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骨灰罈顛覆傳統,成為藝術品:藝術家與職人以美感雕琢思念,延續生命的獨特光輝

當骨灰罈顛覆傳統,成為藝術品:藝術家與職人以美感雕琢思念,延續生命的獨特光輝

Urn Studios成立於2024年,由Merel Swart和Jonathan Hancock共同創辦。他們相信,骨灰罈的選擇是一生一次的難得機會,能夠以充滿意義的方式紀念所愛之人;然而,他們卻無法在市面上找到一款既美觀、又能真正反映個人性格的骨灰罈。

用獨特的設計紀念所愛之人

Urn Studios以「欣賞生命的旅程,而非僅僅哀悼它的逝去」為核心理念,相信回憶應該被慶祝,而紀念之物應該被驕傲地展示。該品牌與眾多獨立藝術家與工藝職人合作,製作一系列涵蓋不同個性與風格的骨灰罈,讓每個人都能找到最合適的設計,來懷念他們摯愛之人的一生。除此之外,Urn Studios也希望這些骨灰罈能融入居家環境,成為家飾的一部分,以表對於逝者的尊重與珍愛。

Hancock解釋道:「儘管我們每個人最終都將面對死亡,它至今仍然是個禁忌般的話題。」失去摯愛的痛苦無可避免,但Urn Studios鼓勵人們以更多元的情感來緬懷逝者。紀念可以是富有表現力的、甚至可以是充滿喜悅的,讚頌著生命的美好。

顛覆一成不變的傳統形式

Urn Studios致力於顛覆傳統沉悶、一成不變的骨灰罈設計,期望打造能夠打破框架、蘊含真摯情感的作品。與該品牌合作的藝術家中,許多人從未製作過骨灰罈,但對於這個概念性的挑戰充滿好奇,並深受其承載的象徵意義所吸引。

當骨灰罈顛覆傳統,成為藝術品:藝術家與職人以美感雕琢思念,延續生命的獨特光輝
Treasure House 2 by Marcus Steel(圖片來源:Urn Studios)

目前,品牌已推出約50款骨灰罈,包含從雕塑感、互動性到抽象風格等各種形式。例如設計師Milo Gibson的石製骨灰罈,其內含一個紀念盤,可供放置首飾、照片等珍貴物品,讓骨灰罈更具個人化特色。同樣值得關注的,還有與英國木工品牌Cahoots所合作的手工木質骨灰罈,其藉由年輪展現樹木的成長軌跡——底部呈現了木材早年的歲月,而邊緣則記錄著晚年的痕跡,呼應了骨灰罈之於生命歷程的紀念目的。

當骨灰罈顛覆傳統,成為藝術品:藝術家與職人以美感雕琢思念,延續生命的獨特光輝
Medium Urn Set by Milo Gibson(圖片來源:Urn Studios)
當骨灰罈顛覆傳統,成為藝術品:藝術家與職人以美感雕琢思念,延續生命的獨特光輝
Wide Lidded Jar by Kate Schuricht(圖片來源:Urn Studios)

未來,Urn Studios也將持續推出新的設計款式,希望藉此逐漸改變人們對於哀悼逝者的看法,讓紀念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資料來源|Urn Studios

林靖格竹藝展在台北101!步入竹編織錦、與竹蜻蜓共舞,在城市中展開心靈的登高之旅

台北101林靖格竹藝個展「登高 | 竹影千尋」!漫步竹編數位織錦、與竹蜻蜓共舞

竹工藝藝術家林靖格於台北101舉辦個展《登高 | 竹影千尋》,運用數千片竹篾、層層交疊的編織技法,以及懸浮、光影、數位邏輯等語彙,構築一場融合傳統與現代、自然與都市、工藝與數位的對話,邀觀者於城市摩天大樓裡沈浸於竹藝,展開心靈的「登高之旅」。

台北101林靖格竹藝展「登高 | 竹影千尋」!漫步竹編數位織錦、與竹蜻蜓共舞
(圖片提供:林靖格工作室)
台北101林靖格竹藝展「登高 | 竹影千尋」!漫步竹編數位織錦、與竹蜻蜓共舞
(圖片提供:林靖格工作室)

以竹為筆,書寫流動的空間詩篇

林靖格以竹為創作媒材,透過裝置藝術與空間設計,挑戰傳統竹藝的表現形式,讓竹材在現代建築與都市脈絡中重獲新生。藝廊、商業空間、竹林、宮廟,都是曾展出林靖格竹藝作品的場域,無論背景為何,他都透過層疊編織、懸浮結構,搭配場域間的光影變化,讓竹工藝在當代語境下發展出嶄新美學與敘事。

台北101林靖格竹藝展「登高 | 竹影千尋」!漫步竹編數位織錦、與竹蜻蜓共舞
(圖片提供:林靖格工作室)
台北101林靖格竹藝展「登高 | 竹影千尋」!漫步竹編數位織錦、與竹蜻蜓共舞
(圖片提供:林靖格工作室)
台北101林靖格竹藝展「登高 | 竹影千尋」!漫步竹編數位織錦、與竹蜻蜓共舞
(圖片提供:林靖格工作室)

來到台北101——台灣指標性的摩天大樓,林靖格以「登高」為題呈現個展《登高 | 竹影千尋》。「登高」象徵對更廣闊視野的追尋,更是一種心境的昇華;「竹影千尋」則意指光影交錯間,所映照出竹的靈動、柔韌與生命力。展覽延續林靖格對竹編結構、光影變化及空間感知的探索,在城市高樓內編織出一場富自然氣息的詩意體驗。

台北101林靖格竹藝展「登高 | 竹影千尋」!漫步竹編數位織錦、與竹蜻蜓共舞
(圖片提供:林靖格工作室)
台北101林靖格竹藝展「登高 | 竹影千尋」!漫步竹編數位織錦、與竹蜻蜓共舞
(圖片提供:林靖格工作室)

從數位邏輯到光影流動的竹編藝術

✹ 以竹編織數位詩學|〈10101〉

作品名稱 「10101」 既象徵著台北101,亦呼應數位時代的二進位(Binary Code),巧妙融合了竹工藝與數位語彙。這座高達10公尺的竹編裝置懸垂於台北101大廳,以10,101片竹篾交錯編織,宛如一幅立體的數位織錦;作品中央懸浮著鏡面球體,映照四周環境,邀觀眾步入其中,感受竹影的無窮變化與都市脈動的交織。

台北101林靖格竹藝展「登高 | 竹影千尋」!漫步竹編數位織錦、與竹蜻蜓共舞
(圖片提供:林靖格工作室)

✹ 竹光交織的不凋之境|〈永恆之花〉

以向日葵為靈感,林靖格運用竹編細密交錯的結構,形塑出永不凋謝的花朵。作品內部嵌有發光裝置,使燈源如太陽般恆久照耀,寓意生生不息的希望與能量。在夜晚,光線穿透竹編的層次,投射出動態流轉的光影律動,彷彿竹編與光影共同生長,創造出一場恆久不滅的自然盛景。

台北101林靖格竹藝展「登高 | 竹影千尋」!漫步竹編數位織錦、與竹蜻蜓共舞
(圖片提供:林靖格工作室)

✹ 竹蜻蜓的自由之舞|〈無重之舞〉

童年的竹蜻蜓,在此化為輕盈懸浮的動態裝置。林靖格運用懸掛與不倒翁機制,讓竹蜻蜓隨觀眾的互動而旋轉、擺盪,讓整個空間彷彿進入無重力狀態。當人們輕推竹蜻蜓,影子與形體隨之變化,構成一場觀者與竹蜻蜓共創的即興舞蹈,重現童年純粹的遊戲趣味與自由感知。

台北101林靖格竹藝展「登高 | 竹影千尋」!漫步竹編數位織錦、與竹蜻蜓共舞
(圖片提供:林靖格工作室)

✹ 書法竹編化,平面書寫化為立體|〈浮墨〉

竹篾層疊如墨筆行書,《浮墨》延續林靖格「雲煙」系列的輪口編織技法,透過曲線與留白呈現東方書寫美學的韻律。作品在光影變幻間展現竹的剛柔並濟、書法的筆勢律動,使書寫超越平面,成為可步入、感知、共鳴的立體空間。

台北101林靖格竹藝展「登高 | 竹影千尋」!漫步竹編數位織錦、與竹蜻蜓共舞
(圖片提供:林靖格工作室)

《登高 | 竹影千尋》

展覽日期|2025年3月10日-4月11日

開放時間|週一至週日 09:00-18:00 

展覽地點|台北101辦公大樓1樓松智大廳 & Gallery 101

門票資訊|免費參觀

為竹林披上天地衣裳:走進南投孟宗竹林古戰場,藝術家林靖格以竹編工藝反映大自然的律動姿態

為竹林披上天地衣裳:走進南投孟宗竹林古戰場,藝術家林靖格以竹編工藝反映大自然的律動姿態

絲綢般層層疊疊的竹篾隨風輕揚,錯位交織間,彷彿裁出的衣襬柔順地披掛於林間。位於南投鹿谷鄉的「孟宗竹林古戰場」,最近披上了一襲竹製衣袍,在光影的推移中,與大自然一同呼吸、律動。

《森林的衣裳》是竹義藝術家林靖格最新推出的大型裝置作品,以竹為媒,與環境共生對話,為觀者編織出一場視覺與心靈交融的沉浸式體驗。「竹,是有靈性的材質。它的堅韌象徵生命力的綿延不絕,而當它被編織、構築時,也是一場與時間和空間的對話。」林靖格多年來致力於將竹編技藝推向當代藝術舞台,並以竹子作為連結人與自然、過去與未來的橋樑。其作品擅長融合柔韌與剛強、傳統與創新,探索材質與空間之間的無限可能。

為竹林披上天地衣裳:走進南投孟宗竹林古戰場,藝術家林靖格以竹編工藝反映大自然的律動姿態
《森林的衣裳》(圖片提供:林靖格工作室)

自然與歷史交織的創作場域

孟宗竹林古戰場歷史悠久,是林爽文最後戰役的古戰場。這裡以成片高聳的孟宗竹聞名,枝葉交錯、翠綠成蔭,不僅是著名的旅遊勝地,也承載著豐富的在地文化。新作《森林的衣裳》自然地融入場域之中,不僅保留了原有環境的純粹與寧靜,更透過藝術創作喚醒竹林深處蘊藏的故事與情感。

為竹林披上天地衣裳:走進南投孟宗竹林古戰場,藝術家林靖格以竹編工藝反映大自然的律動姿態
孟宗竹林古戰場(圖片來源:國家文化記憶庫)

為竹林披上一襲衣裳

《森林的衣裳》靈感源自孟宗竹林間自然流動的氣息。林靖格以當地竹材為創作素材,延展竹編工藝與當代設計思維,使竹篾與土地生長的原生竹管彼此依存,如布料順應身形般貼合環境,構築出彷若森林所穿的「衣裳」。層疊錯落的竹片結構,如同樹梢間輕拂的大地之風,順應地勢鋪展,宛若生長於天地間的服飾;這件衣裳隨時間推移而舒展、律動,映照風與光的變幻,綻放流動的姿態。

為竹林披上天地衣裳:走進南投孟宗竹林古戰場,藝術家林靖格以竹編工藝反映大自然的律動姿態
林靖格以當地竹材為創作素材,延展竹編工藝與當代設計思維(圖片提供:林靖格工作室)
為竹林披上天地衣裳:走進南投孟宗竹林古戰場,藝術家林靖格以竹編工藝反映大自然的律動姿態
竹篾與土地生長的原生竹管彼此依存,如布料順應身形般貼合環境,構築出彷若森林所穿的「衣裳」(圖片提供:林靖格工作室)

當觀眾走進作品裡,彷彿置身於森林的衣褶之中,感受大地親手裁製的衣裳,在天地之間輕輕鋪展。陽光透過竹縫灑落,光影在空間裡緩緩流動,營造出既靜謐又充滿生氣的氛圍。竹片與環境的交互作用,使觀者能身臨其境地感受到自然的溫度與節奏,彷彿穿越進入森林深處,與大自然一同呼吸。

為竹林披上天地衣裳:走進南投孟宗竹林古戰場,藝術家林靖格以竹編工藝反映大自然的律動姿態
觀眾走進作品裡,彷彿置身於森林的衣褶之中(圖片提供:林靖格工作室)
為竹林披上天地衣裳:走進南投孟宗竹林古戰場,藝術家林靖格以竹編工藝反映大自然的律動姿態
陽光透過竹縫灑落,光影在空間裡緩緩流動,營造出既靜謐又充滿生氣的氛圍(圖片提供:林靖格工作室)

林靖格表示:「這不僅是一件作品,更是一種邀請——邀請人們放慢腳步,與竹林和自己對話。」從作品中重新審視人與自然的關係,觀者將能體會到被大自然擁抱的溫暖與療癒力。

《森林的衣裳The Garment of the Forest》

展出地點|南投縣鹿谷鄉孟宗竹林古戰場
展覽期間|即日起開放參觀
參觀方式|免費入場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