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當普立茲克建築獎頒發給中國建築師王澍時,等於正式宣告在長期以西方文化主導的現代建築中,中國終於走出自己的方向,也顯示出王澍長久以來所堅持的建築之路,何其獨特與寬廣。
擅長將中國古代「園林」與歷史文化融入現代建築、以在地傳統和回收材料施作的風格,在在反映出王澍對中國建築現狀的思考,而這與他的成長經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生於新疆,長於新疆,土地與人民的親密連結深刻影響了王澍的思考,而他也談到由於烏魯木齊獨特的自然景觀,對於大片沙漠、農田和地平線的感受遂成為他操作建築的重要思考因素之一。
早期因為母親作為圖書館員的影響,讓他早已廣泛地涉獵西方文學與哲學,卻也開始省思作為中國人自身文化背景所必須面對的課題,即擁抱國際的建築潮流與思考,卻無法解決當前、當地的問題,這時東方文化逐漸成為王澍的自覺觀念;於是觀看王澍的眾多案例,中西古今貫通,透過舊材料詮釋現代、對環境、人文歷史的密切關注,新的本土化就成為王澍設計上的特色,甚至哈佛建築研究院的院長Mohsen Mostafavi也曾說:「他的作品實際上根植於現代主義,並非只是簡單地對中國文化或西方建築形式的複製。」因此王澍所設計的案子,也可作為他對於中國當代建築、中國城市化的批判,如同他與妻子陸文宇所成立的「業餘工作室」,代表一種基本態度,也是他對整個學科質疑的一種思維,因為建築設計應該只是一種業餘活動,生活永遠比設計重要。
其中,最能代表王澍思想和工作特質的作品之一就屬寧波博物館,也是在他獲得2012年普立茲克建築獎中,評審團特別提出的作品。寧波曾作為海港,沒落後許多當地建築都被拆除,他以山為設計概念,映襯著周邊環境的地理特色,並運用拆除後遺留下來的前朝歷史材料如毛竹、磚瓦、青磚及缸片,再結合新材料,試圖打造出具有新生命的建築並喚醒人們的記憶。隨著時間的延續,表面材料記錄著歲月痕跡,不僅合乎環保永續的概念,更傳承了歷史記憶與傳統寧波獨有的鄉土工藝。
對王澍而言,能瞭解與重新認識屬於中國本有的價值與文化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當全世界都在談論節能減碳的同時,他早已安靜地朝向自己的理想,讓悠久的傳統與現代保持和諧,每件作品都深具世界性、永續而不過時。
本文出自La Vie雜誌第108期
文:藍宥寧|圖片提供:The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