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慧珊紀念館只有十平方米,沒有任何華麗的裝飾、炫技的設計,只有如帳篷形狀般的灰泥製外殼,保護內部柔美、嬌嫩的粉紅色空間。此館位於四川安仁建川博物館聚落「512地震館」旁的一片小樹林中。
對生命的珍視是民族復興的基礎
如果從建築美學來講,胡慧珊紀念館或許十分普通,這個小小的空間只有十平方米,沒有任何華麗的裝飾、炫技的設計,只有如帳篷形狀般的灰泥製外殼,保護內部柔美、嬌嫩的粉紅色空間。但劉家琨卻說:「這是我設計生涯中最有意義的事情。」
這無疑也是劉家琨最感人的作品之一。胡慧珊紀念館位於四川安仁建川博物館聚落「512地震館」旁的一片小樹林中,是為在512地震中逝世的都江堰聚源中學的女學生胡慧珊而建。紀念館採用救災帳篷為原型,面積、體量、形態均近似於帳篷,外部紅磚鋪地,牆面採用民間最常用的抹灰砂漿,內部為女孩生前喜歡的粉紅色,從一個圓形天窗撒進的光線,使這個小小空間純潔而嬌豔。劉家琨說:「這裡的內容沒有悲壯熱烈和宏大喧囂,只是關於一個花樣少女的追憶,以及一個悲傷絕望的家庭如何奮力繼續生活。」
胡慧珊紀念館的呈現方式低調而平凡,但它背後的故事和情感卻讓世人終生難忘。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後,劉家琨在這塊災難的土地上結識了捧著愛女乳牙和臍帶日夜流淚的胡慧珊媽媽,這座紀念館的珍貴,不僅在於那一份社會關懷和責任感,以及對災難中無辜心靈的安慰,更是劉家琨在此所傳達的最終理念──對普通生命的珍視是民族復興的基礎。
鹿野苑石刻博物館在館中運用實體雕刻的手法來採天光,切挖凹槽、將牆體外拉或嵌入小尺度的混凝土盒子。為使遊客在建築路徑中欣賞到景色的轉變,從而為進入博物館鋪陳,隨著坡道穿過池塘,沿途緩緩升起,從兩株柳樹之間淩空穿越而通向半空中的入口。
鹿野苑是對自然景觀的尊重
鹿野苑建築中的「縫隙光」所營造的戲劇效果令人驚歎。成都地區潮濕多霧,陰天多,日照少,劉家琨觀察到:「灰色的天空產生的是漫射光,一種有陰無影、更加安詳的光線」,於是他在館中運用實體雕刻的手法來採天光,切挖凹槽、將牆體外拉或嵌入小尺度的混凝土盒子。業界的評論家認為,天光和展品之間的關係很好地把握了精神方面的追求,或許只有這種光線才能使藏品和佛的真意契合。
劉家琨的建築設計一直在反傳統、反流俗,曾提出「低技策略」,不喜歡太過完美純熟的東西,他說:「建築的力量就在於限制,建築師要在限制中尋找自己,而規律只是讓我們自由。」如果說建築作為一種理念,它可能綜合了劉家琨的文人氣質、美學理想、以及他對風格和語言的藝術性堅持。從早期小型的藝文空間到目前正進行的大型商業建案,劉家琨認為這是很自然的過程,「我想建築設計和很多行業一樣,是攀附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
文_鄭雅恩、孟玉芳 圖片提供_家琨建築設計事務所
想看更多請見La Vie雜誌第1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