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草地上的美術課」12/7開課!肢體律動、書本野餐等活動為綠美圖開幕暖身

台中中央公園「草地上的美術課」12/7開課!肢體律動、書本野餐等活動為綠美圖開幕暖身

臺中綠美圖即將於2025年底試營運,尚未開幕就因請到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SANAA建築事務所創辦人妹島和世、西澤立衛——設計建築而備受矚目,近日發布由永真急制設計的視覺識別亦引發熱議。

為提前讓人們接觸並了解綠美圖,臺中市立美術館呼應綠美圖開放、流動的場域特質,特別於12/7在中央公園策劃「草地上的美術課」系列活動,邀人們跳脫白盒子、置身戶外探索藝術與生活的無限交集。

台中中央公園「草地上的美術課」12/7開課!肢體律動、書本野餐等活動為綠美圖開幕暖身
(圖片來源:臺中市立美術館 Taichung Art Museum Facebook)

面向城市與市民的通透建築

臺中綠美圖由臺中市立美術館、臺中市立圖書館共構,為台灣首座結合兩者的藝文場域。由SANAA設計的場館由8棟相互連通的建築量體組成,並以金屬擴張網及玻璃營造通透、流動的空間效果,使自然光線和戶外綠意融入場域,創造人與環境和諧共生的氛圍。

台中中央公園「草地上的美術課」12/7開課!肢體律動、書本野餐等活動為綠美圖開幕暖身
(圖片來源:臺中市立美術館 Taichung Art Museum Facebook)
台中中央公園「草地上的美術課」12/7開課!肢體律動、書本野餐等活動為綠美圖開幕暖身
(圖片來源:臺中市立美術館 Taichung Art Museum Facebook)

盤點「草地上的美術課」6檔亮點活動

綠美圖的願景不僅是成為知識和藝術的交會點,更要打造市民探索知識與感知的跨域空間,於是臺中市立美術館在綠美圖開館前,率先推出全齡適合的「草地上的美術課」,透過三大系列創意體驗活動:藝術課市集、戶外藝術課、戶外藝術活動,帶人們提前了解綠美圖的理念。以下精選6檔亮點活動:

台中中央公園「草地上的美術課」12/7開課!肢體律動、書本野餐等活動為綠美圖開幕暖身
(圖片來源:臺中市立美術館 Taichung Art Museum Facebook)

▍肢體律動課

由深度培育青少年舞者的「純白舍」圖隊帶領,課程結合親子舞蹈互動、視覺藝術的結構圖概念,帶家長與孩子一同探索穿梭、高低起伏、隱藏視覺的感官體驗。

▍雜耍共玩課

以臺灣當代馬戲藝術聞名的「創造焦點」團隊,將帶人們藉由馬戲、雜耍等提升手眼協調,並在互動中化身公園內的藝術品。

台中中央公園「草地上的美術課」12/7開課!肢體律動、書本野餐等活動為綠美圖開幕暖身
(圖片提供:均勻製作)

▍空間探索課

由藝術家莊志維引領民眾一同散步並觀察環境,藉由卡典西德的透明及連續特性,探索自身與公園環境及大自然間的關係,並攜手共創一件戶外藝術裝置。

台中中央公園「草地上的美術課」12/7開課!肢體律動、書本野餐等活動為綠美圖開幕暖身
(圖片提供:均勻製作)

▍書本野餐

本企劃呼應綠美圖由美術館、圖書館共構而生,欲參加者可線上預約或現場租借野餐籃,籃內皆備有刊物、藝術童書、藝術家彭禹慈與民眾共創的野餐墊,當天臺中市立圖書館的行動書車也將至現場巡迴。歡迎在草地與書相伴度過舒適午後!

台中中央公園「草地上的美術課」12/7開課!肢體律動、書本野餐等活動為綠美圖開幕暖身
(圖片提供:均勻製作)

▍藍美圖的記憶

由藝術家郭奕臣、繪本創作者林小杯一同策劃,內容包含藍美圖藍曬工作坊、夜光寫生活動,邀請民眾以記憶為畫布、時間為畫筆,共同踏上時光記憶的旅程。

▍黑青藝術計畫

藝術家陳普將帶領人們透過黑青AR彩繪及MR互動體驗,探索現實與虛擬的交融,想像綠美圖未來的無限可能。

台中中央公園「草地上的美術課」12/7開課!肢體律動、書本野餐等活動為綠美圖開幕暖身
(圖片提供:均勻製作)

臺中市立美術館「草地上的美術課」

時間|2024年12月7日(六)11:00-20:00

地點|臺中中央公園北側觸覺體驗區  

資料、圖片提供|臺中市立美術館、均勻製作

鐵道、海港與高雄:一起見證高雄發展的起點「高雄鐵道日」

哈瑪星(Hamasen),滿天風箏飄揚,悠閒散步的人們跨過腳下與草地相間的鐵道,回首望向高雄市區林立的高樓。這裡是現在高雄環狀輕軌的一站,也曾經是匯集糖、鹽等貨物,準備隨大船出航的一站「打狗」,19001128日,鐵道部舉行了縱貫鐵路「打狗—臺南」段通車儀式,隔日開始正式營運,代表著打狗已經走在成為南臺灣物流中心的路上。

「濱線啟程 哈瑪星再出發」

在打狗車站以南曾經是一片汪洋大海,隨著越來越多貨物來到港邊等待,由小船接駁貨物至大船的流程越來越不方便,1904年開啟了臺灣總督府填海造陸的計畫,高雄港的雛形逐漸成形,打狗車站與倉庫之間也鋪設起一條鐵道支線,讓貨物得以經過鐵路直接運至倉庫、運至大船,這條行經海濱的路線,稱為「濱線」,日語讀作hamasen,也就是日後地方上俗稱的「哈瑪星」。

「濱線啟程 哈瑪星再出發」
曾經的打狗車站、高雄驛,戰後稱為高雄港站。圖片來源: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登錄號:2001.008.0623.

19001129日起,當列車正式往來於臺南與打狗之間,開啟鐵路連結海港、建立海陸聯運的運輸平臺,因而牽引製糖工業、磚窯工業的進駐;在濱線港埠改良之後,隨之而來的築港工程,新市街也在原本的潟湖和鹽田上蛻變出來,亦即今日的哈瑪星和鹽埕區。鐵路開通後短短20年間,打狗更名高雄,設高雄州治理今日高屏地區;1924年高雄市成立,開啟南臺灣新興都會區高雄的百年發展。

「濱線啟程 哈瑪星再出發」
繁榮的高雄港。圖片來源: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登錄號:2001.008.0585.

1930年代中後期戲獅甲臨港工業區的建置,高雄港灣變成為工業地,戰後,政府沿用這樣的規劃,加工區、臨海工業區和各式貨櫃中心交錯建置,以海港為底蘊的工業重鎮成為高雄的城市特色與動能。火車站則是人流、物流的樞紐,早年的打狗車站,在1920年代已經是高雄驛,鐵路沿著港埠鋪設,濱線、新濱線、倉庫線、岸壁線等深入今日蓬萊港區各碼頭,將街區、港埠和工業區連成一體。

「濱線啟程 哈瑪星再出發」
沿著港邊鋪設的鐵道。圖片來源: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登錄號:2001.008.0541.

隨著高雄逐步發展,1941年新的高雄驛啟用,旅客在現在高雄市區上下車,原本的高雄驛則改為高雄港驛,持續負擔貨物的轉運工作,為戰爭時期的資源運輸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戰後,鐵路定位丕變,港口實施戒嚴致使港市分離,不過高雄港站依然扮演貨運重要功能;1950年代臨港線快速衍伸11條支線,而後在高雄港擴建及貨櫃興起的運輸變革中,臨港線鐵路系統依然相當重要。

直到2008年,當最後一班列車從高雄港站駛離之後,通往高雄港站的鐵道截斷,臨港線也准許停用,最終高雄港站的業務也停止。近年,許多過往的列車經過修復之後,運往過去的高雄港站、現在的「舊打狗驛故事館」保存。

「濱線啟程 哈瑪星再出發」

回首過往,19001129日串連「打狗—臺南」的鐵路正式營運,為臨港鐵道系統和高雄城市發展揭開了序幕,透過鐵道串連起了高雄、港口、產業,可以說,高雄城市發展胎動始於鐵路營運所帶來的運輸動能。因而,在高雄設市百年的重要日子,高雄市政府將1129日訂為「高雄鐵道日」以茲紀念。

「濱線啟程 哈瑪星再出發」

雖然,隨著城市發展的脈動,運輸的濱線鐵道曾經休息,但做為高雄發展的見證人,它又即將在高雄設市百年的這一年回到大眾的視野,經過多年的鐵道、列車的整備,多方人員的努力,濱線將再次重現它過往的風華,帶領大眾走進那滿是貨物、船隻的哈瑪星歷史。

「濱線啟程 哈瑪星再出發」邀請您,20241130日,一同見證濱線再度有列車行駛的那一刻。

「濱線啟程 哈瑪星再出發」

「濱線啟程 哈瑪星再出發」

時間|2024.11.30(六)

活動網頁|https://kaohsiung100.tw/page/railway/

「濱線啟程 哈瑪星再出發」

「2024臺北設計獎」得將名單揭曉! 看見大獎得主如何以「不設限」的精神,讓城市不斷提升

臺北市政府蔣萬安市長與得獎設計師合影

成立於2008年的「臺北設計獎」,至今已邁入第17屆,是全臺唯一同時獲得「世界設計組織」(WDO)、「國際設計社團組織」(ICoD)及「國際室內建築師設計師團體聯盟」(IFI)三大國際設計組織認證的設計競賽,更被譽為全球設計人匯聚一堂的年度盛事。近日,「2024臺北設計獎」正式揭曉得獎名單,工業設計類、視覺傳達設計類及公共空間設計類三大類別金獎、臺北城市設計選拔金選與全場大獎(Grand Prize)作品,無不讓人驚嘆連連。

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
臺北市政府蔣萬安市長致詞
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
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陳俊安局長致詞,為頒獎典禮揭開序幕

吸引來自66國參賽者,逾4000件作品激烈角逐

今年的競賽吸引來自全球66個國家與地區4,529件作品參賽,臺北城市設計選拔也有147件作品角逐,競爭激烈可見一斑。在眾多傑作中脫穎而出的包括: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與明志科技大學設計團隊的O-oyster,這項結合牡蠣養殖與波浪發電的永續設計,不僅有效減少波浪破壞與能源浪費,更榮獲「工業設計類」金獎;澳門未設計有限公司歐俊軒的BOOKED,透過趣味的生活場景與多彩的視覺語彙,呈現「與書相遇」的獨特印象,獲得「視覺傳達設計類」金獎肯定;預景設計有限公司的嘉義車庫園區景觀設計,以嘉義「山林印象」為靈感,連結嘉義車庫公園與木材工廠部分區域,榮膺「公共空間設計類」金獎。

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
與全場設計師大合照相約明年見

此外,社計行動股份有限公司的「地球解方」串連產官學研社,開創台灣首個由社會企業發起的大規模永續行動平台;環藝工程顧問有限公司的「捷運圓山故事綠廊」,運用裝置藝術、街道家具與永續設計,訴說圓山的歷史與人文記憶;境觀設計有限公司則以「興國公園:全齡友善公園的實踐」,打造出結合多元價值與在地記憶的全齡友善公園,三者同樣於臺北城市設計選拔中獲得金選殊榮。

蕭力仁建築師事務所「廣慈博愛園區A+B區」獲全場大獎

至於眾所矚目的全場大獎,則由蕭力仁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的「廣慈博愛園區A+B區」勇奪,並贏得新臺幣60萬元獎金!

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
「廣慈博愛園區A區+B區」榮獲全場大獎

「廣慈博愛園區A+B區」為臺北市近年來最大規模的城市改造運動,包括1,650戶社會住宅及中繼住宅、信義區行政中心及廣慈社福中心。蕭力仁建築師事務所依循既有的公園綠地與四獸山徑、傳統市場及鄰近三個里的城市紋理,植入新的機能,中繼宅作為週遭老舊社區都市更新的基地,可說是為城市與自然的關係,社福發展的可能性,創造出嶄新典範。

綜觀此次得獎作品表現,主辦單位臺北市政府產業局指出,金獎與金選作品充分展現與城市緊密結合的設計思維,並完美詮釋「設計·不設限 Empower Design, Beyond Limits」的精神。或許這也告訴我們,正是這股突破常規、挑戰自我的執著,才讓設計成為不竭的原動力,幫助城市不斷提升!

臺北設計獎
WEB/www.taipeidaward.taipei
FB/https://www.facebook.com/TDA.org.tw/

文 ┃ 郭慧  圖片提供 ┃ 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