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東彥以《空的記憶》一舉獲得有劇場界奧斯卡之稱的世界劇場設計(2013 World Stage Design)「最佳互動與新媒體」大獎,謙稱自己是知識雜食者的他,除了練就一身不拘時空地點的充電功夫,也與國家兩廳院合作「NTCH to Go」計畫,啟動知識發電力。
正式邁入盛夏,連早晨的陽光都特別毒辣,約訪的那天上午我們來到松山創意園區巴洛克花園,早已汗流浹背的周東彥正準備著待會拍攝新作畫面的直升機攝影器材。「從不同視角對空間的觀看,一直是我特別有興趣的主題。」2013年周東彥獲得有劇場界奧斯卡之稱的世界劇場設計(2013 World Stage Design)「最佳互動與新媒體」大獎,在獲獎作品《空的記憶》與編舞家周書毅合作的表演影像中,就曾出現舞者手持攝影鏡頭投影出所見畫面的獨特場景。「當直升機越來越升高,從空中視角看見向鏡頭揮著手的人們,就像是對著既遙遠又親近朋友的告別。」周東彥說明著新作《給在遙遠星球的他》所傳達的意念,這是今年初為期兩個月的日本秋吉台國際藝術村之旅帶給他的新靈感。而五月份也才剛結束在德國及丹麥的三週駐村行程,對於在台灣工作滿檔的他來說,出國駐村反而成為他可以沉澱想法的難得時刻。
自北藝大戲劇系畢業後,周東彥負笈倫敦中央聖馬丁藝術暨設計學院劇場與多媒體研究所,當時的系主任就是曾於2012數位表演藝術節受邀演出《謀殺克雷曼》(Kellerman)的導演Pete Brooks,回想在聖馬丁的日子,周東彥說:「印象最深刻的一門課是『時間、空間、地點』(time, place and space),我們從荷馬史詩一路讀到日本漫畫,一學期下來在文化各異的敘事結構穿梭,將視野廣度又更拓展。」而課餘的自由時光,影響最大的不只是觀摩劇場表演,還有大量吸收當代藝術知識,從泰德當代美術館(Tate Modern)到ICA(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Arts),以及沙德勒之井劇院(Sadler's WellsTheatre)、倫敦國家劇院(National heatre)都是他最愛造訪的藝文展演地。除了大型展演外,他特別補充:「每年各校的畢業展(degree show)也是我最期待的,這些作品通常最有創意也最生猛(raw),很有看頭!」在倫敦的眾多展演中,周東彥認為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法國編舞家及舞團Philippe Decoufl é作品《SOLO》,其中的影像設計與舞蹈既相互幫襯又毫不炫技,非常難得!」回到台灣後,周東彥仍保持隨時關注國際展演的習慣,他特別推薦泰德當代美術館的youtube頻道,其中拜訪藝術家工作室的Studio Visit單元及特展導覽均相當值得一看。熱血的周東彥也希望將這樣創造資源的模式帶回台灣,帶領狠主流多媒體團隊,主動與國家兩廳院提案「NTCH to Go」計畫,規劃第一階段會有20支以上針對台灣優秀表演工作者的專訪內容,預計今年七月中旬上線。不只是充電,周東彥更化身發電hub,期待藉由「NTCH to Go」計畫,帶給更多表演愛好者源源不絕的知識能量。
周東彥的充電秘訣
善於利用零碎的空檔,設定幾個資訊網頁,隨手上網就能看完一段新聞或影音專訪,讓自己隨時充滿動力與新想法。
周東彥
倫敦中央聖馬丁藝術暨設計學院劇場與多媒體碩士,2010年成立「狠主流多媒體」,創作以影像及劇場為核心。影像作品多次入圍及參與國內外影展。亦致力於科技表演藝術跨域創作,其作品《空的記憶》榮獲世界劇場設計展最佳互動與新媒體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