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藝術家Philippe Mouillon與Maryvonne Arnaud 所策畫的展覽「紀念牌匾」(Ex Voto)於隧道中展出,這項創作的主角其實是馬賽居民,在陰暗隧道裡,閃著光的是人們一片一片以牌匾呈現的晶亮願望。
歐洲文化之都的背後是長遠的文化發展考量,馬賽早在2006年參與選拔之際,就開始靜靜地產生重大改變了,法國政府花費了6億6千萬歐元的龐大預算興建或整修公共建設、博物館;例如由法國建築師Rudy Ricciotti和Roland Carta合作設計的歐洲與地中海文明博物館(MuCEM),就在2013年的春天開幕了,這座美麗的白色博物館在城市邊緣傍海而居,當地人稱它是屬於石頭、風與海洋的建築(a building of stone, water and wind),也是馬賽這新登場的歐洲文化之都裡閃耀的新地標。
為了響應歐洲文化之都,概念藝術家Bernar Venet在Palace of the Pharo's park公園,特別進行了一場大型裝置藝術展「紊亂」(Désordre),有如宏偉的紀念碑一般,Bernar Venet的作品在草地上拉展出作品與空間之間的力道與戲劇性;鋼構、流線型的作品以壯闊的姿態橫踞在馬賽港邊,與現代主義風格的建築MuCEM博物館和Mediterranean Villa對望,形成港邊一幅當代藝術的美麗構圖。
歷經七年的長遠規劃,馬賽-普羅旺斯2013計畫(Marseille-Provence 2013,簡稱MP2013),不僅時間上橫跨一整年,地理上也廣泛涵蓋了Istres、Arles、Aix-en-Provence等90個鄰近市鎮;例如在Aix-en-Provence這一小區,也如火如荼地舉辦「藝術大擊點」(ART HITS THE SPOT)的活動,號稱「1個城市、11個藝術家、13個當代公共藝術」,走上街,轉角就能遇見藝術品。而為了讓市民也深入參與活動,「創意都市計畫」(Creative Urban Projects)應運而生,不僅是政府、藝術家,連企業界人士也積極在推廣上扮演著重要角色,每個領域的馬賽人都感受到了:「這次是來真的!」
↑藝術大師草間彌生的點點也來到了馬賽,還爬上了樹幹,其作品〈Ascension of Polkadots on the trees〉,是馬賽從01.12~02.17裝置藝術計劃《Art Hits the Spot》的創作之一。
↑由日本建築師隈研吾為馬賽所設計的FRAC PACA,是馬賽歐洲文化之都的重大建設之一,將成為馬賽最重要的當代美術館。
↑日本藝術家川口正之地景藝術作品〈Horizons, Water Paths〉位於法國南部隆河區域的卡馬格自然公園,是歐洲文化之都的計劃之一,透過如船首般的木結構,引領人們看見隆河與海的交界。
↑馬賽藝術家Gilles Desplanques與Le Club de l'immobilier協同創作的計畫「Pop-up House」,以有趣的兩種空間的對照性,讓公眾閱讀、辯證著:是否人類難以脫離所謂正規的文化規訓而生活?
本文出自La Vie第109期雜誌
文:JuiLing Hsu|攝影:BCD、Philippe Mouillon、Philippe Paoli、Nigel Young、Xavier|圖片提供:Foster+Partners、YAYOI KUS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