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美及街道生活,現在雖然還在,但未來,能否繼續留下,誰也說不準。小孩從四樓窗邊俯瞰而下,一眼就認出街道上帶著古著質感肩背包的人影,笑著說是媽媽回來了;向外看,還能看到一片廣大天空,接連多雨終於放晴後的向晚,特別美,接近桃紅色的天際,像一片水彩散開,暈染了整座城市。
阮慶岳說,檢驗一個城市最好的方式,不是看他的私有空間,而是去觀察後巷、不屬於任何人的地方。而走在民生社區的後巷中,沒有雜物垃圾堆積,甚至能悠閒的於其中散步,感受著微風輕吹,是公民美學意識提升的結果。
最適宜人們生活的城市尺度
那是台北四至五層樓的公寓形態,編織出的城市樣貌:天際線仍然寬闊、樓層數不高,因而可輕易觀察街道活動,一種「人群遊戲於街道」的生活,其中尤以民生社區最。「這樣大概是最好的尺度,像這種有路樹、雙線道、兩旁是寬度適宜的人行道、住宅約莫在四至五層樓的高度,建立出的人、道路、房子及樹的關係是很舒服的」,阮慶岳看著這片幼時曾奔跑於其中的街道,緩緩說著。
60年代民生社區尚未開發前,到處可見辛勤農人彎腰在水中插入一根根的秧苗,聽見的是腳深陷入泥土中的噗吱水聲,風吹過稻穗的沙沙聲,水田處處。60年代後,美國專家協助第三世界發展住宅的計畫,其一即在此展開,現有的街廓,道路尺寸、人行道寬度,即於當時奠基,涵構出現今有著豐富街道生活的城市性格。
拆解鐵花窗圖紋美學
美麗的鐵花窗,是60年代公寓美學的裝飾風格之一,不同於現今的不鏽鋼鐵窗,多以直條或剛硬的線條,築成一道道隔絕人與外界的囚籠,以鐵鑄成的美麗花窗,是師傅以歲月彎鑄而成的工藝傑作。對於鐵花窗與老瓷磚有著深深迷戀的印花樂設計師Ama,在拆解這些鐵花窗,轉化為平面設計的過程中,總是驚歎於那背後的無限創意。「鐵花窗多是以一個單元組成,再以鏡射、反覆、旋轉等各種不同的排列組合而成」,一面由簡單線條構築而成的鐵窗,美就美在兩組菱形之間相串聯的小圓形,並非全然圓滑,而是稍帶著鈍角,藉此緩和銳利菱形與柔和圓面之間的衝突感,那是工匠的微妙巧思。
由混凝土或洗石子構成的灰暗牆面,雖然質樸,但現在看來,卻意外的有種返璞歸真的美感。為了讓水泥建築也能有石牆質感,「洗石子工法」在水泥中混入小石子,藉由不同顏色的石子混搭出不同顏色,將其敷於牆面後,再以水流沖刷掉殘餘水泥,呈現出較為自然粗獷的紋理。
走在民生社區中,彷若看到公寓演化史。隨著開發時間不同,建築皮層從60年代最樸實完全不加修飾的混凝土、洗石子、70年代充滿塑料感的方塊磚及丁掛磚,至現在回歸素直留白的清水模、斬石子,那是一種對於美學的甦醒。
文|彭永翔 攝影|許翔
想看更多請見La Vie雜誌第9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