梯扶手等元素,延續空間的現代風格;另融入鮮活的配色、木材質等,為餐廳注入溫度,同時新設天幕採光、大面玻璃窗及綠意露台,營造更具開放性的空間氛圍,讓餐廳得以與窗外城市風景互動。

台北北門老屋咖啡廳「Sweet & Sour Kitchen」!氛圍從開放到寧謐,獨食、約會或聚餐都適合
(圖片提供:Sweet & Sour Kitchen)
台北北門老屋咖啡廳「Sweet & Sour Kitchen」!氛圍從開放到寧謐,獨食、約會或聚餐都適合
(圖片提供:Sweet & Sour Kitchen)

四層樓氛圍從開放到寧謐,滿足各種用餐情境

Sweet & Sour Kitchen共有4層樓,一樓採開放式格局,搭配靈活的桌椅配置,設有行李箱友善空間,迎接每位來訪賓客;二樓採光極佳,樓梯轉角處有補給靈感的雜誌牆,臨窗處的座位適合多人聚會;三樓採用木質牆面並展示黑膠唱片,彷若私人視聽空間;頂樓則是個人與雙人專屬的靜謐空間。

台北北門老屋咖啡廳「Sweet & Sour Kitchen」!氛圍從開放到寧謐,獨食、約會或聚餐都適合
一樓。(圖片提供:Sweet & Sour Kitchen)
台北北門老屋咖啡廳「Sweet & Sour Kitchen」!氛圍從開放到寧謐,獨食、約會或聚餐都適合
二樓。(圖片提供:Sweet & Sour Kitchen)
台北北門老屋咖啡廳「Sweet & Sour Kitchen」!氛圍從開放到寧謐,獨食、約會或聚餐都適合
三樓。(圖片提供:Sweet & Sour Kitchen)
台北北門老屋咖啡廳「Sweet & Sour Kitchen」!氛圍從開放到寧謐,獨食、約會或聚餐都適合
四樓。(圖片提供:Sweet & Sour Kitchen)

Sweet & Sour Kitchen必點菜色與咖啡

餐食方面,Sweet & Sour Kitchen呈現多道台式風味與異國料理結合的特色菜,主廚特別推薦融入當季水果與無花果醋的「甜酸布拉塔沙拉」、融合地中海風味與台灣食材的「爐烤章魚與蕃茄鷹嘴豆」,及濃縮海鮮精華的「乾煎海魚與海味珍珠麵」。咖啡則主打獨家義式配方,香氣交織清新柑橘果香、黑糖甜感、溫潤的核桃堅果氣味,尾段是淡雅的可可韻味,單獨品味或搭餐都適合。

台北北門老屋咖啡廳「Sweet & Sour Kitchen」!氛圍從開放到寧謐,獨食、約會或聚餐都適合
甜酸布拉塔沙拉。(圖片提供:Sweet & Sour Kitchen)
台北北門老屋咖啡廳「Sweet & Sour Kitchen」!氛圍從開放到寧謐,獨食、約會或聚餐都適合
乾煎海魚與海味珍珠麵/爐烤章魚與蕃茄鷹嘴豆。(圖片提供:Sweet & Sour Kitchen)
台北北門老屋咖啡廳「Sweet & Sour Kitchen」!氛圍從開放到寧謐,獨食、約會或聚餐都適合
提拉米蘇/棉花糖可可歐蕾。(圖片提供:Sweet & Sour Kitchen)

Sweet & Sour Kitchen 重慶(甜酸二號店)

地址|台北市大同區重慶北路一段112

電話|02-2550-0282

營業時間|

週一至週四 10:0018:00

週五、六 10:0021:30

週日 10:0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