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吃正走向哪?凋零和創新之間,正在變得精緻,或說需要更精緻嗎?日常如何更深入地接觸飲食文化,進而助其永流傳?聽聽兩位被街頭小吃餵養長大的中年男子,有什麼許願和看法。
林楷倫賣魚、寫書,迪拉做音樂,這次一陣子沒見,一坐下也免了寒暄、直切重點,討論起最近各大美食YouTuber都在講的竹午魚哪兒可以吃得到?
最初,將他們聯繫在一起的也是「吃」。林楷倫出版首本散文集《偽魚販指南》時,迪拉邀他來自己的podcast,推薦市場囝仔的小吃——林楷倫生長在台中霧峰,承接家業成第三代魚販,識魚也識傳統市場最生猛喧鬧、熱氣蒸騰的庶民吃食所好;迪拉先後隨家人居住於北投和高雄,往來南北,在不同的吃食文化中長大,在懂嘻哈之前,先在小吃中見識何謂街頭派系和個性。
小吃這題向來沒有標準答案,以下混雜了少許中年男子的懷舊、適量不同地域的味覺觀點,還有很多和小吃的本質一樣最純粹又直接的信念——撇去一切,吃東西總該是件超級有趣又快樂的事。
Q:成長歷程中有哪些令你們印象格外深刻的小吃店?為什麼?
林楷倫 我最初對食物的印象,是霧峰老家隔壁的一間排骨飯店——每天營業一個半小時,滷3種東西,排骨、控肉、雞腿,我最常吃的就是那隻先用薑跟麻油醃製過的雞腿。(迪拉:小時候算過很好喔~)
最記得的是一間麵店叫「欣欣飲食店」,永遠煮那種麵心未透的麵,外地人會覺得不熟,但在地會研發出各種吃法,像傻瓜麵一樣加很多醋;還有肉包,用大大的滑輪鋁籠蓋住,口感不是扎實的,是很桑桑的,會加榨菜肉絲提味,然後台中嘛,就是東泉醬瓶口直接插進去擠爆,我第一次去外地,才看到辣椒是加在外面的——我對兒時小吃最大的回憶,其實不是好不好吃,而是非常在地特色。台中的小吃以前是沿著南屯、台中火車站、豐原,手推送貨車的路徑長出來,是高勞動後的飲食,導致台中人對於小吃的定義是「就要讓你飽」的那種化學澱粉派。
迪拉 我小時候住鳳山,有印象的小吃都是非常「街頭派對」型的。
鳳山光復有一個黑輪攤推車,六、日才會推出來,最主要的三寶就是菜頭、長型的米血糕還有長條形的高雄黑輪,沾甜口的醬油膏,現場吃完竹籤就還他;還有另一家也在光復路上的香腸攤,生意好到爆炸,在摩托車上老遠看,100公尺外就能看到,炭火燒得好像在失火,煙超大,以前旁邊還有彈珠台可以賭香腸。香腸跟糯米腸全都是自己灌的,糯米腸選的大腸部位是厚的,乳白色、很大條,花生也很多,烤起來不會輕易裂開,焦香味灌得非常進去,再切開配醬油膏、香腸。大家都站在旁邊吃、聊天,阿伯叔叔久了都認識,像個熱氣蒸騰的、小巷子裡的派對。台北的話,最念念不忘的就是北投菜市場裡有一攤山東水餃,有點像楷倫說的肉包,很特別的皮、餡,在外面都吃不到,總是忍不住會去吃。
林楷倫 市場小吃都很地區性——其實台灣小吃都是啦,除非有名的。
迪拉 醬料也是!剛提到包子,我大學以前從來沒吃過東泉,在高雄全都是配牛排店那種B.B.美美辣醬(林楷倫:!),把皮撕開沾著吃。應該說,最早在地小吃有幾種起源,一種像是台南、大稻埕,很多有錢人,有閒錢可以在三餐之外買吃的;另外就是楷倫說的那種藍領勞工要快速在路邊吃個東西,所以就會是肥油跟澱粉的熱量炸彈,吃下去快速飽。當然還有一些地域特色的,譬如說西螺產米,就拿賣不出的舊米來磨成米漿,做成各種糕點,就是產地內的再利用。
林楷倫 而且我們小時候的小吃還有一個特色是很「流動」,會有不期而遇的美味。躺在家裡睡覺,聽到「蚵嗲~」的車過去就跑下去買,我還記得那種藍色的得利卡。
迪拉 甚至是推車!阿公推的豆花或是碗粿攤,吃完碗要還他那種。現在遇到都嘛叫你加LINE,臉書公告什麼時候出攤。比起什麼都要排隊和預訂,我很喜歡那個隨機性。
Q:有些傳統小吃的共同回憶正在消逝,近年小吃的「精緻化」則是另一個走向,你們怎麼看待?覺得何謂精緻化成功的小吃?
迪拉 對我來講,基本上「小吃精緻化」這句話,就頗為可議啦,因為小吃就是一、兩個人,做一、兩樣食物,它能夠流傳下來,本身已經經過很長時間「精緻化」的過程了。小吃本來就面對庶民了,一個厲害的小吃,上市公司老闆跟工人阿伯會付一樣的價錢並肩吃,沒有誰有什麼特權,如果只是更改「介面」,把瓷碗變成高溫殺菌的當兵放飯鐵碗,或者牆壁印上祖宗八代的黑白照片,或把它品牌化,弄在一 個比較漂亮的店面,提高單價,其實也沒什麼道理。
我唯一有覺得成功的印象,是樂利路上有家「御炒牛」,主要賣炒黃牛肉,廚師是西餐底,還有每天現做的法國麵包來搭配。裡面就是白瓷磚,也沒有刻意要搞復古,一切都是乾淨操作——像這樣一個可能有西餐或日料底的人,把會的技法放在小吃上,對我來講是我想像的、真正的精緻化。
林楷倫 精緻化其實很吃那個人的生命記憶。前幾年Fine Dining做滿多這種事的,講求「解構」,主廚們以小吃作為生活素材,從中提取一些元素,但往往吃下去會覺得,欸缺了個什麼?是「爽度」。小吃其實最重要是那個快速把熱量填補起來,能瞬間再繼續往下走。想到台中火車站附近有間在地的青草茶「羅氏秋水茶」,鋁箔包插下去喝那種,我遇過有餐廳店家把無糖版倒進去煮藥膳,欸,可以耶~也有做成冰沙,台中味,讚的!
迪拉 Fine Dining如果能在某道菜重複某種小吃爽度精髓的質地,譬如炸雞排咬下去鹹香跟汁爆開的感覺、蚵仔煎地瓜粉又脆又黏著甜辣醬的口感,對我來講就滿高端。另外像「貓下去」的概念也很不錯,把小吃裡適合配酒的東西「餐酒館化」,是可以保存某一種味道、記憶跟質地的方法,也比較符合現在人的消費習慣。
Q:作為平凡食客,日常怎麼輕鬆地去接觸、瞭解,進而保存下吃食的文化和情感?
迪拉 樂觀來講,台灣人對吃還是很有興趣。問題是,懂吃跟懂看股票比起來,到底是不是一個重要技能?雖然也可以很認真,但大家還是要把吃東西當成是一個超級快樂的事。吃小吃,應該說吃東西也沒那麼難,不用什麼專業技術,你就不要怕踩雷,同樣的品項只要願意去吃個1、20家橫向比較,很自然就會整理出一個心得,再去深究為什麼會覺得好吃,查查用的是什麼原料。
但台灣的小吃攤在網路上太少食材、或煮法的資訊,就像日本拉麵店很注重講食材,台灣店家也可以再主動給多一點資訊,像麵是跟誰叫的、湯頭是什麼,排骨是用什麼豬肉、醃多久,用什麼粉下去炸的。就像喜歡咖啡的人越喝越能分辨淺、中、重焙,身為一個消費者,越掌握這些門道,也越覺得自己好像是在研究一個東西,這也符合現代人要跟別人介紹說「一個東西很屌」時的切入點。
林楷倫 現在我家小朋友的小吃是什麼?是麥當勞和一夜干(迪拉:哇靠),也或許是我住台中市區,根本就沒有什麼小吃攤了。但我覺得還是要慢慢培養他們吃小吃,小吃會提供很多方法,讓你理解那個食材是什麼,像韭菜盒子,讓你最直接地知道,欸韭菜的味道原來是這樣的。
當然,持續書寫飲食也很最重要,但我覺得需要以一個更庶民的狀態,去講為什麼好吃,而不是跟讀者炫耀你多麼懂吃,或太多家庭情感的描述。像《孤獨的美食家》就是一個很準確的狀態——飲食文學能做到的,其實影視、漫畫甚至YouTube,各種媒材都可以做到。
迪拉 除了讀焦桐、舒國治,很多老一輩的飲食文學作家,日本很多美食漫畫也對我啟蒙很大,《拉麵王》、《鐵路便當之旅》、OG級的《美食大挑戰》⋯⋯,他們很擅長也花很多時間在「取材」,再融入劇情讓人很容易看下去。最近台灣傅士玲的《台灣豬,黑白切》取材也很不錯!
林楷倫 我剛創業做餐廳魚販時是先看《築地魚河岸三代目》!它把魚市和海鮮的細節都畫出來了。相信未來台灣的更多作品也會讓大家更知道小吃為什麼好。
K書助懂吃!
林楷倫推薦
☆《怪奇海產店》
講台灣的奇怪魚種,是很不錯的入門指南,看完後去海產店點菜就會有頭緒!其實長得奇怪的魚很便宜、肉又獨特,如果我要做台灣小吃,也絕對會找奇怪魚種給大家吃。
☆《喫心地》
寫老派的日常小吃,也寫到台中的老喫茶文化和情懷。小時候我爸(在春水堂創始店同條街)開過泡沫紅茶店,也是我從霧峰進台中唯一的目的地,對我來講是個很不一樣的情感。
迪拉推薦
☆《魚與黑道》
推個跟楷倫有關的!作者曾是日本專門採訪黑社會祕辛的雜誌《實話時代 BULL》編輯,冒著生命危險調查日本漁業黑道干涉的非法事件寫成。(楷倫趁機預告:我下一本也要寫和魚與走私相關的!)
☆《東京豬排會議》
日本料理評論家山本益博跟2位美食家好友,認真吃遍東京豬排店的心得。他們條件很嚴苛哦,怕干擾彼此還會分開去吃,改天再相聚評分。分享從豬的品種、部位、發展流派到享用小撇步。
林楷倫
1986年出生於台中港,魚販、作家,交大研究所肄業。獲林榮三文學獎2020年短篇小說首獎、2021年三獎,時報文學獎2021年二獎、台北文學獎和台中文學獎等。出版有散文集《偽魚販指南》,小說集《雪卡毒》。近年轉型批貨給Fine Dining餐廳,最新作散文集《廚房裡的偽魚販》寫魚、寫吃,也寫Fine Dining餐廳的廚房政治。
迪拉
2005年創辦台灣知名嘻哈廠牌「顏社KAO!INC.」,挖掘並發行許多台灣嘻哈饒舌史上重要歌手及作品。音樂之外亦愛吃愛煮,社群自介「下港人住在台北市,生一張嘴好吃好辯。」2023年起推出並主持podcast節目《這又沒有很屌》,其中「異世界美食家」單元不定期邀各行各業的吃客朋友輪流來battle。
採訪整理|李尤 攝影|蔡耀徵 場地協力|東一排骨總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