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臺北設計獎公共空間設計類得獎作品正式公開!看見空間設計如何重塑城市面貌,啟發創新思維

以「讓設計成為形塑美好未來的驅動力」為願景,今年邁入第17屆的臺北設計獎持續匯集國際設計人才,並連結設計與市民。像是由國內外跨領域翹楚選出的公共空間設計類得獎名單,便以一件件平衡建築、自然、人文的空間設計,讓人看見設計的不可思議!

在建築設計裡,看見與地方關係的嶄新可能

本屆臺北設計獎公共空間設計類特別邀請 日本建築大師丹下憲孝、世界最大建築事務所Gensler紐約辦公室設計總監Vivian Lee、十彥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陳彥伶 等設計大師,共同找出具有啟發性的公共建築創意。

而在激烈角逐後,最終金獎由預景設計有限公司以嘉義車庫園區景觀設計一作奪得,其連結嘉義車庫公園與木材工廠部分區域,並將山林印象轉化為建築景觀概念,打造出通往阿里山森林文化走廊的新門戶。

2024 臺北設計獎
2024臺北設計獎公共空間設計類金獎作品「嘉義車庫園區景觀設計」

銀獎得主則為竹籟文創、偶得設計、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攜手打造的「蜷蜷亭」,在此團隊從蜷曲形態出發,呈現出植物般的幾何空間,並以連續曲面打造出半遮光亭子,不只展現竹材的多元可能,也創造出友善的休憩空間。至於銅獎及社會創新獎則由徐維志建築師事務所以「廣慈博愛園區 E 標」一作奪得,其以「對社區開放」為核心精神,透過量體錯位、退縮等手法為「廣慈博愛園區 E 標」留出供社區使用的寬闊空間,搭配不同樓層的公共景觀大陽台等作法,創造出宜居且與周遭環境共融的建築設計。

2024 臺北設計獎
2024臺北設計獎公共空間設計類銀獎作品「蜷蜷亭」
2024 臺北設計獎
2024臺北設計獎公共空間設計類銅獎作品「廣慈博愛園區 E 標」

從公共空間設計,連結永續思維與歷史意義

另一方面,評審團推薦獎則由HIBINOSEKKEI日比野設計的「KN Kindergarten」獲得。團隊透過「大窗戶框住的景色」和「能讓微風進來的走廊」打造出連結自然的幼兒園,不只創造出促使孩子探索與運動的環境,也提醒孩子感受季節嬗遞之美。

2024 臺北設計獎
2024臺北設計獎公共空間設計類評審團推薦獎作品「KN Kindergarten」

而亞東科技大學的趙雯惠、黃冠勳、黃柏霖則以「海洋生態磚」勇奪IFI特別獎、遠東百貨贊助獎與(三陽)廠商贊助獎三大獎。其以蚵殼粉為原料取代砂石,並採用新型水泥3D列印技術,製作出集消浪、環保、觀賞、復育、減少成本為一體的新型海岸防護,讓消波塊既能保護土地,也消彌傳統消波塊衍生的環境問題。

2024 臺北設計獎
2024臺北設計獎公共空間設計類IFI特別獎作品「海洋生態磚」

同樣得到廠商贊助獎肯定的還有古云山水空間藝術制作的游云旨與牛韻茹,其在「蕪為」作品中選用沿岸漁業環境中處處可見的孟宗竹為材料,在台南安平打造出700公尺長,富有古城牆意象的立體空間,並設計一處複層曲面空間,將廟宇屋脊線翻轉成立面,兼具永續思維與地方歷史意義。而從今年的得獎作品中,我們可以清楚看出,公共空間設計如何從自然與人類需求出發,利用設計展現美學、解決問題,將環境轉化為具有啟發性的空間,提醒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別忘了對人、地、時光的尊重與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