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拓展國內對於國際藝術的視界,國美館於2012年開啟了與塞爾維亞的跨國合作計畫─「航向東方」,此計劃以館對館的形式,由兩地的美術館輪流至對方國家展出。2013年,國美館帶著15位台灣當代藝術家的作品,於塞爾維亞的諾維薩德佛伊弗迪納當代美術館(The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of Vojvodina in Novi Sad)舉辦《凝視自由:台灣當代藝術展》,讓該地民眾得以進一步了解台灣藝術的多元面貌;今年,來自塞爾維亞15組藝術家之作品在國美館與我們見面,除了得以一窺其表現手法外,也能藉此機會了解對於台灣而言相對陌生的塞國藝術現況。
文|歐陽辰柔 圖片提供|國立台灣美術館
「演一齣戲,對當地的戲劇界專業人士來說意味深長,因為這使他們成為正常人,即是說,使他們可以做他們在戰前所做的事情;而不只是成為運水者或人道援助的消極接受者。」─蘇珊‧桑塔格〈在塞拉耶佛等待果陀〉
戰火瀰漫的時代中,藝術往往可以作為一種情緒的出口,也是一種逃避。二十世紀末南斯拉夫開始接連不斷的內亂,塞爾維亞籠罩在恐怖統治的陰影下,社會氣氛嚴峻;外在環境無法安定人心之際,藝術發展也受到嚴重的侷限,許多創作者紛紛移民他鄉,找尋另外一種生活方式,而意外促成了一種「遊牧」式的創作身份。他們浸染於其他歐洲各國與美國的文化,但同時也不停思索關於身份的問題,以及究竟塞爾維亞藝術是何樣貌。
黑暗中的競走
不論是留在國內,或是旅居在外的塞國創作者,面對國家陷入分化危機時,都並未採取挺身而出、激烈批評時政的方式;本次於國美館展出的《壓抑的存在:塞爾維亞當代藝術展》其中一位策展人Svetlana Mladenov在論及展覽時提到:「這些實踐都相當低調、壓抑、保密。這反映在藝術家的不作為、不行動、對外界忽視、自成小世界、菁英主義,以及對自主藝術價值和普世藝術論述的專注。」摒棄高調,轉為個人式的思索,加上1990年代後半期新科技被廣泛運用到藝術領域中,讓塞國的創作者們可以運用影像、燈光、聲音等各式媒介完成作品,因而無法簡單界定此時期的主要流派和藝術發展。但唯有一件事情十分明確,藝術家們不約而同地在政治壓力的邊緣摸索,視黑暗為最後的棲息地,隱匿的作風即便孤寂,卻也唯有此法能找到前行的道路。(節錄)
閱讀精彩全文,請見La Vie雜誌第1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