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導演型雕塑家」之稱的美籍臺裔藝術家王尋,創作生涯遊走於雕塑與動畫之間——前者凝練創作者當下手感為永恆,後者鮮活而流動、卻難留存於空間——而他巧妙將兩者結合,將於好萊塢歷練十年的豐厚數位創作經驗融入雕塑,拓展當代雕塑表現及敘事的可能性。即日起《王尋雕塑展——導演型的雕塑家,動態間的捕捉手》於台中大河美術展出,不妨親臨現場,在雕塑的動與靜之間,感受穿越時間的體驗。
《納尼亞傳奇》、《哈利波特》都有他的創作蹤跡
王尋生於1960年代的台灣,藝術啟蒙源於小時候在鶯歌一帶學習傳統雕刻技藝,大學進入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主修雕塑,畢業那年即獲得北美館美展雕塑類第一名,後赴紐約深造,投入視覺藝術、電腦動畫等領域。離開校園後,王尋進入美國知名視覺特效公司Rhythm and Hues Studio從事雕塑及電腦模型工作,一待就是12年,曾參與製作《納尼亞傳奇》、《夜魔俠》、《X戰警2》、《哈利波特:神秘的魔法石》等膾炙人口的好萊塢電影。
揉動畫概念於雕塑的「導演型雕塑家」
2007年返台後,王尋陸續公開發表1999年就開創的「時差雕塑」(Space in Time Sculpture)。他以早期在臺藝大雕塑系養成的人體造型雕塑基本功為底,結合後期在Rhythm and Hues Studio所練就的3D動畫技術,經過不斷探索,精鍊出此套整合了傳統雕塑技藝與現代數位技術的全新獨特創作手法,以觀賞視角多元豐富的360度全向式人像為媒介,置入時間元素來呈現過去、現在、未來不同時空的連續性,不僅打破傳統雕塑受限於單一時空的面向,也提供一種超越視覺的新體驗。
2019年,王尋於大葉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任教期間,又開創了全新的「視差雕塑」(Parallax Sculpture)。他在視覺層次上,利用各個不同透視鏡位的差異,讓不同視角產生極大的視覺落差,創造出人能理解的豐富視覺感官效果,讓作品即使在焦距上差異變形,一樣能清楚展現人體基本結構;同時以扭曲、擠壓等手法將形體變形,塑造出簡約流暢的線條,讓觀者感受到視覺上的立體感,且更能聚焦於人體刻畫的主題。
《王尋雕塑展》濃縮藝術家雕塑、電影動畫創作之路
《王尋雕塑展》以藝術家創作的兩大核心價值——「導演型的雕塑家」與「動態間的捕捉手」為策展主軸,展出包含「時差雕塑」、「視差雕塑」和「人生系列雕塑」等系列作品,同時回顧他返臺前在好萊塢製作動畫的創作歷程。
關於雕塑,王尋以「導演型的雕塑家」自喻,將自己視為空間與時間的編排者,讓每件作品的誕生猶如一場精心編排的電影,因此本次展覽從入口到二樓,精心佈置的展場空間與漸趨明亮的燈光交織,引領觀者「入戲」;而「動態間的捕捉者」則體現於每件雕塑都細膩地構建了時間流動中的「演化」,挑戰觀眾對靜態雕塑的傳統認知。
關於動畫,展場中從「觀影前等候區」播放的紀錄片、數十部電影製作精選、展現各種不同鏡位的精湛手稿,再到國美館、北美館的早期典藏等,帶觀眾見證王尋如何在跨時代的藝術實踐中,突破傳統雕塑形式並深度探索媒材。這樣的跨界融合,讓他的作品不僅限於靜態的雕塑,更具備了動畫般的生命力和情感深度。
展區末的「檔案互動櫃」也是亮點,透過各個年代的抽屜展示,觀眾更能清楚地理解與感受王尋的創作脈絡,並同時與大時代的重要事件、有趣的小道消息互動,讓年輕族群能夠自然而然地參與其中,從而賦予王尋的藝術故事更多層次與生命力。
在動靜之間,創造融合時空的路徑
從《王尋雕塑展》不難看出,長達十幾年的電影動畫經歷,深深影響王尋創作雕塑的思維及手法,並讓他對「時間」和「動/靜態」之間的關係有著獨特的感悟,他表示:「動畫是動態的,但流動的時間使其天生具備無法存留於空間的特性。而雕塑追求永恆,能作為將過去、現在與未來融合為一的載體。」
大河美術策展人Olivia進一步解讀,王尋所言類似現代人熟悉的「硬碟」概念:「雕塑雖是存放記憶的容器,但卻不僅是客觀的回放,更融入了藝術家當下對過往記憶與情感的詮釋與延展,整個過程貫穿時空,重新構築了一個全新的場域,讓觀者在視覺與情感的交織中,感受到回憶的流動與永恆。」
《王尋雕塑展——導演型的雕塑家,動態間的捕捉手》
展覽日期|2024.12.14-2025.2.15
展覽時間|13:30-18:30(週日、週一公休)
展覽地點|大河美術(臺中市南屯區大業路 281 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