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了太麻里,在台9線上疾行,一不小心,很容易錯過往多良的叉路口。轉入蜿蜒往上的陡峭道路,隨即抵達了被稱為全台灣最美麗的多良車站。在這個最靠近海洋的車站上方,矗立了一座同樣可擁覽太平洋海岸的多良國小,而且高度更高,視野更加遼闊。然而,隨著時代變遷,人去樓空,多良國小變成了一個閒置空間。一直到2009年八八風災後,為了發展部落產業,這一個閒置空間才得以重新活化,而這也是向陽薪傳木工坊的故事。木工坊的建立,為這個美麗的空間帶來了新生的能量。在台東長大的孫瑞隆,現擔任向陽薪傳木工坊的經理,就像很多台東的孩子一樣,孫瑞隆也曾離開家鄉求學,並經過8年的大陸工作。「因為八八風災,台東有一筆善款,漂流木資源太多,想以民間力量有效利用。」這樣的因緣促成了向陽薪傳木工坊的創立,也讓在異鄉漂流多年的孫瑞隆決心回到家鄉打拼。木工坊的成立,活用了因為八八風災而破壞的漂流木,經過設計,這些木材變身成為實用也美觀的家具、居家用品,以及紀念小物。然而,木工畢竟屬於專業技術,為了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向陽薪傳木工坊也導入觀光業務。其中像是多了咖啡館提供餐飲、提供以床鋪式的住宿空間,其他還有規劃部落導覽、木作DIY等預約活動。「一來,就想好整個園區的規劃。」不過孫瑞隆沒想到木工坊推展的速度進行遠比預期來得緩慢。後來才發現,私人企業因為獨裁,所以效率高,而社會企業則要先所有成員達成共識,相互配合才能順利推動。回顧當初,向陽薪傳木工坊已從4年前2位正職員工的草創時期,發展成具有22位正職員工的規模,而這些員工大多都是多良部落附近的居民。看見木工坊的日漸茁壯,孫瑞隆開心的說:「有了木工坊之後,也帶動多良車站的人氣。」身在什麼地方,就該有什麼樣的心境。回到台東的孫瑞隆,雖然是緩步向前,但每一步卻都是無比踏實。
向陽薪傳木工坊
Add/台東縣太麻里鄉多良村2鄰15號(前
多良國小校址)
Tel/089-771-481
文字:林佩君 編輯:葉承享 攝影:吳東峻