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大阪世博將於4月13日至10月13日舉行,地主國日本館由nendo創辦人佐藤大擔任主要製作人及設計師,其主題定為「生命之間(いのちと、いのちの、あいだに)」,以「生命循環」為主軸貫穿全館內容,包含世博開幕前即發行的線上雜誌《JUNKAN》、圓形構造的場館建築,及設計師色部義昭操刀、如「生物體」的視覺識別。
看向「生命之間」的空間
何為「生命之間」?日本館官網寫道,「不僅僅是人類,當動物、植物甚至一件事物或整個社會,其所扮演的角色(或可理解為生命週期)即將完結時,它的一部分會被繼承、轉化並延續至下一個新角色,而我們都透過這些(生命之間)的聯繫生活。觀察生命之間的空間,會發現世界是由無數的微小循環所組成的。」以此為延伸,日本館所要傳達的核心訊息是,充實的生活意味著所有生命都受到尊重、其意義和價值都能被理解,而這份精神要能落實於生活,自然和美學之間的連結是一大關鍵;同時向訪客提問,在這無限的生命循環中,你將尋得什麼?思考什麼?哪些是你想延續並帶向未來的?
想更了解日本館?先讀線上雜誌《JUNKAN》
在大阪世博開幕前,日本館率先發行網路雜誌《JUNKAN》,自2024年4月起至2025年3月每月更新不同主題,結合文字、圖像、漫畫、動畫等多種素材,以有趣的方式讓聽來難以下嚥的發酵、水循環、藻類等主題更容易被理解並吸收。《JUNKAN》的誕生,不僅要讓旅客更能了解日本館所欲傳達的訊息,也邀請人們審視存在生活周遭、各式各樣的生命循環,並持續關注相關議題,一同為建立可持續的未來努力。
圓形場館、「生物體」視覺識別緊扣循環主題
日本館建築呼應「循環」概念,由日建設計(Nikken Sekkei Ltd)利用木材構築圓形結構,並在板材之間安排許多空隙讓訪客得以從外窺見內部、由內向外觀察,回應看向「生命之間」的策展主題。
由色部義昭操刀的視覺識別,則如象徵生命循環的「生物體」,它呼吸、生長,一次又一次分裂、結合,這樣無時無刻不在「改變」的狀態,呼應了日本館的核心訊息——引領訪客將目光看向生活與生命之間的事物,期待人們的印象不只留存於設計本身,更要注重「過程」。
▍到2025大阪世博日本館官網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