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綠的果實,永遠來自民家後院。有群小農堅持以克難的自然農法栽種,最初是為了家人的健康,後來也照顧到你我的肚囊,聽完他們的故事,像兒時課本真實躍出的情境,這才徹底衷心感恩農家、感激每一粒種子。
「不能浪費食物!」此類教條式的叮嚀在電視上、母親嘴邊、書本中不斷重播,已成了默化下的習性,而究竟真正開始對食物心懷感激,是在發薪日前幾天,還是實際走了一趟堅持有機的克難小農生活?
曾在多年前拜訪過美國Central Coast產區幾家有機蔬菜小農與酒莊,其中幾人還是Elizabeth Henderson女士(在美國從事自然農法27年,也是東北有機農法協會NOFA的活躍會員、全國永續農業運動的共同主席)的摯友,我們徹夜漫談有機肥料養成是如何「化廢為寶」,大把枯葉、草木灰、米糠、廚餘與塊莖像巫婆湯被充分發酵腐熟成型,奈何辛苦育成的番茄經常一夜被蟲鳥吃光,剩下的果實也沒有賣相,但所幸健康是門好生意,在「社區支持型農業」觀念成熟的歐美國家,小農往往能受到當地協會與農夫市集的妥適照顧,即使台灣「小農風潮」雖日顯盛行、被美國Organic Trade協會認定是除日本之外最具潛力的有機國,超級市場依舊是多數主流,假日農夫市集只被當成親子日的活動中心,卻忽略了攤販桌底下、大小參差有機蛋與蟲蛀大白菜的自然寓意價值。
冬筍的幸福指數
2011年7月21日,聯合國大會通過不丹的提議,將「國民幸福指數」(Gross National Happiness,GNH)納入考核國家「發展指數」(development index)之一,不丹農林部科學家多傑.旺楚克,特地遠行來到台灣分享「不丹全國100%有機化」的農業政策,謎樣的不丹與我們同樣以農立國,卻更懂得兼顧環境生態與農業生產需求,達到永續(sustainable)而不只是有機的平衡,隨著氣候災變與全球暖化,全球不得不重新拾起那些「糧食自主」、「綠化綠能」的口號,落實在生活,而人均所得位居倒數的不丹,卻是站在有機最前線、為精神與食糧並重的幸福富國。回到台灣,有位黎媽媽種植讓人甘心苦等一年的有機蜜雪梨,她總是眉目和氣笑臉盈盈,幸福彷彿和梨一樣甜,如同夏天咔嚓大口撕咬果實得到滿足的甘美味。
送走雪梨的季節,當令是冬筍乍來之時,就央著她老人家寄上幾株到台北嘗鮮,過兩天,收到黎媽媽在手機留下的語音訊息,「啊,姑娘啊,今年冬筍發得晚,可能得要在農曆年後才能摘採,不過我今天凌晨有找了幾個工人一起去竹園找筍子唷,三個小時才找到五株,呵,真是不好意思、不好意思,裝進紙箱裡都還空空的,我就塞了幾顆新鮮枇杷給妳帶著,試吃看看吧,滋味真的很不錯喔。」
昨天,我們才通過電話呢,那時她還在苦惱林務局要來徵收農地造林。「數十年前砍的樹是在兩千公尺海拔,怎麼會到我們這一千多公尺海拔造林呢?這些果樹要怎麼辦?……」台灣小農的幸福指數有多高?樂觀到令人心疼的他們,需要我們以行動來支持,走趟市集,直接跟農夫買吧!【完整內容請見LaVie雜誌2012年2月號】
文/高麗音 攝影/Thomas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