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睛能見到的藝術是藝術,那麼看不見的藝術是藝術嗎?電影《隱形人》曾經引起一陣騷動,看不見的存在的確充滿心理層面的挑戰性與好奇。來自中國的藝術家劉勃麟(Liu Bolin)熱衷於把自己隱身在環境中,像是在2012年的作品中,他即讓自己隱身在紐約的各大景點中,比如kenny scharf在休士頓和Bowery的壁畫中、華爾街最著名的公牛雕像以及報攤。
為了將自己成為藝術作品的一部分,他與助理溝通過後就站在壁畫前讓助理為他全身上色。結束拍攝的他用手剝除皮膚上的顏料,這厚厚的顏料幾乎成了一層面具。
顏料畢竟具有侵蝕性,所以他一定會在皮膚上先塗上保護膠,以防產生皮膚的病變及中毒現象。藝術家為了藝術,即使犧牲再大也在所不惜!
或許這樣的藝術表現方式,能讓看的人充滿好奇,而藝術家也能得到另一個層面的滿足,畢竟要安安靜靜的佇立在一個定點數個小時到十數小時是需要相當大的耐心與毅力,由衷地向不同的藝術以及藝術家致敬。
資料圖片來源:Designboom
看更多Liu bolin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